APP下载

读者信箱

2014-02-11本栏目责任编辑

陶瓷 2014年12期
关键词:琉璃瓦琉璃制品

本栏目责任编辑 于 倩

问:我想了解陕西地区建筑陶瓷行业的发展状况,可否介绍一下?

答:陕西地区建筑陶瓷行业的发展状况如下:

1 宝鸡地区

宝鸡位于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西部,人口376万人。宝鸡是中原通往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宝鸡是西部大开发承东启西的重要支点,是陕西、甘肃、四川、宁夏省(区)毗邻地区的商贸和物流中心。宝鸡及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陶瓷原料资源,在西北地区独具优势。瘠性料以石英为主,溶剂性料以透辉石、长石、石灰石等为主,黏土料以钙质粘土,砂质高岭土、黑泥、红页岩为主,主要分布在陈仓区、凤县、千阳、眉县及凤翔等地。按年产建筑陶瓷产品3亿m2估算,现探明的原料储量可以使用100年以上。宝鸡地区原料品质上乘,既有合适生产高档陶瓷地砖产品的黑泥和陶土,又有适合釉面砖生产的透辉石、长石等原料。

按2005年宝鸡市政府制定的发展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规划,建筑陶瓷厂主要规划在凤翔、金台和渭滨,分别建长青、金河、姜潭三个工业园。但近年实际的发展结果是陶瓷企业主要在千阳县发展。千阳县目前有6家陶瓷企业,投资者主要来自浙江温州。

2 咸阳地区

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它东邻省会西安,西接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是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咸阳市辖1市2区10县,总人口516万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及“千年帝都”。陕西最早的陶瓷企业便诞生于咸阳。咸阳陶瓷企业目前主要分布在渭城区、三原县等地。有企业7家,生产线10条。主要企业包括罗美亚陶瓷、华达陶瓷、康美特陶瓷、太阳陶瓷等。产品涵盖内墙砖、外墙砖及地板砖。企业投资者大都来自福建闽清、浙江温州。近年来,随着咸阳、西安城市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咸阳市发展建筑陶瓷产业的空间大大缩小,导致陶瓷企业逐渐外迁到富平、三原等地建厂。

3 铜川地区

铜川位于陕西省中部,是通往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距西安市区68km、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72km,西安至黄陵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咸铜、梅七两条支线铁路与陇海大动脉相连。

铜川自然资源丰富,煤炭储量30亿t,优质石灰石储量10亿t,耐火黏土、陶瓷黏土等储量居全省前列。西部“陶瓷古都”铜川列入省级工业园的“铜川陶瓷工业园”目前有建筑陶瓷企业3家,生产线4条,主要生产内墙砖和地板砖。园区还形成了1 000万件琉璃瓦的生产能力。铜川市华冠陶瓷是2007年铜川市招商引资项目。一期项目当年10月中旬建成投产,主要生产600mm×600 mm地板砖,年产量达500万m2。2008年元月开始上第二个项目,2009年7月基本完工,8月份已正式投入生产。该项目主要生产内墙砖、防滑砖、地脚线等。2条生产线每年可生产建筑陶瓷地砖1 100万m2,年产值可达1.2亿元。在铜川市耀州区,政府还规划了总面积20 km2的坡头工业园区,可容纳100条生产线,全部建成后总产量可达3~5亿m2。

4 渭南地区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北部,隶属渭南市管辖。全县人口78万人,是陕西第一人口大县。富平县庄里工业园区,位于富平县城北部,距城区约13km,规划面积11.78km2。目前已有华冠、闽泰、华达、金鹏、彩美、澳派、科发7家企业落户,共投资12亿元,建设20条陶瓷砖生产线,生产不同档次和规格的釉面内墙砖、抛光砖等产品。项目建成后,可年产不同档次和规格的陶瓷砖近1亿m2,将使富平成为西北最大的陶瓷砖生产基地

问:什么是建筑琉璃制品?我国建筑琉璃制品发展现状如何?

答:建筑琉璃制品是指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成形、施釉、烧成而制得的用于建筑物的瓦类,脊类、饰件类陶瓷制品。传统的制品为吸水率小于12%的精陶产品。近几年来,随着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大量吸水率小于6%的炻质建筑琉璃制品,成为本类产品的高档产品,从而使高中低档产品的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建筑琉璃制品为挤压成形或注浆成形,近几年来成功采用陶瓷砖的干压成形工艺,用于生产大规格的瓦类产品,使其吸水率降至6%以下,除外观外,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强度、抗冻性、抗热震性等技术指标。

2007年以来,建筑琉璃制品工业发展稳健,业绩突出,市场变化异常活跃。

2009年我国建筑琉璃制品工业依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产量、产值及利润和2008年相比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1 建筑琉璃制品产业发展迅速

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全国建筑琉璃制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整体表现为供需基本平衡。据有关部门对有一定规模企业的统计,2007~2008年全国建筑琉璃制品产品产量累计增长20%,2009年增长25%。从整个市场表现来看,2007年以来全国建筑琉璃制品产品销量形势较好,库存几乎为零,价格上扬。尤其是进入2009年后,全国各地建筑琉璃制品价格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可以说,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左右下,我国建筑琉璃制品产业发展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良好势头。

2 全国建筑琉璃制品量价齐升之后趋于平稳

产品价格上扬,各类产品的涨幅不一,产业结构尤其是在价格的左右下,逐渐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2007年来,在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建筑琉璃制品产业逐渐被拉动,产品市场量价齐升,价格持续爬升,维持在较高的市场价位上。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和2008年,全国建筑琉璃制品价格同比上涨了15%~20%。2009年趋于平稳,大部分有实力的企业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3 建筑琉璃制品产业健康发展

2009年全国新增生产线近50条,窑炉长度从原来的100多米逐渐增加到400m左右,产量从原来的日产1万件发展8万件,再由8万件发展到现在的25万件,绝大部分的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已超过目前的国家行业标准。各地产业招商仍是热情不减,至今我国的建筑琉璃制品产量一直保持着令人欣慰的数字增长,每年至少有5亿件的增长量,2008年我国建筑琉璃制品产量已经达到25亿件,2009年已达到了30亿件,占世界产量的70%以上。

2009年销售增长明显高过产量增长,实质性地说明建筑琉璃制品产业健康发展。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升,建筑琉璃制品行业也将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大、世界经济复苏的带动会进一步得到发展。全国建筑琉璃制品产业经济运行质量较好,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4 建筑琉璃制品出口量明显增加

从建筑琉璃制品行业整体情况看,2007年,出口量增加20%~30%,2008年上半年,我国建筑琉璃制品工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产品和设备陆续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2008年下半年产品出口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滑几乎达到三分之一,2009年下半年出口逐渐有好转。我国建筑琉璃制品的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德国、日本、希腊、瑞士、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琉璃制品行业中有少数高档产品生产企业,如福建的晋江美胜陶瓷有限公司、晋江金壮陶瓷有限公司、晋江前兴陶瓷有限公司、福建碧圣陶瓷有限公司、江苏的宜兴明月建陶有限公司、江西新红梅陶瓷有限公司、淄博金马琉璃瓦有限公司、淄博鑫源建陶有限公司、佛山金牛陶瓷有限公司、曲阜琉璃瓦厂、四川的永鑫琉璃陶瓷厂、陕西的富陶集团、湖南的名丰达琉璃瓦厂、长兴耀龙陶瓷有限公司、嘉泰陶瓷有限公司(琉璃瓦)、常熟的大象陶瓷有限公司等都是行业领军企业,基于产品质量、产品档次与国外产品相同或高于国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特别是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有一定市场。

问:我国建筑琉璃制品的主要产区都在什么地方?

答:我国建筑琉璃制品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苏、江西、山东、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山西、陕西等省市,其中以福建晋江、山东淄博、江苏宜兴等地较为集中。据初步统计,目前建筑琉璃制品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左右,产量在30亿件左右,2009年销售为40亿元以上,其产量同比增长了约25%,销售额同比增长了约45%。

1 晋江产区

福建省晋江是全国外墙砖最大的陶瓷产业基地,琉璃瓦企业有大小80家左右,产品则基本占据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被列为国家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成为全国四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

2 宜兴产区

宜兴的琉璃制品企业一度发展到400家左右企业,为我国的园林古建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据宜兴市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整治关闭100多家落后的琉璃瓦企业,目前,宜兴市现仍有200多家琉璃企业,包括一些作坊式的小企业。

3 江西产区

江西的琉璃制品集中分布在高安、景德镇。据不完全统计,在江西有西瓦厂家20家左右,生产线有25条,日生产能力250万片;传统琉璃厂家有十多家,日生产能力15万片。高安素有建筑卫生陶瓷基地的美誉,到目前为止仅琉璃制品厂家有十多家,生产线15条左右,日生产能力150万片左右。景德镇瓷质琉璃瓦产品占据国内半壁江山,景德镇的瓷质琉璃瓦产品销售占全国销量的50%。目前该市有4家企业生产瓷质琉璃瓦,包括景德镇卡地克建陶有限公司,景德镇梦特香陶瓷有限公司、景德镇圣泰陶瓷有限公司、景德镇金翔陶瓷有限公司、共有8条瓷质琉璃瓦生产线。

4 山东产区

山东产区琉璃制品主要集中在淄博、临沂两地,青岛和潍坊等地也有少量的企业,产品以中高档为主,主要产品有传统琉璃瓦、炻质陶瓷瓦,传统的居多,大多数产品在质量方面也越来越好,大大小小有60多家,100条左右生产线,日生产能力为150万片左右。

5 夹江产区

规模生产企业,四川新万兴瓷业有限公司2条生产线,5 000万片/年;夹江县华宸瓷业有限公司1条生产线,300多万m2/年;四川米兰诺陶瓷有限公司1条生产线,5 000万片/年。

其他大部分陶企业生产琉璃瓦,但生产线、产量、时间都不固定,市场销路好时生产量大,销路不好时生产量减少甚至不生产。

6 湖北产区

琉璃瓦产业是湖北安陆的新兴产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安陆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琉璃瓦企业达到17家35条生产线,日生产能力达到40多万片,主要销往河南、安徽、湖南等华中地区。

本栏目责任编辑 于 倩

猜你喜欢

琉璃瓦琉璃制品
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
曲阜琉璃瓦:儒风雅韵下的流光溢彩
法门寺里的琉璃
大山深处是琉璃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八角琉璃井
有扇白羽,有灯琉璃
碎琉璃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过普渡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