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严控铁路通信安全风险

2014-02-10王云明

铁路技术创新 2014年1期
关键词:职工建设文化

■ 王云明

1 安全文化概述

20世纪80年代,美国从煤矿和建筑业安全事故教训中,产生了“安全文化(Safety Cultrue)”这一概念。1986年,国际核安全检查咨询组(INSAG)首先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两年后,INSAG在其核安全的基本原则中把安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基本的管理原则,提出安全的目标必须渗透到核电厂发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中。1991年,国际安全咨询组编写的75-INSAG-4报告《安全文化》面世,标志安全文化正式在世界各国传播和实践。

2011年11月,我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安全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表明了安全文化建设正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安全管理日程。

实践证明,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是一项惠及职工生命与健康安全的工程。当前铁路大力建设安全文化将有力提高执行力,有力促进安全管理再上新台阶。因为,当安全文化深植于铁路职工的心田,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文化自觉时,职工“两违”现象将显著减少,事故率将明显下降,铁路运输安全的目标将更容易实现。

2 安全文化形态与安全管理的辩证关系

从文化形态上看,安全文化的范畴包含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

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精神层,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是安全文化的制度层,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物质层。

安全观念文化主要是指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价值标准。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和提高安全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的基础和原因。铁总的安全观念文化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形成“三个重中之重”、“安全生产大如天”、“安全是饭碗工程”的价值观,牢固树立“超前防范”的风险意识、“安全问题必须立即解决”的危机意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全员参与”的责任意识,把安全风险管理理念根植于思想深处,贯穿到运输生产的全过程。

安全行为文化指在安全观念文化指导下,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行为文化用以规范生产活动中个体的行为。根据安全管理的金字塔原理:每10 000起不安全行为,孕育着3 000起被忽视的隐患、300起可记录在案的隐患、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和1起安全事故。要消除1起事故,就必须控制10 000起不安全行为。2013年,上海局开展的“遵章守纪、按标作业”主题竞赛活动,其目的就是杜绝不安全行为,开展的干部“认真负责、严格管理”活动,也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从而实现安全目标。

安全管理文化集中体现观念文化和物质文化对领导和职工的要求,是企业行为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安全管理文化建设不仅包括建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端正法制态度,也包括科学地制定法规、标准和规章,严格的执法程序和自觉的遵纪守法行为等。铁路安全管理文化的主要特征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奖惩措施引导各级管理干部落实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强化各级干部的作用保安全。

安全物质文化是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即通过对工作环境的优化、劳动条件的改善、文化设施的建设,不断满足职工追求的安全生产的需要,以合理的安全奖励机制,满足职工追求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激励职工安全生产的工作积极性。一段时间以来,铁路大力推进“三线”建设,丰富建线内涵,逐年稳步提高职工收入,做好职工实事等都是通过物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的具体体现。

3 建设铁路安全文化的措施

“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这句话道出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随时随地支配、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因此,文化熏陶出来的安全是自觉的安全。但自觉的安全需要学习,需要积累,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才能建设具有铁路特色的安全文化,实现安全的长治久安。

3.1 推进安全观念文化建设,在树立职工的安全价值观上下功夫

观念决定行为,只有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才能实现职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的观念转变。

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利用教育培训基地、教育室、教育点,通过模块化教学考试系统,编制、下发《职工安全手册》等,实现新入职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全覆盖,职工安全、操作规程考试全覆盖,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二是积极引导职工参与安全活动。通过安全形势宣讲、安全演讲、党团员安全宣誓、签订安全承诺、安全主题征文、安全知识竞赛、事故应急演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安全宣传,让职工现身说法,提高职工的参与度。

三是开展“每人当天安全员”活动。通过角色互换,让职工换位思考,深化对安全责任、安全管理的认识,从而理解和接受安全管理。

3.2 加强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在培养职工的行为习惯上下功夫

安全文化是职工对待安全的集体意识,其表现为群体行为习惯。只有努力改变职工的行为习惯,才能将安全观念转化为自觉行动。

一是用标准化引导职工。对标准化作业规程进行拍摄,通过真人现场规范操作录像,用拍摄的音像资料做教材,教育规范员工的岗位操作。将各工种生产岗位的安全操作程序制作成岗位作业标准化录像教材,通过网络、光碟向广大职工播放,便于其快速、直观地掌握标准化作业,纠正和规范职工的安全生产操作。

二是规范职工的日常行为。对职工的行为习惯,以及上、下道的行走路线等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加强“三线”建设管理,对职工的存车地点进行统一标识编号;让职工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标准化的生活环境,培养职工遵章守纪的习惯。

三是进行标准化作业竞赛。组织开展各工种职工标准化作业比武活动,选树一批成绩优秀的标准化作业标兵,让职工学有榜样,比有目标。

3.3 强化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在营建安全环境上下功夫

安全物质文化建设是安全的保证,也是培养和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关键,只有建设好安全物质文化,才能有力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一是开发重要岗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利用现有的视频监视器,将重要岗位监视画面导入调度管理中心,加强对作业过程的监督,对大型检修、天窗点检修等作业活动进行集中监控,便于及时发现违章操作。

二是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和管理创新。向职工广泛征集金点子,发掘职工的聪明才智,对既有设备进行功能开发和安全改造,增强设备安全性能;围绕安全开展技术和管理创新,有效消除和降低操作时的安全风险。

三是加大职业健康投入。及时添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用品,对生产岗位的职业危害因子进行监控,定期检测;对职工进行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监督职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职工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定期组织岗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实时掌握职工的身体状况,重点盯控“两高一露”人员,对身体状况不适应的及时调整工作岗位。

3.4 深化安全管理文化建设,在创新安全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安全管理文化建设需要长效的管理机制,只有努力改进管理方式,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才能不断解决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满足安全发展的需要。

一是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强化各级干部的作用,依据“一岗双责制”的原则,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按考核标准给予扣减;无安全事故或违纪行为的,予以奖励,引导干部树立勇于担当的精神和高度负责的态度。

二是开展修程修制探索。根据铁路设备的更新升级和高智能网管的实际,对修程修制进行探索,逐渐实现由计划修向状态修、故障修的转变。加强设备的状态监测,科学安排检修周期,降低设备检修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

三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严肃工作纪律,强化责任意识,细化应急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各类重大事故应急演练,使职工充分掌握极端恶劣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生活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突发事故发生时的应对能力,用最快的速度恢复运输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分层管理、专业管理、动态管理、定期评价的原则,对安全风险源进行统计分级,按岗位全面识别管内安全风险识别,收集汇总安全风险源点,以每一个作业项目为活动主体,对所有作业项目,每一个作业环节、过程进行安全风险识别并制定控制措施,排查梳理出的安全风险隐患,分等级进行汇总。根据等级高低,由相应的部门采取措施克服解决。

五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安全责任落实制度等,规范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新思路,也是预防事故的重要基础工程。如何通过安全文化的滋养,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安全“支援意识”和行为范式,即随心所欲而不逾安全之“矩”,这是安全文化的最高境界,需要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职工建设文化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