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从军营起步

2014-02-10窦芒

铁军 2014年2期
关键词:画派世博会宝石

窦芒

“2013意象中国文化梦系列活动”“八一”前夕在上海举行:上海中元意象画派艺术中心成立,上海产权交易所为意象画派主要创始人张尚明30幅意象画作挂牌向海内外推介……从南京军区军营起步的张尚明再次受到前来参加活动的部队和北京、上海美术界同行的关注。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张尚明5岁学画,7岁拜师,9岁受乡里称道,12岁起卖画作,18岁参军。他对意象文化的“意象说”的研究和实践,始于80年代创作黄山长卷。在南京军区驻苏北某部军营的他历时8年,数易其稿,精心创作,至1992年,完成了大型国画《千古黄山图》。这是一幅以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早中晚的时空变幻为抒情载体,表现黄山72峰和云海、温泉、奇松、怪石的瑰丽风光的巨制长卷,全长244.2米,重124公斤,堪称当时中国画之最,后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黄山长卷的创作运用中国意象美学中的时空理念及表现手法,成功地展示了他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突破传统、寻找中西交融的艺术表现方式的成果。他给观众呈现出一个美妙的意象的世界。

1993年张尚明如愿以偿跨入解放军艺术学院。他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在绘画的理论上有了新的认识,从此对意象美学、意象哲学、意象文化进行了长期的不断深入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2007年,张尚明从部队转业。为了参与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这位二等功臣不要组织安排,选择了自主择业,立志用多年研习的意象文化,在世博盛会上展示中国人的艺术睿智。

如何在世博会上突出中国元素和中国特色?张尚明兴奋、激动、焦灼、苦恼,一次次策划、讨论,一次次否定、再否定。一次,他灵感一闪,生发用寿山意象来展示的创意。寿山石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本身的色彩和如诗如画的形状,只要你想得出的创意,它都能演绎出来。在世博会主题演绎总策划师陈燮君的带领下,在漫长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张尚明和大家攻坚克难,用智慧将寿山石的艺术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宝石影墙壁画、宝石城市建筑、10万颗田黄金顶和吉祥世博城等作品中,融合了中国画精髓、油画的色彩结构、敦煌壁画的古拙情怀、雕塑艺术的造型、装置装饰艺术的视觉效果等多种元素,借助声、光、电的演绎,形成完美的意象组合。徜徉在世博会“城市足迹馆”和“世博会博物馆”里,张尚明看到自己多年挚爱的石头变成闪烁灵动的寿山意象之作,无数观众在他们创造的意象之美中陶醉,流连忘返,早生华发的他心生欣慰。中国的意象文化元素成就了他的世博梦。

世博会上最有看点的两大展馆“城市足迹馆”与“世博会博物馆”中,重大展项创作人张尚明与孙旭芳首创的由10万颗田黄宝石镶嵌而成的“天下第一金顶”,历届世博会标志性建筑“寿山宝石城”、大型亿万宝石影墙壁画艺术、黄河长江南北方宝石古建筑装置装饰艺术,开创了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元素的油画——意象画派,让世人为之赞叹。江泽民、习近平、贾庆林、李长春、刘云山等领导人莅临参观。从此“意象画派”成为国内外画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

张尚明是意象画派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意象绘画作品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美,是对东西方绘画思维方式及体系的一次探索性超越,这种超越是以大美术的全球视角,站在东西方两位绘画巨人肩膀上的一次飞跃。专家评论:意象主义绘画作品的诞生及画派的形成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绘画表现技法和构成模式,折射出东西方两种艺术的光彩,蕴含着东方美学特质和西方形式表现的双重意蕴,具有划时代的美学价值和学术价值。

同年,经上海市委宣传部特批,“上海中元意象画院”成立,张尚明出任院长。面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张尚明积极组建画院、筹备组委会,为意象画派国际巡回展周密实施和文化产业发展制定蓝图,创新与意象画派诞生相伴而行的文化产业模式。2013年初,由中国书画杂志社、上海中元意象画院、上海梦创文化投资公司举办的“2012-2015意象画派国际巡回展”首展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在评价意象画派文化与产业发展战略时认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意象主义画派的诞生与形成,不仅是一个画派学术价值的显现,更是一次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大胆尝试……

(本文照片除署名者外,均为张尚明的意象画作。)

(责任编辑 王浩钟)

猜你喜欢

画派世博会宝石
“种”棵宝石树
立体画派
宝石迷踪
打造画派迟早也要打入冷宫
宝石树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部分国家馆
上树捉鱼
画派怎能打造?
画派能否打造
世博会中国馆昨日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