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白介素节律变化的实验研究❋

2014-02-09陆东明王仁媛张发斌张广梅刘占厚赵协慧陈湘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白介素节律正气

李 杰,陆东明,吴 萍,王仁媛,张发斌,张广梅,刘占厚,赵协慧,陈湘红

(青海大学医学院,西宁 810001)

中医时间医学内容十分丰富,很多中医经典理论经现代研究证实是有科学根据的。我们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白介素存在着节律性变化,其对探讨太阳病“欲解时”与人体免疫节律变化的内在物质基础和联系、阐释病情变化与人体内在节律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提供了增强择时治疗效果最佳时机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昆明种小鼠115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9.6~22 g,购自兰州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兰大动检(08)第034号)。

1.1.2 试剂 小鼠IL-1、IL-2、IL-4、IL-10 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96T,购自深圳达科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1.3 仪器 RT-2100酶标仪与洗板机(购自深圳雷杜公司);TDL5M低速冷冻离心机;恒温箱PY-2型。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与造模 昆明种小鼠115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9.6~22 g,置于恒温20±2 ℃、相对湿度40±5%的环境中,适应性喂养5 d后,按照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76只、模型组576只。然后将各组动物按照雌雄各半再随机分成16组,每组36只。模型组在文献报道[1]“小鼠风寒表证”模型制作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预实验动物风寒表证模型研究的成功经验,每5~6只小鼠放置1个鼠笼,放置温度2~5 ℃、湿度60%、风力4~5级的自然光线环境中饲养7 d,小鼠自由活动摄食、饮水进行动物造模。造模组普遍出现蜷卧或团缩聚卧状态、活动较少、弓背耸毛、打喷嚏、流涕、进食明显减少、饮水增多、肛温升高、体质量下降,即确认模型复制成功。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18~21 ℃室温环境中饲养7 d。

1.2.2 检测方法 (1)血清制备:造模成功后连续7 d,从对照组和模型组随机抽取2组动物,每天分别于11∶00-13∶00和23∶00-1∶00均以眼球取血法获取造模组与对照组小鼠全血2 ml,其中1 ml在4 ℃条件下离心15 min(3000 r/min)制备血清,获取造模成功后连续7 d时的小鼠血清标本,并低温保存备用以行各免疫指标测定,另1 ml全血测定外周血细胞计数。

标准品的稀释、加样与测定:根据试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分别配置小鼠IL-1、IL-2、IL-4、IL-10标准溶液,并在板孔内稀释为不同浓度梯度,复孔制作标准曲线。设空白和质控复孔,样品孔分别各加小鼠血清100 ul和生物素标记抗体50 ul,37 ℃温育90 min后分别洗涤5次。每孔再加入亲和素-HRP标记物50 ul,37 ℃温育30 min后洗涤5次。然后分别加入TMB显色剂,37 ℃温育20 min后加终止液,酶标仪450 nm分别测取OD值并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

2 结果

2.1 2组造模小鼠IL-1节律性变化

图1显示,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模型组IL-1存在昼低夜高的节律性变化;模型组IL-1表达与对照组节律基本平行一致,但在疾病期表达增强,尤以疾病第3~4天最为显著。

2.2 2组造模小鼠IL-2节律性变化

图2显示,模型组和对照组IL-2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性,除了高峰外(第3天)表现为夜间高、白昼低的特点,2组IL-2的表达节律基本相一致;模型组IL-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尤其模型组在发病初期(1~4 d)IL-2增高得更为明显(P<0.01),5 d后基本与对照组相一致。

2.3 2组造模小鼠IL-4节律性变化

图3显示,正常组小鼠体内IL-4水平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节律性。首先是其表达白天低,夜间高,表现出一定的昼夜节律性规律;其次连续7 d的观察发现,其分泌量在欲解时初期逐步上升,3~4 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表现出一定的周期节律性规律。模型组小鼠体内IL-4水平变化与正常组呈现同步的节律性变化。

2.4 对照组与模型组造模小鼠IL-10节律性变化

图4显示,小鼠IL-10昼夜表达有不同;总体水平表现为对照组存在昼低夜高的自然节律变化(P<0.01),模型组表达为昼高夜低的节律变化(P<0.01)。

图1 2组1周内IL-1含量变化情况

图2 2组1周内IL-2含量变化情况

图3 2组1周内IL-4含量变化的情况

图4 2组1周内IL-10含量变化情况

3 分析与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小鼠外周血液中IL-1、IL-2、IL-4、IL-10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规律,其峰值在夜间阳气极衰之时(23点),谷值在白天阳气最盛之时(11点),其意义表现如下。

3.1 阐释 “正气”与人体物质基础相关的内在联系

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人体原本就具有对抗疾病的自然免疫力,将之称为正气。它代表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以及康复能力,这与免疫系统的防御、监视、自稳的三大功能相一致。从功能而言,免疫防御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与中医正气卫外功能;免疫自稳、清除自身抗原、稳定内环境与正气调节阴阳,维持“阴平阳秘”;免疫监视与正气协调脏腑经络气血,免生积聚的作用是相似的,因此说人体正气包含免疫系统物质和功能概念。

太阳病“欲解时”为巳午未,此时为正午前后,白昼(11时)自然界阳气最旺,试验结果也显示白介素含量表达最低,实验小鼠体内免疫力最强,炎症反应最轻,正气胜邪,鼓邪外出,病情减轻,病势缓解,故太阳病欲解于昼时,其病变在昼夜中阳气最隆盛时得自然界之阳气和人体阳气活动节律高峰时的资助而欲解,揭示了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人体免疫节律的内在物质基础和联系。

3.2 揭示病情变化与人体内在节律间关系

实验小鼠在白昼“欲解时”白介素含量表达最低,表现炎性反应轻,与临床患者的外感症状如鼻塞、流涕、头痛、身痛等有所减轻一致。此为正气驱邪外出、正胜于邪的表现;而与之相对的位置上为亥子丑,夜半前后阳气入里潜藏,阴气在外最盛,正不胜邪,太阳病(风寒表证)的炎性反应较重。再加之太阳经病本来又多是表寒证,在阴气的作用下必然会使病情进展,病势加重,在临床相应地表现为外感症状昼轻夜重。故《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人气”属于人体正气的范畴,有人认为“人气”就是“阳气”[2],因为阳气有抗邪的作用,故临床表现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由此可以看出,由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白介素夜高昼低的节律变化,可准确判断病情的轻重和病势的发展。

3.3 提供增强择时治疗效果最佳时机的理论依据

疾病的“欲解时”非必解时,只说明疾病有解除的可能但非必愈。如果欲解,说明人体正气较盛,邪不胜正,加上治疗及时恰当,再得天时的帮助,其病痊愈。故临床上医生当借助天地阴阳之气与人体阴阳之气相应之时,药易以入,假天地阴阳之气而行人身阴阳之气御邪外出之功,确定逐时分治之法,因势利导,使病易以解。时间药理学的研究也证明,药物作用的时间节律性是普遍存在的,这主要与机体生理功能的节律变化有关。由于机体的生物系统内不断发生节律性的变化,因而在不同的昼夜时相内,机体在生物化学方面的反应也不同。所以说,机体对不同时间所给予的相同刺激反应不同;同一种药物、同样的剂量,在不同的时间内对机体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这就是“药物易感性节律”。鉴于这个观点,通过我们的实验研究,临床上应用太阳病“欲解时”的理论择时治疗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3.3.1 把握时机,因势利导 疾病可以扰乱体内的生理节律,也可以使这些节律的出现提前或推迟。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疾病的过程是由生理节律到病理节律的转化过程。故而如果能在机体功能相对旺盛的时候用药,就能借助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在祛除外邪的同时,造成一种与机体“自由节律”样的同步人工涨落,从而诱导其重新恢复疾病前的正常节律,重新进入有序的阴阳消长转化轨迹,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发展。“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临床治疗太阳病就应选择在上午9~11时使用解表药。此时白介素含量表达也低,机体抗病能力强,同时阳气浮盛于体表,抗邪力量强,腠理易开,有助于驱散表邪,药物可凭借阳气升浮外达之际使疾病汗出而愈,所以选择此时服药治疗,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临床已经有午前服用桂枝汤治疗太阳病以提高疗效的报道。如张玉才[3]用桂枝汤分别在上午11时和晚上20时服药治疗太阳中风证,结果上午11时服药组效果与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而20时服药组效果与时间关系不大。崔慧娟[4]认为,正午服用桂枝汤治疗发热患者效果明显。

3.3.2 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太阳病在“欲解时”机体功能相对旺盛,对药物的反应较敏感,如果选择在此时给药,就可使药物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就可适当减少剂量,减轻毒副作用。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也表明[5],桂枝汤解热作用最明显的为白昼,镇痛作用最明显的也在白昼,而毒性作用主要在夜间。

综上所述,人体生理结构及其机能活动与天地自然相应,而自然界固有的时序特点,也必然会对人体之生理、病理构成影响,并直接与疾病诊治和预防相关。开展中医理论的现代研究来分析人体生理、病理与时序、节律的相关性,并进而探索相应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 杨士友,孙备,裴月梅.风寒表证和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1):54-56.

[2] 胡剑北,胡仲英,胡剑东,等.中西医结合时间医学[M].合肥:安徽科学出版社,2008:75.

[3] 张玉才.谈桂枝汤的服药时间[J].山东中医杂志,1987,6(5):6.

[4] 崔慧娟,翟双庆.依时辰治病的临床应用[J].河南中医,1992,12(4):179-180.

[5] 胡剑北,胡仲英,胡剑东,等.中西医结合时间医学[M].合肥:安徽科学出版社,2008:282.

猜你喜欢

白介素节律正气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方天祥
空间里的时间:微重力等环境下的生物节律研究
清风正气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白介素25 、33 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运用节律跳绳,提高跳绳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