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窗玻璃丝网印刷问题与对策集锦

2014-02-07孙波郭富强

网印工业 2014年11期
关键词:网版丝印窗玻璃

文 孙波 郭富强

视窗玻璃丝网印刷问题与对策集锦

文 孙波 郭富强

丝网印刷属于孔板印刷,它与平印、凸印、凹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随着智能手机附带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随手拍照的行列当中,智能手机唤起了人们的拍照意识。人们拍照时就用时尚、便携的智能手机,或者准备专业的单反相机,卡片数码相机逐渐被智能手机所取代。随着智能手机销量的爆炸性增长,2014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共销售约2.6亿部左右,其中不同品牌所占的份额分别为三星15.4%、小米13.5%、联想10.8%、酷派10.7%和华为8.3%,手机销售量的剧增必然引发手机用视窗玻璃(图1)供应量的爆发式增长!

图1 视窗玻璃丝网印刷样品

手机视窗玻璃为代表的中、小尺寸保护屏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从上面的工艺流程不难看出丝网印刷是生产流程中的重要工序,视窗玻璃丝网印刷中样品出现疵病是不可避免的,疵病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不外乎涉及丝印网版、丝印刮版、丝印油墨、丝印设备、丝印材料以及操作技术等诸多因素。丝网印刷疵病的产生,有单一方面原因,但更多则是各种原因交叉影响的结果。本文结合笔者在玻璃丝网印刷中的实践经验,针对视窗玻璃丝网印刷操作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给出了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现将自己的一些感悟介绍给广大读者,供大家参考。

印刷品干燥速率

印刷后的墨迹干燥,并不是说越迅速越好。以干燥后墨迹残留现象为基准,油墨的均匀调整对于丝网印刷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若干燥时间不充分调整,会产生网迹残留、图文产生锯齿状波纹、承印物的细微部位印不上油墨、墨迹固着力下降等弊病。不同品牌的油墨印刷后的样品干燥工艺也不尽相同,对其所使用的油墨的干燥时间进行优化是很有必要的,这一步也是确保丝网印刷产品质量的前提。

细小图文不清晰

制网版时选择丝网目数不够,应选择400目以上的丝网;制版底片墨度不够,应增加底层黑度;印刷时压力过大,透墨量过多,应适当掌握墨量和压力。

斑点故障

斑点俗称起粒,表现为印刷后墨迹表面出现不规则的块状物。这主要是因为在印刷时对颜料调配不均而产生的。色墨所用的连接料中有不溶的聚合物软颗粒或析出不溶的金属盐、小块墨膜皮被分散融合在油墨中等诸多原因均可造成颜料不均。印刷车间的空气污浊或被承印物表面的粉尘污染也容易产生斑点。因此,要防止斑点故障的发生,就必须注意印刷油墨的分散和印刷车间环境的清洁度。

着墨不匀

油墨调配不良或油墨中混入了墨皮,都会造成印刷后墨膜厚度不匀,也就是所谓的着墨不匀;油墨由于在溶剂的作用下发生膨胀、软化,将网版的网孔堵住,反而起到版膜的作用,使油墨无法通过。为了预防着墨不匀的疵病,应注意以下措施:

①为了预防调配的油墨造成局部堵塞网版,在使用新配好的油墨或放置一段时间的油墨时,可以用滤网过滤一次,目的是将油墨里面的异物去除。

②印刷结束后及时将网版上的油墨去除,并用洗网水将网版和刮刀上面的油墨彻底清除干净。

③在丝网印刷透明物时,如果刮刀橡胶有损伤的话,就会出现明显的着墨不匀。因此平时必须保护好刮刀,在印刷前,先要检查刮板胶条刀口的平直、锐度及缺陷等。修磨刮墨刀要讲究技巧,分为手工修磨和机械修磨。一般来说,机械修磨的质量均匀稳定,要好于手工修磨。手工修磨时,会由于刮墨刀的角度与压力不稳定而影响修磨的效果,一般可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贴上砂纸,并沿研磨方向立一块与磨板垂直的壁板,从而保证刀刃的平直。

④有时视窗玻璃在印刷时会出现墨层厚薄不一现象,这种现象也可能是由于印刷台凸凹不平或者玻璃背面粘有灰尘,因此在每次印刷前要仔细检查这些地方是否有异常。

气泡

视窗玻璃在印刷后墨迹上有时会出现气泡,产生这一疵病的内在因素可能是由于:油墨表面张力大或粘度较高、油墨中的气油难于从油墨皮膜中逸出而滞留在墨层中。如果油墨粘度低则油墨表面张力小,气泡就会自行消失,因而也不会出现印刷品墨迹起气泡的现象。针对视窗玻璃印刷过程中产生气泡的主要原因和处理对策如下:

①视窗玻璃印前处理不良,视窗玻璃表面附着灰尘以及油迹等物质。

②一般油墨中的气泡在通过丝网网版网孔时也会脱泡。油墨中如果混有气泡,在印刷过程中油墨转移到视窗玻璃上而自然消除,但是有的却变得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在调油墨时,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溶剂进行搅拌,不可避免的会混入一些气泡;如果油墨粘度高的话不会像粘度低的油墨那样随时间的推移而自然脱泡。针对不能自然脱泡的油墨我们需要添加0.1%~1%左右的消泡剂进行脱泡,如果油墨中消泡剂的添加量超过规定量会适得其反,起到发泡作用。

③视窗玻璃在印刷过程中如果印刷速度过快或印刷速度不均匀也会产生气泡,因此在印刷时应该保持印刷速度的均匀性。

针孔

针孔发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有许多是目前无法解释的原因,有的还是质量管理的问题。针孔是印刷产品检查中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产生针孔的主要原因和处理对策如下:

①附在网版上的灰尘及异物。网版制作时,水洗显影和乳剂涂布时会有一些溶胶或灰尘混进去,如果在试验时检查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修补的话,这些灰尘和异物就会附着在网版上,堵塞网孔导致产生针孔现象。

②视窗玻璃表面的清洗。由于空气中悬浮着灰尘,如果经过超声波清洗的视窗玻璃没有及时进行印刷,会被再次污染。超声波清洗可以去除油脂等污垢。印刷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用手取玻璃时,手上的油污也会附着在印刷面上,印刷时会形成针孔。

静电故障

丝网印刷过程时,因刮板橡胶的加压刮动使橡胶部分和丝网带电。虽然丝印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流较小,但是电位差通常较大,容易出现吸引、排斥、导电、放电等现象。丝网印刷中的静电故障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例如:①丝网印刷过程中,视窗玻璃容易被丝网吸住,这种现象是由于丝网自身带电导致影响正常着墨,产生堵版故障;②丝印过程中产生静电,会使视窗玻璃表面吸附油墨颗粒,导致玻璃表面不干净;③因静电而引起的人体触电,是由于接触了带电物,或积蓄前静电在接地时产生火花放电而造成的。电击产生的电流虽然很小,不会发生危险,但经常发生电击,会给操作人员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防止静电产生的方法有:调节环境温度,增加空气湿度,适当温度一般为20℃左右,相对湿度60%左右;可使静电在湿的空气中进行传递;降低网距,减小印刷速度。

印刷位置不精确

除了与网版尺寸、印刷机重复定位精度及玻璃尺寸等方面有关外,还可能有以下两种原因:①套色印刷时,一种颜色印刷后进行干燥,温度的变化,引起其尺寸发生变化;②印刷场所温度、湿度的变化都能引起其尺寸的变化。

蹭脏现象

视窗玻璃在印刷后,有时会发生蹭脏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丝网印刷的油墨墨层比较厚,油墨干燥速度慢导致干燥不充分引起的。另外,视窗玻璃印刷后放入包装盒前必须干燥充分。为了避免产生蹭脏现象,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蒸发干燥型油墨,可以减少蹭脏现象;在印刷时要求一线员工严格按照视窗玻璃丝印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视窗玻璃丝网印刷过程中疵病的产生,有单一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则是错综复杂的诸多因素交叉影响的结果。操作者和丝印工程师应该根据印刷品的墨色判定印刷疵病产生的原因,采取对策时要先多方面分析原因,找出最佳的解决办法。

[1] 孙波 《丝网印刷中刮刀的维护》[J]《今日印刷》 2011,67。

[2] 孙波 《平面丝网印刷机简介和设备选型》[J]《今日印刷》 2011,68-69。

[3] 孙波 《玻璃丝网印刷锯齿的产生与消除对策》[J]《今日印刷》 2012,64。

猜你喜欢

网版丝印窗玻璃
阀控式铅酸电池用全自动丝网印刷装备
谁打裂了窗玻璃
自动涂胶烘干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分析
城市轨道车辆内部标识制作的应用比较
消费类电子产品美工知识介绍
奇特的窗玻璃
SMT小型教学系统在电子工艺实习中的应用
网版印刷分技术委员会两项标准化项目完成征求意见稿
新途安1.4TSI车后门车窗玻璃不能正常升降
一种简易网版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