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2014-02-05靳光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皮化生萎缩性胃镜

靳光荣

(陕西省府谷县中医医院内科,榆林 719400)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原因不明的慢性胃炎,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慢性胃炎中约占10%~30%。本病是胃癌前状态中最常见的一种,转癌率占4%~12%[1],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笔者从2009年2月至2013年10月,采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1~15年不等,平均3.5年。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30岁,平均48岁;病程1~14年不等,平均3.4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2]。西医诊断标准:①胃镜诊断标准:镜下黏膜呈灰白、灰黄、灰或灰绿色,同一部位的黏膜深浅不一致,红色强的地方也带灰白色,一般灰黄或灰白的地方可有略隆起的小红点或红斑存在;萎缩黏膜的范围或是弥漫或是局部的,甚至是小灶性的,黏膜变薄而凹陷,境界常不明显。②病理诊断标准:固有腺体萎缩、黏膜肌层增厚,可有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固有腺炎症,淋巴滤泡形成。③主要症状和体征:胃脘部痞满胀痛为主症,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呕逆、大便不实等胃肠道症状和情志抑郁、倦怠乏力、四肢酸懒等全身症状,舌多淡而苔薄,脉多弦细或缓。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味,药物组成:柴胡15g,白芍20g,党参25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5g,清半夏12g,灸甘草10g。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随证加减:寒甚者加炮姜10g,夹热者加黄连6g,夹湿者加苍术12g、砂仁6g、白蔻仁10g,反酸者加乌贼骨30g,瓦楞子15g,嗳气呕逆者加旋覆花、代赫石各15g,饮食停滞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5g,腹满者加川厚朴12g,瘀阻痛者加三棱10g,莪术10g,或三七5g。用药方法:1剂/d,水煎两次早晚分服,30d为一个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一周,再进行第二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待病情缓解后可将汤剂改为散剂或丸剂服用。

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 (国药准字Z200440003),每次4片,3次/d,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后复查胃镜以判定疗效。治疗期间忌食生冷酸硬及辛辣之品,忌油腻肥肉,戒烟酒。

2 结果

2.1 治疗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判定标准[3]。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性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性增生恢复或减轻;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胃黏膜慢性炎症减轻,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性增生减轻;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2.2 治疗结果 治疗三个疗程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40例,痊愈7例,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

3 讨论

CAG为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胃癌的发生与其关系密切,CAG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故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防癌变有重要意义。

本病属中医 “胃痞”、 “胃痛”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烟酒热毒、忧思恼怒、劳倦过度等。而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虚,重在脾胃气 (阳)虚;实主要是气滞、血凝、湿阻等。病变以脾胃为中心,可影响到肝肾[3]。脾虚是发病的基础,肝郁是发病的条件,胃气不降是引发诸症的原因,脾虚气滞是本病的根本病机所在,且贯穿疾病始终。肝与脾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肝气郁滞,肝失疏泄,横逆犯脾及胃,脾胃虚弱,胃失濡养,导致其升降失调,气机不利,故而出现胃脘痞满胀痛、嗳气反酸、呕吐呃逆等症。因此治疗以肝、脾、胃同治,宜疏肝、健脾、和胃为基本法则。理气之药,大多辛香易散而耗气,理气则气益虚;补气之品又多甘温呆腻,易壅塞气机,补气则气益滞。本方疏肝养脾,使其散而不过、疏而不伤,补而不滞、温而不燥,肝脾同治。柴胡疏肝解郁,白芍柔肝止痛,二者刚柔相济,相辅相成,既除芍药之腻,又缓柴胡之性,体用兼顾,互为制约;党参健脾和胃,性甘平,补中益气, 《本草正义》言其 “健脾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白术,健脾益胃,如黄宫绣曰: “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又能缓脾生津,且其性最温,服之能以健食消谷,为健脾补气一要药也”;陈皮、清半夏二者合用可理气健脾、除湿化痰、降逆和胃;灸甘草既可补气,又配白芍可缓急止痛;全方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功。此外,由于该病病因病机复杂,虚实夹杂,往往兼夹有血瘀、湿阻等实邪,亦可木郁化火或热以寒化或虚大上炎。因此,治疗时应根据实邪性质适当配伍活血、清热、祛湿等药物,标本兼治、攻补配合,把握病机、灵活巧妙,可提高疗效。本方组方严谨,切中病机,药证对应,在临床治疗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李雪峰,严华,顾中欣.自拟舒胃消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J].陕西中医,2011,32(5):532.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5-126,128-129.

[3]董建华.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看法[J].中国医药学报,1993,8(2):57.

猜你喜欢

皮化生萎缩性胃镜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LCI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肠化免疫分型,告诉您胃病怎么办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关系研究
内镜下胃黏膜形态变化与肠上皮化生的关系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