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化视角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模式创新与实践

2014-02-05宋天祥

职教通讯 2014年13期
关键词:专业化辅导员培训

宋天祥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第一线中,扮演着事物管理员、生活指导师、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众多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可否认,从上世纪60年代辅导员队伍建立至今,辅导员职业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上一直步履维艰,这也导致辅导员工作在新时期面临诸多困扰。本文拟从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含义分析入手,提出专业化培训的路径选择,结合调研分析及实践,探讨推动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有效对策,以期构建科学的辅导员培训模式。

一、专业化视角下的辅导员培训

(一)辅导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的必要性

早在2005年,教育部就提出:“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次年,教育部在第24号文件中又明确要求:“各高校负责对本校辅导员的系统培训”,“鼓励和支持专职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由此反映出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1)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符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发展要求,能有效提升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遇到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越来越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有科学性,所以,高校辅导员须要通过专业化的培训来掌握深厚的学科专业背景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种技巧。(2)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也是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年轻化及知识化现状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帮助年轻的辅导员个体找准发展方向,增强辅导员的岗位认可度和工作归属感,从而让年轻的辅导员逐步成长为专家型辅导员。

(二)辅导员专业化概念的界定

有学者认为,辅导员的专业化,包含两层含义:(1)从动态角度讲,在明确辅导员专业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专业化的培养,使其逐渐成为一名专业人员;(2)从静态角度讲,要不断加强对辅导员的认识,使其成为专业人员并得到社会的认可。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对辅导员专业化的概念概括为:辅导员专业化是辅导员个体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过程及辅导员群体为争取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1]笔者认为,辅导员的个体专业化是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基础,是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矛盾关系中的主要方面。个体辅导员在整个辅导员专业生涯中,需要依托专业组织,通过职前、入职、在职的系统培训,习得专业技能、展现专业道德、形成专业方向。也就是说,个体辅导员的专业化具体表现为接受专业化的岗位培训,形成专业化的素质能力,确立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在三者关系中,专业化的素质能力是基本要求,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是最终目的,而专业化的培训是前提和基础。

(三)辅导员专业化培训须遵从一定的科学理念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来说比较年轻,这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交流,但另一方面,因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及专门知识,经常会在实际工作中感觉到“力不从心”。因此,必须通过开展专业化的培训来有效提高辅导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1)要注重培养工作的科学性。在培训过程中,必须要遵守辅导员培训的固有规律,要有学科方面的支撑,另外,还必须坚持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在培训中尽量采用案例分析法及情景模拟培训模式,注重实践环节的培训。(2)要注重培养工作的实效性。可以从积极构建专业化培训体系,建立专业化培训基地,合理科学界定专业化培训内容及大力加强专业化培训考核等多个环节着手。(3)要注重培养工作的前瞻性。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必须要注重培养辅导员对工作的反思能力,积极帮助他们养成学会科学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辅导员能自觉站到更高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鼓励辅导员积极进行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从预防的角度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有关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专门规定也相继制定,高校辅导员招聘情况更是火爆,这都说明社会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可度正在提高。而困扰辅导员专业化的最大问题,是辅导员个体的专业化程度不能适应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大势所需。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不少辅导员不愿意接受系统培训,对于专业化发展采取敷衍态度。专业化的培训已然成为影响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现状

在教育部下发的《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中,明确提出构建辅导员培训体系的目标,这对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工作是一个很大的促进,部分高校在实际操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仍处于探索阶段,工作力度尚不能完全适应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培训理念方面

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发展方向在哪里,用什么样的方法培训辅导员,将培训出怎样的辅导员队伍,等等,都是辅导员培训应该首先确定的理念问题。然而在实践中,针对上述问题的答复往往模棱两可。这也直接导致了目前培训工作的顾此失彼,往往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另外,专业化的培训应该适用于所有辅导员,而不仅仅是部分道德模范。笔者认为,专业化的辅导员培训不仅仅是党和政府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内容,更是辅导员个体和群体职业化、专业化的现实需要,专业化的辅导员培训出发点应该是,也只能是帮助普通辅导员个体实现其职业的专业化,应该具有“以人为本”的情怀。

(二)职前培训方面

在现阶段,合理的辅导员专业知识结构还没有得到确立,我国也没有一所高校设置“辅导员”专业。这也导致辅导员专业学历结构复杂,专业门槛无有。在辅导员中,有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的,有本专业的,也有非本专业的。笔者对宁波几所高职院校所做的调研数据显示,由思政专业及相关专业毕业而从事辅导员的只占10%,非本专业毕业而从事辅导员的却占50%以上。某学校甚至有农业推广专业毕业生在外国语学院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尴尬情况。由于没有培养辅导员的专业,加上高校扩招时期招聘的一批非本专业的辅导员,直接导致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不高,对学生专业上的指导服务能力不强。职前教育的缺乏给辅导员后续工作带来巨大困扰。

(三)后续培训方面

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下,针对辅导员的培训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加强。但相对于数量庞大的辅导员人员的入职上岗,目前的培训还远远不能满足基层辅导员的培训需求。辅导员的后续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包括培训机会和培训过后的后续支持的缺乏。另外,部分高校将辅导员培训视为对辅导员的一种福利或者奖励,在培训名额上加以限制,往往出现部分对培训有迫切愿望者得不到机会,而实际参加培训者却由于重复培训而产生懈怠感的现象。笔者通过调研访谈了解到,有80%的辅导员对学校的培训活动没有事先预知和规划,20%的辅导员在近两年没有参加过专门培训,30%的辅导员有重复参加类同性培训的经历。另外,辅导员很少有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的机会,参与各类课题的机会也极少。

(四)培训过程设计方面

1.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由于缺乏科学设计和合理规划,高校辅导员培训内容不能完全符合辅导员工作实践和专业化发展的需要。(1)培训内容更新不及时,对于辅导员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少,急需和实用的新知识少,不能适应日益变化发展的工作实践;(2)层级不分,不能区别对待不同层次和性质的辅导员的培训需求,开展的培训缺乏针对性。

2.培训形式缺乏创新性。“听报告、开大会”是目前高校辅导员培训较为常见的方法,重复的内容、类同的形式使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由于受培训经费、时间、场地、师资等因素的制约,在辅导员培训中,交流、互动及其它创新形式,或难得一见,或昙花一现,没有效果。

3.培训时间欠缺计划性。相对于统一安排的岗前培训,辅导员参加的各类工作培训,大部分是无计划的安排,时间、地点都较随机,给参加培训的辅导员增加了额外的工作压力。在辅导员普遍缺编的情况下,辅导员要做到工作与培训两不误。实际上,辅导员即便是在参加培训,也会因具体工作的拖累而不能全身心投入培训活动,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接受访谈的辅导员几乎都表示,他们都是一边参加培训一边忙于完成工作任务,结果,培训完了,连培训讲师的名字都没记住。

三、专业化辅导员培训模式创新实践

根据教育部《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的相关要求,结合对辅导员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辅导员培训项目应在一定的专业化制度设计支撑的基础上开展,具体来说,培训的形式主要应包括辅导员入职培训、辅导员日常培训和辅导员专业方向培训三个类别。以资格化为前提、校本化为重点、专家化为方向,三个类别的培训项目由浅入深,相互契合,循序渐进,共同构成“资格培训—强化培训—延伸培训”的科学教育培训体系,并积极创新培训的途径方法,实现培训效果最优化。

(一)专业化的辅导员培训模式形成有赖于专业化的制度设计来支撑

专业化的辅导员培训一定要从辅导员队伍自身特点和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以有效支撑各个环节。(1)辅导员配备模式要形成科学的布局。不但在班级及年级的层面上配备辅导员,而且,最好是能在院系层面也按照工作的分工不同配备专职的辅导员,这样,不但可以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而且,也可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2)辅导员业绩评价机制要打破传统机制的桎梏。如可以采取职称评审单列,或者建立相对独立的辅导员职务评聘机制,彻底改变辅导员归属感不强,工作动力缺乏的现状。(3)辅导员管理机制要创新。要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要做到明晰化。发挥奖惩制度的正面导向作用,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4)加强学术研究。可通过课题研究,举办辅导员学术论坛等活动,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一个学术平台,有效提升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及政策水平,真正帮助辅导员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彻底解决当前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后顾之忧。

(二)资格化的辅导员入职培训

由于辅导员培养的专业缺失,导致辅导员职前教育的先天不足。因此,强化辅导员的入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按照辅导员工作的基本特点,辅导员的入职培训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熟悉高校育人环境,尽快实职业角色的转换;(2)树立专业思想,学习辅导员专业规范和要求;(3)进一步学习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理论,进行生涯指导、创业指导等基础培训;(4)按照学生的专业,进行专业指导能力的相关培训。[2]结合辅导员岗前培训的实际和相关调研,笔者认为,辅导员入职培训由于没有资格化的严格考核形式和要求,容易流于形式,实际培训效果不理想。由于缺乏考核遴选机制,在入职培训过程中,无法对不适合或不愿意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进行剔除,从而导致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稳定性,进而影响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进程。所以,笔者认为,应在辅导员入职培训中引入资格化考核指标,对入职的辅导员进行再次遴选,优化队伍的组成。

(三)校本化的辅导员日常培训

辅导员日常培训是针对在岗辅导员就政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业务、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而进行的强化培训,这在辅导员专业化培训体系中应占较大比重。但是,有调查数据显示,80%以上的辅导员在接受入职培训后便中断了系统连贯的专业化培训。对此,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充分认识到辅导员日常培训的重要性,实行校本化的辅导员培训模式。所谓校本培训,按欧洲教师教育协会1989年的界定,指的是源于学校工作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的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3]在实际操作中,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辅导员素能提升工程”,开展每月一次的校内培训活动。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初步搭建起理论提升与能力强化相结合,专题发言与学员交流相结合,工作推进与研究深化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框架。校本化培训以其针对性、计划性、可控性、持续性等特点,充分调动了参训辅导员的交流、参与热情,取得了好的成效。

(四)专家化的辅导员培训方向

辅导员工作需要广博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具备高等教育学、德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耍具有较丰厚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以及当代重要的工具性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也要了解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而目前的学科体系还没有针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形成完整的体系,未经过多年专业化系统培训,专业背景又各不相同的辅导员,想要通过在职培训而全部掌握这些知识技能根本不可能。为此,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采取组建专业化工作团队的形式,通过前期调研,根据辅导员的自愿选择,结合其学历背景和工作经历,将整个辅导员队伍分成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事务管理、职业生涯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党团建设等专业工作团队。学校根据各专业方向统筹安排辅导员的相关业务培训和教学科研任务,帮助辅导员确立工作的发展方向,明确以后培训的重点、科研的指向,目的是让每一个辅导员成为某一工作领域的专家。同时,确立各自的专业化方向,也可避免校内辅导员之间的无效竞争,促进共同发展和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五)创新化的辅导员培训过程

目前,虽然高职院校日益重视对辅导员的教育培训,但是,由于在教育培训内容设计、教育培训时间安排、教育培训管理、培训师资选择上存在困难和不足,导致辅导员培训效果不理想。因此,需在实践中拓展新途径、采用新方法。结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并借鉴国内外一些高校的成功做法,提出如下具体措施。

1.结对帮带。新辅导员入职后,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老辅导员与其结成师徒关系,建立情感联系。在结对期间,定期开展交流、学习、研讨等实践活动,一方面,老辅导员(教师)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辅导员,为其入职适应阶段保驾护航,使其少走或不走弯路;另一方面,老辅导员在指导、帮扶新辅导员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自己的业务也能不断提升,知识不断更新,达到双赢效果。而学校作为组织方,需要对辅导员结对帮扶给予经费支持,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2.轮岗互派。高职院校可在同一分院内辅导员之间就各自的岗位工作分工进行定期的轮换或同一学校不同院系之间加强交流、互通有无,使辅导员定期在各个院系之间轮岗工作。另外,高职院校之间也可加强相互合作与交流,将本校辅导员派遣到其它学校担任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派出辅导员与接收学校辅导员之间相互传授工作方法,交流工作体会。[4]轮岗和互派都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目的,即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成立辅导员协会。借鉴美国高校学生咨询服务工作的经验,高职院校可成立辅导员协会。辅导员协会对辅导员进行分类,开发辅导项目,充实辅导员业务,为辅导员提供培训服务,对辅导员能力和素质提供认证,为辅导员提供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以及一些外围服务。[5]如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就成立了辅导员专业化工作团队,分设心理健康、就业创业、职业规划、团学党建等工作方向,这是辅导员协会的简化形式,但也具备和发挥着相关职能,使辅导员能够从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从事更加富有内涵的育人和咨询工作。

[1]刘金睿.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探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晏理斌.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探索[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3]刘芳,韩颖.教师培训新模式——校本培训[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5):143.

[4]赵汉杰.新时期加强高校辅导员在职培训的新探索[J].继续教育,2011(10):46.

[5]黄科一.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困惑与思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4):13.

猜你喜欢

专业化辅导员培训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培训通知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