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医学院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研究

2014-02-05黄明玉刘永年韩建青寻秋红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9期
关键词:使用率仪器设备实验室

黄明玉 刘永年 韩建青 寻秋红

构建医学院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研究

黄明玉①刘永年①韩建青①寻秋红①

目的:为提高医学院校整体实力,解决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构建院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方法:了解大型仪器设备规模,分析影响其使用率的因素,借鉴国内外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行经验,建立适合本院校设备布局和组织机构特点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结果: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促进了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使用,使其充分发挥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结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立可全面推动教学、科研质量与水平稳步提高。

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平台;共享

黄明玉,男,(1966- ),本科学历,教授。青海大学医学院设备科科长,从事医学实验管理研究。

[First-author’s address]Equipment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Medical College,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810001,China.

随着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高校的仪器设备资源规模日益扩大。在提高高校整体实力的同时,应避免设备使用效率低下、闲置现象严重等问题的出现。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使用,使其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符合国家政策和学科发展的需要[1-3]。但由于各地区、各学校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方面,无法照搬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实现资源共享。因此,根据各自学校自身特点和优势,建立符合学校管理模式和发展需求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等优质资源的高效有序利用,全面推动教学、科研质量与水平稳步提高,是建立共享平台的最终目标。

1 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必要性分析

1.1 仪器设备总量逐年增加

近10年来,医学院的设备投入由最初的学校自筹资金投入和省财政投入为主的形式逐渐转变为国际援助(日元贷款项目)、省部共建、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院校、“211重点大学建设”以及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的“2011计划”、“西部高校提升计划”等组成的多元化投入形式,投入经费逐年增加,设备添置明显加快,设备数量在10年间翻了4.26倍,价值增加了7.29倍,全日制本科生人均科研仪器值增加了6.03倍(见表1)。

表1 2003-2012年医学院800元以上设备数量统计表

设备的采购已由原来的教学辅助型逐渐向教学科研提高型的方向发展,不仅要基本满足教学需要,而且要求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高仿真效果的设备,在科研上追求高精尖的精密大型仪器设备,以便开展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或具有国际水准的科学研究,从而使设备的质量和档次均有了明显提高,大型先进的高精尖仪器设备明显增多。就青海大学医学院而言,近10年间5万元以上设备由14台增至130台,增加了9.28倍;10万元以上的设备由5台增至71台,增加了14.2倍,大型仪器设备值将近占全部设备值的50%(见表2)。

表2 2003-2012年医学院设备数量统计表

1.2 大型仪器设备的分布相对分散

大型仪器设备主要集中在高原医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中心、药学中心实验室、藏医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实验室、中医药综合实验室和现教中心7个部门,总体分布相对分散(如图1所示)。

图1 医学院内大型仪器设备分布图

1.3 仪器设备利用率现状

调查统计发现,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低、闲置现象严重,个别部门有些时间段其设备的使用率甚至为零。有些设备由于配套房屋、配套设施未落实到位,甚至无法安装使用。安装并投入使用的设备中,有些只使用了设备中的某项主要功能,而部分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统计数据显示,在教学科研过程中,一学年里大型仪器设备最高使用了1658 h/台,而最低<100 h/台,平均为511 h/台。

2 制约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的因素分析

2.1 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设备增长速度,造成部分设备闲置,为制约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的原因之一。各实验室中除高原医学中心外,实验室的大部分面积均为学生实验室、标本陈列室等,专门用来开展科研及放置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室面积不多。统计数据显示,除高原医学中心以外的实验用房面积(使用面积)共有7732.36 m2,科研用房面积只有1010 m2,占总实验使用面积的13%,对于大型仪器设备数量占一定比例的药学、藏医药实验室而言,科研用房面积所占比例更少,造成部分大型仪器设备调试安装困难。

2.2 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缺乏

多年来,实验技术人员被列为教辅人员,工作条件艰苦,工资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实验技术队伍年龄老化,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45岁以上人员占75%,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的50%。实验技术人员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的老化、缺乏专业的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等严重制约着医学院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的提高。

2.3 设备运行维护费用无法保障

随着大型仪器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多,设备运行及维护费用相应增加。然而,目前尚无设备维护专项经费,许多部门均从正常教学经费中支出。对于相应部门而言,设备使用的少,其相关费用产生的少,形成仪器设备买得起而用不起,有故障修不起,从而导致仪器设备资源的浪费,制约了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为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应制订维修维护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2.4 设备管理不到位

在大型仪器使用率管理中缺乏对大型仪器设备性能与功能的推介,使用户对大型仪器设备不甚了解;其管理制度不到位,导致各系和实验中心以小团体利益为着眼点,各自为政,对设备“专管专用”,未能从全院校的利益出发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

3 国内外院校大型设备开放共享经验

3.1 国外大学大型设备开放共享经验

美国哈佛大学的经验是首先要拥有以服务教授、方便用户出发为理念的专业平台管理模式,平台建设以年度计划为主、保障充足的经费。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同时培训学生独立使用仪器设备,重视仪器设备基础数据的管理及实验安全工作[4]。

在日本高端的实验室可面向全日本开放,基础实验室面向学部或全校师生开放,在教学课程安排以外的所有时间都可实现预约开放[4]。部分高校的实验室为了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鼓励有相关课题的师生无偿使用设备。在加强自身管理的同时注重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实验室全部实行全天候的开放,不受上、下班的时间限制,使得日本大学的实验室无论是专业实验室、研究中心还是基础实验室,其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均较高。

3.2 国内大学大型设备开放共享经验

国内大学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中,实现仪器设备在空间布局上相对集中,成立测试分析中心,或借助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校园网上体现虚拟集中,建立预约平台,使其在使用管理上追求资源共享[5-7]。同时开发使用诸如刷卡开机、电源控制及视频监控等系统,解决仪器设备的使用控制问题,设立共享基金和评价体系,促进设备共享和提高利用率。

4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实现

4.1 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平台

(1)集中管理、建立测试中心等机构。对于目前尚无条件将设备集中的院校可通过校园网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以提高其使用率。结合目前各类共享平台的特点,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平台”的设备基本信息、服务信息、预约登记、服务反馈与专家咨询、统计汇总及设备录入等模块[8]。

(2)利用网络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通过网络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统筹管理、分散运行及开放共享的设备管理体制[9]。①将学院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作为公共信息面向全院校、全社会公开,使用者不仅可便捷地查找到大型设备的基本信息、服务内容,还能够自行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并可与专家实时沟通交流;②管理者实施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信息统计汇总、动态管理,以提高其使用率;③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优势,提高其使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

目前,大型仪器设备不再需要传统式的设备管理员,而是需要具备仪器设备专业知识背景和技能的高级人才[5,7,10]。保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正常运转,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知识扎实、理念先进、乐于奉献、熟练各类仪器设备操作技能的技术队伍。

(1)建立高素质的实验管理队伍。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服务质量依赖于设备管理人员的共享意识[11]。因此,建立一支素质高、技术强的技术队伍才能精确操作并充分运用大型仪器的使用功能,挖掘和开发大型仪器潜在功能,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共享率,使共享平台有效运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7,12]。加强实验管理队伍建设,为实验室配备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以及具有较高素质、学科影响力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职称人员担任实验中心主任。

(2)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科学管理和使用仪器设备的能力是有效运转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基础[12]。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多渠道提高学历层次,注重实验技术人员能力培养,通过外出考察、短期学习等机会,开阔眼界,增加见识,提升能力。同时,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制定各学科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和有措施地推进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改善实验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及职称结构。同时,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实验技术人员各种实验技能和仪器设备管理能力的培养。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为充分发挥在读研究生在实验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实施研究生助教、助管(仪器设备)的制度,以达到既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又有利于改善实验教学队伍结构的效果。

4.3 加强科学管理

(1)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有效的制度化管理和管理模式是实现大型贵重仪器共享、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的必要手段[13-14]。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平台需要不同部门的协调。组建共享平台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办法,指导大型仪器设备的合理布局,细化管理措施,实现设备的专管共用;为高水平科学研究活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及创新成果的获取提供有力的保障。

(2)保障设备运行维护费用。以实验教学和设备运行的实际需求为依据,逐步增加实验教学经费投入比例,以保障必要的运行经费;加强仪器维护保养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使仪器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设立设备维修、维护专项基金,制定、实施仪器设备的统一维修、维护办法,保证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3)营造浓厚的资源共享氛围。积极开展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作用和意义的教育,树立共建共享理念,提高社会公共资源的共享意识,使其逐渐成为自觉行为。同时通过有偿服务模式,既保证必要的维护和维修费用,又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和设备管理队伍开展共享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大型仪器设备等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15-16]。

(4)培育良好的共享共用市场。影响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的原因之一是用户缺乏对设备性能的了解,借助校园网络对共享平台及其大型仪器设备性能进行全方位宣传,展示各类大型仪器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及服务内容等。通过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的形式介绍大型仪器设备已经开展的以及可以开展的各类研究项目,使更多的学者了解各类大型仪器设备的性能并对其开展的服务产生兴趣。

(5)建立有效的奖惩评价办法。制定有效的开放共享评价体系,有利于提升实验室开放共享水平,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17-18]。通过年度效益综合考核办法,根据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使用考核的优劣实行奖惩制度。

[1]毕卫民,王连之.构建多元化共享服务体系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00-102.

[2]教育部.[2000]9号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S].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03-21.

[3]教育部.[2000]010号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评价表[S].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04-15.

[4]彭刚.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A大学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5]王礼贵.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5):188-190.

[6]张丽梅,刘震.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292-295.

[7]张惠玲,陈斌斌.论新形式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持久性[J].中国医学装备,2010,7(6):21-23.

[8]宋兴辉,周小峰.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以浙江大学医学部公共平台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37-40.

[9]刘丽琴,耿明华.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8):15-16.

[10]伍扬.构建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研究与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3,16(5):184-186.

[11]费克文,倪光峰,王伏玲.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400-402.

[12]李宇红,闫超.高校多媒体设备建设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08,5(9):12-13.

[13]刘嘉南,胡今鸿,潘信吉,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制约因素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8-9.

[14]赵彩霞,邹国享,周金龙.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培养[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3):61-63.

[15]徐文,兰中文.完善制度,细化工作,加强高校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0):220-222.

[16]贾小娟,闫克勤,赵志强.高校设备物资档案管理工作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09,6(7):45-46.

[17]牛韵雅.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科学与经济学,2013(9):233.

[18]陈祺,曾晓思,林键.高校实验室开放共享绩效评价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209-211.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equipment sharing platform in medical college/

HUANG Ming-yu, LIU Yong-nian, HAN Jian-qing, et al//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2014,11(9):24-27.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scale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utilization factor.Methods:To use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large-scale equipment shar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established a shared platform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for the colleges equipment layout and org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boratory.Results:It promoted the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open sharing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s for the aim of promoting teaching, improving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and level.Conclusion:The ultimate goal of building sharing platform is that promote the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and level with steady steps.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Sharing information platform

1672-8270(2014)09-0024-04

R197.39

A

10.3969/J.ISSN.1672-8270.2014.09.009

2013-11-29

①青海大学医学院设备科 青海 西宁 810001

猜你喜欢

使用率仪器设备实验室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