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科技期刊优质稿源不足现状分析

2014-02-04夏金玉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稿源科技期刊学术期刊

■夏金玉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波科学学报》编辑部,河南新乡 453003,E-mail:xia_bobo@126.com

引言

科技期刊作为快速传播科学新发现的手段,已成为科技交流与竞技的平台。现在中国科技期刊的数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笔者分析后发现一些科技期刊的稿源质量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反而是某些优质稿源比率出现下降,特别是“985”高校的稿源所占比率下降,以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期刊《电波科学学报》和《电子学报》(中文版)专业密切的某“985”高校的稿源为例,《电波科学学报》中论文所占比率从2007年最高的18%降到了2012年的5%,《电子学报》中论文所占比率从2007年最高的9%降到了2012年的2%,优质稿源出现不足,而刊物的学术质量与优质稿源比率之间的关系较密切,长期如此不利于期刊的正常发展[1],《电子学报》(中文版)和《电波科学学报》在中文核心期刊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中排名第一和第四,优质稿源都开始下降,别的期刊也可见一斑。

1 国内科技期刊优质稿源不足原因分析

科技期刊优质稿源不足是不是因为中国科研实力下降,或者国内的学者和科研人员不写论文了呢?并不是这样,相反地,中国科技力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国学者在国内外发表的科技论文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根据国际学刊《自然》发行方自然出版集团发表的报告,显示中国科研质量大大提升,且中国学者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也在逐年上升,但为什么国内的科技期刊优质稿源却日益萎缩,刊登论文质量不能上升呢?根据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排名第二[2],仅次于美国了,在如此数量论文发表的情况下,国内科技期刊优质稿源却日益萎缩,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总主编朱作言院士的话说:“中国科技期刊多而不强,优秀稿源外流严重,我国科技期刊远远不能为我国的科研成果提供有竞争力的交流和展示平台”[3],这就不得不让人去探讨造成这种结果的更深层次的原因。笔者分析以后认为有以下原因:

1.1 国内高校和研究所科技考评系统中,对进入国际权威检索的论文过分重视

国内虽然很多学者很早就呼吁重视国内科技期刊,改变以SCI、SSCI等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与否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标准,然而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部门和研究所却为了提升自己学校的国际影响力,鼓励自己的员工在SCI检索特别是国外的SCI检索期刊上发表论文,按SCI论文发表的数量给予奖励。在评奖、评职称等考评体系和博士毕业发表论文方面对SCI论文有硬性要求,过分重视进入国际权威检索的论文。当然,在国外一些高端的精品期刊发表我们国家的科研与学术研究成果,以提高中国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达到学术国际交流的目的,这样是应该的,但是是否所有国外的SCI期刊都有高影响力呢?实际并非如此,由文献[4]可知,有些期刊尽管有SCI的桂冠,但其影响力并不高,因为SCI主要收录的是英文期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绝对优势,甚至是拥有统治地位。而中国科技期刊现在约有5000种,被SCI收录的期刊仅为206种[5],且其中有86%是英文期刊,国内只有少量的中文科技期刊被SCI收录,这些被SCI收录的少量中文期刊相对于目前我国科技论文的高产出量,实在太少,但是因为国内一些考评系统对SCI论文的过分偏重,大量的科技论文只能流向以英美主宰的SCI期刊上发表,而这些期刊有80%左右影响因子小于2,比国内的一些精品期刊并不高,在SCI期刊上发表大量影响并不高的论文,实在难以提高我国科技影响力的国际地位。

和某些国内知名高校的教师们交流时,有些教师说:“我们投稿时会先考虑投国外的SCI期刊,再考虑国内期刊。”也有些教师说,其实他们更愿意发表更愿意读中文论文,主要原因是:(1)英语不是中国人的母语,英文论文没有中文论文那么容易理解;(2)用英文发表论文时,因为语言的差异,表述可能不会那么清楚,也就不能正确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论据与观点,论文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还很费时间和精力;(3)购买国外的英文文献需要很多的经费,查找也不方便;但是因为SCI论文在国内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他们只能费时费力地写出英文论文,把优秀的论文投到国外去,而国内很多人并看不到这些论文,这样很多优秀文章在国外发表,却不能促进国内科技成果的交流,只是博得一个每年发表多少SCI论文的虚名,这样对中国的科学技术的传播不但没有什么作用,还浪费了大量的科研资源。我们国家科研资金每年有很多是用来发表论文的,国外的论文版面费也很高,有的高达一千多美元,国家巨大的科研经费支撑了国外的期刊,使他们越办越强,而中国的期刊却得不到优秀的稿源和资金的支持,出现办刊困难,对我国科技期刊构成严重威胁,笔者认为会在以下两方面对国内的科技期刊的稿源造成严重影响:

(1)国内大量优质的科技论文外流,这样的影响是很明显的,《电波科学学报》和《电子学报》(中文版)的某“985”高校稿源之所以从2008年开始急速下降,是因为该校2008年初出了一个新规定,要求理科和工科的博士毕业必须有一篇SCI的论文,作为非SCI刊源的《电波科学学报》和《电子学报》(中文版)势必受到影响,这样国内的科技期刊特别是非SCI检索的期刊得不到优质稿源,期刊将无法刊登更多质量上乘的文章,期刊质量和知名度也上不去,期刊的知名度无法上升,将会更加吸引不到优质稿源,这将会造成恶性循环。

(2)对国内的学术论文投稿造成错误的引导,国际学术期刊《神经科学快报》(Neuroscience letter)在2012年9月刊登撤销声明称[6],三篇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的论文因重复发表被撤销。这三篇论文均是在中国学术期刊发表后,再经翻译发表于《神经科学快报》的。国际学术期刊《神经科学快报》是国外的SCI检索论文,如果不是国内对国外SCI论文的过分重视,可能也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如果在考评时对这三位作者的中文论文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也不会费时费力去翻译这些论文,冒着犯学术不端的风险去重复投稿。这些文章能被国际学术期刊《神经科学快报》录用,说明文章质量还是挺高的。这三篇论文原刊期刊都不是SCI检索,这说明我国科技期刊上的科技论文并不比SCI期刊上的论文质量差,发生这件事情后,很多人说,看来我们投文章得先投国外的SCI期刊,不录用再转投国内期刊。这样更会造成优质稿源的外流。

1.2 期刊淘汰机制不完善,科技期刊优胜劣汰不明显

已颁布的期刊管理办法或条例中,无论是国务院、中宣部、原新闻出版总署还是科技部,都没有制定特别完善的科技期刊淘汰机制的条文,仅仅在处罚条款中对犯有重大错误的期刊才予以“停刊”处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除1997年“治散治滥”时根据国务院核定的压缩指标,调整、合并了100余种科技期刊外,因违规而受到停刊处罚的不足10种。即科技期刊“只进不出”[7],从1978年的400种,到目前的5000余种,其中也出现了一批低水平、低质量、专业与国内很多知名期刊重复的期刊,也都在尽力维持,国家的期刊管理部门却没有出台适当的条款来让这些刊物调整或者重组,这样因为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期刊重复过多,也使稿件分散,使科技期刊优质稿源不足。

2 对国内科技期刊稿源现状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2.1 加强政策引导,转变评价体系,增加国内期刊评价系统的权威性

有一些学者提出:“中国科技期刊争稿源转变评价体系很重要”[3],增加国内科技期刊在考评体系中的权重,在政策层面对高校和研究所的考评系统进行积极引导,笔者认为这样的引导可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鼓励发精品论文,加强高质量论文的奖励力度。科技论文不只是以数量为考评范围,还应该以质量取胜,对一篇论文的创新性、成果性及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有利于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搞研究,集中精力写出精品论文,这样既可以出精品论文,还可以减少出版费用的浪费。

第二,出台相应政策对高校和研究所的管理部门进行引导,取消将发表到国外的SCI期刊的论文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或手段,引导稿件回流。增加国内科技期刊在考评体系中的比重,将中国科技期刊提高到与SCI期刊同等重要的地位。

第三,增加国内期刊评价系统的权威性,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97年开始,每年都发布“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8],对我国科技期刊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多年积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2年版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和社会科学期刊达到6 108种,统计的数据也日臻完善,完全有可能以影响因子等指标为数据基础,对国内科技论文质量进行评价,改变我国学术期刊品牌得不到应有重视的现状,从而使优质稿源回流至国内科技期刊。

2.2 实施政策导向,打造精品期刊

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实施政策导向,结合科技期刊的年检登记,组织专家审读、制定质量跟踪制度,完善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和监管体系,实行优胜劣汰,整合质量低、重复多的期刊,加强政策的引导作用,整合旧刊,改变期刊专业发展方向,利用现有资源和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研究所或者高校合作,通过专业优势多办一些国内专业比较稀少的期刊。同时通过政策方面扶持优秀期刊,打造精品期刊,引导和鼓励高新科技成果和优秀论文率先刊登于国内优秀科技期刊,鼓励科技人员在国内优秀期刊投稿,也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实现强强联手,包括两方面:

第一,鼓励科技力量雄厚的研究所、高校与知名的期刊联合办刊,通过科技力量与知名期刊办刊力量的资源整合,打造精品期刊。

第二,两种专业相近的优秀期刊强强联手,使强者更强。2009年8月,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宣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系列和《自然科学进展》正式合并,吹响了科技期刊强强联合的号角,这两种期刊都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影响较大的综合性期刊,但两刊在定位、学科覆盖面等方面有较多重叠,分散了部分稿源,合并后可以集中力量办好一份期刊,争取到更多优质的稿源,以达到“1+1>2”的效果,藉此将中国科技期刊做大做强,使影响力更高,进而也可以使国内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愿意关注、查阅国内的科技期刊,将优质稿源投到国内科技期刊上,这样国内科技期刊的稿源质量和期刊的影响力都会不断提高,对于科技期刊发展也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带动整个科技期刊行业水平,也有利于整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

2.3 期刊编辑部加强宣传,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拓展稿源

可以通过协助举办或参加期刊信息交流活动、专题报告会、学术研讨会,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加入和本刊物专业相关的学会。参加和本刊物相关的国内外组织的研讨会,与各专家交流学术内容,了解相关专业在国内外的发展动向,通过学术研讨会结识并了解和刊物专业相关的专家和作者,如果发现有新的专业发展动向,适时地约稿,以使自己的刊物保持较高的新颖性,如果讨论会有优秀的论文,可以让他们发表到自己的刊物上,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做征集稿件的宣传。并调动编委的积极性,通过编委争取优质稿源。

3 结论

科技期刊要得到更好地发展,保持期刊的高质量和高影响力,就要有高质量的稿源,而增加刊物的稿源除需要政府对国内科技期刊提高重视外,更需要科技期刊编辑部有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提高期刊的影响力的同时,采用多种手段争取优质的稿源,使科技期刊健康地生存,并长效地发展。

1 林松清,佘诗刚,刘小然.试论退稿率与期刊学术质量控制——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为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282-286

2 罗沙.十年来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世界第二[EB/OL].(2012-12-13) [2013-04-01] .http://cppcc.people.com.cn/GB/n/2012/1213/c34948-19885310.html

3 郭红松.中国科技期刊争稿源 转变评价体系很重要[EB/OL].(2010-08-30) [2013-04-02] .http://blog.163.com/sharen2010@126/blog/static/140143385201073074049728/

4 付晓霞,游苏宁,李贵存.从2000—2009年我国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据看SCI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编辑学报,2011,23(3):209-214

5 鲍涛.国际重要检索系统2012收录中国期刊总览.编辑学报,2013,25(1):2

6 任春晓.三篇中国学者论文因重复发表被撤销[EB/OL].(2012-09-13) [2013-04-03].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9/269722.shtm?id=269722

7 王丽莲.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8 王玉梅.首份全面评价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名单发布(2012-12-27) [2013-04-03].http://www.gapp.gov.cn/news/1656/130301.shtml[EB/OL]

猜你喜欢

稿源科技期刊学术期刊
声明《西藏医药》征稿函通知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声 明
科技期刊的分类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