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2014-02-03刘靖北王军荣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传统

刘靖北,王军荣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上海201204)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刘靖北,王军荣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上海201204)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一方面其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遵循历史逻辑的路径依赖性,另一方面又因时代环境的成熟、新的思潮出现和中国人民在创造历史过程中主体积极作用的发挥,而使得其路径可以有所突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就是这种突破的现实体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且必须经历传承、改造和融合三个过程并最终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结合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沉淀、改造和发展起来的,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影响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文化是人的实践和意识形态的抽象体现,本身是累积性的、可改造的和不断变化发展的。当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被引入和接受,新的社会实践就体现为原有文化和新的意识形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是两者结合的产物。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和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古代多个历史时期积极地影响了中国的强盛和文明。但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和坚船利炮的挑战,这种传统文化因封建体制的固化而没有实现新的突破,使中华民族在列强的凌辱下一度陷入文化的自卑和意识形态的迷茫,急需新的意识形态来帮助中国人民找到解决国家自强和民族自信问题的答案。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被引入中国的,并成功地实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这种引入和结合不是巧合,而是许多心系民族命运的仁人志士苦苦求索的结果,而中国在当代要实现进一步发展,这种求索还必须继续和深入下去。文化的发展本身具有“路径依赖性”,但同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1](P603)文化发展的路径是可以突破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就是这种突破的现实体现,且必须经历传承、改造和融合三个过程并最终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扬弃”过程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必须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当然,传承首先要解决要不要传承的问题,即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具有当代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盲目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思潮甚至运动,且这些倾向、思潮或运动已经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的多种表征形式造成了破坏、割断甚至毁灭。例如,“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物被破坏或毁灭,这些文物所表征或记录的传统文化的精神或内容很难再被复原。这些错误和教训无疑是值得长久反思的,因为盲目否定传统文化就是否定中华民族本身。没有历史何来当代,没有传统文化何来当代文化,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从以前的文化上生长起来的;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当代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邓小平同志曾讲过:“要懂得些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2](P358)一个人不能忘本,一个民族更不能忘本,而应反思历史、传承文化,从中汲取教训、得到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当代价值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之所以必然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始终要求人们在分析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要全面分析,防止片面的形而上学倾向。片面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负面、消极因素而进行盲目的否定,或片面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积极因素而盲目地肯定,都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理的。这就决定了,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传承的必要性的同时,必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消极的或不符合当代实践的因素,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性的传承”。所谓“辩证性的传承”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有扬有弃的传承。

“扬弃”的前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理解和对其当代价值的准确辨认。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价值?“文化”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民族及人群、个人对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的理解常常不同。《易经》有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中国古代对文化的理解,指明了文化对整个社会的整合作用。现代社会,虽然“文化”一词被十分广泛地使用,但由于其内涵的抽象性和外延的宽泛性,要给“文化”下一个精确的、能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辞海》(1980)对文化的解释是“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专指社会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从这个意义来说,广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意识形态的总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结合,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中国要传承的就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显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精粗并存、真伪混杂”的。一些仍具有当代价值的意识形态,如管子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孔子提出的“仁爱”、“忠恕”、“和谐”、“天下为公”思想,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思想,《易经》中体现的“变易”、“简易”、“不易”辩证思想等等。这些传统文化思想在当代中国人民生活、国家治理等方面仍可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这些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消极、落后的或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因素,如封建官场文化、各种迷信思想等,这些都是应该批判的。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扬弃”,就是要继承和弘扬那些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潮流、能够促进中国稳定、发展、和谐的意识形态,而要反思和批判那些消极的、落后的或不适应当今时代进步要求的意识形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的传承”就是“扬弃的传承”,是在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有选择的继承和弘扬,并同时对消极、落后的、不适应时代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是两个过程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实践改造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意识形态,要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必须经历一个被中国传统文化改造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只有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并与中国当代的实践相结合,才能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是具有真正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被中国人民接受、吸收、消化和进一步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本身不是在中国的历史土壤中产生和发展的,更不是为解决中国的社会矛盾而设计构思的,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为我们提供的主要是世界观、方法论、社会运行规律的启示和对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主体的肯定,这些是人类共有的思想财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不是要改变马克思主义本身,而是在肯定其真理性的基础上使其转化为能被中国人的文化思维方式所适应的形式。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改造是形式的改造,而非内容的改造,这种形式的改造是为更好地理解和发挥内容的价值而进行的,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正是通过这个改造的过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丰富启示的毛泽东同志成功地结合中国的实际和当时主要矛盾,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果,包括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统一战线的思想、群众路线的思想等,并成功运用这些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地没能实现的历史壮举在中国却成功实现了,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本身也是有条件的、受民族文化思维方式限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成功,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形式上的成功改造,使之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民族形式。只有具有鲜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才是能被中国人民真正理解、掌握和践行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具有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后,一方面经历着中国传统文化对它的改造,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意识形态,也在持续地改造着中国传统文化,并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起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被中国传统文化改造过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当代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被马克思主义改造过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体现在,有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工具以后,中国人民得以据此厘清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应持有的态度,既不能盲目否定,也不能盲目肯定,而应是“扬弃”性的传承。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迷信的、偏执的、落后的因素得以被否定和批判,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精华得以被继承、发扬和实践,从而在推动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还体现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真正实现了对中国人民思维方式的改造,这种改造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使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由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所形成的传统的、时常带有封建印迹的思维方式转换成为现代的、科学的思维方式。这种现代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既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也是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形成了一种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综合性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独有的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引领中华民族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实践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而每一次波折则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或马克思主义进行教条化理解和实行的结果。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忘本、不妄自菲薄,引入马克思主义是解救旧中国的必然选择,但只有两者实现相互改造,才能形成指引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大智慧,这是被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了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改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性结合,使得中华民族拥有了独有的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这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但另一方面,理论、思想的价值不在于理论、思想本身,而在于实践。马克思就曾深刻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57)理论、思想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必须在实践中被检验和证明,也必须在实践中被改造。不接受实践检验和改造的理论只是教条,教条主义总是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或打着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旗帜违反中国传统文化中真正所倡导的核心理念,中国的发展就曾深受教条主义之害。实际上,中国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地批判教条主义,不断“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在实践中改造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不断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理论、新思想中实现的;这些新理论、新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融合与升华。这些新理论、新思想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战略所提出的,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性的价值,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包括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与时倶进、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思想理念。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在改造着自身,包括改造自己的思想。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例,它最早是由管子提出来的:“夫霸王之所以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当今中国的“以人为本”理念,虽然源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但已对其进行了改造,其意义不再是为了封建统治阶级建立霸业服务,而是为当代的中国人民服务,人民本身是主人,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论断。事实证明,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或是马克思主义,任何具有积极意义的意识形态只有经过实践的改造,才能真正实现与实践的融合与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的融合与统一

人类实践本身是历史与当下、群体与个体、现实与目标的统一,中国发展的实践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相互改造和实践改造之后,还必须实现意识形态与实践的融合,并最终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的融合既是一个相互适应、相互改造的过程,更是在此基础上的制度化、模式化过程和创新过程。制度化、模式化过程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改造和实践改造的成果以制度的形态固定下来,成为具有一定法律依据和权威的东西,成为“上层建筑”中明确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一系列的活动中发挥明确的指导作用。例如,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已先后被写入宪法和党章,在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是指导中国发展的根本指南。这种制度化、模式化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保证一定时期内国家建设和发展指导思想的相对稳定性,同时它又是必须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和改造的,是开放的和与时俱进的。这些制度化的意识形态本身是党领导中国建设多年来形成的创新成果,而且随着实践和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发展,这个创新的过程还将继续下去。中国发展的实践没有止境,理论、思想上的创新也没有止境。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的相互改造和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题中之义。社会主义思想和道路并非源自中国,但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却是最成功的,其成功不在于社会主义思想和道路本身,而在于它的“中国特色”,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的互动和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般的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它是由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这既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一定共性,同时更具个性;其个性体现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被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发展实践改造过的和仍在进行改造的马克思主义。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是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与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协调的;同时这种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接受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发展实践的改造。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发展目标摸索出来的,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绝非没有挫折和失误,而是在挫折和失误中不断总结教训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价值校正作用和思想引领作用。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光体现为物质的丰富和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强大,还体现为文化、精神、思想的先进,最终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是国际社会上经济地位、道德权威和文化影响力提高的统一。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反复证明,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能没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不能没有实践中的摸索、总结与创新,只有将三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走得更平稳、更宽广、更长久。当前,面临国内外各方面的挑战和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我们应紧密围绕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勤于学习、不断反思、善于总结、勇敢实践、锐意进取、持续创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的相互结合和融合,进一步强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尽心、尽责、尽力。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沈斐]

On the Combination of Marxis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LIU Jing-bei&WANG Jun-rong
(Department of Research,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Pudong,Shanghai 201204,China)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splendid culture,China has followed the logic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the form of its ideology. Meanwhile,it also witnessed breakthroughs thanks to the combination of Marxis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a natural result nurtured by the new era,new ideological trend as well as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people.The combination reflects the integr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y after inheriting,transforming and mixing for the purpose of resurrection of China.

Marxism;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ideology;combination

B27;G03

A

1674-0955(2014)06-0005-05

2014-06-26

刘靖北(1962-),男,山东青州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王军荣(1978-),男,陕西西安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