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研究
——以《荆楚学刊》为例

2014-02-02

荆楚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荆楚学刊办刊

胡 璇

(荆楚理工学院 期刊社,湖北 荆门 448000)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媒介,学术研究的活跃为学术传播提供了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基础。地方高校学术期刊具有双重身份属性,在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发《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和2014年教育部颁布《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术期刊面临着改革的巨大压力。

一、地方高校学术期刊身份的双重性

学术期刊身份的讨论,主要从对学术期刊实施管理的两类部门来谈:一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二是业务主管部门。

《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中明确指明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期刊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并实施全国期刊出版的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建立健全期刊出版质量评估制度、期刊年度核验制度以及期刊出版退出机制等监督管理制度。地方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期刊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根据该规定,地方高校学术期刊的出版业务行政管理部门应为各级各类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具有传播学意义的新闻媒体的身份,地方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要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总的发展规划的影响。

“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这是高校学术期刊定位的普遍准则,离开这点来谈高校学报的发展就会失去意义和价值[1]。高等学校的学术期刊一般主办单位为该高校,其主管单位为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具有学术性,其发展受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发展的影响。

二、地方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目标与高校转型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概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十八大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目标任务。袁贵仁部长指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领域继管理体制改革和扩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变革,意义更为深远,任务也更为艰巨。

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前期落实到地方即由各省做好省级转型试点工作。各省级政府制定试点实施方案,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确定试点高校,并落实招生计划、财政拨款等配套支持政策措施。以湖北省和河南省为例,2014年9月11日湖北省教育厅颁发鄂教发函〔2014〕28号文件,湖北省11所本科高校首批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荆楚理工学院为其一);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消息,截止2014年10月30日,已有2批15所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

(二)地方高校学术期刊改革趋势

2002 年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为学报改革设计了上、中、下三策,在会后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中被表述为:

倡导高校学报走整合之路,创办代表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专业性学报; 鼓励若干高校社科学报进行合作或联合,走联合之路,把刊物做大做强; 支持高校社科学报在保持各高校主办的现有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和特色,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塑造各自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

这意味着教育部已意识到必须抛弃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高校学术期刊体制,必须按学术发展规律来改革高校学术期刊[2]。

在其后的学术期刊办刊实际中一直持续着对此问题的探索。根据已有研究,高校学术期刊改革路径有如下几条可供选择,即专业化、集约化、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和数字化,但是无论是教育部还是新闻出版总署都把专业化作为改革的首选。

高校转型发展与地方高校学术期刊改革的目的都是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目标具有一致性。在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在地方高校学术期刊还不具备专业化转型的条件下,特色化发展成为地方高校学术期刊的一种理性选择,以特色栏目为重心展示特色化。地方高校学术期刊的特色栏目或者立足学校学术特长,以优势学科设置;或者依托地方优势和特色,以地方文化内涵来策划。

三、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现状:基于《荆楚学刊》的实际调查

《荆楚学刊》前身为《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因高校合并升本及探索学术期刊的特色化发展而更名,主办单位为荆楚理工学院,所在地为湖北荆门,办刊周期双月刊,其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突出学术性与地方性特色,依托地域文化优势和荆楚理工学院学科优势,反映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成果,提供展示荆楚文化的学术平台,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服务。

(一)《荆楚学刊》办刊现状

《荆楚学刊》自2013年第1期以新刊名出版至今已11期,据中国知网统计数据,11期《荆楚学刊》的栏目设置与载文量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2013—2014年《荆楚学刊》栏目设置与载文量统计表

注:数据来源中国知网数据库,实际统计期数为2013年第1~6期、2014年第1~5期。“汉江生态经济带研究”为2014湖北发展论坛“汉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与保护”所组专栏。教育类栏目包含教师教育、学前教育、教育经济等。文学研究栏目至2014年第2期起不再开设。

1.重点栏目选题及载文与办刊宗旨一致

学术期刊在栏目设置上会以1~2个精心筹备的栏目为建设重点,其余栏目则根据实际来稿情况组织。如表1所示,《荆楚学刊》载文量最大的两个栏目依次为“荆楚文化研究”和“中国农谷·三农问题研究”,被统计的11期中每期都设有这两个栏目。“荆楚文化研究”栏目载文率约为26%,“中国农谷·三农问题研究”栏目载文率为19.6%。如果再加上“荆楚文化研究”栏目的“汉江生态经济带研究”主题专栏,这两个栏目的载文量约占期刊总载文量的一半。教育类栏目、“老龄事业研究”“循环经济研究”是《荆楚学刊》根据学校学科特色建设的栏目。而据中国知网引文统计情况显示,《荆楚学刊》高被引论文也正是出现在“荆楚文化研究”栏目、“中国农谷·三农问题研究”栏目、教育类栏目和“老龄事业研究”栏目上。

结合11期《荆楚学刊》栏目与载文情况可以看出,《荆楚学刊》主要以地域文化特色研究、荆门市城市发展的重大选题以及所在学校的重点学科发展趋势为主要内容,探讨研究的是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栏目设置与建设紧紧围绕办刊宗旨展开,在以特色栏目展现期刊特色发展的探索中初见成效。

2.文献来源统计反映作者群体辐射面较广

选择《荆楚学刊》重点发展与被引频次较高的四个栏目即“荆楚文化研究”栏目、“中国农谷·三农问题研究”栏目、教育类栏目、“老龄事业研究”栏目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中国知网文献图谱统计得到如下结果:

(1)作者群体具有明显地域特征。“荆楚文化研究”栏目刊发的53篇文章的作者主要来源于湖北、河南等地区的有楚文化或荆楚文化研究历史传承的高校及研究机构等,其中长江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荆楚理工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的作者最多(见图1)。一方面是因为荆楚文化研究栏目本身对研究的空间和时间做了限定,另一方面在前文所述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中也集中了楚文化或荆楚文化研究的主要力量。

图1 《荆楚学刊》2013—2014年“荆楚文化研究”栏目文献分布

“中国农谷·三农问题研究”栏目文献来源机构分布主要有荆楚理工学院和湖北省荆门市政府(见图2),其原因是《荆楚学刊》的主办单位荆楚理工学院建有中国农谷研究中心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两个研究机构,而建设“中国农谷”是湖北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荆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荆门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作为该工作科学落实的智囊团,以“中国农谷”发展为主题,进行调研、访谈、理论探索,为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产出研究成果,成为“中国农谷·三农问题研究”栏目文章重要来源作者群体也是必然。

(2)历史的积累和符合时代的主题对作者群体有较大吸引力。《荆楚学刊》前身为《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历史上有着重视教育研究的传统,刊发的教育类文章质量较高,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13—2014年《荆楚学刊》教育类栏目主要刊发学前教育、教育经济、教师教育、小学教育等热点选题,接受了省内外众多作者的投稿,文献分布情况见图3。

另外,“老龄事业研究”是新兴研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该栏目作为常设栏目,从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数据来看,吸引了众多作者的关注(见图4)。

图2 《荆楚学刊》2013—2014年“中国农谷·三农问题研究”文献分布

图3 《荆楚学刊》2013—2014年教育类栏目文献分布

图4 《荆楚学刊》2013—2014年“老龄事业研究”栏目文献分布

(二)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术期刊发展困惑

1.地方高校学术期刊的综合性与特色化道路的冲突

对高校学术期刊综合性的认识由来已久,一般认为高校学术期刊是一种由高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学术性、高校性和综合性。这里的“综合性”,指的是不同学科之间的“组合性”,即学报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包含着多种学科。

对地方高校综合性学术刊物的栏目名称进行统计,可知栏目雷同情况相当严重,这也与上文所述的“综合性”相关,即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而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开设专业也是如此,几乎大同小异。同一所学校的办学资源有倾斜,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有差异,如果只做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刊发文章的质量或者栏目水平就有高下之分。不同学校之间,也有办学层次和水平的差异,那么不同学校的学术期刊中相似名称栏目的文章整体质量如何区分高下?地方高校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如何评价?是集中优势办特色还是平均主义办刊?在地方高校学术期刊内部竞争激烈的今天要做出选择。

2.地方高校学术期刊的“特色”如何实现

学术期刊的“特色”,即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现阶段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特有的学术引导功能、尽快提高刊物质量及整体风格所运用的手段。但地方高校学术期刊在办“综合刊”及“展示本校科研成果”传统思想的指导下,已经形成了“关门”办刊的模式,在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中,有探索,但更多的是困惑。如何让地方高校学术期刊的特色栏目从有“特色”之“形”到有“特色”之“魂”转变,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3. 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地方期刊如何培养忠实的作者与读者群体

有研究者对高校和非高校学术期刊刊文作者进行了研究,就作者的合著率、职称分布、研究生发文率及课题资助情况进行定量研究,其结论为高校与非高校学术期刊在以上诸方面的差异,高校学报的内向性和传播的局限性导致其不能拥有忠实的作者群和读者群。以上结论或许有片面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地方学术期刊在维系高质量的作者群与读者群方面困难重重。

4.只重视刊物内容质量的选择,忽视期刊营销的作用

地方高校学术期刊无论是学术期刊的学术内容传播还是学术期刊的营销宣传,都缺乏主动性。首先,营销意识缺乏。目前大多数高校学术期刊还停留在传统的传播层面上,即使使用了一些现代的传播手段,但从业者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并没有真正的转变,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危机意识还不强烈,心中还没有学术期刊传播不改革、不创新就不足以发展的理念。其次,营销手段缺乏。仍然沿用传统出版模式的宣传,通过征稿征订启事,简单做些宣传。再次,营销的主题不突出。对于某一具体的学术期刊而言,主要是指对学术期刊的出版宗旨缺乏积极有效的宣传,对学术期刊的采稿要求、编排方式、征稿对象、读者定位等缺乏宣传,对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等学术期刊的基本信息缺乏有效的宣传。

四、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术期刊发展路径选择

如前文分析,地方高校学术期刊在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必须做好栏目规划,从栏目设置、作者群与读者群维系、数字化出版方式改变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结合刊物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办刊比较优势,办出特色。

(一)做好栏目规划,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栏目规划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学校校情、学校发展远景紧密结合:依托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形成有影响力的地域文化研究特色栏目;立足校情,开设与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专业相关的重点栏目;紧扣学校发展脉搏,结合学校发展远景,开办服务学校转型发展研究栏目。以理论研究指导期刊发展,注重栏目可持续发展。

(二)改变出版观念,形成并适应新时期数字化出版模式

学术期刊过去作为一种传统的传播媒介,其传播的路径大多为作者→学报→读者,读者只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当今随着计算机、网络进入传播系统,作者、学报编辑部、读者的联系通路一下子被拓宽、拉近、便捷化了;其传播形式已向同步多向、交互、立体方向的传播形式转变[4]。学术期刊的出版与传播的目的之一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地方高校学术期刊工作者更应该考虑这种需要,这是未来发展中决定生存的关键因素。刊发的文章需要考虑谁写、谁看、怎样发的问题,这需要对开设栏目做具体详细的统计与分析,通过现代网络技术,查找可能和潜在的作者群与读者群,改变观念发定位读者群关注的问题研究,通过“按需组稿”的方式,积极开拓与培育忠实的作者群,有计划地引导作者,让作者与刊物通过稿件的纽带共同成长。

(三)开放办刊,实施栏目主持人制度提高刊物吸引力

开放办刊,指的是走出去、请进来。学术期刊引领学术研究,一要靠学术期刊的开放性,二要靠走入编辑队伍中的著名学者而并非一般的编辑。如果不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没有高水平学者充分参与其中,能引领学术研究的高水平期刊是不可能办成的。对于地方高校学术期刊来讲,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者,现行较多的方式是实施栏目主持人制度,通过引入某一学科较有影响力的学者,引导栏目健康持续发展,在办刊中积累比较优势,形成办刊特色。

(四)有针对性的选择学术期刊营销策略,宣传期刊特色

高校学术期刊的营销指的是学术期刊整体品牌的营销或者是品牌栏目的营销。高校学术期刊传播的根本目的是学术内容的宣传,同时也是期刊产品的宣传,后者虽然只是学术期刊价值的实现手段,但作用不可小觑。

通过参加行业协会的活动,如“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和“湖北省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组织的年会,通过在办刊经验的交流、学术水平的评价、学术期刊质量的评估等方面提高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积极参与与学术期刊有关的组织和社团对学术期刊的评刊活动。这类评刊活动一般都是政府组织,影响面广,宣传力度大,如湖北省委宣传部委托湖北省期刊协会组织的“湖北省优秀期刊评选”活动。地方高校学术期刊的办刊特色通过这类活动的参与,得以广泛宣传,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

[1] 张儒祥.应审时度势做好高校学报定位工作[J].编辑学报,2009,21(6):539-541.

[2] 仲伟民,朱剑.中国高校学报传统析论——兼论高校学报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5):20-34.

[3] 邢君慕,王伟利.学报的属性、定位及发展趋势[J].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8,31(1):52-56.

猜你喜欢

荆楚学刊办刊
李汉超新著《荆楚诗韵》出版
荆楚老乡敲钟忙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高师理科学刊》征稿简则
《高师理科学刊》征稿简则
改革开放40年 荆楚弄潮40人
欢迎订阅《红楼梦学刊》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文化学刊》十年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