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警察院校职能作用与发展定位

2014-02-02杨明光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院校教育警务公安

□杨明光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天津 300382)

新时期警察院校职能作用与发展定位

□杨明光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天津 300382)

警察院校面临新的社会环境、警务环境和院校发展形势。新形势下,警察院校应当重点承担警务人才培养、警务社会化协同、警察文化集聚、警务科研支持、警务咨询服务五个方面的职能。要通过内在整合、实务实战整合、社会整合,以全局视野构建一个开放的警察院校大教育体系。

警察院校;职能作用;发展定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转型,公安工作面临的社会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警察的工作职能也在不断调整。警察院校作为公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公安整体工作,就必须紧贴前沿实际,紧紧把握公安工作发展趋势和规律,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加强高格局、宽视野的顶层设计。

一、警察院校发展面临的形势

警察院校发展离不开三个层面的环境,宏观层面上的社会整体环境,中观层面上的警务环境,微观层面上的警察院校发展具体环境。对各个层面的环境形势分析与洞察准确与否,决定了警察院校在特定时期的定位是否科学准确,职能发挥是否充分有效。

(一)新的社会环境。过去的30多年里,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蓬勃发展,市场化带来的价值转型,城镇化带来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国际化带来的思想冲突融合,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使得转型期的社会环境非常复杂。同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又导致了网络虚拟社会的产生。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都在重塑,这对既有管理体制形成巨大挑战。可以说,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利用应对与秩序建立是今后一段时期社会管理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二)新的警务环境。新的社会环境必然带来新的警务工作要求,但是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形势相比,警务制度调整相对滞后,面对新问题更多的还是依靠原有的模式来应对。警务制度要适应新型社会的管理,转型改革势在必行。从实际情况看,我们虽然意识到了网络虚拟社会给公安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但是并没有能够真正认清这种变化的转折性。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互相渗透影响,使得警务工作更加扁平化,警务监督更加立体化,对警察的警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执法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大批传统警察在业务上、知识上需要提高和更新。

(三)警察院校发展形势。公安部对警察院校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并重的职能定位,顺应了新的社会环境和警务环境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公安管理方式转型和公安队伍建设发展的具体举措。这个方向是具体而明确的,但是在实际中,我们对这个职能定位的内涵把握还不够准,工作举措还远没有到位。同时,警察招录体制改革给警察院校教育提出新课题,教育思想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体制等改革正处于积极探索当中。

二、新时期警察院校的职能作用

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和要求,分析警察院校的资源和特点优势,笔者认为,警察院校应当重点承担五个方面的职能。

(一)警务人才培养。警务人才培养是警察院校的首要任务。警务人才培养涵盖了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同时,对于高级警务人才的培养,警察院校也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信息化社会和警务革新的背景下,现有警务人员的再次培养是警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警务科研支持。警务科研支持是警察院校的又一重要职能。它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加强理论研究,紧密关注最新警务理论,对警务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和提升;二是加强战略研究,对新时期、新背景下的警务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三是加强技术研究,提供新技术、新战法对公安工作实践的支持。

(三)警务社会化协同。中国国情复杂,加强社会管理和治安管理,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警察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警务社会化协同作用,开展好专业保安培训、基层干部社会管理培训等针对专门群体的职业培训,积极做好社会治安和社会管理宣传、动员与教育工作。

(四)警察文化集聚。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支柱,起着引领社会文化先声、主导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警察院校作为行业性高校,也应当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并成为一个地区警察文化的集中体现者,推动一个地区警察文化的繁荣发展。

(五)警务咨询服务。警察院校还应当承担警务咨询的职能。一方面围绕社会转型期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咨询,为有关政府部门决策服务;另一方面针对社会需求,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在社会互动性显著增强的时代,更应重视警务咨询服务的专业与及时。

三、新时期警察院校教育的发展定位

围绕警察院校发展三个层面的环境和上述五项职能,笔者试从内在性、实战性和社会性三个层面勾勒新时期警察院校教育的发展定位,力图通过三个整合构建一个开放的警察院校大教育体系。

(一)警察教育的内在整合:以职业性整合构建公安整体教育体系。

1.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内在整合。警察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其核心都指向警务知识、警务技能。在新形势下,警察院校的教育应当弱化教学对象的身份,而突出教学的内容,以职业性教育重新构建警察院校的教育主题。对学历教育的学生,把最新的基础职业知识和技能讲清讲透;对在职民警,把最新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及时传授给他们。

2.警察学历教育与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相结合。警察学历教育除完成教育部门规定的思想文化课程外,重点是加强警务理念、警务知识和警务技能方面的教育训练。在新时期,警察院校应当探索打破行业办学相对封闭的现状,加强与普通高校合作,通过双学位、课程互选、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等方式拓宽学生知识面。这样既保证警校教育的职业性主体不改变,也确保文化知识教育的普适性不偏废。

3.警察校园教育与警察信息化教育相结合。警察院校教育要借助信息技术大力拓展。以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整合传统校园课堂和新型信息化课堂两个阵地。通过信息化教育,建设在职警察工作单位就地就时学习体系和学习制度,使学习成为工作的一部分。通过加强信息化教育,打破传统警察教育的课堂界限,带动教育理念的改变,引导广大警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二)警察院校教育的实战整合:以职能拓展构建融合公安发展体系。

1.建立“学战结合”的服务警务实践教育模式。警察院校的职业性教育需要突出实践性,警察院校发展的生命力也在于与公安整体工作的融合发展。新的警务模式应当高度重视学习,一方面以战促学,边实战边学习的模式将是适应新形势、提升队伍整体能力的最好途径,信息化的教育体系将确保这种模式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学以致用,淡化学习与实践实战的界限分工,发挥警察院校智力密集和知识密集的优势,主动作为参与公安大实践,体现教育服务功能。

2.加强警察教育、警务科研和警务咨询整合。以实践实战为导向,借助系统资源,整合警察教育,警务科研、警务咨询将成为警察院校大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教育与警务科研、警务咨询并不是彼此分散的工作,而是统一服务于警察院校大教育体系的实践实战属性。我国警察院校大多存在资金紧张、装备落后的问题,这种情况短期内也很难扭转。因此,打开校门主动跟实战部门融合,利用系统资源开展科研和咨询,将是警察院校破解难题,建设理论实践俱佳的双师型队伍,提升教育服务质量的一条正确道路。

3.加强校园文化与区域警察文化整合。文化是警察院校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成果。一方面,警察院校要加强文化育人力度,把文化教育融入教育培训各环节之中,借助信息化教育体系和融合公安发展体系,把警察院校的优秀文化在传递给在校学生的同时,传导给整个警察队伍;另一方面,警察院校要自觉总结提炼推广区域警察文化,建设区域警察文化高地,推动文化育警工作在新时期有新的突破,与社会文明同进步。

(三)警察院校教育的社会整合:以全局视野构建服务社会发展体系。

1.加强社会化警务人才教育培训与社会综合治理整合。社会化警务是警务工作发展的一个趋势,在群众路线指导下,总结新时期社会综合治理的经验,科学制定教学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社会化警务人才的教育培训,要重点研究社会矛盾与网络虚拟社会重叠对原有社会秩序造成的冲击等新问题,为新型社会关系秩序的塑造和新型社会管理提供支持。

2.新时期社会安全教育与加强社会教化相结合。警察院校的教学对象不仅仅有在校学生、在职警察和社会化警务人员,对整个社会面的宣传教育也是警察院校的重要教育职能。学校有很多公共安全方面的专家学者,在社会安全教育中,警察院校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责。在社会转型时期,警察院校还应当利用最新的传播工具,如微博、微信等,加强社会教化,用主流思想和声音引导社会舆论,促进新型健康社会的建立。

(责任编辑:田禾)

D631.15

A

1674-3040(2014)02-0028-03

2014-01-20

杨明光,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院长、法学博士、教授。

猜你喜欢

院校教育警务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环球警务专访
军事院校教育应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传统音乐融入高职院校教育研究
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