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重用好资本市场推动军工产业深度融合

2014-02-02赵淑珍

中国军转民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军工军民资本

■ 赵淑珍

借重用好资本市场推动军工产业深度融合

■ 赵淑珍

资本市场是军民两大领域中产品、技术、市场、品牌、文化五个层次深度融合的基本推手,是军工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资本市场不仅可以通过证券化方式盘活存量军工资产、拓宽军工企业融资渠道,提供高效率的企业并购重组市场,还可以为军工企业创新机制体制、探索现代企业制度和推动混合所有制提供基础性平台,实现军民两大领域的合作共赢、协调发展。

习主席曾深刻指出:“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遵循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军工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强资源整合的市场驱动力,解决好当前军工产业借重用好资本市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当前推动军工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迎接军工行业产业化发展新高潮的重大举措。

一、借重资本市场推动军工产业发展是当今世界的通行做法

军工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反映着国家的强大程度。发展军工产业不仅能够强军安民,也是提升社会经济总体质量的现实需要。当代世界,资本市场成为西方军工企业产融结合的基本平台,也是实现政府调控的主要通道。西方各军工企业非常重视资本市场,通过产融结合、企业上市、重组整合等措施,聚集高端人才、高端知识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高集成化,实现军工产品装备的系统集成创新,并适时适度地向民品转化,实现军民领域的合作共赢。有数据显示,在全球前100大军工企业中,80%以上是上市公司。政府主要运用军备采购指挥棒进行需求管理,通过调整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引导军工产业发展,并在军工企业困难时扶持,跑偏时刹车。即便是国有化程度较高的法国,军工企业也从来没有排斥过资本市场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军工企业根据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战略需求,积极拓展军民融合模式,坚定走市场化道路,实现了一大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军工技术向民用产业转化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我国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的层次、深度依然有限,融资便利、合理估值、激励到位等资本市场的重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是军民两大领域中产品、技术、市场、品牌、文化五个层次深度融合的基本推手,是军工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资本市场不仅可以通过证券化方式盘活存量军工资产、拓宽军工企业融资渠道,提供高效率的企业并购重组市场,还可以为军工企业创新机制体制、探索现代企业制度和推动混合所有制提供基础性平台,实现军民两大领域的合作共赢、协调发展。

二、我国军工产业借重用好资本市场的基本情况

政策法规是推动我国军工行业产业化发展的重大推动力。进入新世纪新时期,2005年国防科工委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2007年国务院三部门的《关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以来,为军工行业改制上市进行资本运营、引进民营企业参与军工生产、提高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效率和国防科技工业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双重功能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提供了基本的法规依据。

这些《意见》、《办法》实施以来,我国军工行业改制步伐明显加快,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了10大军工集团、70多家上市公司,吸引民营经济参与国防建设,借助资产重组、并购等资本运营手段调整产权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通过整体上市或引入战略投资者,使军工企业在常规的政府补助投入之外,获得了另一个长期稳定、多元的融资渠道,研发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但是所有制藩篱并没有彻底破除,迄今为止,上市融资的军工企业几乎都是军工企业的民品公司,真正生产武器装备的军工企业寥寥可数。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为推动军工企业深度介入资本市场,军工行业着手进行第四次军工能力调整和企业股份制改造,进一步放宽上市限制。除了极少数核心业务确需保持国有独资外,其他军工业务均可上市,激起了资本市场的热烈响应。2014年6月,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等单位联合出台了简化军品市场准入程序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国家政策、产业发展趋势、军工资产证券化三项重大利好叠加,实质性军工资产注入或整体上市步伐明显加快,一批军工企业正在酝酿大力度的市场化改革,推动了军工股摆脱以往“主题投资”的概念炒作,迈向具备中长期的价值化投资阶段,资本市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作用逐步显现。

三、当前军工行业借重用好资本市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主要问题

受行业特殊性限制,军工企业改制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难点之一,目前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全面推动军工行业改革发展,切实解决好改制上市的四大问题,已成为借重用好资本市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信息披露问题

信息披露问题是影响我国军工企业改制上市的一个最突出问题。军工行业的特殊性,民营公司涉军范围程度的快速推进,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军企业信息披露缺乏清晰的界定,造成监管部门信息监管的操作性不强,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失位与越位并存,致使上市公司应该公开、及时、充分、真实披露的信息没有披露;或者监管不到位,不应公开的信息却被披露。军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不规范、不及时、不对称现象,与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相冲突,不仅严重影响了军工上市公司的形象,也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真实情况,难以形成合理的市场定价和股价激励。

(二)可持续发展问题

军工行业是我国最晚进入资本市场的国有经济行业之一。受传统模式影响,军工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体制、组织机制、信息披露以及开放程度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严重影响了产业化发展步伐,市场化发育不足,资产证券化率偏低,可持续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表现在资本市场上,一是军工上市公司规模偏小,盈利能力不强;二是大部分上市公司属于完全竞争性行业,只有船舶工业、航空制造业、航天通讯等少数国防重点产业具有优势;三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军工企业存在经营效率不高、市场反应不快、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四是大部分军工上市公司的业务和经营依赖母公司,经营体制未脱离母公司;五是军工企业大部分优质资产仍集中在集团内部,未注入上市公司,影响到其行业竞争力。

(三)产品定价问题

我国军工企业现行定价模式,主要遵循1996年制定的《军品价格管理办法》,仍采用“成本定价+5%利润”的定价模式。这一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仅不利于军工企业控制成本,引致企业有做大生产成本的内在冲动,固定利润率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造成“鞭打快牛”现象,而且军工产品长期以来的低利润率,严重削弱了军工企业的综合发展实力。

(四)改制上市审批问题

一是2007年的《指导意见》对军工企业改制上市的鼓励支持力度较大,但配套性政策给出的条件非常严格,如对社会投资只给出了范围过小的放开类项目目录,限制类和禁止类项目并未公布;混线(军民混线、战略和非战略军品混线)经营的企业进行分线的难度较大等问题,不利于企业实际操作。二是军工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存在的事业单位问题、占用土地问题、国家固定资产划拨问题等,往往成为改制上市的大难题。三是军工企业改制上市公司时,行业主管部门的前置审批流程耗时过长,极有可能导致企业重组失败,不仅严重影响了军工企业股改进度,还会给上市公司以及公众股东带来重大损失。

四、推行“两栖”发展战略,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信息披露行为

信息是资本市场的生命线。为规范我国军工企业上市信息披露问题,需要军工管理部门、上市审批部门、资本市场监管部门等多部门通力合作,结合国务院刚刚颁布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在《保密法》的框架下尽快完善军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实施细则,使之制度化、程序化,提高可操作性。一是制订详细的军工企业监管条例、军工企业上市审批程序规范、军工企业并购业务的监管及审批程序、军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准则等法规条例,为军工资本运作和市场监管提供基本的法规依据。二是充实完善军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豁免细则及其解释条款,防止部分军工类上市公司或者涉及军品业务的非军工类上市公司过度利用、滥用信息披露豁免原则,损害投资者权益。三是明确市场监管部门的信息披露监管责任,解决好过度监管或者监管不到位并存的问题。

(二)推行“两栖”发展战略,实现军民深度融合

投资主体多元化、军事工业民有民营化,是推动军工行业两栖制战略的重要环节。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军工企业产业化运作的经验看,军事工业体系可以分解为由三部分构成的金字塔:塔尖是武器装备主系统承包商,其职能是负责武器系统的总体设计、综合协调和总装调试;塔腰是分系统承包商,主要负责分系统和部件的研发,掌握部分关键技术;塔底是零配件供应商,主要负责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生产配套。

我国军工产业也可据此进行分类安排。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应该从过去的军民产品转换层次上升到战略层次,即推进军工业务投资主体多元化、军事工业民有民营化的过程。为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创造条件,突破目前仅限于“塔底”的与军工业务联系不多的部分向社会资本开放的局面,贯彻“两栖”制发展战略,尽早拿出负面清单,加大核心军工企业(资产)进入资本市场的开放力度,将目前位于“塔尖”和“塔腰”的十大军工集团适当向社会资本开放,提高民营资本参与国防工业投资的积极性,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军工企业发展的步伐。

(三)区分不同阶段,推动多元化资本运作

现代资本市场有许多创新金融工具,可满足不同军工企业的资本运作要求。军工企业应当根据军工集团整体业务战略定位,参照波士顿矩阵的战略分析框架,为各项业务发展选择相应的资本运作方式。对资金净流出的“问号业务”可吸引VC、PE的Pre-IPO等进行融资,并通过后续IPO做大做强;现金流充沛的“明星业务”和“现金牛业务”则可以通过再融资、债券等方式,积极进行兼并整合,壮大竞争实力。那些不具备竞争力,集团决定退出的“瘦狗业务”则可以引入私人股权资本进行重组出售,彻底退出该业务领域。鉴于资本市场和资本运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军工企业应充分借重中介机构,策划设计各种资本运作方案。这也是军工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创新定价模式,推行市场化定价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军工产品定价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引入竞争,由成本加成定价模式转变为市场定价模式。市场定价模式概括地说,即相当于行业平均成本加企业生产经营的市场溢价。市场定价既可避免复杂的审价过程和高昂的审价成本,又可确保军队买到价低质优的武器装备,还可促使军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收到“一石三鸟”之效。而对于不具备竞争条件的武器装备生产领域,则尽可能地在配套环节上引入竞争,放松规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以激励军工企业的生产效率。

(五)提升可操作性,加快改制上市步伐

一是进一步扩大放开类社会投资项目目录,提升《指导意见》的可操作性。弱化对混线军工企业的分线要求,鼓励军工企业资产整体上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加大军工事业单位的剥离重整,确保这块优质资产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明确改制上市的军工企业可以继续享有国家划拨固定资产投资、军品免税等,而且可以直接投给上市公司。三是进一步放宽军工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比例限制等监管尺度,建议主管部门进一步梳理内部审核流程,缩短军工资产改制上市的审核时间,为军工企业加快改制上市步伐铺平道路。

赵淑珍,天津武警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军工军民资本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资本策局变
军民融合 新引擎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第一资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