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获奖者赵永贤
——创新人才管理模式 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支撑

2014-02-01

中国科技产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产学研人才

◎ 本刊记者 韩 羽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获奖者赵永贤
——创新人才管理模式 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支撑

◎ 本刊记者 韩 羽

在 2013 年 12 月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江苏省人才办主任赵永贤凭借在产学研领域突出贡献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个人”称号。赵永贤一直致力于促进产学研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创新环境,为江苏全省的人才发展,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努力实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突破

一是大力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有目标、有政策、有评估地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充分利用深圳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广州留交会、大连海创周、北京欧美同学会等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招揽人才,集聚全球智慧。出台专门政策,吸引名校优生到基层、到企业创新创业。二是以“333 工程”、“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为龙头,抓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制定了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支持他们干事创业,选派他们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培训研修,进一步开拓视野,理清思路,推动发展。三是探索建立科研机构人员创业绿色通道,吸引研发人员到园区、乡镇领办创办科技企业。支持域内人才企业申报国家省级资助项目,落实相应优惠、奖励政策,扶助初创企业快速成长。加大对科技创业企业的前期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采用风险补偿等措施,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四是通过资源整合、功能提升和体制创新,建设创新创业载体,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品牌,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五是落实海外人才国民待遇政策,加大柔性使用人才力度,实行富有弹性的工作制度,鼓励支持科技人才到企业兼职。推行“人才+项目+科技金融”的创新创业支持模式,推进人才、技术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集中更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活动。要加快建设人才公寓,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业,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创新人才管理模式,积极推进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

赵永贤长在长期从事产学研及人才研究的过程中,赵永贤同志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先后提出了人事人才管理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在江苏省和全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88 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践行“事业单位走企业化管理的路子”的理念。

1992 年,在全国率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必须走专业化、区域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必须实行市场运作模式,必须讲究社会效益”的理念。

1999 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高等院校教师津贴实行业绩挂钩”的改革思路,在南京大学试点取得成功后,向全国高校普遍推广实施。

2001 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军转干部实行‘双指令’安置”的意见,较好地解决了安置工作的困难。

2004 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践行“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市场”三大市场贯通,建立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后在全国推广。

2007 年,赵永贤首次提出人事部门要实现从人事人才工作到人才人事工作的转变,突出人才工作这个重心,实现由“重人事”向“重人才”的转变、由“以事为主”向“以人为主”的转变、由“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变,即“突出一个重心、实现三个转变”,在全国人事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2008 年来,领导省人才办始终坚持把服务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作为人才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人才正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加速器”。5 年来,全省人才总量从 723万增加到约 1100 万,人才贡献率从25.4% 提升到 34.1%。

猜你喜欢

产学研人才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