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桡骨远端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夹板固定)

2014-01-31蔡志翔黄汝笑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34期
关键词:夹板腕关节桡骨

蔡志翔 黄汝笑

广东省东莞市东坑医院骨外科,广东东莞523451

桡骨远端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夹板固定)

蔡志翔 黄汝笑

广东省东莞市东坑医院骨外科,广东东莞523451

目的评价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13年2月要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夹板组和石膏组,每组100例;夹板组患者接受夹板固定治疗,石膏组患者接受石膏固定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在拆除夹板和石膏后进行功能评定;在夹板组患者中按照年龄是否跃60岁进行分组,比较两个年龄段接受夹板固定治疗的疗效。结果夹板组患者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4%,石膏组为58%,夹板组显著高于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年龄约60岁组与年龄跃60岁组的功能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4.3%和93.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夹板固定可作为桡骨远端骨折的非手术治疗的首选,年龄并不是夹板固定疗效的影响因素。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石膏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多发骨折,多发生于成年人和老年人[1-2]。桡骨远端骨折在不伴有开放性伤口时多数骨科医生会建议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夹板固定和石膏固定是两种最常用的固定方法,近年来临床医生对两种固定方式的选择上各有倾向,但有不少学者认为夹板固定效果优于石膏固定,为进一步论证这一观点,笔者选取了2013年2月要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进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夹板固定对不同年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定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研究对象均该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其中男129例,女71例;年龄为41~78岁间,平均年龄为(58.9依7.4)岁,按AO分型,其中A1型有30例,A2型有106例,A3型有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夹板组合石膏组,每组100例;夹板组中逸60岁的患者有47例,约60岁的患者有53例。所有患者骨折处均不合并有开放性外伤,不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尧血液病尧恶性肿瘤等。夹板组和石膏组患者在年龄尧性别尧AO分型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夹板组中另个年龄段的患者在除年龄外的其他方面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1.2 固定方法

夹板组院Colles骨折在放置平垫和横垫后放置夹板,背侧和桡侧的夹板固定时超过腕关节约1.2 cm,掌侧和尺侧夹板不超过腕关节。Smith骨折固定时横垫和夹板的放置相反。

石膏组院Colles骨折石膏固定时掌屈10毅左右,并尽可能的保持尺偏位固定。Smith骨折固定时前臂旋后和腕关节背伸位,并用石膏过肘。在固定3周后拆除石膏改为腕关节中立位固定。

1.3 功能评定

优院复位完全,功能恢复,无不适等临床症状,腕关节活动和握力可与对侧健肢有轻微下降。良院功能有轻度损害,无不适等临床症状,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范围较正常减少约10毅~15毅,握力减少5%~10%。可院功能恢复不完全,有轻微疼痛和麻木等不适,存在直观可见的腕关节畸形,但尚不影响正常生活。差院功能恢复较差,疼痛和麻木感明显,腕关节畸形明显,对正常生活有影响。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优良率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功能评定的比较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通过电话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定,在拆除固定1个月后对患者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夹板组优良率为94%,石膏组优良率为58%,夹板组功能评定优良率显著高于石膏组,P约0.05,见表1。

2.2 夹板组两年龄段功能评定的比较

约60岁组优良率为94.3%,逸60岁组优良率为93.6%,两组相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跃0.05,见表2。

3 讨论

手法复位并固定被认为是不伴有开放性外伤的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3-5]。在该研究中作者对比了两种最常用的非手术固定方法对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夹板组患者有100例,其中仅有6例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不佳,对生活有一定影响,需要后期继续治疗,优良率达94%,通过比较可知明显高于石膏组。但在夹板组中以60岁为界限划分为两个年龄段比较时并未如预想的年龄相对较低的组腕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较高,两组优良率分别为94.3%和93.6%,两者并无显著性的差异。而且在董林[6]等的研究中发现,逸60岁的患者在行夹板固定治疗后其功能PRWE评分显著高于年龄约60岁组。这与该研究的结果是不同的,经进一步分析得知,造成以上结果可能与逸60岁组患者本身对功能恢复的要求相对较低,由于年龄因素对疼痛的耐受较强,并且在进行夹板固定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较好等因素有关。在临床上常会发现有因为夹板固定或是石膏固定造成皮肤水泡或是组织挤压伤等并发症,在该研究中均未对此进行比较,并不能更为全面的评价两种固定方式的优劣。笔者在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再次对两者进行比较,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R683.41

A

1672-5654(2014)12(a)-0153-02

蔡志翔(1974-),男,广东广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院骨外科。

猜你喜欢

夹板腕关节桡骨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牙周病患者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