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芷精油成分分析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

2014-01-30郑立辉王鹏君

食品科学 2014年14期
关键词:白芷水蒸气挥发油

郑立辉,王鹏君,李 伟,封 丹

(1.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 秦皇岛 066004;2.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3.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4.黑龙江省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5.广州焙乐道食品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80)

白芷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学名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 f.Ex Franch.Et Sav.),英文名Baizhi Angelica[1];别名兴安白芷、祁白芷、杭白芷(川白芷)等,药食两用[2]。在我国广泛种植,其干燥根部作为调味料可增香添味,脱臭除异,增进食欲[3]。白芷根部的挥发性成分是其调味和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之一[4-5]。白芷的化学组成主要为香豆素类物质、挥发油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香豆素类和挥发油成分的分离和鉴定方面,其中在白芷挥发油的分离和鉴定方面已有大量报道[6-12]。如朱立俏等[13]报道了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白芷挥发油其主成分为甲基丙烯基硫醚(61.32%)、氯乙炔(12.51%)和环十二烷(6.80%);马逾英等[14]报道了亳白芷与川白芷挥发油的主成分,前者为9-十六碳烯酸十四烷酯(11.40%)和环十二烷(8.23%),后者为1-十二醇(16.31%)和环十二烷(14.03%);赵爱红等[15]报道了兴安白芷挥发油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十四烷醇(19.43%)、α-柠檬烯(15.25%)、3-蒈烯(10.94%)、正十二烷醇(5.74%);郭耀杰等[16]报道了不同品种的川白芷的挥发性成分,其主成分均为碳烯类、醇类化合物,其次为酯类、有机酸类和烷烃类化合物。

但对白芷挥发性成分应用报道较少。本实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芷精油,对获得的精油进行解析和鉴定,确定其主要成分;以稳定的1,1-二苯基-2-苦味酰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为清除对象,通过研究其精油用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确定白芷精油抗氧化能力,为白芷精油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白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售;乙醚、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 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DPPH 日本和光株式会社。

1.2 仪器与设备

721 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GC6890NMS5973N型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 美国Agilent公司;HP-5 ms(30 m×0.25 mm,0.25 μm)气相色谱柱。

1.3 方法

1.3.1 白芷精油的提取

称取300 g白芷,粉碎,用带有水蒸气发生器的水蒸气蒸馏装置蒸馏4 h;以少量重蒸乙醚分3次萃取水蒸气馏出物,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水分后,过滤除干燥剂,旋转蒸发浓缩即得白芷精油。

1.3.2 白芷精油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条件和成分解析

气相色谱条件:初始温度80℃,保留1 min后,以6℃/min速率升温至180℃,再以10℃/min速率升温到220℃,保留8 min;进样口温度250℃;进样量0.5 μL;分流比60∶1;载气(氦气)流速1 mL/min。

质谱条件:电子电离源,电离电压70 eV,离子源温度260℃,扫描质量范围30~600 u。

成分解析:NIST98质谱数据检索标准谱库解析成分,以相似度大于80%作为结构确认依据,小于该值即定义为未知,以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

1.3.3 白芷精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测定

1.3.3.1 测定原理

DPPH自由基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溶于乙醇溶液后呈紫色,其孤对电子在515 nm波长处有强吸收,当有自由基清除剂存在时,孤对电子被配对,颜色由紫色向黄色转变,吸光度变小,而吸光度变小的程度与自由基被清除的程度呈定量关系[17-18]。

1.3.3.2 测定方法

取一定量白芷精油加入到2.5 mL 75 μmol/L的DPPH无水乙醇溶液中,再以无水乙醇定容至3 mL,室温下放置30 min后,于515 nm波长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由下式计算清除效应:

式中:S为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A0为515 nm波长处DPPH的无水乙醇溶液吸光度;A为515 nm波长处,清除30 min后混合液的吸光度;Ab为515 nm波长处样品本身的吸光度(不加DPPH)。

2 结果与分析

2.1 GC-MS成分解析结果

提取得到的白芷精油为淡黄色液体,产率为0.52%,相对密度为0.987 9 g/mL。其GC-MS全离子流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白芷精油GC-MS全离子流图Fig.1 GC-MS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Angelica dahurica roots

由图1可知,该条件下共检出48种成分,利用NIST 98质谱数据库进行对照解析,并鉴定了占精油95%的38个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精油中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白芷精油的解析结果Table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Angelica dahuricaroots

续表1

由表1可知,白芷精油所鉴定的38种成分中16种为非萜类化合物,占77.181%,为精油的主要成分,其中饱和烃类化合物的环十二烃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38.705%;其次为1-十五烯醇占16.781%,丁子香酚占11.559%,脂肪酸酯含量为5.959%。22种为萜类化合物,占17.863%。萜类化合物中有4种萜醇类化合物,占4.462%,15种萜烯类化合物,占11.780%,萜烯类化合物中γ-松油烯含量最高(3.979%)。这些均与文献报道的差距较大,如主成分环十二烃含量均远远高于郭耀杰等[16]报道的6.487%和朱立俏等[13]报道的6.803 2%;1-十五烯醇远远高于赵爱红等[15]报道的1.44%。这可能是由于产地不同、药材种属不同或原料前处理方法不同等造成的[19-20]。

2.2 白芷精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

一些植物精油或者萃取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21-27]。本研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白芷精油对DPPH自由基进行清除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白芷精油对DPPH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精油质量浓度低于16.47 mg/mL时,随精油质量浓度的增加,清除率显著增大;当精油质量浓度大于16.47 mg/mL时,清除率随精油质量浓度增加的幅度明显降低,即使精油质量浓度从24.70~65.86 mg/mL时,清除率的增加微乎其微。当精油质量浓度在32.93 mg/mL时,清除率已经达到较高的95.09%水平。

图2 精油质量浓度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Fig.2 Effect of the essential oil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n the scavenging of DPPH free radicals

由于精油的组成复杂,为醇类、酚类等具有各种官能团的各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推测,凡是可以与自由基进行反应,使自由基形成稳定状态的成分都有可能起到清除DPPH白由基的作用,精油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应该是各组分清除活性的综合协同作用的结果。由上述成分解析可知白芷精油的主要组成成分是非萜类化合物,占77.181%,但不饱和双键在精油中所占比例极大,可以认为是不饱和双键的含量对清除DPPH自由基起重要作用。

3 结 论

3.1 本研究以水蒸气蒸馏萃取法对白芷根部进行蒸馏萃取,以0.52%的产率获得了白芷精油;以GC-MS联用分析精油,共检测出48种成分,其中鉴定了38种成分,由22种萜类化合物和16种非萜类化合物构成,主要成分为环十二烃(38.705%)、1-十五烯醇(16.781%)、丁子香酚(11.559%)。

3.2 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测定了白芷精油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白芷精油对 DPPH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随精油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精油质量浓度在32.93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到95.09%,因此认为白芷精油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使用。至于其抗氧化的机理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成分有待进一步研究。

[1]彭菲.白芷 独活[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 7-11.

[2]GEORG F, JERZY A B, PHILIP K.Fragrance chemistry[J].Tetrahedron, 1998, 54(27): 7633-7703.

[3]高九思, 杨世强.黄姜、穿地龙、白芷、紫苑高效栽培技术[M].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101-139.

[4]BAKKALI F, AVERBECK S, AVERBECK D, et al.Biological effects of essential oils: a review[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8, 46(2): 446-475.

[5]KANG O H, LEE G H, CHOI H J, et al.E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Angelica dahuricae radix inhibit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production of nitric oxide, prostaglandin E2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via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and nuclear factor-kappa B in macrophages[J].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2007, 55(4): 263-270.

[6]张国彬, 薛敦渊, 李兆琳, 等.杭白芷精油化学成分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 1989(3): 159-160.

[7]李伟, 陆占国, 封丹, 等.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分析白芷香气成分研究[J].中国调味品, 2012, 37(5): 109-112.

[8]PIAO X L, PARK I H, BAEK S H, et al.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furanocoumarins isolated from Angelicae dahuricae[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04, 93(2/3): 243-246.

[9]殷铭俊, 陈执中.天然药物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5(2): 65-69; 124.

[10]勾明玥, 刘梁, 张春枝.采用DPPH法测定26种植物的抗氧化活性[J].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 36(3):148-150.

[11]吴青, 黄娟, 罗兰欣, 等.15种中草药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 2006, 6(1): 284-289.

[12]成喜雨, 崔馨, 刘春朝 等.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6(3): 514-518.

[13]朱立俏, 盛华刚.白芷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J].广州化工,2012(23): 103-104; 19.

[14]马逾英, 王娜.不同前处理方法所得白芷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报, 2009, 32(4): 50-53.

[15]赵爱红, 杨鑫宝, 杨秀伟, 等.兴安白芷的挥发油成分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 2012(5): 763-768.

[16]郭耀杰, 吴卫, 李静夜, 等.川白芷不同品种(系)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8): 110-116.

[17]王顺民, 郭红转, 陆占国.芫荽茎叶精油GC/MS 解析及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J].中国粮油学报, 2008, 32(5): 99-102.

[18]韩飞, 周孟良, 钱健亚, 等.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及其评价[J].粮油食品科技, 2009, 17(6): 54-57.

[19]韩学俭.白芷及其采收加工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 2001(6): 29.

[20]夏黎明, 姚成.中药白芷的研究现状[J].中医药研究, 2002, 18(5): 56-58.

[21]ŞERBETÇI T, ÖZSOY N, DEMIRCI B, et al.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methanolic extracts from fruits and flowers of Hypericum lydium Boiss[J].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2012, 36(1): 599-606

[22]SARIKURKCU C, ARISOY K, TEPE B, et al.Studies 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 and different solvent extracts of Vitex agnus castus L.fruits from turkey[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9, 47(10): 2479-2483.

[23]LEE W C, MAHMUD R, PILLAI S, et al.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essential oil of Psidium guajava L.leaves[J].APCBEE Procedia,2012, 2: 86-91.

[24]吴克刚, 黄洁虹, 柴向华, 等.植物精油气相清除DPPH自由基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3(3): 110-113.

[25]王方, 王灿.白芷醇提物延缓皮肤衰老与抗氧化作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药房, 2012(7): 599-602.

[26]郑瑞生, 封辉, 戴聪杰, 等.植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10(9): 85-90.

[27]李大强.孜然精油的成分分析、抗菌和抗氧化活性[D].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12.

猜你喜欢

白芷水蒸气挥发油
藏在空气里的水蒸气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白芷美白活性部位初步研究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水蒸气变戏法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的体内外HPLC图谱对比分析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