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资源论证后评估技术要点浅析

2014-01-29游洋

治淮 2014年3期
关键词:许可用水水资源

游洋

(江苏省水利厅 210029 南京)

水资源论证后评估技术要点浅析

游洋

(江苏省水利厅 210029 南京)

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对通过水资源论证审查且建成、运行的建设项目开展分析评价,是取水许可监督管理事项的技术支撑,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具体举措。本文以江苏省水资源论证管理工作实践为基础,对水资源论证后评估的技术路线、论证侧重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探讨。

水资源论证 后评估 技术要点

1 前言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原国家计委第15号令,以下简称《办法》)自2002年5月1日实施以来,水资源论证宏观上已成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微观上已成为科学审批取水许可的技术依据。水资源论证制度充分考虑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进一步规范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促进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水资源论证后评估通过跟踪督查,结合取水许可审批、发证、验收等环节,对水资源论证提出的各项措施及审批文件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用实践来检验论证工作质量和论证结论的正确性,对查找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审查、审批环节存在的问题,强化取水许可监督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2 水资源论证后评估的技术路线

为体现后评估工作的代表性,应当选择不同类型水源进行。可以选取地表水、地下水两种类型的水资源论证项目,探讨其技术路线和操作方法。

2.1地表水

主要采用现场调查、分析论证的方法,从取退水方案、取用水合理性、节水措施、水资源保护措施、水源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和回顾评价,并征询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第三方意见。部分后评估项目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水资源论证落实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对取水许可工作成效进行了量化考评。

2.2地下水

主要是收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及成井报告、取水许可申请及审批文件、水平衡测试报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水位、水质动态等资料,了解取水单位取、用、退水现状,测量深井动水位,并重点对《报告书》和审批文件的落实情况、取退水方案合理性、水资源节约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取水及退水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提出健全完善水资源论证的建议。

3 水资源论证后评估的重点

3.1与水资源论证结论相符性评价

根据水资源论证主要结论、取水许可审批文件等,通过

实地查勘,进行实际运行情况与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的比较分析,如取水水源、取水方式,或取水地点、取水量、取水用途、退水地点、退水方式,或退水量、退水污染物种类,或排放浓度等主要许可事项有无变化,有无法人代表的变更、取用水工艺和环节的改变等;节水措施、水资源保护措施、第三方影响补偿方案是否落实等。

3.2与政策要求、行业发展的适应性评价

通过收集实际运行资料,如分月列出近五年工程取用耗排水情况、工程产品以及相关参数,结合项目水平衡测试和实际取用耗排水监测资料,分析工程实际运行取用水水平,根据近几年来国家、地方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发展变化情况分析项目的符合性。通过分析该项目所在行业用水工艺及相应标准变化,并收集相关行业其他企业的用水情况,对取用水参数、取水规模、用水水平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合理评估项目用水水平先进性。根据水文情势的变化、水功能区水质情况和实际运行中监测的水质资料等,分析实际运行中水量、水质可靠性,提出其差异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3.3项目实际运行期间影响评估

结合水资源分区和水功能分区,复核评估论证和运行期间水资源量质变化及其对取水的影响;分析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变化可能对区域水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对项目取水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规划水平年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时与取水项目影响,尤其是可能对本工程产生影响的一些大型的取用水项目投产后,对本工程取水可靠性的可能影响。同时,客观评估项目取退水与其他取用水户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等;针对项目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实际影响,分析原因,制定对策。

3.4管理措施落实情况评估

全面评价项目运行过程中各项监督管理事项落实情况,如取退水计量分级安装和实际运行情况,工程取退水口以及所在河段水量水质的监测方案和制度执行情况,项目用水管理部门、用水管理制度等用水管理组织情况,用水管理人员设置及主要职责分工、制度的落实与考核情况,取水台账建设、水平衡测试、取水总结报送和用水计划申请、水资源费缴纳、延续取水申请等取用水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根据存在的问题,完善改进措施。

4 后评估发现的主要问题

4.1部分项目用水合理性评价存在困难

如工业水厂项目在用水合理性分析时,一般通过规划用地、人口和进驻企业作需水预测,得出需水规模,但在项目后评估中,由于对工业水厂各个供水户的不同行业定额、用水水平逐项分析困难较大,一般采用工业园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来反映其用水合理性,对各用水企业不同用水工艺分析节水潜力和提出针对性措施较为困难,分析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细化。

4.2部分项目存在与水资源论证结论不符合事项

部分项目由于种种因素,对水资源论证结论中的部分事项未能及时落实,如水资源论证结论中要求退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但由于项目建成运行时,周边污水管网尚未通达,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改为就近处理,与结论不符。

4.3部分项目实际运行情况与预测结果存在出入

如部分项目根据行业用水定额和预测满负荷运行产量得出需水规模,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节水技改、产能不足等原因,许可规模明显偏大,通过取水许可准入门槛倒逼用水效率提高的约束机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再如部分地下水项目,预测承压井静水位埋深与凿建后测得静水位埋深相差较大,有关原因也有待分析。

5 思考与建议

5.1尽快完善水资源论证后评估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

后评估是水资源论证的延伸和取水许可制度的完善,应在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修订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提高后评估的权威和效力。同时,应组织制定不同水源后评估工作的制度框架设计、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评审方法,并明确后评估从业单位的资质管理问题。

5.2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应当与取水许可换证有机结合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中规定“取水许可证有效期限一般为5年,最长不超过10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45日前向原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原审批机关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延续的决定。”目前取水许可换证缺少有力的技术支撑资料。建议在取水许可换证前开展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主要依据取水单位水平衡测试结果、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取退水影响、水资源费缴纳情况、水资源保护和节水设施落实情况、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和原取水许可事项的变更说明等材料开展后评估工作,为取水许可换证提供技术支撑。

5.3对后评估发现问题的处理做出具体规定

由于列入后评估的建设项目大多已建成并正常运行,通过后评估工作发现的一些问题如何处理、如何整改,在法律层面应当有规定,在技术层面应当有相应措施。特别是发生与水资源论证报告存在重大变更的问题,如项目取水水源、取水方式或者取水地点、取水量、取水用途、退水地点、退水方式或者退水量、退水污染物种类或者排放浓度发生较大变化的,需明确规定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及时向原取水审批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办理有关变更手续。

5.4明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的经费渠道

全面推广水资源论证后评估以后,主管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而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出发,工作经费不应由业主承担。因此,水利部应当明确相应的经费渠道,按照分级管理权限,通过每年明确对一定比例的项目进行后评估的试点建设,形成示范推广,从而在各级水资源费中设立专项经费,使后评估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猜你喜欢

许可用水水资源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版权许可声明
水资源(部级优课)
版权许可声明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节约洗碗用水
版权许可声明
本期作者介绍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