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河防总2014年工作报告

2014-01-29淮河防总常务副总指挥淮委主任

治淮 2014年6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淮河抗旱

淮河防总常务副总指挥 淮委主任 钱 敏

(2014年5月7日)

一、2013年淮河防汛抗旱工作回顾

2013年汛期,淮河流域水势总体平稳,没有发生较大的洪水过程。在国家防总、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淮河防总和流域四省防指团结协作,周密部署,依法防控,科学调度,全面完成了各项防汛抗旱任务。

(一)雨情和水情

2013年,淮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704.8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约2成。汛期(6~9月),淮河流域平均降雨量为435.1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23%。其中,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分别偏少24%和20%。主要降雨过程6次,其中,受12号台风“潭美”和19号台风“天兔”的影响,流域分别于8月22~25日和9月22~24日出现大到暴雨降水过程,但淮河干流、沂沭河和主要支流各主要控制站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淮干王家坝站于8月29日6时出现汛期最高水位23.28米,低于警戒水位4.22米。流域仅有淠河、里下河地区于7月上旬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过程,超警历时较短。

汛期,淮河干支流主要控制站来水量与历年同期总体偏少,淮河干流主要控制站较历年同期偏少67%~82%,王家坝站偏少82%。汛末,淮河流域大型水库及湖泊共蓄水103.54亿立方米,较历年同期偏少5%。

(二)防汛抗旱行动

1.及早检查部署防汛抗旱工作

5月12日至14日,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率领国家防总检查组检查淮河流域山东省防汛抗旱工作;5月13日至17日,水利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水利部纪检组组长董力率领国家防总检查组对安徽省和江苏省的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检查。5月8日,淮河防总总指挥王学军亲自到淮委调研指导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淮河防总各位副总指挥也及早检查部署辖区内各项工作。

汛前,淮河防总调整了机构组成人员,四省防指先后印发了各省行政领导防汛抗旱责任分工及相关的职责要求。5月13日,淮河防总召开2013年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2013年各项防汛抗旱工作任务。各省防指也根据自身情况针对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细致充分的安排。

2.认真修订完善各类预案方案

淮委修订完善了流域大型水库、河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河南省完善了《河南省2013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河南省抗旱应急预案》等方案预案。安徽省修订完善了《全省防御大洪水预案》,制定了《防御大洪水用兵对接和物资器材调用方案》。江苏省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包括城市突发性强降雨应急排涝、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在内的各类应急预案和调度方案。山东省编制了《山东省防汛应急预案》和《防台风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3.积极组织培训演练

流域各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人员培训和防汛演练。淮委先后组织了“沂沭泗河洪水调度培训班”和“淮委2013年应急抢险通信保障演练”。河南省各级防汛部门汛前组织开展了近50次的防汛抢险演练;安徽省防指于5月10日在蚌埠淮河干流举行防汛抢险联合演练;山东省防指组织了全省水旱灾情统计培训班,并与武警山东总队联合举行了防汛抢险专业技能培训;江苏省防指也根据自身情况,开展了针对性较强的培训和演练活动。

4.及时做好防御台风工作

汛期,部分台风对流域产生影响,在国家防总的统一安排下,淮河防总加强会商,强化预测预报,及时做好了防御台风工作。淮河防总办公室多次组织防汛防台风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并派出工作组赴安徽省检查指导台风“苏力”的防御工作。

流域各省防指也及时应对,全面做好了台风防御工作。安徽省防指针对7号台风“苏力”和23号台风“菲特”两次启动III级应急响应,江苏省防指针对23号台风“菲特”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并分别派出多个工作组赶赴有关地区检查指导防汛防台风工作。

5.有效应对流域旱情

2013年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多地天气创历史高温极值,一些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淮河防总和流域四省防指积极协商,科学调度水资源,有效缓解了各地旱情。汛期,淮河防总商江苏省防指组织实施“引沂济淮”,共调水6.8亿立方米补充洪泽湖及淮河下游等地区水源;淮委沂沭泗局协调苏鲁两省,调度南四湖上级湖向下级湖补水1.2亿立方米。年末,江苏省实施“江水北调”,跨流域向洪泽湖补水1.7亿立方米。河南、安徽、山东三省也根据各自情况,调度各类抗旱资源,加大抗旱投入,有效缓解了旱情。

二、全力做好2014年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做好淮河防汛抗旱工作,意义重大。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汛期,我国主要多雨区位于华北南部至淮河以北地区,淮河流域北部可能出现较大汛情。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心,以科学严谨的作风,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认真做好各项准备,落实好各项措施,确保防汛抗旱万无一失。

按照国家防总的统一部署,结合淮河流域实际,今年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的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确保淮河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的防洪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型、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千方百计满足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我们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要突出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

各地要继续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切实将责任制贯穿于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的各个环节,及时将各类防洪工程的行政责任人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对基层新任干部要开展必要的培训和指挥调度演习,应尽快熟悉责任区内的防汛抗旱基本情况和特点,切实履行职责。淮河防总办公室和各省防办要加强检查,督促责任人及早上岗到位。

(二)扎实开展各项汛前准备

流域各级防汛部门要抓住主汛期前的有限时间,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开展汛前检查,依法开展河湖清障和打击非法采砂;要尽快修订完善各类方案预案、修复水毁工程、及时补充更新防汛抗旱物资储备;要加强防汛抗旱应急队伍的组织和培训演练、强化气象水文监测预报,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三)高度重视“两小”工程及城市防洪工作

各级防指要全面排查并掌握辖区内中小水库运行情况,特别是近期进行除险加固的中小水库,都处于初次蓄水的情况,要逐库落实行政和技术责任人,制定调度运用计划,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安全度汛。要抓紧处理影响中小河流安全度汛的问题,对于汛前来不及处理的险工险段和重要河段,汛期要加强巡查防守,落实应急抢险措施,确保汛情报得出,险情抢得住。

针对淮河流域城市内涝时有发生的情况,各省防指要督促各地全面排查薄弱环节,落实预警防范和应急救援排涝措施,广泛开展城市防洪减灾宣传,努力推进城市防洪工作的开展。

(四)切实做好台风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近年来,登陆我国的台风呈现出组合多样、路径复杂等特点,给预测预报和防御工作带来更大的考验。各地要加强台风前期预报和后期跟踪,完善防台风预案,健全统一指挥、部门分工协作的防台风工作体制和机制,努力减轻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

要进一步增强山洪灾害防范意识,抓紧在汛前完成山洪灾害防治既定任务,充分利用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成果,强化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细化各项防灾避险措施,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五)继续加强防汛抗旱基础工作和规范化建设

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努力提高各级防办应急处置水平。各省防办当前要尽快推动和规范水情预警发布工作,认真执行国家和流域有关发布规定;要加强基层信息报送工作,强化各级防办间的信息沟通,保持宣传口径一致,各省防办的重要宣传材料要及时通报国家防办和淮河防总。

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历来是防汛重点,各省要抓紧修订完善行蓄洪区运用预案,确保能及时安全运用;当前要抓紧做好汛前财产登记和报送工作,苏鲁两省应尽快做好洪泽湖周边圩区、南四湖湖东滞洪区的相关工作,并及时报淮河防总备案。

2014年,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3~2015年)都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流域四省防汛抗旱部门均有相关任务,各地要严格按照水利部的统一安排,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

(六)全力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

当前,除沂沭河上游部分地区出现轻度干旱外,流域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正常,对农作物生长有利。农业用水高峰即将到来,我们要高度重视抗旱保供水工作,密切监测雨水墒情,准确研判抗旱形势,提前做好抗旱准备。各省防指要密切配合国家防办组织实施好全国抗旱规划,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完善应急调水预案,切实加强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要密切关注河湖水质状况,切实做好水污染联防工作,一旦发生水污染事故,防汛部门、水资源保护部门要密切配合,统筹调度,避免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全力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年淮河主汛期即将来临,让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防总的统一指挥下,恪尽职守、扎实工作,确保流域安澜,百姓平安,夺取2014年淮河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淮河抗旱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淮河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防汛抗旱物资储备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