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字语言的魅力

2014-01-27尹虹

时代人物 2014年6期
关键词:语言学家动笔用笔

尹虹

学生时代,我就以口才好、表达好引以为荣,拿过几次全省的演讲比赛第一名。当教师时又多次被评为教学能手,再后来,在6000多人的竞考中能考入电台做主持人,也多半沾了口才的光。

于是乎,赛场上激辩群雄;主持时口若悬河;生活中伶牙俐齿;商场上咄咄逼人。这样的生活为我积攒了人脉,带来了业绩,让我一路战旗飚红。

我觉得这么活着挺好。直到有一天,在一次采访中,我无意听到报社的记者笑讽电台、电视台的主持人文字功底差,写东西不深刻。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出版自己的第一部广播新闻评论文集时,才发现口语化的文字整理成册时重新编撰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对文字的敬意是从那时开始的。

在商场上打拼,公关联络、沟通表达往往是生意成功的前奏,而会谈纪要、合同文书同样不可小视。第一次起草一份三方合同竟让我这个中文专业毕业的经理人不知从何下手,更别说文字的拿捏和逻辑的架构了。文字在生活中越发显得重要了。

我这个不爱动笔的人开始习惯拿起笔来,不完全相信自己的记忆力,用笔记录,用文字梳理自己的思想,积淀自己的阅历,丰富自己的人生。我从一个不爱动笔的主持人转到杂志社工作,尽管文字依旧是我的弱项,可我越发感受到用文字去说话的乐趣,在文字中心灵游走的愉悦。它比口头表达多了一份沉静,多了一份思考,多了一份缜密,更多了一份雅致。

越来越多的主持人和演艺界人士开始出书了,开始重视文字的力量,有的写得相当不错,不再只是靠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名气吸引粉丝,而是用文字积淀的思想鼓舞人心,令人思索。比如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曾子墨的《墨迹》、柴静的《看见》等等。

令我担忧的是现在许多青少年并不重视文字的力量,读书越来越少,作文越来越弱,用笔去写作的就更少了。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通过输入法“打字”(而不是“写字”)成了人们写作、交流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少在纸上书写大量文字,以致催生了很多人包括青少年“提笔忘字”的尴尬现象。如果我们环视一下周围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短信、微信上,乃至某些文学作品、学术理论著述和文学普及读物中所使用的漢语文字就不能不为其中毫不掩饰的粗鄙化、庸俗化、垃圾化、玄虚化倾向而感到惊诧和痛心。以致有语言学家提出:“让我们为祖国文字的纯洁、健康和优美大声呼吁!”

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已96岁高龄了,他依然喜欢用颤抖的手握笔在文字中行走,用文字去说话,用文字说大实话,用文字去愉悦人生,他对文字的态度是不找到幽默的表达不下手。

学会用文字说话看似简单,实则是对文字的态度,如果我们都能像“五四”时期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一批语言大师那样鼓励创造古今结合、中西合璧的,富有深刻表现力、感染力和创造力的现代汉语文学语言,“向语言要张力,向简约要冲击力,向准确要魅力,唤醒词语处于冬眠状态的注意力,创造文字的陌生化和摩擦力”,那么语言学家的上述呼吁也许就有可能从美丽的梦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猜你喜欢

语言学家动笔用笔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包饺子
我要写的勒阿越来越少了
言语行为对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影响
毛毛雨
打扮春天
春天的雨
The Roles of a Linguist
智力大闯关
什么是“标准”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