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8月国内外大宗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2014-01-27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中国饲料 2014年18期
关键词:托市大豆月份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一、玉米市场

(一)8月份华北地区干旱缓解,东北地区干旱严重 2014年夏季,我国北方地区降雨偏少,东北黄淮等地旱情突出。8月份,东北大部、华北大部、黄淮北部及新疆大部、内蒙古中部等地降水偏少2~5成,局部偏少8成以上,东北、黄淮等地旱情发展迅速。据国家防总统计,截至9月初,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湖北、陕西、宁夏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作物受灾面积8000余千公顷,其中绝收1000余千公顷。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南、湖北、宁夏等省份灾情较重。7月底至8月中上旬,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明显降水过程,河南中西部旱情缓和,8月下旬开始东北和黄淮地区出现明显降雨,旱情缓解,部分地区旱情解除。

7月底以来,东北地区干旱发展迅速,辽宁西部,吉林中南部、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局部地区干旱严重。根据国家防总统计,截至8月18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共有4111万亩大秋作物受旱,其中辽宁省2779万亩 (其中重旱1027万亩),比8月初增加1703万亩;吉林省1009万亩(其中重旱108万亩),比8月初增加556万亩;黑龙江省323万亩,全部为轻旱。由于8月份正值东北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持续发展的旱情对作物生产发育十分不利,辽宁、吉林、内蒙古等部分地区玉米生产受到明显影响。

(二)新玉米上市临近,临时存储玉米成交下滑 8月份,国家继续以每周约500万t向市场投放政策性玉米。经过连续16周的竞价交易,国产临时存储玉米(含跨省移库)总成交量达到了2331万t,其中,东北地区临时存储玉米累计成交2212.46万t,南方跨省移库玉米累计成交118.88万t。由于底价偏低、地处销区等因素,进口玉米被饲料企业积极购买,8月份临时存储进口玉米基本拍完,加上临时存储进口玉米,全国各类政策性玉米成交总量已经超过2700万t。8月14日,内蒙古开始向市场投放2013年产玉米,随后吉林、辽宁也陆续向市场投放2013年产玉米。内蒙古、吉林、辽宁2013年临时存储玉米销售底价(国标三等玉米仓内交货价)分别为2310、2290、2360 元/t, 由于玉米质量相对较好、运输条件相对便利,用粮企业竞拍积极性相对较高。

临时存储玉米竞价交易成交呈现下滑,7月份每周成交176.86万 t,8月份每周平均成交139.06万t。主要原因是:一是新玉米上市临近,用粮企业控制采购高价陈粮。受运力、惜售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已经成交的玉米出库进度仍然缓慢,也限制了用粮企业购买积极性。8月份临时存储玉米出库有所加快,为降低山东和销区价格波动的风险和确保更大收益,贸易商加快外运,而采购积极性跟随用粮需求而下降。二是8月份以来山东需求迅速下降,受大量小麦用于饲料、深加工企业普遍停产限产以及新玉米少量上市等影响,山东地区用粮企业基本以执行合同为主。三是东北企业用粮缺口缩小。目前,东北地区深加工月消费玉米180万t,结合当地加工企业参与竞拍以及已出库数量推算,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已拍卖但尚未出库数量预计够用35~40天,加上企业自身库存5~7天,东北地区用粮企业现有粮源在45天左右。从9月初到11月上旬,新玉米开始上市,用粮企业的用粮缺口预计在21天左右。

(三)8月中旬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8月底开始回落 8月份,受市场贸易粮源不多、政策性粮源出库缓慢以及临时存储玉米顺价销售的影响,玉米市场价格继续上涨,多地玉米价格创历史最高水平。

东北地区供应以政策粮出库为主,玉米价格保持坚挺。截至9月初,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玉米出库价(国标三等,下同)为2320元/t,较8月初上涨40元/t;吉林长春地区玉米出库价为2420元/t,较8月初上涨40元/t;辽宁沈阳地区玉米到厂价为2440元/t,较8月初上涨40元/t。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止涨趋弱,截至9月初,北方港口贸易企业收购14%水分玉米平仓价2590~2600元/t,较8月初上涨10元/t。广东港口优质玉米成交价2710~2720元/t,较8月上旬下跌10~20元/t。

8月中旬,山东部分地区玉米价格上涨至2850元/t的历史高点,8月下旬,山东、河南等地春玉米陆续上市,加上多数加工企业因玉米价格较高停产限产,用粮需求下降,玉米价格开始止涨回落。截至9月初,山东滨州地区玉米到厂价格为2640元/t,较8月初上涨20元/t,较月内高点下跌20元/t;石家庄地区玉米入厂价格为2700元/t,较8月初上涨160元/t,与月内高点持平。8月下旬河南、山东等地春玉米开始少量上市,17%~18%水分新玉米农户出售价格在2550~2600元/t,到厂价格在 2600~2650元/t,价格基本按陈玉米价格定位并高于上年水平。预计新玉米规模上市之后,玉米价格面临大幅下跌行情。

(四)美国玉米单产突破历史记录,CBOT玉米价格持续回落 由于美国天气有利于农作物播种及生长,玉米作物优良率保持在近20年以来的最佳水平,玉米单产可能创历史记录,CBOT玉米期货价格持续下跌。截至9月8日收盘,CBOT玉米期货12月合约收于348.25美分/蒲式耳,较8月30日收盘价累计下跌23.25美分/蒲式耳,较5月份的年内高点累计下跌近33%,为2010年2月份以来最低点。受美国加息预期增强等因素推动,美元指数连续上涨,给商品市场价格带来较大压力,CBOT大豆价格跌破1000美分/蒲式耳,截至9月8日美元指数为84.302,较7月31日上涨了3.5%。

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条件理想,农作物产量前景好。截至8月31日,美国全国玉米评级优良的比例为74%,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56%,是1994年以来同期最好评级。美国农业部8月份预计今年玉米产量将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尽管播种面积下降,但玉米单产及产量均有望创历史记录。预计2014/15年度美国玉米单产较上年增长5.4%,美国玉米产量预计为3.5643亿t,较7月份预估上调400万t,较2013/14年度增加300万 t。市场普遍预计美国农业部今后会进一步调高产量,部分分析师预测玉米最终单产可能达到每英亩172~174蒲式耳。

二、小麦市场

(一)制粉企业增加小麦采购,饲料企业小麦需求旺盛 8月份,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提高。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8月底主产区面粉加工企业的开工率达到59%,较7月底提高10个百分点。面粉加工企业的小麦需求明显增加。监测显示,尽管制粉企业提高了小麦收购价,积极收购,但收购量比7月份有所减少。面粉加工企业的小麦库存也有所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8月底主产区制粉企业库存指数为57.5,7月底为60,上年同期为62.5。当前面粉加工企业小麦库存水平低于上年,但仍高于常年水平。据监测,多数大中型面粉加工企业小麦库存水平接近去年,个别明显低于去年,而多数中小面粉加工企业的小麦库存水平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仅为正常缓冲库存。8月份饲料企业继续大量采购小麦。华北地区饲料企业小麦采购积极性较高,小麦饲用量较大,主要是因为玉米小麦价差较大,8月底华北地区玉米小麦价差在150元/t左右,广东、福建地区玉米小麦价差也在100元/t左右,小麦饲用成本优势明显。不过,今年饲料厂采购小麦与2011、2012年替代量较大的年份有所不同,一是今年大型饲料企业的小麦库存水平低于上述年份,以随收随用为主。二是广东地区饲料企业采购了大量价格更低的大麦和高粱用于加工饲料,限制了小麦用量的增加。三是饲料企业预期新玉米上市后玉米价格将明显走低,也使其饲料配方调整幅度受限,限制了小麦饲用量。

(二)托市小麦收购小幅增加,竞价交易处于低位 8月份,托市小麦收购量缓慢增加,截至8月20日,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山东5个主产区托市小麦收购量累计为2532.8万t,较上年同期增加1695.6万t。最近几周,托市小麦收购速度下降,仅河南还有一定收购数量,主要因为主产区多数地区小麦价格已超过最低收购价。今年夏收最低收购价小麦托市收购和储备轮入、置换数量较大,确保农户高价出售小麦,收购高峰期集中在6月份和7月份,与过去几年相比,收购进度相对较快。

8月份,托市小麦竞价交易成交量为47.0万t,平均每周成交11.8万t,较7月份增加3.5万t。托市小麦成交量仍然处于低谷,主要是因为托市小麦价格相对市场粮源的优势仍不明显,而且交易粮源质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2014年新产托市小麦投放市场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8月下旬托市小麦成交量有所回升,特别是8月26日托市小麦成交量创15周新高,主要是因为市场新麦价格不断上涨,托市小麦的价格优势有所显现。

(三)农户售粮量减少,贸易商持粮待涨 常年9月份之前农户为子女入学等变现需求增加出售小麦,8月份农户出售小麦积极性较高,不过由于余粮大幅减少,售粮量因而减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8月底主产区农户售粮进度为67%,较7月底提高8个百分点。农户售粮进度快,上年同期为58%。

由于价格处于上涨过程中,贸易商出售小麦意愿低。大型贸易商建立了较高的小麦库存,有大型贸易商称,今年的小麦收购量比去年多。大型贸易商看涨后市小麦价格,预计短期内售粮意愿提高的可能性不大。

(四)小麦价格继续上行,预计9月价格继续上涨 8月份,主产区小麦价格上涨。8月底,河北石家庄地区大型制粉企业三等小麦进厂价2630元/t,较7月底上涨70元/t;山东济南地区进厂价2620元/t,较7月底上涨80元/t;河南郑州地区进厂价2550元/t,较7月底上涨40元/t;安徽宿州地区进厂价2500元/t,较7月底上涨60元/t;江苏徐州地区进厂价2510元/t,较 7月底上涨50元/t。

小麦市场价格有“金九银十”的说法,今年9月份小麦价格预计继续上涨。一是9月底至10月上旬华北地区农户将进入秋收秋种期,售粮量将进一步减少,面粉加工企业通常需要增加小麦库存。制粉企业开工率预计将较8月份略有下降,9月底制粉企业开工率为56%,较8月底下降3个百分点,受补库需求支撑面粉加工企业的收购力度不会下降。二是9月份玉米价格仍难以大幅下跌,小麦饲用成本优势仍将存在,在10月份玉米大量上市前,饲料企业仍将继续采购小麦。三是因价格上涨未到位,市场供应偏紧,预计大型贸易商仍将持粮待涨,大量售粮的可能性不大,中小贸易商的售粮积极性也不会太高。

(五)国际小麦价格小幅震荡,国内外价格有扩大趋势 8月份CBOT小麦价格小幅震荡,7月份价格大幅下跌并创下201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全球小麦产量形势实现由减转增,8月份美国农业部报告预计,2014/15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7.16亿t,较上月预测值提高1092万t,较上年度增加202万t。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为1.93亿t,较上年度大幅增加930万t。2014/15年度全球小麦库存消费比预计为27.3%,较上年度高1.3个百分点。全球小麦供需形势进一步趋向宽松,利空小麦价格。不过,欧盟地区小麦品质因遭受过量降水而受损,乌克兰危机引发市场对黑海地区小麦出口能力的担忧,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小麦价格。9月9日,CBOT软红冬小麦9月合约报收于527.50美分/蒲式耳,较7月底下跌3.25美分。预计后期美国小麦价格缺乏利多因素支持,仍有下跌可能。8月底,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使用配额内关税的到港完税成本价为2100元/t,广州黄埔港国产红麦到港价为2630元/t,国内外价差470元/t。随着国内小麦价格上涨,后期国内外价差可能进一步扩大。

三、8月份我国大豆和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价齐降

(一)8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价齐降 海关初步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603万t,较7月份的747万t大幅减少144万t,也低于去年同期的637万t;进口大豆平均到港价格为577.2美元/t,折合到港完税成本在4260元/t左右,较7月份的590.6美元/t降低13.4美元/t,连续第3个月下降。今年1~8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大豆4771万t,较去年同期的4106万t增加665万t,增幅为16.2%;进口大豆平均到港价格为589.3美元/t,折合到港完税成本在4350万t左右,较去年同期的606.2美元/t降低16.9美元/t。

(二)8月份国内外油脂油料价格呈现持续下跌走势 8月份美国中西部大豆产区天气状况良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20年来最好水平,各机构纷纷上调美国大豆单产和总产量预测数据,在大豆丰产前景继续明朗和巨量供应压力下,美盘大豆、豆油和豆粕期价继续下跌,各合约期价均创下上市以来新低。8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期价受产量增加、出口下降和库存提高的影响持续下跌,主力合约期价均跌至5年来的低点。受外盘期价下跌和国内供应充裕、需求不足的影响,8月份国内油脂油料期货价格全线下跌,近月合约的豆油和菜油期价跌破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低点。

受国内外油脂油料期货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8月份国内油脂油料现货价格继续下跌。监测显示,沿海地区一级豆油价格由月初的6200~6400元/t下跌至月底的5800~6000元/t;沿海地区43%蛋白豆粕价格由月初的3550~3650元/t下跌至月底的3450~3550元/t,长江流域菜籽粕价格由月初的3000~3100元/t大幅下跌至月底的2500~2600元/t。

(三)南北大豆供应充足,物流堪忧 8月份预计,2014年巴西农户将大豆播种面积提高到空前的水准。二季度大豆播种面积达到约60万英亩,是去年的一倍,但单产水平令市场担忧。二季度大豆亚洲锈病真菌和棉铃虫等病虫害发病率增长,提高农药用量,抬高生产成本。对此农业部农作物健康委员会正在讨论二季度禁止继续播种大豆的做法。虽然CBOT豆价下跌,2014/15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有望增长4%~5%。另外,阿根廷拖船船长要求加薪举行罢工,导致超过100艘粮船在巴拿马运河沿岸抛锚,新收的大豆无法及时运到目的地。据美国农业部称,2014年阿根廷大豆产量有望达到5400万t。阿根廷政府预计大豆产量为5300万t。

(四)临储拍卖成交率提升 统计显示,今年5月13日以来,国家连续15周向市场投放临储大豆,已累计成交197.5万吨,其中,2011年产临储大豆累计成交112.22万吨;截至目前,2010年产临储大豆累计成交约315.72万吨。

四、9月份原料市场展望

(一)9月份玉米市场展望 9月份预计,2014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3670万公顷,与上月持平,较上年增加38.1万公顷,增幅1.1%。玉米播种面积增加量低于过去5年平均129万公顷的增加速度,主要原因是大豆、春小麦、高粱等作物转向高产玉米作物种植的空间收窄。受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等因素影响,国内畜牧养殖和饲料生产增长速度降低,饲料粮增长趋向缓慢。饲料粮增量更多由玉米贡献,因为小麦最低收购价格逐年提高,新玉米上市之后小麦用于饲料数量还会下降,高粱进口可能继续增加,总体看玉米仍是价格适中的能量原料。玉米结余量仍然处于高位。9月份预计,2014/15年度国内玉米结余量为2730万t。

(二)9月份小麦市场展望 9月份预计,小麦市场呈现阶段性偏紧。供给方面,农民售粮继续减少,贸易商持粮待涨,托市小麦成交量仍不大;需求方面,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提高,饲料企业继续采购小麦。麸皮价格将保持上涨态势,一方面是饲料企业麸皮库存偏低,近期采购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是贸易商的麸皮库存量增加,有贸易商认为9月份中秋节之后面粉厂开工率可能下降,麸皮产量会减少,麸皮存在涨价预期,因而增加存货。不过在面粉厂开工率提高的大背景下,麸皮价格上涨可能是阶段性行情。

(三)9月份油脂油料市场展望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根据进口大豆装运船期和到港预报统计,9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在470万t左右,明显低于8月份的603万t,与去年同期的470万t持平。预计10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将会下降至450万t以下,到港成本也会继续下降。尽管8~10月份大豆进口数量不断减少,但由于本年度的前11个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同比大幅增加1017万t,8月底国内进口大豆库存量接近700万t,加上临时存储大豆竞价销售继续进行,国内大豆供应仍将保持充裕局面。■

猜你喜欢

托市大豆月份
1-6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53574.8万t 同比下降4.4%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红枣价格上涨行情预计难持续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数说
湖北又增7家油菜子托市收购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