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鞭类药材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2014-01-27代婷婷高晓晨吴海燕田淋淋孟令文孙佳明张辉

中国现代中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梅花鹿磷脂药材

代婷婷,高晓晨,吴海燕,田淋淋,孟令文,孙佳明,张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综 述

鞭类药材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代婷婷,高晓晨,吴海燕,田淋淋,孟令文,孙佳明,张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以国内外有关文献为基础,综述了鹿鞭等药理活性以及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建议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对其药理活性和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以拓宽其应用前景。目前,已从中检测到8大类数十种化学成分,其生理活性除具有益血、补肾、壮阳、抗衰老等,还有促创伤愈合、促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疲劳等作用。

鞭类药材;性激素;化学成分;活性;药理

鞭类药材(即动物外肾)系指动物带睾丸的阴茎,是重要的药用器官,为血肉有情之品,自古以来就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补肾壮阳药物,本草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有收载[1]。其活性强,临床疗效好,对人体特殊的营养和医疗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鞭类药材性温,味甘、咸,归肝、肾、膀胱经,具有补肾壮阳、益精强筋骨的作用,能治疗肾虚阳痰等多种病症。鞭类药材在我国应用广泛,主要有鹿鞭、狗鞭、海狗鞭、驴鞭、蛇鞭等,其中鹿鞭一词首见《医林纂要探源》,其应用最为广泛[2]。由于品种较多,其质量、真伪等尚没有以化学成分为指标加以控制,没有比较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在药理、药效学方面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阶段。

1 本草考证、基原与加工

1.1 本草考证

鹿鞭,又名鹿肾、鹿茎筋、鹿阴茎、鹿冲。经本草学[3]研究总结:其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称“鹿茎筋”,指鹿的阴茎;鹿鞭这个词首次出现在《医林纂要探源》;《名医别录》中鹿肾指鹿的肾脏,至于何时将睾丸归入到鹿鞭药用部位目前尚不清楚。

海狗鞭,又名海狗肾,载于《药性论》,称为腽肭脐;载于《日华子本草》,称为腽肭兽。《中国藏药》记载海狗鞭具有抗疲劳作用;《中药药理学》记载其具有强身延年,延缓衰老的作用。

狗鞭首载于《本经》,称公狗阴茎;狗肾载于《名医别录》;《本草纲目》列于兽部第五十卷狗项下。

驴鞭原名驴阴茎,首载于《本草纲目》,列于兽部第五十卷驴项下。李时珍曰:“甘温无毒,强阴壮筋”。驴鞭之名,第一次出现在清代陈士铎的《本草新编》,《山西中药志》中称为“驴肾”,现在多使用这个名字。

1.2 基原

鹿鞭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elaphusLinnaeus.和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的干燥带睾丸的阴茎[4-5]。

海狗鞭为海狗科动物海狗CallorhinusursinusLinnaeus.的雄性外生殖器官。

狗鞭为犬科动物犬CanisfamiliarisLinnaeus.的干燥阴茎和睾丸。

蛇鞭[6]为游蛇科、眼镜蛇科及蝰科动物多种雄蛇的交接器(外生殖器)。

驴鞭为马科动物驴EquussainusL.的干燥阴茎和睾丸。

2 化学成分

目前鞭类药材检测到8大类数十种化学成分。国内文献中,对鹿鞭的成分研究比较多,因为鹿鞭疗效好且价格比较昂贵,本文主要以鹿鞭为研究对象作一综述。

2.1核苷类

李峰[7]研究发现,9种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鹿鞭样品中都含5种核苷类成分:次黄嘌呤、腺嘌呤、尿苷、尿嘧啶和黄嘌呤,经过比较之后,发现各种样品中核苷类成分含量以腺苷、黄嘌呤较高,尿苷、尿嘧啶较少。

2.2 磷脂类

根据文献报道[8],鹿鞭中含有多种磷脂类成分,所以分析鹿鞭药材中总磷脂含量及磷脂组分的含量,对该药材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意义。关于磷脂组分的分析方法较多[9-10],大多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磷脂组分的特殊性质,通过正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以乙腈-甲醇-85%磷酸(90∶3∶1)为流动相,对9个不同鹿鞭样品中4种主要的磷脂组分(磷脂酞胆碱、磷脂酞乙醇胺、磷脂酞丝氨酸及鞘磷脂)进行比较分析,各组分的保留时间与文献[11]基本一致。

王远志[12]在碱性硅胶板上分离梅花鹿鹿鞭中总磷脂,得到鞘磷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酸、溶血磷脂酰胆碱、双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9种磷脂类成分,经扫描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其中以磷脂酰胆碱最高,为(34.39±1.38)%;磷脂酰甘油最低,为(0.97±0.09)%。

2.3 多糖类

比较不同品种、不同产地鹿鞭药材的总多糖含量,梅花鹿鹿鞭总多糖的含量普遍较高。对梅花鹿3种深加工制品(鹿茸血酒、鹿心片、鹿鞭精)的成分研究发现,其鹿鞭精(鹿鞭25%的乙醇液)的总多糖含量为(4 047.16±0.81)mg·mL-1,为3种深加工制品之最[13]。

2.4 氨基酸类

邓鸿等测定鹿鞭药材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6种。18种氨基酸总含量均在19%~61%。经对梅花鹿鹿鞭水提醇沉后分析,其含有11种游离氨基酸:异亮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经水解后分析水解氨基酸成分,测得约有20种,除上述11种游离氨基酸外,还有胱氨酸、色氨酸、脯氨酸、氨、苏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羟脯氨酸等,种类与鹿茸中相同,但含量较高[14]。

2.5 甾体类

鹿鞭类药材中甾体类成分主要为性激素、前列腺素和其他甾体类成分。其中性激素包括睾酮、雌二醇、孕酮。由于激素的含量非常少,如果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际应用很困难,所以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15],3种性激素含量均以雄激素睾酮的含量较高,其余各成分与鹿茸相当[8,14,16]。在梅花鹿鹿鞭中测得含3种前列腺素:前列腺素A、前列腺素E、前列腺素F,并以前列腺素E含量较高,但总量低于鹿茸。梅花鹿鹿鞭乙醚回流提取物经薄层分析得到胆幽醇等5个斑点(除胆幽醇外尚未确定)[17]。

2.6 脂肪酸类

在梅花鹿鹿鞭醚溶性物质中测得9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月桂酸、花生酸、豆范酸、亚油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麻酸,其中棕榈酸和油酸含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30.35%,其总含量较鹿茸高,月桂酸为鹿茸中不含有的成分,但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总和略低于鹿茸[18]。

2.7生物胺类

在梅花鹿鹿鞭的正丁醇提取物中检测出了5-羟基吲哚乙酸、5-羟色胺血小板素、多巴胺3种单胺类成分,其三氯乙酸提取物经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后苯甲酰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亚精胺、腐胺、精胺3种多胺类成分,其中总单胺与总多胺均高于鹿茸[19]。

2.8 维生素类

在梅花鹿鞭中共测出4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其中以维生素E含量较高,但都低于鹿茸,且未检出维生素D和维生素X。

2.9 无机元素

目前从鹿鞭中已检测出约22种无机元素,其中包括常量元素6种:K、Na、Ca、Mg、Fe、P;微量元素16种:Al、Ba、B、Cd、Co、Cr、Cu、Li、Mn、Mo、Ni、Pb、Sr、Ti、V、Zn,且Cu与Zn之比为10∶13.5[14,16,20-21]。

3 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

动物鞭类药材的功效、性味、归经等,与其成分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其中鹿鞭[22](鹿阴茎)性温,味甘、咸,有补肾壮阳益精的功能;主治劳损,腰膝酸痛,肾虚耳聋,阳萎,宫冷不孕。海狗肾(腽肭脐)性热,味咸,有温肾壮阳,益精生髓的功能;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疲倦。驴鞭(驴阴茎)性温,味甘,无毒,有益肾强筋的功能;主治阳萎,筋骨酸软,血虚,妇女少乳。狗鞭(狗阴茎)性温,味咸,具有补命门,暖冲任的功能;主治男子阳萎,女子带下。

3.1 益精血、壮肾阳作用

鹿鞭中的钴、铁、铜参与血细胞及血色素的形成,有预防贫血的作用。鹿鞭有性激素样作用,能增强机体的性功能,对性功能障碍有很好疗效。人体生物酶中锌是必需组成部分,能促进性器官正常发育和维持正常的性功能[23]。

3.2 抗衰老作用

鹿鞭中的磷脂酰乙醇胺、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神经鞘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磷脂化合物能抑制机体内单胺氧化酶及丙二醛的活性,以维持正常生理水平的单胺介质,减少机体内形成的氧自由基,在多种氨基酸的参与下,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脑和肝组织中的蛋白质含量。在磷、钙、铜参与下,加速钙沉积,起到健齿壮骨作用。同时,单胺介质在合适的生理水平具有防止神经系统老化的功能,对预防帕金森氏症和老年痴呆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3]。

3.3 抗疲劳作用

鹿鞭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铜、锌等作为多种生物酶的必需组成成分,参与机体内蛋白质及糖代谢,降低心肌和骨骼肌的耗氧量,发挥抗疲劳作用[23]。

3.4 促创伤愈合作用

鹿鞭中能够激活机体内RNA聚合酶Ⅱ活性的物质是多胺类化合物,其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速伤口肌肉再生,促进愈合[23]。

3.5 促性腺轴作用

人体内分泌系统有三大分支系统,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是控制人体性激素分泌的分支,睾丸曲细精管的生精过程和间质细胞的睾酮分泌均是由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下丘脑产生并分泌神经生殖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又称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GnRH可促进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作用于性腺,从而促进男性睾丸分泌睾酮(T),促进女性卵巢分泌孕酮(P)和雌二醇(E2),促进垂体分泌泌乳素(PRL)作用于乳腺,促进乳腺发育及乳汁的产生。血中P、E2、T的含量又会有一个反馈机制到达下丘脑,当血中这些激素的含量升高或降低时,下丘脑收到这个反馈信息后会调整GnRH的分泌,以调整血清中LH、FSH的量,最终调整P、E2、T的含量[24]。

药物对性器官的作用机理可从四方面研究:一是药物作用于垂体,刺激性腺轴,起到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的作用;二是药物作用于下丘脑,刺激垂体和性腺轴分泌激素;三是药物自身起到雄性激素样作用直接作用于性腺轴,刺激分泌T、P、E2;三是药物作用于下丘脑,刺激垂体和性腺轴分泌激素[25]。

张文丽等[26]考察鹿鞭回春胶囊对小鼠性机能的治疗研究,得出鹿鞭具有明显的性激素样作用,并具有明显的刺激代谢和强壮作用,且无毒性。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对切除睾丸的小鼠进行培养,其副性器官充分萎缩后,用鹿鞭回春胶囊不同剂量对小鼠给药,结果雄性失势小鼠萎缩了的副性器官重量增加,血液中LH、T等多项雄激素指标明显增长,药材提取物直接作用于垂体,垂体促进LH的分泌,从而起到了壮阳效果。

4 展望

目前对鹿鞭、海狗鞭等传统名贵中药材的研究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在其真伪鉴定、质量标准以及药理药效学等方面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有必要从多方面对鞭类药材进行研究,如DNA条形码鉴定、指纹图谱指认、细胞活性筛选、对病理模型的基因调控等实验,从而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深入研究鞭类药材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质量控制,将会对鞭类药材的药用成分筛选、生物活性研究及药理药效作用等提供参考,对其临床应用与替代品研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刘洋,赵文静,孙敏.鹿鞭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展望[J].中医药信息,2007,(1):24-25.

[2] 邓鸿,杨洗尘.鹿鞭与鹿肾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1990,13(12):42-43.

[3] 金康,朱克.梅花鹿鞭及几种动物鞭性状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8):41-42.

[4] 卫生部.卫生部药材标准[S].1992:87.

[5] 四川省卫生厅.四川中药材标准[S].1987:248.

[6] 陈刚,张仁学.蛇鞭的药材鉴定及民间药用情况考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5):302-303.

[7] 李峰.鹿鞭的生药学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学院,2004.

[8] 董万超,赵景辉,潘久如,等.梅花鹿七种产品的化学成分研究[J].特产研究,1994,(1):36-43.

[9] 汪勇,王兴国,胡学烟.磷脂含量及组成的分析检测方法[J].中国油脂,2002,27(4):64-67.

[10] 胡小中,温光源,龙金林.磷脂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油脂,2003,28(3):41-44.

[11] 王凤君,赵云,谢尔凡,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磷脂含量[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6,18(1):67-68.

[12] 王远志.鞭类药材的鉴定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学院,2004.

[13] 张贵君,徐艳君,葛正华,等.貂鞭及其类似品的生药鉴定[J].中草药,1996,27(7):422-426.

[14] 邓鸿,杨洗尘.鹿鞭与牛鞭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J].中药材,1989,12(11):35-37.

[15] 杨若明,张经华,顾平圻,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麋鹿茸中的性激素[J].分析化学,2001,29(5):618.

[16] 潘鑫火,欧阳臻,朱诚方.蛇鞭与鹿鞭的化学成分比较[J].中药材,1996,19(1):27-29.

[17] 董万超,赵伟刚,张秀莲,等.梅花鹿三种深加工制品的营养保健成分研究[J].特产研究,2001,(1):5-6.

[18] 金顺丹,郑敏芝,潘久如,等.鹿茸、驯鹿角、鹿鞭、鹿茸血的分析—氨基酸、无机元素的测定[J].中成药研究,1982,(11):35-36.

[19] 董万超,赵景辉,潘永如,等.梅花鹿七种产物中生物胺的分析测定[J].特产研究,1998,(1):22-24,55.

[20] 董万超,张秀连. 梅花鹿鞭与水貂鞭化学成分比较分析(一)[J].特产研究,1996,(2):28-29,38.

[21] 邓鸿,杨洗尘.鹿鞭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0,15(3):26-28,62.

[22] 胡献国.动物鞭的药用[J].药膳食疗研究,1996,(1):24-29.

[23] 宋百军,李丹华.鹿鞭的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2,19(2):38-39.

[24] 肖爱娇,王晶磊.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生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J].实用临床医学,2002,3(3):133-135.

[25] 周庆红.DBP/MBP、DEHP/MEHP影响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相关机制的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3.

[26] 张文丽,李军兰,李姝红,等.鹿鞭回春胶囊对性机能的治疗作用[J].黑龙江医药,2013,26(6):1059-1061.

AdvancesinChemicalComponentandBiologicalActivityoftheChineseCrudeDrugsoftheBian

DAI Tingting,GAOXiaochen,WUHaiyan,TIANLinlin,MENGLingwen,SUNJiaming,ZHANGHui*

(Changchun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Changchun130117,China)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the research was reviewed 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Chinese crude drugs of Bian,such as deer Bian.And modern scientific methods were prospected to be used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which to broaden its application.At present,eight categories,several dozen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had been detected.In addition to having a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blood tonic aphrodisiac and anti-aging effects,the Chinese crude drugs of the Bian as also had the effect of promoting wound healing and growth,enhancing immune function and anti-fatigue.

Chinese crude drugs of the Bian;Sex hormones;Chemical composition;Activity;Pharmacology

2014-04-21)

国家自然基金——肽链热振荡理论对动物类中药材炮制机理的研究(81073048)

*

张辉,教授,研究方向:中药有效成分与应用开发;Tel:(0431)86172080,E-mail:zhanghui_8080@163.com

10.13313/j.issn.1673-4890.2014.12.019

猜你喜欢

梅花鹿磷脂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梅花鹿和棉花
药材价格表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贪玩的小梅花鹿
贪玩的小梅花鹿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辣椒碱磷脂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