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重振制造业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2014-01-27王学明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14年1期
关键词:制造业贸易企业

王学明,张 鑫

(1.中国人民银行天水中心支行,甘肃 天水 741000;2.天水风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甘肃 天水 74102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30 年来发达国家过分注重金融创新等虚拟经济,忽视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导致全球经济与产业结构的整体失衡。 危机过后,美国推出一系列战略措施与规划, 旨在重振本国制造业。 借鉴其发展制造业的先进经验,对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战略规划与措施

金融危机过后,美国对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制定各种发展计划或战略,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的、以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的制造业,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1 为制造业提供税收优惠

奥巴马在2012 年国情咨文中提出, 美国需要推动全面的企业所得税改革来支持制造业,通过税制改革阻止企业将生产基地迁至国外,以促进美国就业。 通过简化税法,使企业可以专注于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 而不是填写纳税申报表格。奥巴马提议为在美国创造就业机会的公司提供20%所得税抵免,并减少企业海外利润的税收漏洞,延长税收抵免期限,以推动在国内清洁能源的生产和投资。同时要求国会建立一个新的投资机构,在受失业影响的社区连续三年提供每年20 亿美元的信贷鼓励就业。

1.2 加强贸易执法力度

美国政府认为,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意味着遍布世界的客户有兴趣购买新产品,这些消费者代表美国制造商的巨大机遇。 为此,奥巴马政府将开拓新的市场视为美国政府的头等大事。美国已经在2011 年与巴拿马、 哥伦比亚和韩国签署的贸易协议, 预计将提供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同时,美国加强了贸易执法,截至2012 年2 月26日, 美国商务部开展了285 项贸易执法行动,覆盖来自38 个国家的120 项产品[1]。为了更好推动其他国家企业遵守美国制定的规则,美国政府还宣布了一项计划,建立一个贸易执法单位,以对付某些国家试图绕过国际法的贸易行为。

1.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政府认为老化的基础设施使许多美国制造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因此其提出一项政策,重建道路和实现桥梁升级,推动电网改造,扩大高速宽带接入,通过建立全方位信息网络系统来扶持先进制造业。

1.4 通过融资支持强化制造业实力

为了加强制造业和增加就业机会,美国政府将与相关单位联系,使进出口银行可以提供相匹配的融资支持, 来应对国外非竞争性的官方融资。一是对进出口银行重新授权。2011 年12 月,美国国会通过提议, 在100 亿美元的贷款上限内,延长该银行的授权至2012 年5 月底。该银行的重新授权为美国的出口商,尤其是占美国出口近60%的制造商提供了便利[2],使他们能够享受国家的出口信贷机构支持,积极地同国外企业竞争。 二是为中小企业出口商提供新的信贷政策。进出口银行将推出一个试点方案: 全球信贷快车,以帮助解决中小型企业出口商解决短期信贷支持的问题。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进出口银行直接申请高达 50 万美元贷款, 期限为 6-12 个月[2]。2012 年, 该方案预计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1亿美元的急需资金。

1.5 通过立法促进美国企业对外出口

一是通过行政改革提高政府机构支持对外贸易的效率。 2012 年2 月16 日,奥巴马政府已向国会提交巩固和改革政府法。一旦该法获国会通过,奥巴马政府提出第一项行动计划是把美国政府的六个部门以及一系列相关的计划组合在一起,并通过行政手段更高效的加强美国企业和贸易竞争力。 二是简化外贸区纸质文件流程。 美国商务部将简化外贸区程序和纸质流程,美国企业可以使用特殊的程序来减少外贸区企业对外商品关税支付的文书。规则的改变将有助于加快决策和减少文书工作的负担,为制造商和出口商提供简短而有效的出口程序。 三是建立“出口促进内阁”。美国总统将签发一项总统备忘录,加强“出口促进内阁”部门间协调和跨机构合作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完善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方案和措施。该备忘录将赋予“出口促进内阁”更大的权利以指导协调进出口活动。

1.6 利用网络形式更高效的为制造业服务

政府将正式启动一个名为“Business USA”的企业服务网站, 以便为美国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帮助他们成长。为了加强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奥巴马认为,企业必须配备最好的工具和信息,以期实现在21 世纪中的创新和发展。“Business USA”利用先进技术, 快速连接和企业相关的信息与服务,以确保它是满足客户的需求,网站的建立构想已获得了美国企业积极的评价。

由此可见,奥巴马政府要振兴的制造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而是需要大量高端技术和人才投入的先进制造业。 通过发展先进制业,美国希望实现双重目标: 一是改变美国的产业、经济、社会结构,解决美国面临的经济困境;二是再次占据世界技术创新的制高点,继续保持美国对世界经济和技术的强大领导力。

2 美国重振制造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1 中美贸易关系可能会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

(1)政策多次提到中国,并以负面评价为主

在制造业输出国和非竞争性官方融资方面,奥巴马多次指责中国政府为企业提供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国政府可能会对中国当前的出口政策提出更多的异议,以及采取更多保护国内就业的贸易壁垒,可能会造成中美之间产生更多的贸易摩擦。

(2)我国对美出口部分产品可能遭遇更强的贸易壁垒

美国虽然重点发展高技术制造业,但由此会带动相关上下游制造业的发展,比如钢铁、化工等行业发展。 同时,美国大规模改善基础设施,也会带动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发展。美国对汽车制造业的重新重视和大规模投入,会带动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国出口到美国的重化工产品,包括钢铁及其制品、轮胎等,很有可能遭到美国更强的贸易保护。

(3)美国对我国的贸易保护可能出现新动向

目前, 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WTO 案件是针对特定产业的,无法消除美中贸易逆差的深层次原因。 另外,通过WTO 机制应付中美之间的系统性贸易不平衡,也无法涉及更广领域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等问题。美国政府必须寻找替代性途径以应付这些问题。未来美国对我国的贸易保护可能出现新动向:一是从针对具体行业和产品为主向针对一般性制度转变;二是运用政治手段施压;三是贸易保护转向多重目标。人民币汇率、气候变化、工人工资等很可能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问题。

2.2 美国政府将改革税制,直接影响到我国对美出口

奥巴马在2012 年国会讲话中提到, 将取消针对制造业输出国企业的税收优惠。此举将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上升的背景下,进一步降低中国产品在美国以及全球市场的价格竞争力,直接影响中国对美出口。

2.3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增速可能放缓,可能会有更多美国企业将生产转移回美国

奥巴马政府要重振制造业,核心部分是将资本留在国内,提高美国企业在本土进行投资的信心和兴趣。奥巴马政府从基础设施、税收、信贷等多方面, 为美国企业进行本土投资创造便利条件。 比如,奥巴马政府宣布将控制投资于海外的美国企业税收减免,增加对投资于本国的美国企业的税收减免。 这样做的结果是,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增速可能放缓。 此外,未来美国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多的行政和税收手段鼓励美国在外投资企业将就业岗位转移回美国[3],其中主要包括汽车、机械、药品和电子等行业,对我国有关外资企业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3 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1) 高度重视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从战略高度为制造业的发展定位

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作为财富创造重要部门的制造业都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我国是制造业的大国,但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大而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发展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 我们更要注重制造业在经济增长、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既要继续保持传统的制造业优势,又要注重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跟踪最新的制造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在世界制造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2)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为制造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注重保护知识产权、技术和专利,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孕育更加具有激励作用的外部环境。二是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强化企业的研究开发投资,并给予一些拥有核心技术的民族企业税收和技术上的支持等。 三是我国还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出台一些可以执行的细则, 使我国的企业能尽快切实享受到我国创新战略的优惠措施。 四是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培育良好的竞争环境,鼓励市场竞争,利用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压力迫使跨国公司引进新产品、新技术,进而推动国内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政府在促进制造业升级和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基于制造业的重要地位,需要国家制定发展制造业的战略规划,明确制造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和关键制造技术。 二是美欧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要想发展先进制造业,离不开政府对制造业研发的大力投入,离不开政府创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当前,我国广大中小型企业无力自主开发,绝大多数企业无力支持共性、基础性及竞争前技术的研发,制造业中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国家在鼓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同时,必须加大政府在研发方面的投入。 三是国家必须建立共性技术平台,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重点承担产业原创性技术、共性技术及战略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同时,推动产学研的结合,以加快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4)加大对制造业的研发投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

积极适应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由基于资源的制造业向基于知识和创新的制造业转变,并以此为手段,实现到2020 年我国 R&D 投入占 GDP 的比重达到 2.5%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加大政府投入,还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企业研发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另外,还要注意通过制造业共性技术平台的建设,有效协调不同投资主体、不同计划以及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研发资源。

(5)美国政府的部分措施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一是美国将通过“出口促进内阁”整合政府部门资源,协调企业对外出口。 二是美国将建立政府商务网站,为出口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以帮助其成长。 三是加大进出口银行对于企业出口的帮助,不仅是为企业提供在对外贸易中的贸易融资,更多的是为出口型企业解决类似流动资金贷款的融资需求。

[1]美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政策对我国的启示.[DB/OL]百度文库资料,2011-05-09.

[2]左世全.《美国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2012,(2):142-143.

[3]杨长湧.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对我国可能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国际贸易,2011,(2):26-34.

猜你喜欢

制造业贸易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