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分析

2014-01-26王孝欣屠晓微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7期
关键词:创口手术室细菌

常 颖 王孝欣 屠晓微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分析

常 颖 王孝欣 屠晓微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制定手术室感染预防及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精心的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3例(7.69%)发生感染。对照组有7例(17.95%)发生感染。经过抗感染治疗,感染均得到控制并消失两组的感染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面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手术室感染,其效果显著比常规手术室护理要好,有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护理干预;预防;手术室;感染;分析

外科手术的切口在体表,虽然随着医疗手段越来越强,手术方法和术后恢复方法越来越多样化,但在手术过程中和手术结束后的伤口缝合阶段,切口处可能接触到纱布、血液、药品、手术器材、食物残渣甚至脓液等多种物质,这些都可能携带有细菌。由于术后患者身体虚弱,病菌容易乘虚而入,引发手术室感染,阻碍患者的术后恢复。手术室感染还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威胁,引发不信任。现对手术室预防感染的护理干预工作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精心的护理干预,在患者基础疾病护理及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预防感染。全部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31例;年龄在21~77岁,平均(42.3 ±13.5)岁;手术部位有:胸部24例,腹部22例,上肢13例,下肢12例,其他部位7例;患者患有的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25例,高血脂18例,贫血13例,低蛋白血症9例,糖尿病22例。两组患者在以上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纳入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的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1.2 手术室感染的易感因素

①手术因素:若在胃、小肠、大肠等空腔型脏器进行手术,则脏器的内容物容易流出,污染体腔,成为感染的一大引发因素。此外,脏器等发生病变产生脓液,若处理时不小心,也可能将脓液粘到体腔,引发感染。术前嘱患者禁食排空数小时,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急诊手术不同于择期手术,术前没时间进行禁食,且急诊手术多存在外伤,伤口清洗不彻底也可能留下感染的隐患。且急诊时由于时间紧迫,操作手法粗糙,带来感染风险。手术时间长短及手术切口大小也影响感染情况,较大的切口会增大易感区域面积,较长的手术时间会增加创口暴露时间,附着的病原微生物增多。②患者自身因素:a.患者处于患病状态下,免疫系统对感染的反应能力不足,易使附着的细菌繁殖,形成感染。b.患者的年龄性别各不相同,对细菌感染的反应能力也不相同,年幼或老年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较大。c.患者因疾病的发展及治疗而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d.患者术后所处的病房环境是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区域,另有部分患者术后出院回家休养,暴露在病原微生物较多的环境中,且护工或家属的消毒灭菌意识较差,容易发生感染。e.患者患有肝炎、肾炎、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高血脂、尿毒症等基础疾病时,不仅易被细菌乘虚而入,而且由于所患基础疾病的影响,发生感染后不易痊愈,可进一步演变成溃疡甚至坏疽。③医务人员相关因素:术前护理人员要嘱患者洗澡,并为手术部位备皮。需要对手术区域的皮肤彻底清洁后,以消毒棉球擦拭。备皮与手术时间间隔不宜过长,以免皮肤滋生细菌。手术中医护人员的动作幅度尽量小,不要搅乱手术室中的空气层流[1]。手术室及手术器材、设备应灭菌,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引流不畅、切口不齐、止血效果不好,未能及时更换敷料等均可增大感染概率[2]。值得注意的是,消毒液的浓度应保证,以免消毒效果不好。另外要注意医护人员的手套如有破损会引入细菌。

1.3 护理方法

①常规护理:术前为患者备皮,嘱患者清洁身体皮肤,以及禁食排空。为患者讲解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准备好手术器材、药品及急救药品,对以上物品和手术室及手术台消毒灭菌。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大幅度动作,以免扰乱手术室空气层流。严格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基础生命体征。术后清理创口,为创口定时更换敷料并进行清洁消毒。②护理干预:a.术前护理:对患者的基础疾病应予以重视,特别是营养不良、肾炎、肝炎、贫血、尿毒症、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因为该类患者免疫系统较脆弱,易感染,且感染后的治疗涉及用药、代谢等多项问题[3]。肿瘤患者需要特殊护理,由于患者免疫力极差,且放化疗影响机体各方面的活力,应将肿瘤患者单间特护,以免病菌侵入。备皮时是否拔除毛发首先应根据手术需要而定,拔除毛发可以除去细菌滋生的环境,但拔除时留下的划痕也可能成为容易发生感染的创口[4]。接受肠道手术的患者应进行肠道灌洗,以免肠内容物溢出,进入腹腔。c.术中护理:手术时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应用抗生素。在手术时应提取体液、脓性分泌物等,术后对其进行细菌培养,对培养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得到关于体液、脓性分泌物引发的感染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手术中严密配合医师工作,对医务人员的不当操作予以提醒和纠正。注意检查手术时的空气循环设备,手术期间保证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5]。c.术后护理:术后换药操作严格依照规范,减少对伤口的牵拉。对腹腔手术的患者,可考虑是否应用腹带[6]。腹带的优点是能有效避免对创口的牵拉,防止出血等,但其缺点在于透气性较差,导致创口温暖、湿润,适合细菌繁殖。部分患者术后留置导管或引流管,应定期检查导管的畅通性及插口处分泌物情况如果切口处出现分泌物,出现红、肿、热、胀、痛等炎症征兆要及时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的感染发生率进行卡方检验统计处理。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3例(7.69%)发生感染,经过抗感染治疗,感染均得到控制并消失,其余36例(92.31%)未发生感染。对照组有7例(17.95%)发生感染,经治疗后痊愈,其余32例(82.05%)未发生感染。两组的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效果比常规手术室护理好。

3 小 结

通过对本组患者的分析发现,患者的心理护理需要得到重视。因为手术后患者本能的心理是去反复查看伤口,观察有无渗血等异常情况及查看恢复情况。这种反复动作让手术创口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变长,不利于伤口的恢复,更严重的是可能造成感染。医护人员应在术前和术后及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让患者放心地对待创口,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此外,从护理工作者的角度,在每日查看创口时,应详细报告其情况,消除患者疑心。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遏制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首先应对手术室及手术前准备的卫生情况进行控制干预,其次,对手术的各项操作进行卫生干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护理干预预防手术室感染。根据伤口渗血程度,制定因人而异的敷料更换时间,渗血较多者可加止血药外敷[7]。手术前注射抗生素及手术时静脉滴注抗生素,能起到一定的抗感染作用,但应建立在对体液、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手术时长、手术部位、切口长度和深度等确定抗生素的剂量,在药师的指导下,依据其制定的给药方案给药[8]。尽量选用窄谱抗生素,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生。经过精心的护理干预,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明显比常规护理组降低,表明以上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王莉.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34(1):131-133.

[2] 孙慧博.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效果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23(9):747 -749.

[3] 王香兰.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3432-3433.

[4] 石世芬.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1):1716-1718.

[5] 陈秀勤.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李,2013,21(12):268-270.

[6] 王改珍.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疗, 2012,18(3):143-145.

[7] 金莉.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1,17(26):3-4.

[8] 邓业英.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 2012,33(28):6239-6241.

R473.6

B

1671-8194(2014)27-0287-02

猜你喜欢

创口手术室细菌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心灵创口贴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细菌大作战
改良型创口贴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