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地区影响蜜蜂温室大棚授粉效果的因素

2014-01-25刘彩云汪应祥王鹏涛王谦王顺

中国蜂业 2014年11期
关键词:花粉蜂群温室

刘彩云 汪应祥 王鹏涛 王谦 王顺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水741022)

西北地区影响蜜蜂温室大棚授粉效果的因素

刘彩云 汪应祥 王鹏涛 王谦 王顺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水741022)

人类食品中,约有三分之一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昆虫授粉的植物。蜜蜂由于其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成为农作物理想的授粉者。温室大棚中,影响作物分泌花蜜花粉和蜜蜂授粉活动的因素很多,针对性的选育出适宜温室环境条件和不同作物花朵的授粉专用蜂群,可以使蜜蜂在温室中的授粉行为达到最优化。

温室大棚;蜜蜂;授粉效果;影响因素

1 引言

在众多的授粉昆虫中,蜜蜂与虫媒植物高度协同进化,具有适应于授粉的特化构造和有利于授粉的生物学特性。蜜蜂是以植物的花粉、花蜜为食来繁衍生息的,它们在采集花粉和花蜜的过程中,将花粉带到柱头上,经过粘附、识别、水合、萌发,花粉管在花柱内生长,直至到达子房,为作物实现受精。蜜蜂授粉不仅能使植物及时和较好地实现异花授粉,同时对于丰富其遗传物质基础,提高其适应能力和抗逆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温室大棚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充足的光、水和温度这些植物生长的必需条件,也是影响蜜蜂授粉活动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蜜蜂授粉时间、蜂群群势、授粉作物营养状况以及农药施用等等因素对于蜜蜂授粉效果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只有在针对性地制订提高蜜蜂授粉效果措施的基础上,选育出克服环境因素制约的蜜蜂授粉专用蜂群,温室作物的授粉效果才会更高,授粉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才会得到提升。

2 影响棚内蜜蜂授粉效果的因素

2.1 温度

在西北地区,冬、春季节温度较低,温室大棚中最低温度在7℃以下,最高气温可高达38℃以上,是影响蜜蜂为农作物授粉作用发挥的环境因素中最主要的。一般情况下,适宜于植物开花泌蜜的温度为16~25℃,植物花粉发芽最适温度为20~30℃,4~10℃的低温会延缓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长期低温阴雨天气则影响雄蕊花粉的成熟,炎热天气也会使花的雌蕊柱头过于干燥而影响花粉萌发。蜜蜂在大棚中飞行采集的最适温度为20~26℃,当棚内气温低于16℃或高于40℃时,蜜蜂飞行次数显著减少。强群在低于13℃、弱群在低于16℃的条件下,几乎停止采集授粉。由此可见,蜜蜂采集与作物授粉对温室大棚的温度要求几乎一致,通常可通过增温和降温的方法得以调控。

2.2 湿度

相对湿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蜜蜂的发育与生活。在温室大棚内,空气湿度既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和吸收矿质营养,同时还影响着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植物泌蜜对湿度的要求因蜜腺类型不同而异,大多数适宜泌蜜的相对湿度为60~80%。相对湿度低于30%,对花粉的活力和花柱的活力都不利,会使花粉脱水,而不利于其萌发。在高温干燥季节,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过低,蜜汁中的水分蒸发过快,浓度增高,花粉的黏性发生变化,从而间接地影响蜜蜂对蜜、粉的采集。有试验表明,西北地区的冬春季,温室大棚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75~90%时,蜜蜂的采集积极性较高。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通风换气、棚内加温、滴灌、节水、放置强吸水材料等措施,人为调节温室内的湿度条件。

2.3 光照

光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和制造养分的根本条件。充足的光照可增强植物的生理机能,促进生长发育,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和形成,也利于营养物质的制造、积累和花蜜的分泌。在冬春季温室大棚中,易出现低温弱光天气,光合作用不能充分进行,既可导致因养分供应不足而引起落花落果,也影响花粉的发芽率和花粉管伸长和受精过程。蜜蜂和其他许多昆虫一样,具有趋光性,所以光照能刺激蜜蜂的采集和授粉活动。在西北地区,温室大棚中授粉蜂箱上午巢门向东南方向,下午巢门向西北的蜂群采集出勤率明显提高。当棚膜有蒙尘或膜内结露时,棚内光照下降可达50%以上,可安装1000瓦的日光灯进行补光,最大限度地保证作物光合作用以及蜜蜂授粉活动对光的需求。同时,光照充足的大棚作物病虫害也较少。

2.4 授粉时间

一般植物开花当天柱头的活力最强,从花药中刚散发出来的成熟花粉活力也较强,只有在花柱头生活力最强的时候将花粉传到上面,使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才能达到有效受精的目的。蜜蜂与植物长期的协同进化,使其对成熟花粉的识别能力以及对健壮鲜艳花朵的选择能力大大提高,从而抓住了花柱头生活力最佳时间,利用有效花实现充分授粉。蜜蜂授粉后植物向幼果输送吸收或合成的各种营养物质增强,避免使果柄处产生离层,导致营养障碍而大量落果。确定授粉时间要考虑授粉作物的特点,尤其需授粉作物对蜜蜂吸引力的大小更为重要。一般来说,对蜜蜂吸引力较小的植物应在开花25%以上时运进蜂群;有些植物应在始花后10天左右,运进一部分,经过几天后再运进另一部分;而有些植物初花时就应将蜂群运进。

2.5 蜂群群势

蜂群大小、采集蜂的多少、蜂王的优劣以及蜂群的繁殖力,都会影响到授粉的效果。研究表明,强群在外界温度13℃时开始采集,但弱群则要求外界温度达16℃时才开始出巢采集。因此,授粉蜂群要选用生命力旺盛、能维持强群不易分蜂,产卵力强的优质蜂王。群内应保持有大量幼虫和子脾,这样采集蜂会大量出巢采集花粉饲喂幼虫,从而增加植物授粉概率和次数。授粉蜂群的大小由温室面积决定。一般一个667m2的棚配一群4脾蜂(约8000~10000只)。若温室小,授粉蜂群群势可以减到2~3脾蜂。培育适龄采集蜂,可减少或避免撞棚蜜蜂数,采集力得以充分发挥。春季西北地区的气温较低,强群比弱群更能适应低温环境,产卵力强,采集积极性高,能保证足够的出勤蜂。

2.6 授粉作物的营养状况

授粉作物的营养与发育是影响蜜蜂授粉效果的重要因素。作物的营养状况不好对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速度、胚囊发育及寿命等都有影响,会造成花器和花粉粒的发育不良、授粉和受精能力下降。于是,形成了花量少、泌蜜少、花粉少的蜜粉源条件,对蜜蜂的吸引力很小,缺少蜜粉源对蜜蜂生存和繁殖的影响是致命的。

有实践表明,施用磷钾肥可以明显增加花蜜的分泌量,增加作物对蜜蜂的吸引,提高蜜蜂授粉效果积极性和授粉效果。植物生长状态差,营养不良,尽管蜜蜂授粉很充分,坐果数增加,但因营养供给不足会造成大量落果,也无法获取高产。植物长势好,营养良,用蜜蜂授粉的效果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不论是温室大棚,还是大田种植的作物,都必须加强追肥、浇水等田间管理,才能使蜜蜂授粉获得更显著的效果。

2.7 农药影响

由于温室内高温高湿,作物易发生病虫害。蜜蜂进入温室前,首先应对作物的病虫害进行一次详细的全面检查和综合防治,以免蜂群入室后发现病虫害再进行防治而造成蜂群中毒。若已发生病虫害,的确需要施药,应尽量选用对蜜蜂毒性小的农药。并注意在实施防治病虫害措施后,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将有毒气体或有害气体排净,施药后至少3天才能安排蜂群入室。若施用对蜜蜂毒性较强的农药,应暂时将授粉蜂群及时撤离温室,待药力减退后再将蜂群搬回来。为了确保蜜蜂安全授粉,种植者与养蜂者必须密切配合,开花期严禁施用农药。否则,不仅会使授粉工作不能完成,而且在花上还会残留农药造成蜂产品污染,降低质量,作物也因缺乏蜜蜂授粉而降低产量,两方面都同时遭受巨大损失。

2.8 蜂群的管理

温室,特别是日光节能温室昼夜温差大,蜜蜂授粉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工蜂的出勤率和工蜂数量。蜂群入室前,首先要喂足饲料和根治蜂螨,并调整群势及幼蜂比例,保持蜂多于脾或者蜂脾相称。放置蜂群应选择干燥的位置,并置于用砖头或木材搭起高度30cm左右的架子上。入室后,进行短时间的幽闭,让蜜蜂尽快适应温室的环境,并及时喂给含有授粉植物花香的诱导剂糖浆,诱导蜜蜂建立起采访这种作物的条件反射,强化蜜蜂采集的专一性。与此同时,要在喂水喂盐、喂蜜喂粉、维持群势的基础上,加强蜂群的保温措施,使箱内温度相对稳定,保证蜂群正常繁殖,保持蜜蜂的出勤积极性,延长蜂群的授粉寿命和提高授粉效果。

3 选育专用蜂群可提高蜜蜂的授粉效果

目前,国内利用蜜蜂授粉技术为多种作物授粉方面随意性较大,科学性较弱,有可能对某种作物造成花少蜂多,或蜂多花少等情况,容易造成蜂源浪费和授粉过度现象。在影响蜜蜂授粉活动的诸多因素中,除那些可通过人为调控得以缓解或消除的因素外,环境条件中的温度和湿度对蜜蜂授粉活动影响最大,可以直接影响蜜蜂出巢时间、每次访花的数目、经历的时间等。为便于在生产实践中更好发挥蜜蜂的授粉作用,可在掌握不同蜂种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季节、环境条件和作物种类等多种因素,通过杂交优势利用(如意大利蜜蜂产育力特别强,喀蜂采集力极强、耐寒,平湖意蜂耐热耐湿等),可选育出适宜于棚室环境条件下采集积极性、授粉效率较高的授粉专用蜂群,为设施农作物提供更及时、更完全、更充分和更有效的授粉。

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蜜蜂为农作物高效授粉优良品种的选育及应用”;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不同蜂种为设施果蔬作物定向授粉集成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猜你喜欢

花粉蜂群温室
花粉的烦恼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蜂群”席卷天下
蜂群自组网双信道频率分集多址接入协议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蜜蜂有礼让行为
花粉过滤器
花粉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