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睑板腺功能障碍126例临床分析

2014-01-24王德祖王荣荣李玉芹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21期
关键词:板腺泪膜干眼症

王德祖 王荣荣 李玉芹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中医医院,266200)

睑板腺功能障碍126例临床分析

王德祖 王荣荣 李玉芹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中医医院,266200)

目的 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致干眼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因干眼症状就诊的2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致干眼症的发病率,以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并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212例干眼症患者中126例(252眼)为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占56.4%;男性占42.2%、女性占57.8%,其中以40~60岁居多,占51%。所有患者经2~6周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引起中老年干眼症的重要因素,经合理的睑板腺清洁、抗炎及抗感染治疗,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睑板腺功能障碍;干眼症;泪膜

干眼症患者常以双眼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畏光、视疲劳等症状就诊,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而导致的一组眼不适症状。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及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干眼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ain gland dysfunction, MGD)是引起干眼症的主要原因。本文收集并总结我院眼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12例干眼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一步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致干眼症的发病率,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以及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2例患者中睑板腺功能障碍者126例,男53例、女73例;年龄21~76岁,平均45岁;≥60岁45例,40~60岁64例,<40岁17例;患病时间1周~2年;治疗时间2~6周。

1.2 睑板腺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 睑板腺功能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睑板腺疾病及其功能的损害,其诊断并无统一标准。许多学者以腺泡缺失、导管阻塞和压迫后睑脂排出减少作为诊断依据,笔者以裂隙灯检查评价睑板腺功能状况[1]。①观察睑板腺的腺管上皮有无化生(异常生长和角化)。②从睫毛下方用手指压迫下睑,从睫毛上方压迫上睑,观察压迫区的5个睑板腺,其分泌物用4分评分:0分,所有5个腺体均有分泌;1分,3~4个腺体有分泌;2分,1~2个腺体分泌;3分,无腺体分泌。③下睑鼻侧和颞侧睑板腺缺失的数目,用4分评分:0分,没有缺失;1分,缺失≤33%;2分,缺失34%~66%;3分,缺失≥67%。0分为睑板腺的最佳状态,而评分越高说明睑板腺的功能越差。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睑缘部局部清洗,用棉签清除睑缘局部碎屑和痂皮;由专科护士教会患者眼睑按摩和热敷,可用热毛巾敷眼睑,促进睑板腺分泌物排出,使泪膜脂质层均匀,增加泪膜破膜时间(breaking up time, BUT),改善刺激症状,要求1次/d;所有患者眼局部滴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药膏,对于睑板腺功能评分3分或虽为2分但症状迁延不愈者,在角膜染色阴性的情况下,短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及皮质类固醇类眼药。

1.4 疗效标准 痊愈:干眼症症状消失,按摩睑板腺无异常分泌物自腺口溢出,BUT正常。好转:干眼症症状缓解,按摩睑板腺无异常分泌物自腺口溢出,BUT正常。无效:干眼症症状无缓解,按摩睑板腺有异常分泌物自腺口溢出,BUT<10 s。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所有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以不同程度腺泡缺失、导管阻塞和压迫后睑脂排出减少为表现,按睑板腺压迫法计分,并结合裂隙灯下观察显示:0分者3例(2.4%),但裂隙灯下显示腺管上皮异常角化;1分者62例(49.2%);2分者50例(39.7%);3分者11例(8.7%),其中8例为男性,患者皮脂腺分泌旺盛,呈油性皮肤,且有长期熬夜及饮酒史。可见中度MGD者居多,占88.9%,其中40~60岁81例(72.3%)。

2.2 转归 所有MGD患者经2~6周治疗,均痊愈。

3 讨论

3.1 睑板腺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目前在基层医院眼科,许多患者因为眼干涩不适就诊,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其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睑板腺是特殊分化的皮脂腺,是一种管状腺体,开口位于皮肤黏膜交界处之前,与后唇平行呈线性排列,腺管开口与睑缘表面齐平,这种排列有利于脂质分布于泪膜的前表面。健康年轻人的睑板腺口由一组同心圆组成:最中央是角化的腺管,外围是奶油色的上皮下组织,最外面是皮肤或皮下组织形成的不透明环。睑板腺通过合成和分泌脂质,减少泪液蒸发,促进泪膜稳定性。睑板腺分泌睑脂具有如下功能:减少泪膜表面的蒸发;降低表面张力,以增强泪膜的稳定性;防止泪液从睑缘溢出;防止皮脂污染泪膜;睡眠时使睑缘密封。

3.2 睑板腺功能障碍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睑缘和睑板腺的结构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生变化,睑板腺的功能自然也受其影响。儿童期上睑缘厚度为1.43~1.63 mm,下睑为1.41~1.61 mm,无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过度角化或鳞屑性睑缘炎等表现,皮肤黏膜交界呈连续线形,紧贴于睑板腺开口之后,睑板腺开口为圆形。青春期后,睑缘厚度增加至上睑缘1.88~2.02 mm、下睑缘1.81~1.93 mm,眼睑血管增多,上睑缘变钝(多见于女性),可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过度角化或鳞屑性睑缘炎等,腺体开口出现突起或变窄,上睑可出现腺口阻塞。Sullivan等[2]发现,睑板腺具有雄性激素依赖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均可出现雄性激素分泌进行性衰减,出现睑板腺萎缩和泪膜脂质缺乏,而应用雄性激素可使睑板腺功能恢复。Worda等[3]曾报道应用睾丸激素治疗MGD后患者泪膜脂质层增加,但因其副作用较多,能否应用于睑板腺功能障碍尚处于讨论中。在睑板腺中也发现有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mRNA和蛋白,但这些性激素是否影响睑板腺功能尚不明确。本研究显示,40~60岁女性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对居多,女性绝经期前后全身激素水平变化明显,所以有待于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明确雌孕激素下降与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关系。

3.3 睑板腺功能障碍致干眼症的治疗 睑板腺的功能障碍包括睑腺炎、睑板腺管阻塞、睑板腺分泌异常等,已证实睑缘局部清洗和眼睑按摩、热敷对所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均有效。当睑板腺感染炎症时,细菌产生脂酸酶使正常脂质分解生成各种脂肪酸,该成分具有上皮毒性和刺激性,影响泪膜稳定性,可导致泪膜崩解、腺管阻塞。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使用抗生素眼液治疗,加用眼睑清洁、热敷、按摩等方法,增加眼部血液循环,保持睑板腺导管通畅,使睑板腺分泌恢复正常,有利于泪膜脂质层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从而恢复泪膜完整性,改善干眼症状。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对干眼症的病因有了新的认识——细胞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炎症在干眼症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IL-6、IL-8及人类白细胞抗原、前列腺素等,且炎症反应与干眼程度呈正相关。Stern等[4]认为,尽管干眼症的病因多种多样,但最终眼表的损害都是经过细胞因子受体介导的炎症过程。谭业双等[5]研究发现,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显著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抗炎治疗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有效。笔者对较重的睑板腺功能障碍致干眼症患者联合非甾体抗炎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炎也同样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 Pflugfelder SC, Tseng SC, Sanabria O, et al. Evaluation of subjective assessments and objective diagnostic tests for diagnosing tear-film disorders known to cause ocular irritation[J]. Cornea, 1998, 17(1): 38-56.

[2] Sullivan DA, Sullivan BD, Ullman MD, et al. Androgen influence on the meibomian gland[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0, 41(12): 3732-3742.

[3] Worda C, Nepp J, Huber JC, et al. Treatment of 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 with topical androgen[J]. Maturitas, 2001, 37(3): 209-212.

[4] Stern ME, Beuerman RW, Fox RI, et al. The pathology of dry ey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cular surface and lacrimal glands[J]. Cornea, 1998, 17(6): 584-589.

[5] 谭业双,周霞,许玲,等.抗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2,32(1):81-83.

1672-7185(2014)21-0056-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21.038

王荣荣

2014-06-10)

R777

A

猜你喜欢

板腺泪膜干眼症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长期玩手机小心得干眼症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干预价值
睑板腺萎缩是怎么回事
中西医结合治疗150例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谢学军中西医结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经验
睑板腺按摩护理联合自拟中药熏蒸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