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14-01-24刘鸣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8期
关键词:尿蛋白黄芪胆固醇

刘鸣辉

(建平县医院 肾内科,辽宁 建平 122400)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刘鸣辉

(建平县医院 肾内科,辽宁 建平 122400)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利尿消肿、抑制免疫、抗感染、降血压等综合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黄芪注射液1~2 mL/kg,每天一次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病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和胆固醇,并进行组间及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胆固醇含量两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芪注射液;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肾病综合征(N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为主的疾病,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浮肿及高胆固醇血症为主的一组综合征。好发于学龄前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三种[1]。西医治疗肾病综合征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对症支持等方法,但疗程长、易复发、易产生激素依赖和毒副作用[2]。黄芪注射液主要含黄芪多糖、氨基酸、蛋白质和大量无机离子,是黄芪的提取物,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保护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强造血系统功能、降低血小板黏附率、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贫血、增加肾血流量,对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肾脏疾病中有积极作用[3]。为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NS,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102例,其中男65例,女37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5±2.5)岁,病程半个月以上,全部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4]:①有明显水肿;②高脂血症;③血浆白蛋白低于30 g/L;④尿蛋白大于3.5g/24h。其中③④两项为必要条件。除外肾功能异常者、合并严重血尿者、继发性肾脏病者。102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常规利尿消肿、抑制免疫、抗感染、降血压等综合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黄芪注射液1~2 mL/kg,每天一次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病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和胆固醇,并进行组间及疗效比较。

1.3 疗效判定标准[5]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持续阴性,24 h尿蛋白定量<0.1 g,血浆清蛋白和胆固醇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效:尿蛋白持续(+)~(+)(+)、24h尿蛋白定量0.15~3.5 g,血浆清蛋白和胆固醇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及24 h尿蛋白定性、定量、血浆清蛋白和胆固醇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χ2分析,均数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病例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17例(33.33%),有效:20例(39.22%),无效14例(27.45%),总有效率72.55%;治疗组:显效32例(62.75%),有效:15例(29.41%),无效4例(7.84%),总有效率92.1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g/L)、血浆清蛋白(g/L)、胆固醇含量比较(mmol/L)

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g/L):治疗前(4.02±1.07),治疗后(1.22±1.01)。血浆清蛋白(g/L):治疗前(14.33± 3.07),治疗后(29.03±2.14)。胆固醇含量比较(mmol/L):治疗前:(9.26±2.27),治疗后(4.99±1.28);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g/L):治疗前(4.12±1.06),治疗后(0.14±1.01)。血浆清蛋白(g/L):治疗前(14.35±3.06),治疗后(36.13± 2.13)。胆固醇含量比较(mmol/L):治疗前:(9.35±2.16),治疗后(2.99±1.27)。两组在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胆固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可比性。疗程结束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胆固醇含量两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属于肾小球常见的疾病,该病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包括慢性肾炎引起的临床症群,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继发性肾综可由免疫性疾病、糖尿病以及继发感染、循环系统疾病、药物中毒等引起。肾病综合征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以下危害:①因为肾病综合征时肾间质水肿,蛋白浓缩形成管型堵塞肾小管等因素,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②肾病综合征在发病过程中,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自尿中丢失,血浆蛋白降低,影响抗体形成。③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使患者全身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如皮肤感染等,甚至诱发败血症。④患者因大量高脂血症、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体内常处在低血容量及高凝状态。因此,肾病综合征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且易复发,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治疗难度[4]。肾病综合征患者多辩证为脾肾两虚,可给予健脾补肾利水的中药,且久用大剂量激素常出现阴虚内热或湿热,给予滋阴降火或清热祛湿的中药,可减轻激素副作用,辅以温补脾肾中药常可减少病情反跳、巩固疗效,还可减轻骨髓抑制剂胃肠反应的副作用。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甘温升补,既善补中气、升清阳,又托毒生肌,利水消肿[6]。常用来治疗脾胃气虚之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脏器脱垂;体虚多汗;气血不足所致疮痈不溃或溃久不敛;气虚水肿,小便不利。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共有的表现,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富含微量元素硒,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机体对抗原的清除力,推动对肾小球基底膜的修复进程,而且能够保护肾小球基底膜的机械和电荷屏障,在减少通透性尿蛋白的同时,推进肌肉合成蛋白,进一步改善机体状况;黄芪还有利尿作用,能够直接减轻患者浮肿症状;黄芪能延缓肾小球硬化,增加肾脏的血液灌注量,提升肾小球的滤过率,保护患儿肾脏功能;黄芪能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功能,强化红细胞的变形功能,使高凝状态得以缓解,改善血流状态和微循环,降低血栓发生率[4]。本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胆固醇含量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笔者认为,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冯秀莲.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51例临床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23-24.

[2] 马卫平.中药黄芪在肾病综合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3):59.

[3] 高善斌,丁翔燕.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6例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2007,9(12):80.

[4] 庄亮.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3):47.

[5] 吴巧燕.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0,2(5):243-244.

[6] 林建荣,邓翠娥.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69-170.

R272

:B

:1671-8194(2014)08-0181-02

猜你喜欢

尿蛋白黄芪胆固醇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黄芪是个宝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