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创伤的术中护理

2014-01-24王凤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多发性体位输液

王凤华

(山东省曲阜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 曲阜 273100)

多发性创伤的术中护理

王凤华

(山东省曲阜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 曲阜 273100)

多发性创伤;护理

多发性创伤系指在同一机械作用下,人体同时或遭受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较严重创伤。其特点是伤势较重,失血量大,生理紊乱严重,但由于诊断和治疗上的措施必须同时进行,因而带来处理上的困难。本文报道了55例多发性创伤(不含颅脑损伤)的术中配合,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55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者66岁,最小者14岁;ISS评分超过25分者13例;在16~25分之间者32例。入院时以腹部损伤为主者28例,以胸部损伤为主者4例,以脊柱骨折为主者6例,以四肢骨折为主者17例,同时合并骨盆骨折者8例;术中死亡2例。

1.2 手术处理

本着抢救生命、先急后缓的原则,全部病例中行肝破裂修补及脾切除15例,下腔静脉破裂人工血管搭桥1例,肺破裂修补3例,心脏破裂修补1例,腰、胸椎切开复位内固定6例,四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7例,同时两个部位以上手术者9例。

2 体 会

2.1 术前准备

多发性创伤患者病情紧急,多数由急诊科直接进入手术室,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进行术前准备,包括输液准备、急救药品准备、心电监护准备、电刀、吸引设备准备及手术器械准备等。

2.2 手术期间的配合

①开放静脉输液通路:输血、输液是严重创伤患者急救的基本治疗措施,能否及时有效地输血补液,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无穿刺禁忌的前提下,应首选上肢静脉输液,其目的是确保输血补液的效果,并使术中用药尽快发挥作用。这是因为上肢循环比下肢循环要快,对于血液容量严重不足的创伤患者这种差别更为明显。禁忌选择受伤的肢体进行输液。如静脉穿刺困难,可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穿刺部位选择: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及股静脉。②协助麻醉诱导:创伤患者多是急症手术,尤其夜间患者较多,且多为全麻。由于手术室工作人员相对较少,护理人员应主动帮助麻醉医师对患者实施麻醉,包括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内存留的异物,人工通气等,同时注意这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③摆放手术体位:摆放手术体位应与外科医师一起进行,其要求是既要充分暴露手术野,又不能加重患者原有的损伤。要保证患者舒适、安全,杜绝因手术体位引起的损伤。Fritzlen等[1]分析了44例在麻醉手术期间造成神经损伤的患者,认为造成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是患者体形异常、麻醉方法、手术体位不合适、ā位垫放置不合适以及使用止血带等。McEwen[2]提出巡回护士应熟悉患者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创伤的机制、患者的危险因素、潜在的并发症以及ā位装置,确保患者术中合适的体位。④术中配合: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及呼吸等,同时还应监测患者的尿量、中心静脉压、静脉充盈度、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肢端温度等。如有条件应进行血气监测。所有这些都为患者休克程度的改善与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医嘱调整输血输液的种类及速度。观察手术步骤,及时补充手术器械和敷料,经常检查患者,尤其是电刀负极与患者接触的部位,防止压伤和烫伤等意外伤害。

3 预防并发症

严重创伤的并发症较多,包括创伤性休克、挤压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急性肾功能不全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低体温等,如预防和处理不及时,每一种并发症均可导致患者死亡。Dice[3]总结了术中DIC的预防方法,认为护理人员应迅速识别和纠正引起DIC的危险因素。对创伤休克最理想的复苏液是新鲜全血和电解质溶液,对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应以新鲜血为主,如无新鲜血,在输入库存血液的同时应给予一定量的血小板制剂和新鲜冰冻血浆,同时还应注意全血和平衡盐液的比例。注意保暖,预防低体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易发生低体温且常被医务人员所忽视,大约50%手术患者中心体温低于36 ℃,而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设定在37 ℃,轻度低温(34~36 ℃)是一种不良刺激,机体会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造成术中低体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手术间的低温环境、大量输入室温下的液体和血液、较长手术时间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抑制作用、体腔开放等。据报道,成人静脉输入1 L与环境温度相同的液体,中心体温下降约0.25 ℃。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凝血机制障碍、伤口愈合时间延长、感染增加、药物代谢降低,还可引起严重的心肺疾患。国外有研究表明将静脉输注的液体加温至37 ℃可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4]。手术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2~25 ℃,应用循环热水毯对患者进行体温保护,可降低感染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4 手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应与器械护士详细核对手术器械和敷料,与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一起将患者送到病房或重症监护病房,并同病房接班护士详细交接患者情况,包括患者入手术室的病情、手术的种类、术中的输血、输液的种类及用量、术中的用药情况、尿量及患者目前的状况等,待接班护士明白无误后方可离开患者。

总之,良好的输液通路,合适的手术体位,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监测,合理的输血补液,敏捷的术中配合,妥善的术后处理是抢救多发性创伤患者成功与否的关键。

[1] Fritzlen T,Kremer M,Biddle C.The AANA Foundation Closed Malpractice Claims Study on Nerve Injuries Duringanesthesia Cdre[J].AANA J,2003,71(5):347-352.

[2] McEwen DR.Intraoperative positioning of surgical patients[J]. AORN J,1996,63(6):1059-1063.

[3] Dice RD.Intraoperative disseminated intravasular coagulopathy[J]. Crit Care Nurs Clin North Am,2000,12(2):175-179.

[4] 赵书娥.围手术期低体温及其护理[J].国外医学分册,2000,18(1):12.

R473.6

B

1671-8194(2014)21-0282-02

猜你喜欢

多发性体位输液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安徽输液“负面清单”效果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