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住院病例的临床分析

2014-01-24周玲玲徐志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白山市休克传染病

周玲玲 徐志波

(白山市传染病医院,吉林 白山 134300)

4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住院病例的临床分析

周玲玲 徐志波

(白山市传染病医院,吉林 白山 134300)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临床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以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表现为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病理变化[1]。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我省以林区为主,为了详细了解吉林省白山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特点,本研究对白山市传染病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2012年1月至12月在白山市传染病医院感染科住院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40例,患者病例资料完整。

1.2 流行病学特征

①发病时间:1~12月份发病病例数分别为5、6、4、1、1、1、1、1、5、6、7、2例,分别占12.5%、15%、10%、1%、2.5%、2.5%、2.5%、2.5%、2.5%、15%、17.5%、5%。②性别及年龄分布:男33例;女7例。男女比例为4.7∶1,年龄19~70岁,平均(46.7±0.5)岁。③地区分布:白山市城区11例(27.5%),县区29例(72.5%)。④疫苗接种史:3例患者有明确的疫苗接种史,占7.5%,其余均未接种。

2 临床表现

4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均有发热,其中就诊时伴有头痛28例,眼眶痛11例,腰痛21例,全身乏力和/或全身酸痛者17例,腹痛16例,恶心、呕吐32例,以休克就诊2例,以少尿就诊27例,病程中合并不同程度心肌损害[心电图改变和(或)心肌酶谱改变]31例,肝损害(转氨酶升高和或胆红素升高)26例,肺部感染3例。

3 实验室检查

WBC异常24例(60%),其中WBC<4×109/L6例,WBC(11~20)×109/L16例,WBC(21~30)×109/L2例;PLT异常36例(90%),其中PLT(51~100)×109/L27例,(11~50)×109/L8例,PLT<10 × 109/L1例。尿蛋白阳性37例(92.5%),其中(+)24例,(++)11例,(++++)及以上2例,血BUN和或Cr异常34例(85%)。

4 诊 断

4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7年2月4日颁发的《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2],并且经血清特异性抗体IgM阳性确诊,同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肾损害。

5 治 疗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早期入院应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减少外渗,改善中毒症状,预防DIC等治疗,中晚期针对病理生理治疗,如低血压休克期给予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纠正酸中毒等扩容治疗;少尿期予以限制液体量的摄入,如用呋塞米利尿,甘露醇导泻,必要时行肾脏透析治疗;多尿期予以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继发性感染等治疗措施。其中,2例因休克就诊的患者给予心电监护;行普通血液透析治疗患者7例。

6 转 归

4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住院9~27 d,平均18 d。系统治疗后,37例治愈,2例好转,1例死亡。死亡患者为危重型,WBC(21~30)×109/L,PLT<10 ×109/L,BUN 31.7mmol/L,Cr 679 μmol/L,ALT 665 u/L,AST 726 u/L,TBIL 234 μmol/L,DBIL 110 μmol/L,LDH 749 u/L,HBDH 307 u/L,CK-MB 48 u/L,CK 92 u/L,尿蛋白(+++),便潜血阳性。死因为少尿期多脏器功能衰竭。

7 讨 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我国主要以黑线姬鼠、长尾黄鼠、黑线仓鼠、大仓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林区以大林姬鼠为主,传播途径比较广泛,以呼吸道、消化道、接触、垂直、虫媒传播为主,人普遍易感。我国是本病高发区,大部分省份均有病例报道,以林区为主,有明显地域性,吉林省是发病较高的疫区。本研究显示,肾综合征出血热全年均有发病,冬季为本病高峰期,1~3月份和9~11月份占82.5%,40~56岁为高发年龄段,发病地点以县区林业及农村为主,占72.5%,该年龄段人群经常在林间及地间干活,有野外作业史,接触鼠类及排泄物机会多,另外壮年男性体质好,免疫功能活跃,也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从40例患者临床表现看,每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但头痛、眼眶痛、腰痛占的比例不高,并非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三痛”症状,且无典型的醉酒貌。针对基层医务人员在首诊中,不能以常规典型变化来印象诊断,易被排除本病。有近一半的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中毒症状,易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应引起消化科医师的重视。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应加以重视。心肌损害和肝损害发生概率高,与文献报道相符合[3,4]。40例患者均有肾功能损害,且1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提示该疾病可引起全身多脏器的损害。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40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总结分析,使本地区医护人员更熟悉和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特点,从而减少误诊率,提高治愈率。92.5%的患者明确无出血热疫苗接种史,是感染发病的主要原因。因而,加强本地区出血热疫苗的广泛接种,能有效降低本地区出血热疾病的发病率。

[1] 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91.

[2] 杨为松.肾综合征出血热[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87-491.

[3] 姜杰,程春红.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肝损害7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58-159.

[4] 邬小萍,钟渊斌,易冬英.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心肌损伤66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22(5):349-351.

R692

B

1671-8194(2014)21-0148-02

猜你喜欢

白山市休克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白山市红色文化资源的调查与价值研究
传染病的预防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吉林省白山市通联站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白山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