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旭明:将摄影作为事业不能仅仅依靠兴趣

2014-01-23张旭明孙剑宇

摄影世界 2014年1期
关键词:摄影客户职业

张旭明 孙剑宇

随着数码摄影的成熟与普及,拍一张照片已经不再是件难事,但若要拍出好照片,且以摄影作为谋生手段乃至职业与终身事业,其难度的增加则绝非一种普通的量变。因为除去技术与职业素养的因素,职业摄影师还必须面对开拓市场的艰难与客户们挑剔的眼光。初入行时,很多摄影师或许都曾感慨:成为职业摄影师与单纯拍照片是那么地不一样!

在职业摄影师的道路上,唯有原地踏步你才不会感受到趋步向前的那份艰辛。走在这样一条路上,有人跌疼了、跌怕了,便停下脚步,尝试着劝说自己放弃;也有另一种人,任伤痕累累,依然以信念作为动力向着终点前行。两者可能皆会遇到“山重水复”处,然而只有后者有资格迎来“柳暗花明”时。

关注摄影职业与职业摄影师群体是《摄影世界》长期以来的办刊宗旨之一,他们缘何选择这份职业?又是怎样理解这份职业?从本期起,我们将与您相约此栏目,对话中国当代职业摄影师,透过他们的足迹,探寻其通往成功的蛛丝马迹,梳理中国职业摄影师群体和摄影职业的发展脉络,深度解读当前摄影职业环境。

为了更广泛、全面地诠释职业摄影师在从业过程中的个体经验,从中探索共性话题,由本期起,在新闻摄影、广告摄影、产品摄影、时尚摄影等各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职业摄影师将轮番做客本栏目,畅谈自己在职业道路中的收获与对职业摄影的理解。我们衷心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些对话实录中各取所需,助力摄影师职业生涯,使自己在这条道路上更好地前行。同时我们也希望以此栏目作为载体,搭建起一个职业摄影人之间的交流平台,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

张旭明老师你好!作为一名商业摄影师,你的作品在时尚、广告、书籍等多个领域都得到应用,在业内也拥有较高的认可度。今天,我们希望请您和我们的读者分享您在职业之路上的宝贵经验。

张旭明(以下简称张):你好,我也非常荣幸能够在新年伊始,借《摄影世界》“职业之路”栏目这个平台,来与大家分享我从事职业摄影师这项工作当中的一些体会。

既然是探讨摄影职业道路,那么究竟什么是职业摄影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是必然要提及的问题。不妨谈谈你的看法。

张:从广义上讲,我认为凡是以摄影作品为商品而获得经济收入,并以此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摄影师都应该归为职业摄影师。至于如何能够成为职业摄影师,我想不同类型的人,不同的现实境遇,不同的人生经历以及对这个行业不同的解读,也会赋予其多样化的入行原因吧。

的确,选择进入职业摄影这个领域,可能有些人是依靠对摄影浓厚的兴趣,有些则是因为所学专业对口、就业比较容易,还有些可能是因为生活的需要。你在当初是如何接触到摄影的?

张:接触摄影,最初应该还是兴趣所致。事实上,在第一次摸到相机的那个瞬间,我就对摄影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大约在我上初中时,家里有一台傻瓜胶片相机,其实当初并不知道怎么拍,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拍,题材也基本局限于“花花草草”或“到此一游”之类,但只要把照相机拿到手里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兴奋。在那个阶段,我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天,我要以此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

恐怕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或立志成为职业摄影师的人都有过和你类似的经历。但是同时我们也知道,想要最终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光凭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在摄影圈中,技术才是摄影师的核心竞争力,是其能否生存、立足的根本。

张:非常赞同。实际上我一直认为摄影技术是一个职业摄影师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中的核心元素,因为它直接决定着你能否拍出好的照片。

你认为提高摄影技术的最佳途径是什么?能否实现速成?

张:速成是不太可能的,就像古语说的那样,“治国无奇策”,摄影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所谓的速成不过是针对某一类拍摄集中掌握一些小技巧,可能会有助于你提升拍摄这类照片的水平,然而这种技巧往往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认为如果真的想打磨自己的摄影技术,系统的理论学习还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摄影专业,有的教学设施与师资力量配备得很好,有利于摄影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但在你的求学时代,设有摄影专业的院校并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当年你是如何开始接触并学习摄影的?

张:我当时所考入的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有一些摄影课程,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才真正开始了对摄影理论的系统学习。记得当初学校课程考试的最高分是90分,我大学4年里曾经拿过3门课程的满分,其中之一便是摄影。

你在大学期间接触了一段时间的摄影学习,主修专业是设计,又是什么因素使您在大学毕业后走向了职业摄影师的道路?

张:做这样的决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并存的。第一次产生想要从事摄影工作的愿望源于大学毕业后的一次旅行。那次旅行几乎持续了整整一年,期间我走过了国内很多地方,看到了山河

的壮丽,看到了各个地域、人群不同的生活状态以及人性的善恶美丑,同时也重新对自我进行了一番审视。

这一年里,我也开始尝试用镜头去记录所看到的一切。当我结束旅行,看着冲洗出来的照片时,拍摄期间种种并不太具体的美妙感觉就会浮现出来。可能是在那个时候,我的心里埋下了成为职业摄影师的愿望,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只是它并未马上生根发芽。

你毕业后没有马上选择自己喜爱的摄影作为职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张:主要是由于自己刚刚毕业,迫切需要解决填饱肚子的问题。在那个年代,摄影无论从行业发展状况还是专业技术手段上看,都远不及现在这样发达,摄影师的工作状态与社会地位与现今也是天壤之别。于是我像那个年代大多数毕业生一样,本着专业对口、迅速入职的基本原则,顺利进入广州一家设计单位。但后来我发现,那份每天面对电脑的工作,并不能让我感到有趣。

也就是在那段期间里,有次翻看报纸时,一条招聘摄影助理的信息让我有了想试一试的冲动,我把电话打了过去,并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和想法,对方同意见面谈一谈。由于我还算具备一定的摄影基础,对摄影又有着浓厚兴趣,在面谈中没有遇到太多困难。没过几天,我就接到了被录取的电话通知。想起来,这应该是我成为职业摄影师所踏出的最重要一步。endprint

在当时,你作为摄影助理具体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你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摄影师?

张:我的老师是广州当地比较有名气的一位商业摄影师,主要拍摄广告片。他的技术非常好,而且工作作风严谨,对每一个拍摄细节都精益求精,甚至可以说是苛刻。就实而论,我今天的很多工作习惯与对自我的要求,都深受老师影响。

刚做那份工作的时候,由于缺乏广告拍摄的实际经验,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搬设备、摆道具,老师很少向我就拍摄手法进行讲解,更多时候要靠自己去揣摩、领悟。如果贴切些形容这份工作,我应该更像以前的学徒工,典型的师傅带徒弟,边干边学。

谈谈你在“学徒”期间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拍摄吧。

张:我记得有一次老师为某大米品牌拍摄平面广告,基本创意是画面中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置于这个品牌大米包装的前方,而我的工作除去搬运沉重的摄影设备,就是给米饭“制造”热气。这需要把香烟产生的烟雾吹到米饭上,但不同的烟在不同的燃烧强度下,所体现出的颜色、聚散程度、上升状态都不相同。为了使烟雾更接近水蒸汽的样子,我一连吸了2种品牌5根香烟,这对于一个不吸烟的人来说真的相当痛苦。但就是在咀嚼着辛辣、呛人味道的同时,我也第一次体会到了广告摄影工作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了解到职业摄影师对最终出片效果所应有的责任心。

看来做一名摄影助理的确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不过这是你在走向职业道路之前磨练自身技术的一个最重要阶段吧。什么时候您开始独立拍摄项目?

张:是的,非常重要,这段时间几乎是我到现在以来摄影技术提升最快的一个阶段。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带着种种的问题去看、去听、去摸索,然后把这些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慢慢地,我发现自己也可以独立去拍一些作品了。

大概是1999年左右,我的老师第一次把一个项目交给我来做。那是为某啤酒厂商做的一次广告拍摄,师傅把这项工作交给我,也算是对我的一次考验或者是一次考试。如果这次搞砸了,以后可能就接不到太多的独立拍摄机会,更不要提进一步发展了,所以我对待那次拍摄格外认真。

国内外的啤酒广告摄影作品现在都比较多见了。当时商家对这个项目的拍摄有什么具体要求?拍摄过程中又经历了哪些困难?

对于啤酒广告来讲,这次的创意要求并不算太难,无须定格喷洒出的啤酒沫,酒瓶外也不需要用水雾去营造“冰爽感”,单纯表现好一个玻璃酒瓶就可以。但由于平时很少能在机位上操作相机,而老式的座机操作又相当复杂,因此仅仅在对焦、调节参数这些环节上就花去了大把时间。加上没有波拉片(指即拍即得、一次成像的宝丽来照片),无法预测光比效果,得反复测光,并根据数值对各个闪光灯的位置以及输出光量进行调节。拍摄完成后我心情依然忐忑,整个晚上都在想实际出片会是什么效果。直到片子洗出来得到老师及客户的肯定,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地。

听说在这之后您接到并独立拍摄的商业摄影项目越来越多,在广州地区发展得很好,也有了一定的名气,但又因何选择了“北漂”呢?

实际上我当初选择北上是因为受邀来这里教书。

在那个阶段,你在摄影方面是怎样的一种工作状态?

由于当时教学工作可以让我赚得一份还不错的薪水,所以我没有像大多数“北漂族”一样去住地下室的集体宿舍,而是租下了一间30平米左右的一居室。那个房子是1980年代典型的老房子,有狭长且面积局促的客厅和一间16平米的卧室。为了把摄影工作室搞下去,我就把刚刚能够放下一张床的客厅改造成了卧室,把卧室布置成了影棚。空闲的时候我就会按着报纸上招揽广告拍摄的号码给广告公司打电话,有工作的时候就拼命做,累了倒头就睡,算是工作、休息一体化的一种生活体验吧。

我第一次听到你工作室的名字,感觉古朴、别致,以为是古时某位隐士的居所名称。决定单干的摄影师都要给自己的工作室起名,能谈谈你起这个名字的想法么?

古朴、别致两个词是很高的评价了,我并不敢说“紫羿云天”包含着什么高深意境,只是将自己对摄影师这份职业的一些感受融入到这个名字当中,其中核心的一个字就是“羿”。大家可能都知道后羿射日的故事,后羿善用弓箭嘛,而摄影师常被人称为“摄手”,所以我就选了一个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强射手的名字,算是对自己事业的一种美好寄寓。

那么“紫”呢,作为颜色应该说是走在冷暖两种调子的交叉路口,既能给人时尚、新锐的感觉,又透出一些古朴。结合“紫羿云天”这四个字综合来讲,我是希望这个工作室能够成为时尚摄影师的一片天地。

任何一家商业摄影工作室的经营,都离不开客户。不夸张地说,客户是摄影师的衣食父母。很多摄影工作室经营者迫切需要扩展自己的客户群体,但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这方面,能否谈谈你自身经营工作室的经验?

首先来讲,客户确实是商业摄影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客户几乎可以说是摄影工作室获得经济来源的唯一保证。我认为招揽或者结识客户的途径主要有3个方式。

一是多看招聘类的广告,自己主动去找。事实上在我的事业刚刚起步时能够做到的也只有这个,虽然这样的效率确实会很低,例如我会给100家广告公司打电话,其中大约90家会直接拒绝,10家会将电话转接到创意总监处初步谈一谈,而最后可能只有一个总监会和我见面,看我的作品。

第二就是客户间的口口相传,当你做了一个比较成功的项目之后,就会获得一定的口碑,在行业内的知名度会相应地上升,就会有一些客户主动来找你谈项目。

第三应该是网络的自我推广,通过网络途径去表现自己的优秀作品及创意想法,是一种快捷有效地吸引客户的手段。自媒体时代嘛,像我这种不太善于网络经营的人,也在新浪注册了一个“@紫羿云天张旭明”的微博用作宣传或展 示。

但我想强调的是,无论你通过哪种途径去寻找客户,都是以你手中有优秀作品为前提的。不管是哪种客户、哪一类型的商业摄影,任何天花乱坠的表述都不如几幅优秀的摄影作品更能打动你的客户。endprint

你在实际经营中新老客户的比例大致各占多少?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样的客户比例结构?

就我这个工作室而言,比例大概是老客户约占一半左右,新客户占25%,另外25%则是一些朋友介绍过来的客 户。

我认为这种结构主要还是符合一种市场习惯,广告公司会比较信赖曾经合作过的工作室和摄影师,双方都相互了解,以便节约时间,提高合作效率。所以,精心进行每一次拍摄,并且注重客户的积累,应该是摄影工作室能够稳定获得项目的重要途径。

你在广州与北京都从事过商业摄影,那么相比较而言,两个城市的摄影市场有何不同之处?

两地的摄影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先说广州吧,可能出于广州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期作为国家经济前沿的缘故,其商业摄影十分发达,大多数摄影师也都乐于从事这一行。这种氛围也日渐促成了广州的摄影市场“商业”一家独大的局面。

反观北京摄影市场,我觉得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包容”,在题材上,人文、商业、风景、建筑、婚纱、人像写真各有一席之地,而每一类题材也都有各自的摄影师圈子,这种包容既是北京摄影市场的特质,同时可能也是北京这座城市和北京人特质的一种体 现。

由于中国摄影市场的发展现状,大多数工作室的经营情况还是比较艰难,甚至有一部分人会选择放弃,能够坚持走这条路并最终走向成功的人似乎并不多,您在困难面前是否曾经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你认为能够支撑一名摄影师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我认为我能把摄影作为事业坚持到现在,兴趣固然是最基本的,更重要的是对摄影的执着与坚持。从事所有与艺术相关的工作,想取得成绩,都需要抱有一份执着和坚定信念,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金钱。

我的事业有过低潮,有过困难,但放弃摄影之类的念头最多也就是在脑海里一闪而过。每一个追逐艺术梦想的人,都希望自己可以登得更高,走得更远。

听说你的工作室现在有一些学生,他们具体负责什么?你会开薪水给他们吗?

他们所做的工作,确切地讲还是属于摄影助理的范畴,协助我的日常拍摄,并帮助我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属于半学半工吧。薪水当然会开,至于具体数字,在此就不透露了。

好吧,非常感谢你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希望你能给眼下正在从事职业摄影或即将从事这个职业的朋友们一些建议,使他们能够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建议的话,我想大致可以讲四点。一是对自我的定位要准确,事实上我对自己所从事的商业摄影师的定位类似于一个手工艺者或者匠人,通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辛勤付出来赚取报酬,从而保证自己的生存,切勿盲目追逐所谓的艺术家或大师的光环。

二是想要把摄影做得更职业,就要耐得住寂寞,无论是事业刚刚起步或者是从事了一段时间工作的摄影师都应该把握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总是抱怨自己的薪酬,薪酬的高低永远不是衡量一位摄影师水平的唯一标准。

三是要注重自我的推广,在商业摄影圈中,摄影师的知名度一方面来自客户口碑及媒体、媒介的宣传,另一方面则来自自我的推广,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网络高度发达的自媒体时代,更应该注重优秀作品的累积和自我的宣传。

第四是,作为刚刚入行的商业摄影师,法律意识一定要有,在接到项目的时候务必要签订合同,口头约定无法保障你应得的正当权益,包括你的底片使用权以及薪酬的支付方式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摄影客户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我爱的职业
23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