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景观家具设计的调查与研究
——以南京地区为例

2014-01-23李汇龙邵晓峰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4年7期
关键词:家具南京装饰

■李汇龙 邵晓峰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37)

城市景观家具设计的调查与研究
——以南京地区为例

■李汇龙 邵晓峰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37)

1 前言

城市空间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复合体,如果我们把城市景观比作是城市空间华丽的“外衣”,那么景观家具则是这“外衣”上最闪亮的“纽扣”。景观家具作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装饰了我们的生活世界,它还承载了人们匆忙的脚步、艺术的思绪、情感的印痕、历史的积淀。景观家具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的公共艺术是同步的,其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1],景观家具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词汇,它除了景观座椅外,包含了一些环境设施,如公交候车亭、导识标志、景观路灯等。

南京做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其城市景观与景观家具发展的脚步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公众对景观家具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于此,我们对南京的景观家具展开调查与研究,并探索适合南京本地特色的景观家具设计新途径。

2 调查内容与问题诊断

2.1 调查内容

这次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景观家具中的坐具、(图1-3)公交候车亭和导识标志牌(图4)。调查的地点主要有南京1912历史文化街区、长江路景观文化街西段、大行宫市民广场、南京图书馆中庭、老门东历史文化步行街、山西路市民广场、玄武湖公园。调查样本之所以选定在这些地方是因为它们都位于南京的市中心,人流量大,对景观和景观的家具的使用频率高,使用人群的年龄结构层次丰富。以此为调查对象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出其景观家具所暴漏出来的问题,以便于我们对症下药。

2.2 量的匮乏

现代主义设计大师路易斯•亨利•沙利文(Louis Henry Sullivan)曾今提出了一句著名的口号“形式服从功能”,他把功能看成了设计的第一性要义,那么既然要满足功能,就必须先满足量的需求,连量都没有,试问功能又从何谈起呢?本次调查所暴漏出来的南京景观家具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数量太少。以景观座椅为例,它不仅是景观装饰元素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是其所具有的实际功能,当人们在一个景观空间中游玩之时,一定会产生疲倦,从而游人就需要能供其坐下来休憩的地方。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行宫市民广场只有不足15个石条来充当景观座椅(图5),而每个石条只能坐两人,位于繁华市区的大面积市民广场只能容纳不超过30人次坐下来休息,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2.3 功能的缺失

城市景观家具除了装扮城市空间外,还不能脱离了其所在场所的特定功能[2],缺乏了必要功能的景观家具只是城市空间毫无意义的累赘。美国哲学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曾今指出,对于功能来说,首先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之上。放眼当今的景观家具设计,这其中就不乏功能缺失或不全的客观存在,比如在南京的很多公交候车亭的设计中它们就没有能让人坐下的装置(图6)。也许这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不设置座椅能消减不少的支出,也能减少维护的费用,但是公交候车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使用频率最高的景观家具之一,连一个能让人们站累了坐下来等车的装置都被抹去了。既然如此,那么怎么不去用一块简易的告示牌子来代替候车亭呢?显然,为了美观,我们的城市大量的使用了候车亭,但使用的同时我们不能去截断它本身所特定的功能。

2.4 情感的移位

城市景观家具作为城市空间的构成物之一,除了功能的满足外,它还需要满足人的内在情感和精神的需求[3]。情感化的景观家具设计是一种基于人们内心世界的愿望诉求和精神需要的设计活动,精神世界的体现就成为了其设计活动重要着力点。但是在实际的景观家具设计活动中,设计者们却往往忽视了把情感融入作品之中,这些作品在形式上虽然是空间的组成之一,但在使用者的内心世界中却没有任何的存在感。调研中发现这种情感移位严重的景观家具充斥着城市空间。例如在南京1912历史文化街区的一处景观座椅(图7)就是设计情感移位的典型案例,这具座椅暴漏着粗糙的红砖表面,水泥勾缝宽窄不一,没有附着任何装饰,其人体工程学也不符合正常人的需求。由此看见,没有情感元素的景观家具,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

3 景观家具设计的新对策研究

在实地调研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下一步就是有针对性的提出当今城市景观家具设计的需要探索出可行性高、实用性强的新对策和新途径。

3.1 体现公共性与参与性

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权利来平等享受城市公共设施[4],诚然,景观家具也包含在其中,它隶属于全部市民,不是某些阶层所专属特有的。景观家具设计的公共性是指以符合大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满足不同人群的功能和精神诉求。其中“不同的人群”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出发点,它包含了小孩、青年学生、成人、老人以及有特殊需求的群体。如果要真真切切的体现出具有公共性的景观家具设计,那么就必须考虑到受众的多层次性,不能单一片面的以满足某一类人的需求来思考和设计。唯有为多层次受众所设计的景观家具,才能切实的符合公共性的要求,才能行之有效的为市民服务。

■图1 南京1912历史文化街区的数池坐具■图2 南京长江路上的景观坐具■图3 南京图书馆中庭的景观坐具■图4 南京长江路上的导识标志■图5 大行宫市民广场与其中的石条坐具■图6 缺乏“坐”的功能的公交候车亭■图7 南京1912历史文化街区中不合理的景观家具■图8 南京的辟邪■图9 南京云锦中的经典纹饰

对于参与性而言,在当今,城市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属于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的一个分支,因此,这些景观家具的设计项目绝大多数都是以政府为主导,设计师具体负责为主要的模式,而作为使用者的市民却被挡在了设计的门外,没有发言的机会,只能被动的接受设计成果。那么要体现参与性,我们不妨在设计的起初阶段让一部分市民代表也参与讨论的过程,他们来自广泛的群众之中,因而他们的建议也是群众的呼声,在结合了市民建议的基础上再去进行深化设计,不但能体现公共性和参与性,还能更好的满足大众和民生的需求。

3.2 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南京作为一个历史沉积厚重,文化艺术发达,社会经济繁荣的现代都市拥有别于其它的地域文化特色,若将这些宝贵的地域文化特色能融入到景观家具的设计之中来,不但能提高其设计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格调,还能提升使用者对这座城市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南京地域文化的代表物之一“辟邪”(图8),就是一个能被景观家具设计所利用的很好的文化元素。如果设计师在为南京设计景观家具的时候把“辟邪”融进家具的某个装饰部分之中,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可以丰富装饰手段,还能直接明了的展现南京地域特色。但在调查中,我们没有发现景观家具中有任何的“辟邪”元素装饰。除了“辟邪”外,能代表南京特色的且能被景观家具所应用的装饰元素还有,南京云锦中的经典纹饰(图9)等。

3.3 协调好功能与装饰的关系

现代主义设计与机器紧密关联[5],“机器美学”则把功能至上看作现代主义设计的“金标准”,毫无疑议,对于景观家具设计而言功能的到位也是其第一性的要义。对于装饰的态度现代主义是旗帜鲜明的反对,奥地利设计师道夫•卢斯(Adolf Loos)曾提出过“装饰即是罪恶”的著名口号,可是现代主义的“恶饰”的信条很快就遭到了人们唾弃,原因很简单,他们所设计出来的物品太单调了。那么在景观家具的设计中,我们就应该合理的处理好功能与装饰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始终把功能的体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这个前提下,运用适合南京地域的装饰元素和装饰技术手段来美化家具。我们不能过分的解读现代主义“恶饰”的理念,用数量合理、技艺到位、设计科学的原则来对城市景观家具进行装饰,这反而能更有利于功能的展现和民众的认可。

3.4 关注弱势群体

设计所关注的客体对象永远是人,设计自身并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是“为人服务”[6],设计活动也只有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在实际的设计活动中,要做到以人为核心,除了关注正常人群外,我们还应该给那些特殊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怀,这些特殊群体包括病人、小孩、老人、孕妇、残障人士等。科学合理的城市景观家具设计正是承接这些特殊人群生理,心理需求的实物载体,在具体的设计中对他们的需求给予更多倾注,不仅能改善景观家具的物理合理性,还能提高和改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从而进一步的净化和美化我们的社会生态生存环境。

3.5 注重设计的可持续性

当今设计的主流趋势之一就是绿色设计,绿色设计主张设计作品和设计活动都应该保护生态环境,对原材料进行效用最大化开发和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能产生长久可持续性的效益。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现实的景观家具作品中,绿色设计的思想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可持续性效益也难寻迷踪。在可持续性景观家具的设计上,北欧现代设计中有很多例子值得我们学习,芬兰设计师蒂姆•塞瑞(Timo Sairi)用废弃的合成塑料所制作的椅子就是循环利用了材料,减少了成本开支,另外在芬兰还有很多设计师都会用木材的边角料来生产椅子,例如特波•沃特瑞斯特(Teppo Vahteristo),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可持续性设计的有价值的创新之举。那么具体到南京地区的景观家具可持续性设计方面,我们还应该结合其具体的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例如南京地区的酸雨比较严重,酸雨种类多,那么在景观家具的材质上我们就因该尽量避免或者少用木材,应为木材的防腐效能不高,若使用较多,会给后期的养护增加成本。可持续的性的景观家具设计不是理想中的乌托邦,只有当我们真正的把持续性和绿色设计的观念融入设计的灵魂中来,那么设计出健康、耐久、生态、持续的景观家具新作品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4 结论

综上所述,南京城市景观家具作为这座城市空间的美化和功能因子,对人们的生活环境的妆扮,精神的展现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对城市景观家具的关注程度也日趋提高,对它的期望也越来越大,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其中还存在着诸多不科学的地方。那么要解决这些矛盾,我们可以从景观家具的本体出发,关注其公共性和参与性的特征,协调好功能与装饰的辩证关联,以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为支点,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设计的持续性贯注到具体的设计活动之中,故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来南京的的城市景观家具一定会成为人们认识这座城市的一扇明窗。

(责任编辑:贺 辉)

[1]邵晓峰.探索中的前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回顾与展望[J].艺术百家,2009(05):29-36.

[2]邓莉文,陈杰.城市公共家具审美体验的影响要素解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05):70-71.

[3]童俐.儿童家具情感化设计原则之解析[J].装饰,2012(02):102-103.

[4]吴冬蕾,赵军.我国城市街道家具与设施设计的现状及思考[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9(06):22-23.

[5]陈岸瑛.机器与人民——现代主义设计伦理思想溯源[J].装饰,2012(10):19-25.

[6]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13.

Survey and Research on the City Landscape Furniture Design: Taking Nanjing Area As an Example

Li Huilong & Shao Xiaofeng

对南京城市景观空间系统代表性节点中的景观家具展开调查,通过在分析其设计中所暴露出来的弊病,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南京城市景观家具设计应从其本体出发,注重公共性、参与性、地域文化性及协调好功能与装饰的关系并关注弱势群体和可持续性设计等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新对策。

城市景观家具;空间 ;调查 ;新对策

By taking a survey on the landscape furniture of the representative nodes of the Nanjing urban landscape space system, and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the weakness exposed in the process of landscape design,new concrete an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which point out that the design of Nanjing landscape furniture is supposed to be based on the real characteristics of Nanjing itself,emphasizing its publicity,participatory,cultural locality,furthermore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function and decoration and focusing on the minority group and sustainable design.

Urban Landscape Furniture; Space; Survey;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S664;TU237

A

1006-8260(2014)07-0030-02

猜你喜欢

家具南京装饰
“南京不会忘记”
鲤鱼旗装饰坠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装饰圣诞树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南京·九间堂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DIY节日装饰家
装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