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论视角下“知识分子”的科学含义

2014-01-23

文化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世事言说知识分子

(运城学院思政部,山西 运城 044000)

引言

当代中国,任何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都无可回避地需要面对一个看起来似乎简单事实上却非常复杂的问题,那就是“知识分子”是什么?但事实上,“知识分子”这个词却又是个认真推敲起来很难说清楚的概念。给人的感觉,就如同早期基督教经院哲学杰出的教父奥古斯丁(公元354-430)所说的那样:“没有人问我,我还明白。如果有人问我,我想说明白,却是茫然不解了”。[1]当代中国对于“知识分子”的理解众多,因此,“知识分子”到底应该如何理解是有必要厘清的问题。

逻辑地考察,“知识分子”是什么的问题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可以具体解析为四个问题:知识分子曾经是什么、知识分子现在是什么、知识分子将来是什么和知识分子应该是什么。前三个问题涉及“知识分子”是什么的事实层面 (即“实然”:包括既定事实和推定事实),关于它们的定义可称之为知识分子的描述性定义;后一个问题涉及逻辑层面 (即“应然”)关于它的定义可称之为知识分子的规范性定义。

描述性定义属于“史”的视角。从知识分子的历史上看,“知识分子”是什么难以有一个最终的规定。不同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环境决定了“知识分子”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所以“知识分子”是什么的问题必然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具体的历史做出结论和进行理解。规范性定义属于“思”的视角,知识分子问题研究者由“思”而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应当是什么。当然,研究者自身作为知识分子,在“思”的时候,“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2]因为,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

关于“知识分子”是什么的理解,把以上两个视角结合起来,从系统论出发展开,大致可以解决。

一、从“知识分子”的功能理解其科学含义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知识分子群体因为拥有相对更多的知识而成为知识分子系统,由每个知识分子个体组成。既然是系统,那么知识分子就必然具备其特定的功能,这样的功能,学界基本公认的就是知识分子对世事关怀之心、关怀之言说、关怀之行动。事实上也有不少知识分子自身不愿意承认有这样的关怀,或者,他们有这样的关怀而不自知,但客观上他们潜意识里都存有这样的关怀机制。就是说,作为已经成为拥有相对更多知识的人,他们的思想、或者是语言、或者是行动、或者是兼而有之,会对世事进行关怀。所以从知识分子功能方面理解知识分子的话,那就是相对意义上的更多知识的拥有者就是知识分子。

对世事关怀之心,如果未见言说和行动,只有自己知道,那么,我们并不能说这个人是否关怀世事,但也不能否定有关怀之心,即使仅仅是致力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并没有明确表现出对世事的关怀,应该说,也可以从实际的专业的效果中体现其对社会、对世事的关怀来 (虽然可能他本人确实不自知)。毕竟从严格的意义上理解,存在于社会中、处于社会关系中、进行社会活动的人,真正不关心世事的人恐怕是没有的,不论其有没有以知识作为基础。至于具备知识基础和文化基础的人,更不必赘述,自然应该视作知识分子。

对世事关怀之言说,作为知识分子的条件,很重要,因为知识分子具有知识和文化的基础,因此具备了可以言说的可能(这里的言说,不仅仅是纯粹的语言,文字也包括在内)。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福柯所说的那样,这是知识分子所拥有的话语权力,因为了这样的“特权”,所以知识分子可以充分地说明他对世事的关怀以发挥知识分子独特的功能,进而也就可以被证明自己是知识分子,而至于言说内容的倾向性,服务了哪些不同的对象,则并不重要。[3]这种倾向性的不同只是说明了知识分子本身的关怀对象不同,并不能作为是否是知识分子的标准,知识分子很重要的本质就在于言说,不同的言说,不同言说的争论,都只是观点、认识和看法之争,而不是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之争。

对世事关怀之行动 (暂时不考虑对世事关怀之心和关怀之言说)也是知识分子的重要功能。如果一个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人对世事有关怀之行动,而不仅仅是终生孜孜不倦地全部行动都集中在自己的“份内”,那他也就是知识分子了,因为他的行动足以证明一切!即使他没有明确的就是为了关怀的思想或意图,即使他没有明确的就是为了关怀的言说,但行动已经体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所具备的特定的功能。对于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知识分子的理解,从一般意义上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看他是否有对世事的关怀之行动。或许,他没有直接和明显的关怀世事之心,或许他没有直接的或明显的关怀世事之言说,但这些似乎并不重要,行动才是最重要的。此间道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诚哉斯言!

二、从“知识分子”的三个层次理解其科学含义

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必然有其特定的层次性。[5]笔者对知识分子层次性划分,大体为三。

首先,从最宽泛意义上理解,知识分子就是我们现代汉语中通常理解的“受过一定教育,相对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但并不是一定从事脑力劳动或脑力工作的人,因为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区别正在模糊化,将来,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以是否从事脑力劳动作为知识分子的标准,有过时之嫌,而且即使是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中,也有相对较高文化水平的人,他们并不一定通过脑力劳动来获取生活资料,但他们可以凭借其较高的文化水平,而发挥其他人难以发挥的作用和功能。这样理解知识分子,就避免了在不同的时代、同时代不同的地区关于知识分子界定的难题,从相对的角度理解,只要具备较高文化水平的人就是知识分子。如,在古代,只要是读书人就是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成立后,曾经高中、中专毕业就是知识分子;现在,有的社会学者认为大专毕业都不能算是知识分子了,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高中、中专毕业仍然可以被看作是知识分子,在城市或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方就不能这样认为。

其次,在上述知识分子第一层含义的基础上要有更高的要求。除了“受过一定教育,相对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以外,知识分子还是一个“以创造、传播和应用科学文化知识为专门职业的脑力劳动者”群体,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6]同时,除了职业和更高的文化程度之外,它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还要具有一定的特殊禀赋和气质,具有一定的特别思维方式与价值倾向等。在这种理解中,知识分子的数量,明显要比第一层理解的知识分子数量要少的多,在质的要求上也更高一些,简言之:内涵更多,外延更少。当然,他们在自己专门领域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对国家、社会、文化的历史关怀感和时代关切感,他们更可能具备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更可能关注精神、价值、观念等文化方面的内容,更可能对构建和形成社会文化模式和社会秩序起大的作用,从而期望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等。

在具体的分层操作中,对于这种知识分子的要求,并不能高,他们可能没有直接表现出关怀社会的意识来,但只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做得很好,就必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气质、特别的思维方式、特别的价值倾向,因此,他们也属于这一层的知识分子。同时,对于这一层知识分子,也不需要有道德的、伦理的、政治的、文化的、精神的、经济的等必然如何的诸多要求,也就是说,对于知识分子,他自己到底如何为人,如何做知识分子,不用作太多的考虑,因为即使考虑,有时也不能知道他到底如何为人,如何做知识分子。真实的他们:有的具有较为明显的人文精神或科学精神,有的不明显;可以批判,可以不批判;可以居于“体制”内,可以在“体制”外;可能有的卑鄙,有的高尚,有的下流,有的上流,有的可以不计利害荣辱,也可以因为利害荣辱而另有表现……但只要大体表现为是脑力劳动者,大体能代表科学、理性、良心就可以了,真正能否代表,并不重要。

最后,形而上的分析,千百年来人们对于知识分子的通常理解主要是指“理想型”的知识分子,[7]即知识分子群体中的精英。

关于这一层次对知识分子的理解,在第二层的基础上,要求更高!在他们的专业领域之内,固然要做的很好,但除此而外,还必须具备特殊的禀赋和气质,必须具有特别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倾向;必须谨守自己的求真精神,同时也是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的人;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必须关注人类和社会的基本精神、基本价值、基本观念等内容,比如公平、正义等;必须对构建和形成社会文化模式和社会秩序起很大的作用,是探索者、开拓者、导航者;必须能发挥作用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必须具有在必要时超越自己利害得失的牺牲精神,为了国家、民族、社会,真正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

这一层的知识分子,“只问是非,不管其他”,只对思想和见解负责。根本不考虑一个时代流行时尚的意见,不考虑他人对其思想言论的好恶情绪,不考虑其思想言论行动所引起的结果是否对自己有利,不考虑探索和坚持真理而是否与整个时代背离。恭维热捧,不会使他得意忘形;诬蔑诽谤,不足以动摇他的见解;荣华富贵,不能夺去他对真理追求的热爱;侮辱迫害,不能掠走他对尊严捍卫的执著……

这一层的知识分子是真理的卫道士,理性的担当者,公正的代言人,良知的守护神,社会的防腐剂,时代的精英族。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作为知识分子,其更多的知识基础是必须的,只要具备了更多知识的基础,就必然具备知识之外的职能,至于其职能发挥的如何,是强还是弱、是直接还是间接、是明显还是不明显,倒是其次的,这就全看知识分子自身了。正如葛兰西关于知识分子理解的那样:“我们可以说所有的人都是知识分子,但并非所有的人在社会中都具有知识分子的职能”。[8]当然,在有的学者看来,这样理解知识分子,可能会将知识分子的概念泛化。但在笔者看来,这不是泛化,而是从“知识分子”这四个字直接理解的必然。所谓的“泛化”,其实内心对知识分子的理解还是摆脱不了精英意识。我们现在对知识分子的理解,有大众的普通的知识分子,有精英的知识分子,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知识分子,应该说对知识分子的理解是全面的和恰当的。并且,随着我国当代教育的继续发展,知识分子的群体必然不断发展壮大,将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人人都是知识分子也不是不可能,因此,理论只有适应这种社会发展的实际,才可能是正确的理论。毕竟我们对于知识分子的理解,不能做绝对的理解,亦不能做静态的理解,而相对的、动态的理解,才可能是最恰当、最科学的理解。

泥模艺术——天河配

猜你喜欢

世事言说知识分子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无 题(1)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何冀平 世事本是大戏一场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世事无常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