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禄镇农村蚕病综合防控技术

2014-01-23罗云斌

中国蚕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蚕室家蚕桑园

罗云斌

(云南省姚安县光禄镇农技中心,云南姚安 675303)

光禄镇是姚安县栽桑养蚕的重点乡(镇),现有桑园554 hm2,2013年饲养蚕种1.13 万盒,产茧量395.5 t,占全县产茧量的48.5%,产值1 526.63 万元,平均盒种产茧量35 kg,蚕茧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近年来蚕病频繁发生,发病严重的农户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地影响了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成为影响光禄镇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农户在桑园管理、蚕室安排、饲养环境和技术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病原体、环境、蚕体三者相互依存的关系,阐述家蚕发病的原因,在云南省姚安县农村实施了家蚕蚕病的预防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蚕病发生的原因

蚕病的发生与否,取决于致病因素、蚕的抵抗力和环境,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1 生物因素

包括引起传染性蚕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微粒子原虫和引起非传染性蚕病的节肢动物。在蚕桑生产过程中发生蚕病是由于消毒不严,或养蚕过程中防病不当带入病原体感染所致。光禄镇常见的病原体传播途径:第一,蚕粪乱堆。村前人行通道上或房前屋后到处倒的都是蚕粪,尤其是进入5 龄期。第二,人蚕同室。光禄镇70%左右农户养蚕都是把蚕饲养在人居住的房屋内,缺少专用养蚕室。第三,桑园内套种玉米等高杆作物。春蚕饲养结束,农民习惯在桑园内套种高杆作物玉米,导致桑叶光照不足而叶质变差,而且玉米上有虫害,也不能喷农药。第四,蚕粪直接放入桑园。部分农户蚕粪不经腐熟,直接背到桑园内肥培土壤,致使病原物粘附在桑叶上传染给家蚕。

1.2 化学因素

主要是引起蚕儿中毒的农药、烟草等。光禄镇共有耕地面积2 234 hm2,其中桑园554 hm2,烤烟510 hm2,水稻667 hm2,蔬菜450 hm2,其他作物53 hm2,粮、烟、桑矛盾突出,每年因烟草和农药而引起的家蚕中毒比例在10%左右。

1.3 物理因素

与蚕密切相关的物理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

1.3.1 温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容易诱发蚕病的发生,各龄蚕应根据龄期特点,调节好最适温度。“小蚕火养,大蚕风养”,但农户养蚕往往小蚕期温度不够,多数农户用木炭或煤球加温,蚕室温度偏低,小蚕发育迟缓;而大蚕期不注意通风换气,蚕室内出现闷热,家蚕抵抗力下降,加上养蚕前消毒不彻底,容易引起蚕病暴发。

1.3.2 湿度 蚕室内相对湿度过小,桑叶容易凋萎,蚕食下量减少,蚕体发育迟缓;而养蚕时湿度过大,易滋生多种病菌,导致蚕病暴发。云南滇中是干旱少雨地区,春蚕期相对湿度只有60%~65%,桑叶含水量低,饲养小蚕需要补湿。小蚕期的相对湿度以80%~85%为适,大蚕期湿度适当减少,相对湿度掌握在70%~75%[1];夏秋蚕期随着雨季的到来,相对湿度达80%以上,此时应想办法干燥蚕室、蚕座,降低相对湿度。

1.3.3 光照 农村房屋一般不是专用蚕室,且多数只是房屋前面有窗户,房屋后面不留窗户,蚕室内光照明暗不匀,由于小蚕具有趋光性,导致蚕箔内的蚕出现疏密不均的现象,而家蚕密集极容易使传染性蚕病通过接触传染或食下传染进行病原传播。

1.3.4 空气 蚕儿生长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人在蚕室内喂桑叶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加温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都能导致蚕室内的空气浑浊,若不注意通风换气容易诱发各种蚕病。

1.4 营养因素

桑叶是家蚕的粮食,至今为止还没有找到替代桑叶的物质;因此,桑叶叶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蚕体的健康与生长发育。

1.5 生理因素

包括蚕体自身的生理障碍,家蚕遗传基因,蚕种对饲养环境的适应性,家蚕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抗病性的差异等。

2 家蚕感染发病的条件

病原体侵入蚕体后,能否感染发病,主要取于蚕本身的体质、发育阶段、温度和桑叶质量等。

2.1 蚕品种

一般来说,多化性品种的抗病力优于二化性品种,二化性品种优于一化性品种,一代杂交种优于原种[2]。因此,在生产上推广饲养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丝量多的一代杂交种,如当前生产中推广饲养量较大的蚕品种有菁松×皓月、浙蕾×春晓、云蚕7×云蚕8 等。

2.2 蚕的发育阶段

蚕的龄期不同,抗性也不同。一般是蚁蚕抗病性最弱,随着龄期的推进,抗病性也逐渐增强。而在同一龄期中,起蚕时最弱,随着食桑量的增加,抗病性也逐渐增强。在饲养过程中,针对各龄蚕的特点,做到精心饲养,良桑饱食。光禄镇近年已推广小蚕共育、大蚕分户饲养模式,有效地控制了蚕病的发生。

2.3 温度

蚕是变温性昆虫,体温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明显,尤其是高温对蚕的影响最大,32 ℃以上高温,无论是催青期、小蚕期、大蚕期都对蚕有明显的影响。养蚕温度1~2 龄27 ℃,3 龄26 ℃,4 龄25~24 ℃,5龄23 ℃为最适温度,饲养中应按最适温度标准控制好蚕室的温度[1]。

2.4 桑叶

蚕是寡食性昆虫,桑叶质量的好坏,不但影响蚕的生长发育和蚕茧的质量,而且也影响蚕的抵抗性。而桑叶叶质的好坏取决于桑园管理,因此应加强桑园肥水、修剪、病虫草害方面的管理。若长期饲喂过老叶、过嫩叶、日照不足叶,家蚕体质下降,更容易感染蚕病。

3 蚕病预防的方法

3.1 养蚕前消毒

养蚕前要严格消毒,必须按一扫、二洗、三刮、四消毒、五熏蒸的步骤面面俱到不留死角。

3.1.1 打扫 养蚕前把养蚕用具搬到蚕室外,将蚕室四周墙壁、地板彻底打扫干净,要求不留蚕沙、死蚕。此步骤看起来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只有把蚕室内所有残留物打扫干净,才能进行后面的步骤。

3.1.2 冲洗 对蚕室内外进行彻底冲洗,把蚕具搬到消毒池内浸泡洗刷干净。对遗留在墙壁或蚕具上的病死蚕污渍,用清水冲洗和洗刷干净。

3.1.3 刮除 对冲洗不净的,用小刀刮去蚕架上的病死蚕污渍,用锄头铲除墙壁和地板上的污渍、蚕粪等。

3.1.4 消毒 把洗刷干净的蚕具搬入冲洗干净的蚕室内,用含1%有效氯的漂白粉液进行认真消毒。消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漂白粉要在有效期内;二是漂白粉水溶液要现配现用,不能隔天使用;三是消毒液浓度不能随意增大或减小,一般按1 kg 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5%)兑24 kg 水即成含1%有效氯的漂白粉液;四是消毒后蚕室、蚕具要保持湿润密闭24 h。

3.1.5 熏蒸 消毒后借助蚕室蚕具的湿度,在蚕室内点燃一盆木炭火,火上置一铁锅,锅内加入38%福尔马林溶液0.5~1.0 kg 进行熏蒸消毒,蚕室密闭24 h 后再打开门窗晾干。

3.2 蚕期防病

养蚕期间防病消毒要做到经常化,虽然说养蚕前的消毒已经非常严格,但饲养中若不注意,仍然会把蚕室外面的病原带入蚕室。因此,应按以下环节抓好养蚕期间的防病工作。

3.2.1 做到“三洗手、二换鞋、一踏灰入室” 三洗手是除沙、捡除病蚕后要洗手,喂蚕前要洗手,采桑叶前要洗手。二换鞋是进贮桑室要换鞋,进蚕室要换鞋。一踏灰入室是蚕室门口每天撒一层新鲜石灰,进入蚕室前在石灰上踩一踩鞋底。农村养蚕往往不注意这些细节,特别是饲养量过大的农户,由于劳动力紧缺,不经意中就会把病原带入蚕室。

3.2.2 防止桑叶污染 桑叶采摘回来进入贮桑室要及时抖松,同时捡除虫口叶、泥叶、凋萎叶。掉落在地上的桑叶不要喂蚕,不能用采桑筐背蚕沙,不能用贮桑室做养蚕室。蚕室紧张的农户,往往是养蚕与贮桑同在一室,有的农户采回桑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桑叶防止凋萎,从而导致桑叶蒸热变质。

3.2.3 做好蚕体蚕座消毒 每龄蚕眠期要做到“早止桑、迟饷食”。当25%~30%蚕入眠时止桑撒新鲜石灰,起蚕达95%以上时撒防病一号或氯醛粉进行蚕体消毒。大蚕期每2 d 撒1 次新鲜石灰,如发现病蚕则每天撒1 次新鲜石灰。要勤除沙、勤换蚕网,蚕箔要拿到蚕室外进行日光消毒。干燥晴天蚕室内每天中午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拖1 次地面;下雨天蚕室地面上每天撒1 次新鲜石灰。

3.2.4 饲养中要及时淘汰弱小蚕、病蚕 发现迟眠蚕、弱小蚕、病蚕要及时进行淘汰,注意用筷子挟出放在石灰盆内统一集中掩埋,不能喂鸡、鹅等家禽或随手乱扔。

3.2.5 抓好桑园害虫防治 家蚕与桑园害虫都是昆虫,很多病害可以互相交叉感染;因此,在每季养蚕前15 d 选用80%敌敌畏乳油1 500~2 000 倍液或40%乐果乳油3 000~4 000 倍液喷雾杀灭桑园害虫,以减少病死昆虫污染桑叶。

3.3 环境因素调节

3.3.1 温湿度调节 蚕室内高温多湿时,要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换气,蚕座内多撒新鲜石灰进行吸湿;如遇高温干燥,在桑叶上喷清水,蚕室地面洒水,开窗降温;如遇低温多湿,在蚕室内加温,室内的湿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遇低温干燥,在蚕室内进行加温,同时还可以在蚕室内喷洒热水以增加湿度。

3.3.2 空气调节 1~3 龄蚕,人进出蚕室喂桑叶或消毒时,夏、秋蚕打开门、窗进行换气1 h 以上,春蚕、晚秋蚕打开门窗通风换气20 min 以上,4~5 龄蚕每次喂桑叶后保持蚕室内有微风吹动即可。

3.3.3 光线调节 各龄蚕期的光线是眠期要暗,饲育期要明,做到昼明夜暗,光线分布均匀。若饲养中光线分布不均匀,可采用调箔或喂桑叶前匀座,使蚕箔内蚕体分布均匀后再给桑叶。

3.4 蚕后消毒

蚕后消毒要做到及时化,采茧时对不结茧蚕、薄皮茧、烂茧要集中投放到石灰盆中,不要乱丢或喂鸡,以免扩大污染。蚕茧采摘销售后,要尽快进行回山消毒,此时是病死蚕分布较多,病原物分布最广、毒性最强的时候,要及时处理消毒方格蔟,烧毁草龙蔟,对蚕箔、蚕网及时进行清洗,蚕室内的蚕沙、病死蚕要彻底清除干净,待所有饲养用具清洗干净后将其搬入蚕室,用2%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全面消毒,消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消毒液要当天配制当天用完,不能隔天使用;第二,消毒后蚕室门、窗要密闭24 h 以上;第三,福尔马林水溶液消毒后蚕室内的温度要在25 ℃以上保持5 h 以上;第四,配制时在消毒液中加入0.5%的新鲜石灰,增强对中肠型脓病的消毒效果。

4 取得的成绩和体会

光禄镇近年来通过推广普及农村蚕病综合防控技术,使蚕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增加了蚕农的经济收入,提高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生产积极性。光禄镇蚕病发病率从2012年的75% 降低到2013年的15%;而秋蚕、晚秋蚕饲养期间血液性脓病的发病率从2012年的85%下降到2013 的30%,僵病的发病率从2012年的60%下降到2013年的15%。饲养量从2012年的9 170 盒发展到2013年的11 300盒,饲养量增加18.85%;产茧量从2012年的275.1 t 增加到2013年的395.5 t,产茧量增加43.8%;平均盒种产茧量从30 kg/盒提高到35 kg/盒;户均养蚕收入增加350 元,提高15%。

[1]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中国养蚕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40 -456.

[2]陶积阳,陆呈宏,聂良文,等. 农村蚕病防治关键技术[J]. 广西蚕业,2008,45(1):72 -74.

猜你喜欢

蚕室家蚕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沼气养蚕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