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清光抑素C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2014-01-23黄灵张太珍费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6期
关键词:肾病血清蛋白

黄灵 张太珍 费樱

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清光抑素C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黄灵 张太珍 费樱

目的 对血清 C 反应蛋白和血清光抑素 C 检测在 2 型糖尿病肾病 (T2DN)中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50 例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 , 同时选取 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 对两组患者的血清 C 反应蛋白和血清光抑素 C 等进行比较。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C 反应蛋白和血清光抑素 C 等各项指标明显要高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 2 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过程中 , 患者的血清 C 反应蛋白和血清光抑素 C 等各项指标与患者的病情成正比 , 所以在诊断 2 型糖尿病肾病的时候可以将其作为早期可靠以及敏感的常规性指标 , 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血清C反应蛋白 ;血清光抑素 C;糖尿病肾病

作为糖尿病当中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 糖尿病肾病同时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1]。所以必须要对 2型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的诊断以及有效的治疗 , 这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本文针对血清 C反应蛋白和血清光抑素C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 50 例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其中男 24 例 , 女 26 例 , 年龄 18~81 岁 , 平均年龄为 49 岁 ;同时选取 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 其中男 23 例 , 女 27 例 , 年龄 19~83 岁 , 平均年龄为 51 岁。在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种类等各方面 , 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检测方法以及检测指标 针对所有的检测对象进行清晨空腹静脉抽血 , 然后在二钾抗凝管中将血液注入 , 对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进行检测。

①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留取所有被检测者的 24 h 尿液 ,将甲醇加入到标本当中予以防腐。然后采用放射免疫法对之进行检验。②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被检测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检验;③采用颗粒增强投射免疫比浊法针对患者的血清光抑素 C 进行检测[3]。

1. 3 统计学 方法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 计分析 都是利用SPSS19.0 软件来进行。其组间构成比较用χ2来进行检验 ,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进行检验分析 ,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表示 , 采用 t进行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检测者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分别为(3.29±3.97)和 (21.87±5.76), 而对照组检测者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光抑素 C 分别为 (0.88±0.21)和 (2.91±0.51)。相对对照组检测者而言 ,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C 反应蛋白和血清光抑素 C 明显要高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炎症性和进行性的慢性病。有研究认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升高与糖尿病肾病并发症有着直接关系[1]。实验证明 , 2 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并发症与一种急性时相反应有很大的关系。H血清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分泌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 , 会受到炎症因子的调控 , 其主要功能是激活补体、参与细胞凋亡和调理感染[2]。血清 C 反应蛋白升高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几率[3]。糖尿病患者体内具有慢性的炎症 , 血清 C 反应蛋白浓度与 2 型糖尿病存在正比的关系[4]。因此慢性炎症很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肾病 (DN)的发生 , 血清 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诊断早期2型糖尿病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有着预测作用[5,6]。

血胱抑素作为一种非糖化蛋白 ,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 能够通过肾小球基底膜而被代谢 , 排除率不受肾小球率过滤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 , 对 2 型糖尿病的监测有着很好的作用 ,操作简单[7]。通过临床研究可以发现 , 2 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血胱抑素含量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相关性良好 , 是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标[8]。

总之 , 血清 C 反应蛋白与血胱抑素作为监测糖尿病肾病的两个独立指标 , 单独监测效果并不理想 , 而联合监测的效果比较全面 , 能够对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进行严格的监测 ,及时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变 , 值得推广。

[1]翁 建平 . 糖尿病 肾 病的诊断 与 治疗 . 临床内 科 杂 志 , 2005, 22(3):150-153.

[2]钟淑萍 , 王兴木 . 2 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超敏 C 反应蛋白在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 医学研究杂志 , 2012, 43(6): 622-623.

[3]荣欣 . 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关系的探讨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13, 15(6):895-897.

[4]许 曼 音 .糖 尿 病 学 . 第 2 版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 出 版 社 , 2010.

[5]金晓华 , 顾国浩 , 杨柄华 . 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 . 检验医学与临床 , 2013, 15(36): 56-57.

[6]格斯丁 . 糖尿病循证治疗学 . 纪向虹 , 译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0.

[7]倪子俞 .糖尿病诊断治疗新进展 .北京 :金盾出版社 , 2009.

[8]刘桂美 , 刘丽秋 .血清光抑素 C 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实验诊断学 , 2011, 15(1):107-109.

2014-05-12]

550004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内科 (黄灵 张太珍 );贵阳医学院附院微生物免疫科(费樱)

费樱

猜你喜欢

肾病血清蛋白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ITSN1蛋白磷酸化的研究进展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