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中成药引起的肝损害

2014-01-23李春晓杨亚蕾薛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1期
关键词:药物性中成药制剂

李春晓 杨亚蕾 薛昀

重视中成药引起的肝损害

李春晓 杨亚蕾 薛昀

中成药;药物性肝损害;用药管理

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 dliver injury, DILI), 是指在应用治疗剂量药物时, 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 表现为任何类型的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以中草药为原料, 经制剂加工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 包括传统的丸、散、膏、丹及新技术下出现的片、胶囊、滴丸等剂型。中成药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 因其疗效确切、服用方便、且对一些慢性病治疗效果显著,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在处方用药及非处方用药中占有相当的比例[1,2]。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药物不良反应认识的逐渐加深,一些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特别是中成药引起DILI的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医务工作者应当重视和正视中成药引起的DILI。

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中, 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占17.1%。肝脏作为人体主要代谢器官, 既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 也是药物毒性反应的主要靶器官, 大多数中药及复方制剂都是在肝内进行氧化、还原、羟化、水解等代谢过程的, 且中成药有效成分复杂, 所以肝脏更易受到损害[3]。中药引起的肝损害约占所有药物性肝损害20%~30%, 甚至有统计高达43.2%, 全世界已发现350多种植物含有具有肝脏毒性的生物碱, 国内报道引起肝脏损害的单味中药有50多种, 中药复方制剂有45种[4]。因此, 重视和正视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深入开展中药DILI的研究及防治, 对于保证用药安全, 减少和杜绝药源性肝病有重要意义。

DILI是指在应用治疗剂量药物时, 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 表现为任何类型的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由于DILI其临床表现的不典型、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与用药关系较为隐蔽、用药出现症状的时间差异性较大, 至今没有一个完善的诊断方法和非常可靠的诊断标准。自1978年日本提出首个DILI的诊断标准, 但仅适用于变态反应引起的DILI。之后的30年间关于DILI的诊断标准不断修正、更新与发展, 其中, 1993年国际共识会议提出的ICM标准应用最为广泛[5]。一项研究显示ICM标准的DILI相关评价标准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比Maria评分标准高, 并在临床中通过对DILI的实践评估, 指出ICM标准是目前诊断DILI的最佳方法,并且对长潜伏期、胆汁淤积型、停药后演变为慢性和死亡者ICM标准显示出较好的鉴别力, 与专家做出的判断较接近[6]。

从文献资料来看, 中成药引起DILI的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周艳莉等[7]对1994~2007年间有关中成药致肝损害的文献报道109篇进行回顾性分析, 明确无辨证、超剂量、超疗程与DILI相关。潘力[8]对2001~2010年相关报道40篇进行分析, 指出中成药致DILI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用药不当、用药过量、患者个体差异等, 只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合理用药, 才是防止中成药引起肝损害的有效措施。纵观现有研究资料, 国内有关中成药致DILI回顾性文献分析较少, 且纳入标准较宽泛, 涵盖文献数较少, 分析方法比较简单, 结论仅为相关影响因素的罗列, 与临床实际应用脱节。

因此, 亟待对中成药现有文献报道和不良反应报告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 总结易致DILI的高风险中成药, 分析总结中成药致DILI相关影响因素, 编写预警手册, 与临床衔接,在使用之前即做出风险评估, 发现临床使用风险预警, 寻找有效的临床用药管理方法, 提供临床安全使用规范, 降低发生中成药DILI的风险, 保证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1] 赵光纯, 张英芬.中成药临床应用情况分析.中国医药, 2011, 6(10):1258-1259.

[2] 饶平妹.中成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对策.时珍国医国药, 2012, 24(4):966.

[3] 龚小慧, 陈良良.中草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原因及对策.湖北中医杂志, 2011, 33(5):70-71.

[4] 樊艳华, 樊贺红, 吴铁镛.中草药所致肝损害.临床药物治疗志, 2005, 3(05):40-42.

[5] 范文瀚, 李成忠, 万谟彬, 等.三种诊断标准对药物性肝损害诊断的比较与分析.肝脏, 2012, 17(1):17-20.

[6] 席兰艳, 阳国平, 黄志军, 等.药物性肝损害诊断研究进展.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11):2171-2175.

[7] 周艳莉, 杨毅恒.中成药致肝损害401例分析.中国药物应用与检测, 2007, 4(4):6-8.

[8] 潘力.中成药致肝损害194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8):1979-1981.

2014-04-08]

450000 郑州,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药学

猜你喜欢

药物性中成药制剂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浅议“药毒”与药物性肝损伤
儿童药物性肝病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