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硝唑对烧伤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4-01-23冯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甲硝唑色素创面

冯勇

甲硝唑对烧伤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

冯勇

目的研究甲硝唑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院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间进行诊治的40例应用甲硝唑治疗的烧伤患者, 其中12例为男性, 28例为女性;年龄在2.1~66岁之间, 平均为42.8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外敷甲硝唑治疗烧伤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文所选的36例II度烧伤的患者, 创面均在10 d内愈合, 仅见有少量的色素沉着;4例深II度烧伤的患者, 创面经过14 d的治疗后, 仅见有少量的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本组 18 例浅Ⅱ度烧伤患者均在 10 d 内创面愈合, 仅留少量色素沉着;4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在 14 d 内创面愈合;本文所选的40例患者均未见有不良反应出现, 也未见有继发感染现象。结论应用甲硝唑外敷治疗烧伤后, 可以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 同时降低感染及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 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甲硝唑;烧伤创面;临床观察

烧伤现象在夏季较为常见, 特别是电力相关的单位, 每年都会出现由于电弧所引起的烧伤患者, 过去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运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 而治疗后的结果不仅费用高而且对患者的美观也造成了影响。本院选择进行诊治的40例应用甲硝唑治疗的烧伤患者, 主要采用外敷方式, 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间进行诊治的40例应用甲硝唑治疗的烧伤患者, 其中12例为男性, 28例为女性;年龄在2.1~66岁之间, 平均为42.8岁;所有患者均在烧伤后的1~2 h来院就诊, 其中28例患者是被开水、热粥、热油等物体所烫伤, 烫伤面积为5%~10%;8例患者是由电弧引起的浅II度烧伤, 面积约为5%;4例是由于高温蒸汽导致的深II度烧伤, 面积约为10%。烫伤部位:4例为小腿, 10例为足部, 22例为手、腕部, 4例为颈部。

1.2烧伤深度判定 根据三度四分法进行估计[1]。

1.3烧伤面积判定 根据中国九分法进行估计[2]。

1.4创面处理 ①进行清创前, 如果患者的疼痛感较强烈,可给予去痛片或者地西泮来缓解疼痛, 但是小儿尽量避免使用。②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静脉补液, 对于临床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进行口服补液, 具体补液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3]。③当患者的烧伤面积超过10%为中度烧伤时,应常规选择抗生素来预防感染。④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对创面进行处理, 当创面被严重污染时, 可先用H2O2溶液进行冲洗, 之后再用消毒液或者灭菌水来对创面进行冲洗。

1.5药品制备 主要选用常规口服的甲硝唑片, 含量约为0.2 g/片, 将其放在乳钵中进行真空高压消毒, 再将其研成粉末, 最佳状态为粉末接近云南白药的粉末度, 将其装到经过消毒的小号棕色磨口瓶中以备留用。具体的使用方法为:用时将其与0.9% NaCl溶液混合成黏稠糊状, 最佳状态为不流淌。将调好的药物均匀的涂抹在创面上, 以2~3 mm为最佳,涂敷药物的边缘不可在创面边缘1 cm以上, 将无水纱布覆盖在上面, 进行常规包扎.

1.6疗效判定 运用这种方法经过1 d的治疗后, 局部的疼痛感有所缓解, 创面部位的渗出物有所减少, 未见有继发感染;从第2天开始, 局部红肿现象均有所缓解, 疼痛消失;在第3天进行换药时, 创面未见有渗出, 无感染, 创面干燥。

2 结果

本文所选的36例II度烧伤的患者, 创面均在10 d内愈合,仅见有少量的色素沉着;4例深II度烧伤的患者, 创面经过14 d的治疗后, 仅见有少量的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本组 18例浅Ⅱ度烧伤患者均在10 d内创面愈合, 仅留少量色素沉着;4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在14 d内创面愈合;本文所选的40例患者均未见有不良反应出现, 也未见有继发感染现象。

3 讨论

烧伤主要是由于各种热力等导致的皮肤组织、黏膜及内脏出现的一种特殊性损伤, 具体热力为:高温气体、热液、炽热金属液及固体、火焰、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电流以及强光等。这种损伤不但会使皮肤受到损伤, 同时还会使全身出现严重的反应, 可引起多器官、系统的功能失调、代谢紊乱[4]。主要的并发症为继发感染, 引起创面长时间不愈合,出现瘢痕, 对患者的美观造成影响。

因而, 在对烧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最关键的是预防及减少感染的出现几率。甲硝唑为光谱的对抗厌氧菌的药物, 能够有效对抗球菌、革兰阳性杆菌及阴性杆菌, 同时对多种厌氧菌也有效。甲硝唑能够阻断病原体中的RNA及DNA的合成, 或者引起已经合成的DNA变性, 进而发挥杀灭或者抑制病原体的作用[5]。将甲硝唑研成粉末制成粉糊状,将其涂抹在创伤表面, 这样可有效的增加药物与创面的作用面积, 同时增加药物的有效浓度, 而且还可以防止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及消除效应。

在对烧伤患者进行治疗时, 如果患者的身体状态较好,不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而且这种方法较为简便, 对患者来说安全可靠, 出现的不良反应少, 治疗时间短, 临床效果显著, 需要治疗的费用较低, 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综上所述,运用甲硝唑外敷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1] 漆晓琼.肝素在深Ⅱ度烧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17):946-947.

[2] 杨新蕾, 张新合, 刘敏, 等.早期削痂DR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治疗深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临床军医杂志, 2011, 39(04):56-57.[3] 柳晖, 陈武鹏, 徐华, 等.EGF和bFGF联合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早期创面的效果.广东医学, 2009(05):76-77.

[4] 王国昌, 李盛华.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深Ⅱ度烧伤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14):759-760.

[5] 徐建军, 林才, 罗旭, 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及联合皮下注射生长激素对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20):1023-1024.

2014-04-08]

555200 贵州省印江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甲硝唑色素创面
色素热舞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听话”的色素
甲硝唑,3类人不能拿起就吃
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
清热解毒湿敷剂治疗四肢创面感染11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