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现代植保体系 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

2014-01-23程相国李好海楚桂芬吕国强关祥斌

种业导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测报病虫植保

程相国,李好海,楚桂芬,吕国强,关祥斌

(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河南 郑州 450002)

构建现代植保体系 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

程相国,李好海,楚桂芬,吕国强,关祥斌

(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河南 郑州 450002)

针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的严峻形势,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高农业减灾防灾水平,必须构建现代植保体系。构建现代植保体系需要明确植保发展的新机遇、新理念和内涵,需做好六方面的工作,即:大力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强化病虫害防控技术支撑、强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健康快速的发展、大力推进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狠抓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推广、加大植物检疫技术研发和执法监管力度。

现代植保;体系;构建

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解决好占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让中国人民的饭碗中装满中国粮食是实现中国梦的头等大事。加强植物保护工作,构建现代植保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水平,有效控制病虫灾害,保产增收、减损增效,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之一。据专家预测分析,未来几年蝗虫、水稻螟虫、稻飞虱、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形势十分严峻,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据统计,河南省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年发生面积0.4亿公顷次,在现有的防控水平下,每年可挽回重大生物灾害所致粮食损失50亿~60亿kg。因此,建设现代植保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1 现代植保发展的新机遇

据专家预测:受全球气候变暖、作物耕作制度、种植结构变化和粮食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至少在未来10年内,河南省粮食作物主要病虫仍将呈加重发生趋势,其中常发性病虫将频繁发生,面积将会继续扩大;次要害虫可能上升为主要害虫,突发成灾机率将明显提高;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和迁飞性害虫暴发频率也会大大增加。同时,农机跨区作业、免耕栽培技术和秸秆禁烧以及还田技术的普及推广,势必加重地下害虫的发生程度和一些土传病害的传播蔓延。另外,农田杂草和鼠害对粮食生产的危害也将明显加重。农业防灾减灾任务十分繁重。另一方面,现代农业设施化栽培可以有效调节田间温湿度,增强通风透光能力,隔离外界病虫侵害。现代农业设施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病虫害综合控制措施的应用,为植保现代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现代农业的组织化促进了农业种植的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更趋专业化,生产投入大幅增加,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人员素质全面提高,植保服务对象更加集中,为构建现代植保体系提供了新机遇。

2 现代植保的新理念和内涵

构建现代植保体系,首先要树立现代植保新理念,用新理念统领现代植保体系的构建。现代植保新理念的内涵,就是在继续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基础上,全面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新观念。科学植保,就是要顺应病虫害发生危害规律,把科学防控的理念贯穿于病虫害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全面提高植保基础研究、技术集成、推广应用水平,着力促进防控策略由单一病虫、单一作物防治向区域协防和可持续治理转变;公共植保,就是要明确植保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地位,强化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构建植保防灾减灾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促进防控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转变;绿色植保,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更加注重减少环境污染,着力促进防控措施由主要依赖单一化学农药防治向绿色防控和综合防治转变。

现代植保是适应经济、社会和生态总体要求,以服务现代农业为主要任务,以现代科技、装备、人才和政策为支撑,实现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的新型防灾减灾体系。现代植保的核心是通过对现代技术与现代物质装备的高度集成应用,实现病虫害的科学防控;根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显著标志是监测预警信息化、物质装备现代化、防控技术集成化、防控服务社会化、人才队伍专业化、植保管理规范化。

3 建设现代植保体系的对策措施

现代植保体系是现代技术装备高度集成、植保社会化服务和公共服务紧密结合、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高度统一、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防灾减灾体系,病虫预报准确率、防控处置率、农药利用率将大幅提高,迁飞性和流行性重大病虫害得到持续治理,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在粮食作物主产区、经济作物优势区、主要病虫源头区实现全覆盖,农业生产安全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生态环境安全水平获得明显提高。建成现代植保体系,需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3.1 大力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预警

农作物生物灾害的监测预警是进行科学防控的基础,必须加大病虫害测报体系与信息网络建设力度,提升测报装备和技术水平。一要加强测报体系建设。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和巩固基层植保体系建设,建立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市、县、乡植保测报网络;通过改善条件、提高待遇等途径,稳定测报队伍;加强对测报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更新测报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利用现代科技服务测报工作的水平。加强测报技术研究,加大重大病虫害尤其是新发主要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的研究。二要提升测报装备水平。加强测报场点建设,县级植保机构必须建设标准观测场,并配备必要的现代监测设备和交通工具,加大病虫害调查监测工作力度。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简便的自动测报工具,提升测报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三要完善测报信息网络。在完成国家测报对象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尽快开发河南省监测预警系统,力争使河南省系统开发与国家系统衔接,以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同时,各地要创造条件,建立县级植保数据库,逐步实现病虫调查监测数据采集、信息传输、分析处理、结果展示的网络信息化。四要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构建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实现病虫害远程诊断、实时监测、早期预警和应急防治指挥调度的网络化管理。特别是在重大迁飞性害虫的源头区、迁飞通道和重点发生区,要探索建立雷达监测网;在流行性病害的源头区和关键流行区,探索建立高光谱传感和卫星遥感监测网,和地面监测网相结合形成立体性、多元化、综合性的监测预警体系。五要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创新预报发布方式。进一步研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短信媒体,发布病虫预报的技术和方式,提高预报信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充分发挥预报信息在重大病虫害防控中的指导服务作用。

3.2 强化病虫害防控技术支撑

针对近年来病虫害发生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农、科、教、企的紧密结合和协作攻关,充分利用农业科研项目,加强对新发生和新上升病虫发生规律、防控措施的研究。加强病虫害发生规律、监测预警、综合治理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农作物区域性重大病虫综合防治试验室和野外观测站建设,大力研发植物疫苗、病虫分子诊断、抗病虫品种、航空植保、物联网应用等高新技术,着力解决病虫害持续治理的前沿科技与共性技术等问题。加强主要粮食作物和优势经济作物重大病虫害生物防治、生态调控、高效器械和环境友好型药剂的筛选、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着力解决好大型高效植保机械在病虫发生盛期难以进地作业和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以及新发病虫的防控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问题,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开展“农机农艺相融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切实可行的单项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为病虫防控技术集成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3.3 强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健康快速发展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适应病虫发生规律,解决农民防病治虫难的必然趋势,是提高病虫防控效果、促进粮食增产的关键措施,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举措。推进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健康快速发展,必须遵循“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原则,在服务组织、施药机器、社会服务方面下功夫。一要大力培育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专业化防治组织是实施专业化防治的主体,政府应加大对专业化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服务和管理,积极引导开展规范化防治服务,积极开展全程承包防治服务。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其他社会力量牵头兴办植保专业服务机构,开展植保专业化服务,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植保关键技术、重大装备、物质流通和承包服务。二要积极引进研发大中型植保机械,加速植保机械更新换代。积极引进国外农用直升机、自走式大型高秆作物喷雾机、自走式水稻喷雾机等机型,自主研发高射雾机、循环喷雾机及多功能风送式自动对靶喷雾机等大中型植保机械,研究循环喷雾技术、气流辅助喷雾技术、智能喷雾技术和相应机型,逐步实现精准化施药。政府要强化植保机械购置补贴的力度,增加补贴机型和补贴额度,积极扶持引导植保服务组织实现植保机械的更新换代。农技部门应大面积推广植保机械“农机农艺相融合”技术,不断提高机械化防治能力和科学化防治水平。三要组织好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市场服务。政府要实现落实好病虫害统防统治作业补贴政策,引导好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真正将综合防治落到实处,不断提高覆盖面和到位率。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靠提高服务水平来增加组织收益,组织才有活力,才能成为为政府分忧、为农民解难的病虫防控主力军,形成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只有实现三方面有机结合、良性发展,才能有效提升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质和量。

3.4 大力推进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是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措施,是推进现代植保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病虫害综合防治在新时期的深化与发展。推进绿色防控技术,一要与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扶持紧密结合,把绿色防控工作纳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菜篮子工程、 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以及“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等农业发展重点工作中,增强绿色防控推力。二要与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紧密结合,把绿色防控纳入到产业体系、行业科技等重大科研项目中,增强绿色防控支撑力。三要与市场推动和品牌创建紧密结合,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到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三品”农业生产中,培育一批名、特、优品牌,通过市场推动,增强实施绿色防控的影响力。四要与重大病虫的区域治理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机紧密结合。把实施绿色防控纳入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水果等主要作物重大病虫的区域治理规划中,借助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绿色防控的普及率。

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绿色防控,建成一批有影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加强关键技术的示范引导、技术培训和政策扶持,建立一批绿色防控的示范区,以低毒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投入品补贴为导向,扶持发展一批天敌繁育、微生物农药和防虫专用设备生产企业。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创新,力争以主要农作物为主线,以单个病虫草鼠害为单元,建立和实施一批安全、简便、经济有效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体系。

3.5 狠抓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推广

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可以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从源头上防止出现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针对不同农药品种、不同作物开展配套的应用技术研究,努力实现延长农药使用寿命、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和有效利用率,着力解决农药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残留超标和面源污染问题。大力筛选重大病虫害防控农药品种,持续开展病虫害抗药性监测治理技术示范推广,科学开展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强化农药与药械使用技术培训指导,重点针对种植大户、农药经销商和基层农技人员,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培训,增强科学安全使用和环保意识,普及科学使用技术,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提高防效和减少药害发生。建立主要农作物、果蔬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示范区,优化药剂使用方法,组装和推广成熟的病虫害防控技术,综合利用各种非化学防治手段,形成作物全生育期减量控害技术规程,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环境友好型农药。

3.6 加大植物检疫技术研发和执法监管力度

植物检疫是阻止和控制危险性农作物病虫害传入和扩散蔓延的有效措施。一要加快植物检疫监管的现代物联网建设。以植物检疫审批平台为基础,深入开展植物检疫应用现代物联网技术的研究,构建集植物疫情信息收集、数据处理、风险分析、封锁控制指挥、检疫审批为一体的植物检疫监管现代物联网系统,实现疫情监测、报告、处置等信息化管理、严防植物疫情扩散蔓延。二要加大植物检疫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加强和教学、科研单位合作,有计划、分步骤地针对重点检疫性有害生物组织开展其发生危害规律、风险分析、检测鉴定、无害化处理、监测防控等新技术研究。三要强化植物检疫执法监管。以严格种子检疫、防范疫情传播、提升执法水平为重点,加强全国植物检疫联合执法检查力度,规范检疫执法程序,依法开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防止重大植物疫情传播蔓延,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四要依法科学开展植物疫情阻截。强化疫情监测。严格按照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准确监测、调查、记录和报告,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严格疫区监管。在明确疫情管制区域基础上,强化管制手段。开展疫情源头治理。按照封锁控制及扑灭方案,集中人力、物力,组织开展跨区域的统一专项治理,实现联防联控。

总之,现代植保体系是诸多现代理念和技术有机结合、互相协调配合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渐进过程,只要植保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建设现代植保体系的目标就一定会尽早达成。

[1] 余欣荣.建设现代植保,服务现代农业[J].农村工作通讯,2013(23):8-11.

[2] 叶贞琴.大力实施绿色防控,加快现代植保建设步伐[J].中国植保导刊,2013(02):5-9.

[3] 张跃进,吴立峰,刘万才,等.加快现代植保技术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J].植物保护,2013(05):1-8.

[4] 钟天润.加大测报技术体系创新力度,推进测报事业健康发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2(01):10-13.

S4

A

1003-4749(2014)03-0005-04

2014-01-15

程相国(1956-),男,河南宝丰人,农业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植保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测报病虫植保
综合流量法在金沙江下段水文测报中的应用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孝义市草地贪夜蛾高空测报灯投入使用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