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脓性肉芽肿64例治疗体会

2014-01-22于国钢顾科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电刀肉芽肿化脓性

于国钢 顾科峰

杭州市萧山皮肤病医院皮肤科 杭州 311201

化脓性肉芽肿64例治疗体会

于国钢 顾科峰

杭州市萧山皮肤病医院皮肤科 杭州 311201

化脓性肉芽肿;电灼;手术

化脓性肉芽肿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为新生毛细血管形成的息肉状损害,轻度外伤即可引起出血。笔者比较传统手术切除和高频电刀电灼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8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化脓性肉芽肿[1]患者64例。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6~76岁,平均30.0岁,病程15天~18个月,平均3.7个月;肿物大小0.4~1.5cm,90.6%为单个皮损,84.4%带蒂。电刀电灼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5~72岁,平均29.5岁,病程17天~16个月,平均4.1个月;肿物大小0.5~1.3cm,93.8%为单个皮损,87.5%带蒂。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皮损创面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部皮肤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加1/20万的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①传统手术组,以化脓性肉芽肿基地为中心做梭形切口,全层皮肤切除,皮下遇到有小动脉必须结扎止血,彻底切除后间断缝合,术后予以2%碘伏纱布覆盖,无菌纱布包扎。②电刀电灼组,用高频电刀,根据皮损大小调整输出功率,带蒂的化脓性肉芽肿周围基地有领圈状表皮隆起,用剪刀剪去周围表皮后,蒂部先用血管钳钳夹,沿着蒂部用电刀切除,放开血管钳,无明显出血后,再电灼毁坏其基地部。无蒂者从近基底部切除大部分后逐渐凝固烧灼。术后予以2%碘伏纱布覆盖,无菌纱布包扎。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

3 治疗结果

以一次治疗后肉芽组织完全脱落,皮肤愈合良好,随访半年局部未见肉芽组织复发为治愈。传统手术组32例中治愈31例,治愈率96.88%;高频电刀电灼组32例中治愈23例,治愈率71.88%。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P<0.05)。

4 讨论

化脓性肉芽肿又名分叶状毛细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获得性皮肤黏膜增生病变。因其易出血,部分类似小动脉出血,出血不易止,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且该病多发于手足,可影响功能,发生于面部又影响美容,故必须积极彻底治疗,且尽可能一次性治愈。我们运用传统手术切除与高频电刀电灼两种方法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结果表明,传统梭形切除化脓性肉芽肿术中出血少,复发率很低,一次治愈率明显高于高频电刀电灼组。手术治疗时主要依靠缝合止血,所以缝合要确切、严密,减少渗血,防止复发。对位于面部、指端较大的化脓性肉芽肿,如直接按肿物大小设计切口,可能切口较大致缝合困难,需要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但化脓性肉芽肿多数带蒂,基地有领圈状表皮隆起,用剪刀剪去周围表皮后分离出蒂,减小切口后多可以直接拉拢缝合,简单又不影响美观。肿物切除后必须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需要与炎症性肉芽肿、樱桃样血管瘤、寻常疣、汗孔细胞瘤、恶性黑素瘤、鳞癌、基底细胞癌等鉴别,防止误诊误治。肿物如果长在某些特殊部位,如指甲周围又没有蒂,不能切除缝合时可首先考虑高频电刀电灼治疗,但电灼治疗要注意深度,防止损伤甲床,而且治疗应该尽量从基底部切除或先用剪刀剪除大部分以提供病理检查[2]。总之,传统手术切除与高频电刀电灼两种方法治疗化脓性肉芽肿均有效,但首选手术切除。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72-1173.

[2]王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766.

修回日期:2014-04-26

2014-03-28

猜你喜欢

电刀肉芽肿化脓性
医用高频电刀波峰因子质量检测及其应用研究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结核肉芽肿形成及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肉芽肿检出率相关因素分析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IL-6,IL-10的临床价值
朱锦善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经验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多层螺旋CT诊断在以多发结节、肿块为特征的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中的意义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高频电刀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