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蜗神经3.0T磁共振成像在感音神经性聋中的应用研究

2014-01-21杨益刚郭娴吟蔡元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内耳

杨益刚 王 忠 郭娴吟蔡元文 范 华

蜗神经3.0T磁共振成像在感音神经性聋中的应用研究

杨益刚1王 忠1郭娴吟2蔡元文1范 华1

1.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东莞 523122)2.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东莞 523320)

目的 探讨采用蜗神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感音神经性聋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指导。方法 选择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就诊的80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50例患者大于等于18岁,30例患者小于18岁)采用GE HDxt 3.0T磁共振扫描仪对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蜗神经磁共振成像及内耳水成像。结果 50例大于或等于18岁患者中,46例92耳显示蜗神经、迷路正常,1例2耳蜗神经信号缺失,2例3耳前庭导水管扩大,1例2耳耳蜗神经细小;小于18岁患者中,15例30耳显示正常,Michel畸形为3例5耳, Mondini畸形有2例3耳,1例2耳耳蜗神经细小,还有2例4耳为前庭导水管扩大。结论 蜗神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感音神经性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为患者的明确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蜗神经磁共振成像;感音神经性聋

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是儿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的,先天性的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占大部分[1],目前临床诊断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主要依靠蜗神经磁共振成像技术,该影像学技术可以有效的区分病因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性的,相比CT而言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现蜗神经磁共振成像技术日渐成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将所在工作单位的研究经过整理总结,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选择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就诊的80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50例患者大于18岁,30例患者小于18岁,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最小为7岁,最大为24岁,平均年龄是(14.6±2.1)岁,对来就诊的80例患者行蜗神经磁共振成像。

1.2 方法 常规T2WI 轴位及冠状位脂肪抑制薄层(层厚3mm,无间隔)扫描后,用FRFSE T2及3D FIESTA两个序列定位轴位,其扫描参数分别为:TR 5.4 ms,TE 2.1 ms,FOV 160×160 mm,带宽(Bandwidth)52.3hz,翻转角(FA) 70°,NEX 选择2,层块厚度(Slab) 为38,层厚0.8 mm ,矩阵(Matrix)320×320,扫描时间3min 37s。扫描设备使用GE HDxt 3.0T 超导型MR系统头线圈。分别对80例患者的双耳行斜矢状位的T2 FRFSE脂肪抑制扫描,定位方法为垂直于内耳轴位和冠状位的听神经。其具体扫描参数为:TR设置为2400 ms,TE 设置为155 ms,FOV 180×180 mm,带宽(Bandwidth)32.2 hz,NEX为2,层数为12,层厚(thick-ness)为2mm,层间隔为0.2,矩阵(Matrix)320×224,扫描时间为2.5min。

1.3 统计处理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50例成年患者46例92耳显示蜗神经、迷路正常,1例2耳蜗神经信号缺失,2例3耳前庭导水管扩大,1例2耳耳蜗神经细小;未成年患者15例30耳显示正常,Michel畸形为3例5耳, Mondini畸形有2例3耳,1例2耳耳蜗神经细小,还有2例4耳为前庭导水管扩大,蜗神经信号缺失7例12耳见表1.

3 讨 论

临床在对蜗神经发育异常进行诊断的时候,应该要对蜗神经的作用及内耳相关的结构几胚胎发育步骤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听面神经节形成是在胚胎3周大的时候[2],当胚胎发育到第五周时,听神经节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逐渐演变为前庭神经节的上部和最终演变为蜗神经的下部[3,4],蜗神经的螺旋神经节在7周左右的时间形成前庭上神经[5]。内耳道的发育不仅需要听囊的刺激,还需要发育完全的前庭蜗神经[6-7],如果前庭蜗神经存在缺陷,那么对内耳道的发育也会造成影响,出现内耳道发育缺陷的几率也明显上升[8]。一些患者的耳聋多半和发育缺陷的蜗神经有密切关系,这为临床诊断是属于先天性的SNHL还是后天获得的SNHL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诊断感音神经性聋的方法就是依靠蜗神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本文中磁共振采用了FRFSE T2及3D FIESTA两个序列进行检测,3D FIESTA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脉冲序列,可以用很短的TR来实现很高的SNR[9],从而能保证内耳道内软组织和液体之间有一个最佳的对比度,确保了成像的清晰。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所有的内耳结构均要扫描到,选择合适的扫描层数既可以全部扫描到又有效缩短了扫描的时间[10];(2)尽量剔除背景组织使扫描的迷路图像有最清晰的表达[11]。从上述表1可知,小于18岁的患者扫描结果以蜗神经信号缺失比例最多,而大于18岁的患者中无Michel畸形和Mondini畸形。临床上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经磁共振成像表现正常,这是因为这些患者可能是由于噪音损失、毒性药物的损伤或者是微血管的病变引起了神经、迷路产生损伤,所以在磁共振检查时才会无异常表现。

综上所述,蜗神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感音神经性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有效区别先天性与后天性,在临床进行人工耳蜗植入之前必须行此检查,才能有效避免相关植入禁忌症。

1. 张晓晶,娄昕,吴南洲等.蜗神经磁共振成像在感音神经性聋中的应用[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2,10(2):197-200.

2. 曹雯君,李玉华,李蕴等.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影像学评估[J].放射学实践,2009,24(8):895-897.

3. 曹雯君,李玉华,李蕴等.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影像学评估[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8,14(6):495-499.

4. 李家才,郑红伟,漆剑频,等.3.0T MR 3D-COSMIC成像序列结合MRP对Ⅰ-Ⅻ对脑神经脑池段的成像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1):31-33.

5. 梁长虎,柳澄,武乐斌等.脑池段面、前庭蜗神经及其病变的磁共振成像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1):71-74.

6. 王辉兵,徐志文,唐安洲等.267蜗神经异常的磁共振成像及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3,27(5):284-288.

7. 谭长强,龚帆.迷路内积血致感音神经性聋的实验研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2):116-120,插1.

8. 曹雯君,李玉华.感音神经性耳聋者人工耳蜗术前的MRI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32(1):9-12.

9. 马丽涛,李娜等.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听力学特点[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6):15-18.

10.王江盼,王建明.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影像学检查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2).

11.梁长虎,柳澄,武乐斌等.脑池段面、前庭蜗神经及其病变的磁共振成像研究[C].//第六届医学影像山东国际论坛山东省第十八次放射学学术会议暨山东省第十六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137-140.

表1 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磁共振显示结果

图1 是左侧蜗神经细小

图2 是正常的内耳道图像。

(本文编辑: 丁贺宇)

Application of 3.0T Cochlear Ner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the cochlear ner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evaluation of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and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diagnose of SNHL.Methods 80 patients (50 patients who were 18 years old or older and 30 patients younger than 18) with SNHL underwent imaging of the cochlear nerve and internal auditory canal (IAC) on a GE HDxt 3.0T MR scanner,from 2010 January to 2013 January,Results Among 50 patients who were 18 years old or older, 46 (92 ears) showed normal cochlear nerve and labyrinth; 1 (2 ear) showed absence of cochlear nerve signal; 2 (3 ears) showed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and 1 (2 ears) showed small cochlear nerves.Among 30 patients who were younger than 18 years old, 15 (30 ears) showed normal cochlear nerves; 3 (5 ears) showed Michel malformation;2(3 ears) showed Mondini malformation; 1 (2 ears) showed small cochlear nerves,and 2 (4 ears) showed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Conclusion Cochlear ner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lays a indispensable role i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t offers the reliable basis for diagnosis of SNHL patients, and it worth promoting.

Cochlear ner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ensorineural deafness

R764.35

A

10.3969/j.issn.1672-5131.2014.01.15

2014-01-09

杨益刚

猜你喜欢

感音神经性内耳
感音神经性耳聋及针灸治疗
恐龙内耳的秘密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基于“脑肠相通”理论探讨调和胃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机理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重听的饮食治疗
CT在内耳畸形儿童术前诊治中的应用
让鱼儿自己咬钩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磁共振对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术前诊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