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医院口腔科介绍

2014-01-21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口腔科颌面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口腔中心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口腔科成立于1984年,于2004 年挂牌成立口腔医疗中心。目前拥有35 台牙科综合治疗台,数字化影像系统、CAD/ CAM、牙科显微镜等牙科设备。全面开展口腔治疗、修复、正畸、种植、牙槽外科、美容牙科等诊疗项目,年门诊量7 万余人次。口腔特需部以心血管患者口腔疾病诊疗为特色。中心共有医护技59 人:35 名医生、18 名护士、6 名技师;其中高级职称15 人;教授2 人、副教授1 人、博士生导师1 人、硕士生导师2 人;博士7 人,硕士20 人;海聚人才1 人,回国留学人员4 人;中共党员13 人。中心主任吕亚林教授,主任医师,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北京口腔医学会医院管理委员会及全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中心有近36 人次在中华及北京口腔医学会担任常委、委员……近年来承担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2013 年成功主办五洲心血管会口腔论坛。

口腔中心为北京市口腔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首都医科大学口腔修复硕士点,首都医科大学优秀教学团队,2013年国家重点临床学科申报通过北京市评审,2013 年引进“海聚工程”人才、特聘教授—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张海副教授,加快了中心国际化进程。迄今,北京安贞口腔中心已经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国际交流为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大型口腔医疗中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于北医三院建院同时设立,目前共设置牙科综合治疗台49 台,拥有70 多名医护人员,为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口腔外科、牙体牙髓、牙周黏膜、口腔修复、口腔正畸等口腔各亚专业齐备,人才梯队完整的现代化科室。门诊量连续多年来居于北京市综合医院口腔科的前列。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单位,北京市首批口腔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单位。

科室目前配备牙科锥形束CT、数字化曲面断层机和数字化牙片机等多种牙科影像设备,拥有根管显微镜、根管治疗机、牙科超声机器、激光治疗机以及种植机等大批先进口腔治疗设备和器械,配置有完备而先进的消毒室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目前口腔各亚专业的治疗项目均可高水平完成,并在微创拔牙、镍钛根管治疗、显微根管治疗及显微根管外科、精密铸造和精密附着体修复、种植义齿修复、成人错合畸形的正畸治疗、种植支抗辅助治疗、牙周病的系统治疗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

北大医院口腔科成立于1997 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口腔科已经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各项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科室。科室人员均毕业于国内重点医科大学,专业各有侧重。科室开展口腔综合门诊工作,诊疗项目包含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种植等各个专业。口腔科各位医师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先进的口腔诊疗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精细而周到的诊疗服务。开展的诊疗服务包括:现代根管治疗技术、牙周系统治疗、成人及儿童口腔正畸、常规口腔修复及种植修复、口腔门诊外科手术等。“为病人提供全方面的口腔诊疗”是北大医院口腔科的核心理念。口腔科全体医护人员秉承医院“厚德尚道”的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北大医院口腔科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学生的口腔科学教学工作,教学团队多次被评为院级及医学部级优秀教学团体和个人。科室鼓励开展科研工作,科室成员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创建于1917 年,历任主任分别为俞家振、张仁德、夏善福、高承志,经过数代人近百年的努力,人民医院口腔科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牙体牙髓、牙周、口腔黏膜、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等亚专业齐备,人才梯队完整的现代化科室,在医教研等方面都居于先进行列。

秉承人民医院“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的院训,口腔科一直密切跟踪国内外口腔科学的最新进展,不断引进新技术,并对交叉感染进行严格的控制,力求给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目前口腔科在西直门和白塔寺院区设有2 处门诊,共有33 名医生,其中高级职称人数达到13 人。口腔科目前装备综合治疗台达到33 台,其余相关设备齐全,2011 年更增加了CBCT 设备,使治疗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不断壮大的师资力量也为口腔科带来了教学和毕业后继续教育方面的巨大成就。2006 年口腔科成为北京市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迄今为止已为其它医院培训了大量住院医师。2008 年口腔科开始成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教学基地,承担口腔专业临床阶段全部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目前为止学生来自于韩国,台湾和部分非洲国家,已经有毕业生完成学业走上临床医师岗位。

目前科室的科研方向主要以口腔临床研究为主,重点探索与呼吸科,血液科,器官移植,消化科等专业的交叉领域。具不完全统计共发表科研论文约150 余篇,并承担着多项科研项目。

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

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创立于20 世纪中期。1953 年著名口腔医学专家宋儒耀和王巧璋教授在老协和原有的牙病治疗室的基础上,组建了独立的口腔科。宋儒耀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口腔分会主任委员和《中华口腔科杂志》主编。半个多世纪以来,历经几代医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口腔科已经成为拥有多个学科专业组,近百名医护人员,设备先进,梯队完整,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大型临床科室。

科室下设口腔内科(包括牙体牙髓、牙周、粘膜和儿童牙病门诊)、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和口腔正畸四个专业组,以及一个技工室和实验室,此外还有口腔种植和无痛牙科两个特色治疗中心。2013 年成为国际口腔激光应用学会(SOLA)中国培训中心。年门诊量近8 万人次,住院手术量近500 台。在口腔恶性肿瘤的治疗与重建、唇腭裂整复、疑难正畸治疗、口腔无痛与镇静治疗、口腔粘膜病、口腔种植修复、口腔激光应用等方面特色突出。部分专家承担着中央高干保健和国际医疗工作。

多年来,协和口腔一直承担着协和医大本科生、研究生及进修生的教学工作,是北京市口腔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科研方面,具有综合医院多科合作的优势,承担包括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3 等奖、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新技术一等奖等奖项。

北京医院口腔科

北京医院口腔科组建于1905 年,已有百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担负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元首、领导人的口腔医疗保健任务,多次获得中央保健委员会、卫生部和外交部的好评。国内外著名的口腔医学专家如王洁泉教授、王光和教授、韩宗琦教授和栾文民教授等曾于不同时期在口腔科工作。

北京医院口腔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于一体的专业科室,分设普通门诊、司局长门诊、特需口腔门诊、口腔种植中心、病房等部分。开展牙体牙髓、牙周、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种植等专业的临床诊治工作。

口腔科现有医生27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 人,硕士生导师2 人,主任医师12 人,副主任医师4 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3 人,护士18 人、技师6 人。

口腔科拥有先进的口腔综合治疗台38 台,完善的消毒、放射及辅助设备。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教学任务,是北京市卫生系统口腔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同时承担全国各地进修医师培训任务。

北京医院口腔科以医疗保健为中心,以老年口腔疾病诊治为重点,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和研究单位协作开展老年口腔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相关科研成果曾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奖和北京市卫生局和卫生部北京医院科研成果奖。

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由东区本部口腔科和京西院区口腔科组成。现有医师46 名,包括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 名,主治医师16 名,其中博士5 名,硕士16 名,学术带头人2 名。科室拥有病床10 张,口腔综合治疗台52 台。是拥有CBCT、多种激光治疗仪、椅旁口腔专业扫描仪、CAD-CAM 等多种设备的大型综合科室。可进行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种植学科的多种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以牙周病系统治疗、激光治疗、口腔种植、口腔精密修复等口腔医疗专科服务为特色。年门诊量12 万余人次,年出院患者300 余人次,年门诊及病房手术3000 余人次。近5 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3 项。近5 年发表学术论文40 余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7 篇。

北京电力医院口腔科

北京电力医院口腔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专业科室。口腔科共有工作人员24 人,其中主任医师3 人,副主任医师4 人、主治医师4 人、医师6 人、主管护师2 人、护师3 人,护士2 人。有5 人担任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教学老师和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口腔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同时有5 人已取得美国专业激光治疗资格证书。并与德国、瑞典、台湾等国家的种植专家经常进行技术交流。

科室拥有先进的进口口腔综合治疗台共17 台,诊室布局合理有序,安全舒适。科室各专业人员梯队建设齐全,拥有一支具备丰富临床和科研经验的医师队伍。医师分属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种植、儿童口腔等专业组,为患者提供相关专业学科医疗服务。

本科现开展多项特色诊疗项目:

1.各种复杂牙体牙髓病、显微根管技术及牙周病的系统治疗和保健;

2. 开展种植牙修复技术修复牙列缺损,同时开展骨组织引导再生技术不断拓展种植牙的适应症和成功率;

3. 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CAD-CAM 椅旁技术。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精度、快速的美学修复治疗。

4. 开展各种成人、儿童错颌畸形的诊断和矫治,对于成人病例可以选择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美观、舒适的治疗,同时成功的开展了种植支抗技术,对于复杂支抗控制和垂直向控制病例有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5. 引进国际先进的CBCT 影像设备,使口腔软硬组织成像更为清晰立体化。对于分析复杂根管解剖结构、根尖病变分析、种植牙植入手术精度提升、正畸诊断等检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6. 在临床治疗中引入德国kavo2940 波长综合激光治疗仪以及fotona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能够对口腔软硬组织进行高效率的切割,对于根管的消毒及软组织的切除更加的准确有效,更大程度的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率。

7. 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美国STA 计算机控制口腔麻醉系统,大幅度的降低了患者在接受麻醉时的疼痛阈值,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

8. 引进国际先进纤维蛋白离心制造机CGF 在手术中使用,由于它来自自体血源,无任何物质添加,所以降低了手术感染的可能性及排斥反应,同时增加骨和软组织的愈合及再生能力,愈合速度显著提高。

9. 严格控制消毒感染。为了防止肝炎、爱滋病等疾病的医源性传播以及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引进了进口欧洲B 级预真空消毒锅、超声波清洗机、热清洗机和自动注油机,做到手机和所有器械的彻底清洗消毒,做到每位患者一个手机、使用一次性口腔器械盒、一次性漱口杯. 采用国际标准的一次性蓝膜防护,杜绝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因调整治疗台和照明灯可能造成的交叉污染。

在我们这里就诊患者安全、放心。作为专业的口腔医生护士团队,我们关注您的口腔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口腔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口腔科成立于1953 年,从最初的只有一名医生的小科室,发展到现在全科26 人名医护技人员,年门诊量6 万余人次,患儿来自全国各地,涵盖了儿童牙牙体牙髓,儿童口腔粘膜病,儿童口腔正畸,儿童口腔颌面外科,儿童口腔预防、语音训练及国际部VIP 等多个专业,具有病房床位10 张,成为集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儿童口腔专业门诊。

口腔科共有医生15 人,其中高级职称6 人,中级职称6 人,硕士学位9 人,博士2 人。护士9 人,技工2 人。

我院口腔科专注于儿童口腔疾病的研究,针对儿童正处在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连续的预防保健和治疗的特点,对0-18 岁的儿童提供系列的医疗服务,这种以预防保健和口腔疾病治疗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摆脱了以前单一以治疗为目的临床行为,更加注重儿童整体牙颌发育与功能,对于复杂病例通过及时的各专业会诊提供最佳诊治方案。

儿童口腔学科的发展、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新技术和多种性能优良的齿科新材料应用等极大地推动了口腔科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以优美舒适的候诊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及材料,高水平的诊疗技术为患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健康的牙齿、美丽的笑容是我们的最大心愿。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口腔诊疗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361 医院)口腔诊疗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361 分院)是目前京北地区规模最大、集医、教、研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口腔诊疗中心。院本部有牙科综合治疗椅26 台,医护技人员48 名,其中硕博士20名。2013 年门急诊量将达到59000 余人次。

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361 分院、华西口腔医学院教学医院正式挂牌以来,口腔诊疗中心发展迅速,设备不断完善,如设立VIP 诊室、购进CBCT 等;拥有多项当今国际口腔临床医学前沿技术,如无痛微创诊疗、种植义齿、牙齿美容修复、无托槽隐形矫治等。技术上有华西专家定期坐诊、指导、带教,本院医生到华西口腔医院短期轮训,不断引进优秀毕业生充实人才储备。

在科研方面与625 所合作申请科技部对外合作项目,与大连圣辉集团合作国产种植体的生产研发,并参加国际横向科研项目等。今年SCI 收录3 篇文章,文章影响因子也是逐年递增。

对外合作方面成立了“航空总医院德国启明湖口腔种植培训中心”和“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口腔种植骨管理系统亚太地区培训中心”。

2-3 年后南区新楼口腔诊疗中心将增加3000m2的医教研空间,口腔诊疗中心将再一次飞跃式发展!

北京世纪坛医院口腔科

北京世纪坛医院口腔科拥有医务人员47 名。主任医师2 名,副主任医师6 名。博士4 名,硕士7 名,是一支技术力量过硬的队伍。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局级科技进步奖多项,承担北京大学预防医学院及卫生管理学院学生的口腔学科教学任务及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的授课任务,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科室。

口腔科诊室占地面积1100 余平方米,固定资产700 余万元,拥有进口牙科综合治疗台三十台,进口数字化牙片系统、口腔锥形CT,蔡司根管显微镜等大型设备。年门诊量达70000 余人。

科室设置:口腔内科专业,口腔修复专业,口腔正畸专业,口腔外科专业。

口腔内科应用现代根管治疗的仪器器械,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牙周病治疗开展了洁牙、深刮术、翻瓣术、牙周植骨术、冠延长术等牙周治疗。

颌面外科诊治牙槽突疾病,口腔颌面部的炎症、外伤、肿瘤、先天性畸形、颞颌关节病。

将种植义齿作为科室发展重点方向,年种植300 余例。开展了骨挤压术、引导骨组织再生术、上颌窦内、外提升术,外置法植骨术等复杂种植外科手术。开展了全口种植义齿修复技术。

修复专业开展了CAD/ CAM 纯钛烤瓷冠、金沉积烤瓷冠,全瓷冠(CAD/ CAM 氧化锆全瓷冠)、全瓷嵌体、全瓷贴面,纯钛支架、Vitallium2000 plus 支架,精密附着固位体(栓道、双套冠)、磁性附着体,线性合总义齿。

正畸专业开展了成年人正畸项目。开展了阻鼾器治疗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开展微创拔牙,开展口腔治疗中“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新增开设了“舒适专家门诊”。

采用分时段挂号,将病人分流,减少了病人的等候时间。

我们将继续努力,将口腔科打造成一流的品牌科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口腔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口腔科创立于1918 年。现有在职员工49 人,医生32 人、护士14 人、技工3 人。科室下设:口腔门诊、口腔病房、东区VIP 治疗室、同仁亦庄口腔综合门诊科及病房。拥有综合治疗台32 部,诊疗项目囊括口腔各专业,年均门诊量近6 万人次。颌面外科是我科的优势学科。是北京市颅面创伤治疗中心所在地。有固定床位30 张,年均手术600 台。肿瘤切除同期显微游离皮瓣修复手术;颏成型颏舌骨肌前徙术、硬腭截短术治疗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尤其多科学联合实施的头、颌面部复杂骨折整复术、眶窝再造手术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我科从1961 年开始每年承担首都医科大学7 年制、5 年制、专科生教学任务,是首医大口腔联合教研室主任单位。也是北京市口腔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接收7 名外院住院医师进行专科培训。年接收进修、实习生20 人。是首医大颌面外科硕士学位点。

现任科主任刘静明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北京市口腔医务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口腔科学系副主任。近年出版论著及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得各类科研课题多项。是本学科带头人。

口腔科始终坚持科研、医疗、教学同步发展,为各类专业人才搭建发展平台。多次承担国家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以明显的技术优势吸引全国患者就医。近年教学方面也取得进步,培养了良好的教师队伍。走过94 个年头的口腔科本着“教学促临床,以科研谋发展”的原则不断进取不断超越。

望京医院口腔科

望京医院口腔科成立于1997 年,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0 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 人,中级职称4 人,硕士4 人,博士1 人。口腔科位于医院新门诊大楼五层,现装备有十台日本进口贝蒙综合治疗台、德国der 牙片机和西门子曲面断层机等先进设备。口腔科可为患者提供牙体牙髓病、牙周病、颌面外科、口腔修复、正畸等多专业医疗服务,开展口腔健康维护、牙周系统治疗、牙齿美容与精密修复等特色口腔医疗与服务。在诊治过程中,贯彻无痛治疗原则,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目前,口腔科已率先实行了“一人一机”的消毒模式,达到了控制感染的目的。对器械进行从浸泡、清洗、干燥、上油到打包封口、高温高压消毒的流程式保养消毒,保证每一患者所用的机头、洁治器头、乃至扩大针、根管锉等小的操作器械均为高温高压消毒后才使用,严格杜绝了细菌、病毒在患者之间的传播,保障了患者健康。秉承望京医院以“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宗旨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竭尽所能,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舒适、方便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成立于1950 年,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担任湖北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武汉市口腔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常委,湖北省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口腔评审专家组组长等重要职务。

口腔医学中心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近5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青年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20 余项,发表SCI 论文36 篇,最高影响因子9.876 分。2013 年又喜获“湖北省2013 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及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武汉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占地面积2400m2, 拥有综合牙科椅80 台,医生45 名,其中教授3 名,副教授9 名,具有博士学位28 名(海归18 名),博士研究生导师3 名,硕士研究生9 名。口腔医学中心下设:口腔颌面整形外科(病房及门诊)、牙体牙髓科、正畸科、修复科、种植科、牙周粘膜病科、儿童牙科、放射科及VIP 特需门诊,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优质的专业的服务。医生全部来自国内最顶尖的口腔院校,每年接诊患者7 万多人次,时刻与国际最新进展同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口腔科

宣武医院口腔科始建于1958 年7 月, 是我院第一批成立的临床科室。1971 年12 月宣武医院并入北京第二医学院建制。1994 年7 月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口腔科经55 年的发展历程,现有主任医师2 名,副主任医师4 名,主治和住院医师15 名,其中博士3 名,硕士11 名。另有技师3 名和护士9 名。已形成牙体牙髓病、牙周病、颌面外科、修复和正畸专业组。秉承综合医院口腔全科诊疗的特点,并重专科医师水平的发展,实施全科和专科门诊并行制,既方便患者就诊,又利于各级医师专科诊疗技术的提升。

由于医院空间限制,本部椅位一直限于14 台。医院南扩工程为口腔科发展带来机遇,明年开诊口腔二部椅位20台,干保门诊椅位3 台。近年随科室医教研水平不断提高,医院加大了诊疗和教学设备的投入。目前科室拥有装备齐全的德国SironaC4、C8+ 综合治疗台、美国Kodak 9500 CBCT、美国Imaging 全景机和CR 牙片局域网系统、德国蔡司Pico 牙科显微镜、以色列Syneron LiteTouch 牙科激光、丹麦3 shapeR700 三维模型扫描仪、美国T-Scan咬合分析和Bio-PAK 口颌功能分析系统、瑞士Novaga 种植机、意大利Surgybone 超声骨切割系统、数字式笑气混合供气装置以及11 套VDW 镍钛根管治疗仪和4 套热牙胶充填仪、9 套根管长度测量仪等先进的临床诊疗与研究设备。日进全套教学模型、6 套仿头模和专业模型为教学以及住院医师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近五年获教育部留学回国启动基金、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首都发展基金(中医类)、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培养项目、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基金(教育类)、北京首都特色临床医学应用发展课题(横向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学科骨干)培养计划各1 项。发表论文20 余篇,并在各级学术会议上多次获优秀论文奖、病例报告奖等。科室现有5 名医师在中华口腔医学会和北京口腔医学会各专委会、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睡眠专家委员会等以及口腔专业期刊兼职10 余项。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长期承担首医七年制、五年制基地班、护理学院本专科和夜大、国际学院的理论教学及见习工作,并承担首医口腔医学系本科生综合实习工作。2010 年3 月建立首都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13 年10 月成为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基地。

把科室建设成为北京一流的医教研一体综合口腔科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任重道远,催人奋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全面发展的科室,是北京市卫生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口腔专科;是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教学基地;口腔护理专业本科专科生临床实习基地;拥有首都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正畸学两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承担国家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 项,市级课题6 项、局级、院级科研课题多项,累计科研经费300 余万。

科内现有医护人员70 余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3 人,副主任医师7 人,主治医师10 人,住院医师15 人。其中博士8 人,硕士19 人。人员梯队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各个专业组均有资深专家和业务骨干。

口腔科的专业设置完整,门类齐全。全院共有口腔综合治疗台44 台,开设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治疗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种植、口腔急诊、国际医疗和特需门诊以及干部保健等门诊。年门急诊量近7 万人次。拥有独立的口腔颌面外科病房,15 张床位,年手术量近500 例。

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全体医务人员将携手同仁,努力工作,为口腔事业的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口腔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是一所以整形美容为主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医院现有十七个病区,二十个特色中心。拥有病床320 张。

整形外科医院口腔中心现有牙科综合治疗椅7 台,科室在职医护技人员12 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医生6 人。开展口腔治疗、修复、正畸、种植等诊疗科目。现有锥体束CT,曲面断层机,数字牙片机各一台。

我院外科有颅颌面及唇腭裂整形修复四个病区,每年完成数百例颌面外科整形美容手术。颅颌面畸形手术修复是我院特色项目。外科手术由整形正颌外科医生完成,正颌手术病人的口腔治疗和口腔正畸工作由口腔中心承担。

口腔中心以牙齿美容修复、正颌手术病人的正畸为主要特色诊疗项目,主要有烤瓷冠修复,树脂贴面和瓷贴面修复,牙齿美白脱色,儿童和成人正畸,颌骨畸形及唇腭裂继发畸形正颌手术病人术前术后正畸,正颌手术病人牙齿修复等,同时开展其他口腔常见疾患的诊疗,服务于北京市及全国的口腔求美求治者。

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是目前全国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口腔诊疗中心之一,配有牙科综合治疗台九十余台,配置包括CBCT、牙科显微镜、牙科激光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年门诊量十五万人次。现有医务人员共计二百余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医师四十人,教授、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资格以上的专家十六人,技术力量雄厚。下设口腔全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种植科共六个二级科室,开展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牙体牙髓病专业、牙周病专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口腔修复学专业、口腔种植专业、口腔正畸专业、口腔美容专业、口腔影像专业共十个专业的诊疗工作。

本中心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北京市口腔医学会口腔全科医学主任委员单位,及《全科口腔医学杂志》主编单位。常年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教学任务,是北京市卫生系统口腔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本中心与美国宾州大学、南加州大学、意大利热那亚大学牙科学院等多所大学和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开展的多项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包括成人隐形舌侧正畸技术、颌面畸形综合矫治技术、种植修复技术、显微根管治疗技术、激光牙科技术等。

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是国内综合医院最大的口腔医学中心,国内主要的口腔保健基地。设有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老年口腔病科、牙周粘膜病科、口腔种植科、儿童牙病科、口腔保健科、口腔预防科、口腔工艺科、口腔治疗室、口腔放射诊断科、口腔消毒中心等13 个二级专科和基础部。口腔颌面战创伤实验室为军队院校重点实验室,口腔颌面修复实验室为军队医学专业重点实验室(培育)。中心现拥有口腔综合治疗台130 台,口腔技工台56 张,口腔颌面外科展开床位80 张。建筑总面积7000 平方米,拥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设备、口腔颌面部CT 和口腔硬组织切磨系统,设备总价值超亿元。每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1000 人次,还担负党、国家和军队领导的口腔医疗保健任务,也承担国际友人及外国元首的口腔医疗保健任务。在老年口腔病防治、老年人工种植牙修复、牙颌畸形的综合矫治、口腔与颌面缺损修复、口腔疾病的微创与无痛系列治疗等方面形成特色。主办出版《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和《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两刊均为国家科技部统计源期刊。

中心近年来获得国家863 项目1 项,国家、军队等课题60 余项。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 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2 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4 项;军队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发表学术论文500 余篇,主编出版专著12 部。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单位。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等国家一级学会理事以上人员6 人次,国家级学会主任委员3 人次,二级学会委员以上120 人次,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 人,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5 人,国家及军队卫生部门专家组成员8 人。

解放军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1981 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7 年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目前全国综合性医院唯一被批准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单位。现为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0 年建立口腔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7 人,硕士生导师12 人。已毕业硕士72 人,博士80 人,博士后21 人。是北京市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北京市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也是卫生部口腔修复工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一级指导站。

解放军第三零二医院口腔科简介

解放军第302 医院口腔科成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是国内三甲传染病医院中的首批口腔专业科室。现拥有一批口腔种植科,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等专业人才团队,为前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综合序列的口腔治疗。

解放军302 医院口腔科引进国际先进仪器设备,首批开展口腔内幽门螺旋杆菌快速检测技术,针对性的进行口腔干预治疗,同时积极开展口腔种植等多项新技术新业务。

为方便患者就医,保证患者诊疗环境,解放军302 医院已率先分设清洁口腔门诊和感染口腔门诊,将普通患者和传染病患者进行分区治疗,从根本上消除患者院内交叉感染的隐患和担忧。所有诊室内均配备空气净化器,进行循环消毒,其中感染诊室增配国内首台气溶胶净化仪,有效减低空气中气溶胶和飞沫的传播,降低医源性感染机率。

解放军第三零五医院口腔科

305 医院口腔科是一个专注于口腔常见疾病的现代化诊疗中心,是医院特色创新科室。

技术队伍实力雄厚,有主任医师2 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 名、住院医师2 名、主管护师和主管技师各1 名。医护团队以具有年富力强的高年资医生和护理人员为主,长期担负部队官兵和高级领导口腔治疗和预防保健任务,服务意识强,态度和蔼,处处为患者着想,让患者感到亲人般的关怀和照顾。

目前开展的诊疗项目包括:口腔内外科治疗、口腔修复和口腔正畸。口腔内外科治疗以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微创拔牙为特色,口腔修复以计算机导航微创种植手术为特色,口腔正畸以儿童正畸和美学正畸为特色。口腔科有综合治疗台10 台,有独立的口腔消毒中心、水净化系统、负压抽吸系统,保障了治疗过程中的器械和材料无菌、减少飞沫飞溅、维持诊室空气洁净,杜绝了医院内交叉感染。

口腔科候诊区域宽敞,洁净舒适,透过诊室窗户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北海公园白塔。富有经验的护士安排分诊和解答问题,使患者疾病能够得到具有相应业务擅长的医师诊治。口腔科治疗室诊区独立,能最好地保护患者隐私。

口腔科按照医院“树服务品牌,建精品医院”目标,努力打造小型综合性精品科室,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开放式挂号,形成了预约式服务和流程管理的科室特色,确保了每一位就诊患者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科室以解除患者病痛为服务宗旨,不以赢利为目的,积极在廉价和高效两方面下功夫,为满足不同层次患者口腔诊疗需求做奉献。

解放军第三零六医院全军口腔疾病诊治口腔中心

解放军第306 医院全军口腔疾病诊治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口腔专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口腔专业);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军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队牙病防治工作指导组成员、军队牙病防治专家组副组长及国家卫生部考试中心审命题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军队医药卫生成果奖评委等所在单位。

口腔中心学科团队90 余人,博士生导师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 人,硕士生导师6 人;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4 人,主系列中硕士学位以上占89%,留学回国人员占36%。中心拥有国际一流的牙科综合治疗台55 台,配备有国际先进的牙科CT、牙科激光治疗仪、全景数字化X 线机、数字化X 线牙片机、根管显微镜、牙科种植系统、冷光牙齿美白仪、超声根管治疗机、超声洁牙机等诊疗设备。中心设有八个专科: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儿童口腔科、口腔种植科和口腔特需诊疗科。年门诊、急诊量为11 万余人次。口腔中心的工作理念是:服务患者满腔热忱,口腔保健科学认真,治疗承诺质有所值,技术目标精益求精。

解放军第三零七医院口腔科简介

307 医院口腔科包括口腔门诊和口腔颌面-头颈外科病房,是以口腔颌面外科(头颈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和口腔正畸为一体的口腔综合性科室。科室现有主任医师1 人,副主任医师1 人,客座教授1 人,主治医师11 人,博士6 人,硕士15 人。科室主任葛成,医学博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山大学博士后,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委员、北京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专科会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卫生局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评审专家。多年来,科室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技术骨干,具有精湛的临床医疗技术,良好的医疗作风,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

口腔颌面-头颈外科设病床20 张,在口腔颌面外科、头颈外科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开展:口腔颌面部、头颈部良恶性肿瘤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面部及颌骨整形与美容,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系统诊断与保守、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外伤及陈旧性骨折的矫治,面裂、唇、腭裂手术矫治,以及口腔颌面部严重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口腔门诊设专家门诊与普通门诊,共有口腔综合治疗椅15 台,正在扩建,拟新增8 台。有数字化的口腔曲面断层机、牙片机、口腔内窥镜、口腔根管显微镜、颞下颌关节镜、种植机等设备。口腔门诊总面积600 平方米,诊室内环境优雅、舒适,能满足各类牙病患者补牙、镶牙、拔牙、牙齿美容、牙种植与修复、牙列不整齐矫治等口腔疾病治疗的需要。

解放军第三零九医院口腔科

成立于1958 年,至2009 年以前一直归总后管辖。2009 年7 月转隶总参谋部,现为“总参谋部总医院”。现由周威任科室主任,许亦权、梁莉任副主任,汤莉任护士长。

科室现有医师20 人,其中副主任医师6 人,主治医师8 人,医师2 人,技师4 人,护士10 人。门诊展开牙椅19张(2014 年初将扩增至42 张),拥有3 个诊区,开展牙体牙髓病、儿童牙病、牙周组织病、口腔黏膜病、口腔修复、正畸、口腔种植、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治疗以及放射、口腔预防等临床专业工作。年诊治军地患者超过4 万人次,年工作量已超过1500 万元。

2008 年春北京地区综合医院及驻京部队口腔科年会在309 医院举行,对综合医院口腔科的发展思路、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科室确立“全科口腔”发展模式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近年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先后引进博士6 人、硕士3 人,培养博士后2 人、博士2 人、硕士3 人,进一步完善了人才梯队建设及各口腔专业学科人才培养。目前口腔科具有博士学历的8 人,硕士学历的7 人。打造了“具有各自专业特色的全科医师”队伍,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带来的更高的科研竞争力,填补了多项口腔科建科五十余年来的空白,近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 项,军队重点课题1 项。发表SCI 论文5 篇、统计源期刊论文30 余篇。

积极的学术交流提升了科室的专业学术地位。现有9 人分别担任国家、军队和北京市二十多个专业委员会的职务。目前仍是“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的组成单位,利用301 医院的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影响。

相信我们在“精诚、精湛、精心”的“三精精神”科训引领下不断发展壮大,为口腔医学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北京军区总医院口腔科

北京军区总医院口腔科拥有近百年的悠久历史,目前门诊面积800 多平方米。科室现有牙科综合治疗台26 台,拥有口腔数字化影像系统、口腔内窥镜电子影像系统、超声根管治疗仪、镍钛根管治疗仪、冷光美白、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等先进的牙科诊疗设备。

科室现有医生20 人,护士23 人,为综合医院口腔科实行四手操作的科室,现在采取口腔综合科的工作模式,医师为患者进行口腔全科诊治服务。可开展各类口腔牙体牙髓病、牙周疾病的治疗以及齿槽外科、口腔各类活动与固定修复、种植牙等治疗项目。

为将“军人优先”体现在明处,将“为兵服务”落到实处,北京军区总医院口腔科还建立了专门的军人诊疗区,配有8 台椅位,并设立了独立的军人候诊区,提高了为兵服务的质量。

海军总医院口腔医疗中心

海军总医院口腔医疗中心是北京市较早成立的口腔医疗中心之一。中心设备先进,门诊共有50 余台进口口腔综合治疗台,还具有先进的口腔激光治疗仪、数字化影像系统以及其它进口设备;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多名高年资、高职称及高学历医务人员;目前口腔中心年门诊量约7 万余人次,临床诊治各种口腔牙体及牙周组织疾病、口腔颌面部感染、口腔颌面外伤、口腔修复、口腔正畸等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同时还担负与口腔科有关的急、会诊等工作,在口腔修复、口腔正畸以及牙周病的治疗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另外科室还承担第二军医大学的口腔基础及临床教学任务,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军重大科研课题、首都科学发展基金课题以及院内课题等科研项目,是一个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口腔医疗中心。

口腔医疗中心分为修复科、正畸科、牙体牙髓科、牙周科以及口腔种植科五个二级科室,并专设口腔军人诊区,为军服务特色突出。

近年来中心在林松杉主任的带领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个专业组之间密切合作,积极进取,努力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开展了多项国内外新技术、新业务。近5 年科室申请科研课题6 项,获得医疗成果奖2 项,在国内外著名杂志(SCI、EI、统计源)发表论文50 余篇,主编、参编著作五部。

目前,口腔专业的常规技术操作(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均能够顺利开展,特别是口腔种植技术是我科的特色技术项目,该项技术在我科开展将近20 年,是开展此项业务最早的医院之一,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外,精密附着体高端修复、复杂牙列的口腔正畸治疗也已成为我科的优质技术。

空军总医院口腔科

一、科室概况:

口腔科是空军总医院成立较早的一个科室,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拥有多名高学历高职称医护人员,是北京市首批口腔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安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院校的实习基地。门诊共有口腔综合治疗椅近40 台,口腔病房展开床位8 张。

年门诊量7 万余人次,年收容量200 余人。开展的业务涉及口腔牙体疾病、牙周疾病、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儿童牙病、老年牙病、美容牙科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感染、外伤等口腔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同时还担负与口腔科有关的急诊、会诊等工作,在口腔正畸、口腔修复、牙体根管治疗等方面处于国内或军内先进水平。拥有全系列数字口腔影像系统。

近年来,全科共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SCI6 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编写或参与编写学术著作8 部。科室主任柯杰:口腔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全军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牙病防治专家组副组长,空军牙病防治专家组组长,北京市口腔医学会常委。

二、技术力量:

口腔科技术力量雄厚,共有医护人员50 余人(并担任教学任务,每年带教研究生、北京市专科轮转医师、进修生、实习生共计40 余名)其中高学历高职称占大多数,三名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在读博士后及硕士研究生10 人。

1、医师系列(28 名):包括主任医师3 人、副主任医师8 人、主治医师11 人。其中博士10 人、硕士4 人。

2、护士系列(21 名):包括主管护师2 人、护师5 人。

3、技师系列:主管技师3 人

三、医疗特色:

空军总医院口腔二级学科设置较早,包括牙体牙髓病专业、牙周粘膜病专业、口腔修复专业、口腔正畸专业、儿童牙病专业和口腔颌面外科专业等,积极开展专科及专病门诊,目前口腔正畸、修复、牙体、牙周专业开展较好;另外新开设的美容牙科和微创无痛拔牙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和专家的肯定。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以“首诊医师负责制”为基础,开展“一站式”服务。我们倡导以口腔全科医师的视野接诊,以口腔专科医师的技术操作。这样既方便了患者又保证了医疗质量。

四、新技术、新业务:

近年来口腔科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如用MBT 直丝技术矫治严重错合畸形、种植牙技术、复杂义齿的修复、CAD/ CAM 瓷嵌体修复技术、牙髓及根尖疾病的系列治疗、残根残冠保存技术、附着体技术的临床应用等,口腔美容专业是我们的特色,瓷贴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微创无痛拔牙技术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患者的好评。

二炮总医院口腔科

二炮总医院口腔科拥有现代化的先进设备和成熟的诊治技术,是一个集口腔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口腔治疗中心。

现拥有近60 余人的团队。其中主任医师2 人,副主任医师3 人,主治医师14 人,博士4 人,硕士9 人。有1000多平方米的门诊平台,展开牙椅43 台,设有贵宾诊疗室、综合诊疗室、特需诊疗室、军人诊室、口腔内、外科及修复诊疗室、种植诊疗室、口腔X 光检查室、口腔技工室、消毒室等。从美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日本、德国等地引进当今先进的设备、材料。EMS 超声波洁牙机、喷砂洁牙机、Beyond 冷光美白系统、瑞士西诺普光纤种植机、德国SIRONA 全景数字X 光机满足了常规诊治条件,并且拥有先进的德国卡瓦CBCT、意大利FOTONA 激光;超声骨刀、吸入性笑气治疗仪也已应用于临床。

目前,口腔专业的常规技术操作(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均能够顺利开展,特别是口腔种植技术是我科的特色技术项目,该项技术在我科开展将近20 年,是开展此项业务最早的医院之一,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外,精密附着体高端修复、复杂牙列的口腔正畸治疗也已成为我科的优质技术。

武警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口腔医学中心是武警部队的医学专科中心,具有国内一流的诊治技术和现代化的先进设备。科室兼有口腔和颌面外科多专业,分设口腔内科、颌面外科、口腔修复、正畸、牙科美容和种植牙等专业,主治各种牙体牙髓疾病、粘膜病、牙周病、口腔颌面部炎症、肿瘤、畸形、创伤和颞下颌关节疾病等,在颌面整形、颌面创伤和口腔修复外科以及心血管病拔牙等领域达到军内领先水平。

现有医护人员26 人,高级职称12 人,中级职称8 人,博士后7 人,博士17 人,硕士3 人,科室技术力量强大。科室先后开展各种新技术50 多项,获得军队和武警科技进步奖和医疗成果奖13 项,其中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作课题。科室还曾主编出版了《近代根管治疗学》、《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学》和《咬合诱导》等三部专著,填补了口腔医学该领域的空白。

本科门诊拥有牙科综合治疗台35 台,NewTowm 锥形束CT 机1 台,法国卓菲全数字和德国西门子X 光摄像系统,手术显微镜,美国正颌外科和种植牙设备器械等,先进完善的消毒灭菌和水处理设备,医疗环境舒适优雅,是医疗安全的可靠保障。

全体医护技人员,将以星级服务标准、优良的技术和质量、合理的收费,提供让全体警民放心的医疗服务。

济南军区总医院口腔科

济南军区总医院口腔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前身可追溯到华东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当时第九兵团正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兵团直属医院牙科作为留守处就坐落在曲阜孔庙(2 台牙椅)。

1953 年,华东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直属医院被改编为华东军区第二十陆军医院,随即迁往兖州并进驻一家德国天主教堂兼慈善医院(3 台牙椅)。

1954 年10 月,华东军区第二十陆军医院与山东省军区直属医院合并再次被改编为济南军区九0 医院,并从兖州迁往济南,医院正式编制设立了口腔科(5 台牙椅)。

1956 年,济南军区九0 医院与当时的山东军区直属医院合并成立济南军区总医院(7 台牙椅位和5 张床位)。

2006 年成为济南军区口腔医学专科中心,目前科室面积3500 平方米(35 台牙椅和36 张床位),共有军人35 名,其他人员30 名,其中博士后合作导师1 名、硕士导师3 人,博士后5 名、博士4 名、博士在读5 名、硕士9 名。“十二五”以来的三年中,已获得军队及山东省科研基金3 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3 项、一等资助1 项、特别资助1 项;发表SCI 论文20 篇,中华及核心期刊等论文71 篇;获得山东省、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 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 项。

猜你喜欢

口腔科颌面口腔医学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征稿征订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稿约
门诊口腔科消毒效果与有效干预措施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下江西省口腔科专业住院医师KAP调查研究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护理专案在降低口腔科诊疗器械损坏率中的应用效果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