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八夜·画里戏外

2014-01-20程多多

中国收藏 2014年1期
关键词:功力艺术馆速写

程多多

去年夏秋时节,上海市松江区程十发艺术馆举办了一次关于程十发艺术创作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之所以做这样一次活动,缘由很有意思:目前全国已有几十家书画名家艺术馆、美术馆,他们除了在各自的家乡弘扬大师艺术外,还成立了“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而且商定每年举办一次年会,进行艺术主题研讨和举办专题展览,各家轮流做东。算起来,今年是第十八届年会,轮到松江的程十发艺术馆“唱主角”。相关专家、艺术家济济一堂地坐在一起探讨程家样(程十发艺术)之奥妙。我作为程十发的后代,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了许多与艺术实践相关的人与事,所以也想借此机会介绍一些旁人不太了解的事——比如父亲和戏曲。

父亲一生喜欢听戏,我童年时最好的娱乐生活就是随父亲去听戏。当时,一些大牌演员演出的昆曲或京戏,只要有可能,父亲基本上都会带我去听。那时我年纪小,还根本不懂如何欣赏,也听不出什么味道。然而,我见周围会听戏的却是每到大牌唱到最有韵味时,都沉浸在那种氛围之中,半是听戏,半是品味,这种入迷的状态,没有几十年的修养熏陶,是无法体会的。所以,那时候的老先生们到戏院不光是看戏的,更是来品尝戏中韵味的,也可以说是在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

父亲还喜欢在看戏的同时画速写。现在再来看他的戏曲速写,不仅速度快,而且造型准确。待到我父亲开始逐渐形成他自己的绘画风格时,他的那么些熟练的速写功夫就极为重要了。他曾经亲身上舞台演过戏,所以对戏中人物的架式是非常熟悉的,而这又能让他对人物的动态线条把握得准确无误。他也会常在家里邀上名角朋友合作一段,以便向他们讨教。社会公众对我父亲画少数民族的画很认可,其实,他的戏剧人物画同样也能令戏曲爱好者们品出其中的韵味来。

票友们看我父亲画的戏剧人物,会认为他对戏剧人物刻画得特别好。为什么有这样的评价?因为那些票友懂戏,戏的味道被我父亲画出来了。比如,父亲画得最多的戏剧人物是昆曲。昆曲的曲调十分精彩,这种绘画创作不能单纯靠水墨,因为纯水墨是北方特点。父亲画的昆曲戏剧人物画一派明媚,善于用水墨技巧来托其韵味,笔下的苏昆的丰满韵味和着舞姿十分有现代特色,技法之功又是古的,却将味道画出来了,而动作正是画在最出彩处,人物不求形似,出神处只见水墨映采、春风如拂,这就充分展现了他对戏剧研究的功力。真是“画上一姿态,画下一生功”!在这个时候,你是说传统好,还是创新好?已然没有界限了。

我认为,“画上一姿态,画下一生功”这句话很有道理。其实正如一件好的艺术作品,能够承载得了如此厚重的哲理,对艺术家来说就是朝朝夜夜、点点滴滴的积累。作为父亲的身边人,现在我们回忆起来,艺术的创作确实需要深厚的功力,但他的这些功力我们往往看似很平常,比如他讲的好些笑话,我们认为很平常,没有记录下来,也没有细细品味,错过了;又譬如我常随父亲去听戏,在看戏的过程中或者回来时的路上,父亲总会回味,讲某段子唱得好,某演员表演得好,起初时,因为我年纪小,所以不得要领。然而后来,当我按照他的说法再去欣赏时,就得到完全不同的艺术享受了,真是“老师引进门,得道在自身”。我父亲就是全靠自学的能力来培养和充实常人所讲的修养。他认为“海派无派”,就是不管俗的、西洋的,都有可学习之处。父亲既喜欢高雅的艺术,同时也很喜欢民间艺术。

我父亲还喜欢说笑话,一生讲了无数幽默的话。但他又不喜欢“幽默”这个词。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两个字?他笑答:幽是幽灵的幽,默是沉默的默,这两个字让人有点吓丝丝。他认为幽默是洋人的东西。所以还是喜欢用滑稽二字,这是“中国的”。他说笑话总是能让别人高兴起来,记得他病的时候,别人问他:“程先生我是谁?”他回答:“我隔了眼镜看得清你”,还要用手在鼻梁上摇摇镜架,来人听了都笑了。其实他生病很痛苦,却仍然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安慰他人。我想,父亲的笑话都是在让人开心中体现其中的智慧,而不是幽默的冷段子。

由此联想到绘画上,时代在开放,中国画要画得有新意,特别是上海的中国画,是南方的画派,有着无限灿烂的形式。如何能传承放光彩,实在要画的新画太多太多。正如父亲曾对我讲的:活到老,画到老……

猜你喜欢

功力艺术馆速写
瞭仓艺术馆:工业料仓变身艺术空间
《青年速写·归》
快看!他开了抖音特效
FORART’S SAKETEXT AND PHOTOGRAPHY
一个韩美林,三地艺术馆绘就独特风景线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记者的"功力"
风景速写
老辣
老辣
张自启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