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宋时期神灵世界的“变革”

2014-01-20冯一下

文史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儒教神灵关羽

20世纪初叶,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运用“文化史观”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发现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举其大端,主要有贵族(门阀士族)及贵族政治衰落,庶族和科举地位升重,兵制变化(由征兵到募兵),均田制崩坏与两税法实施,平民(编户齐民)地位上升,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及商税在赋税中的比重攀升,学术文化领域出现新的风气,等等。根据这些变化,他得出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由“中世”向“近世”过渡的时期的结论,从而创立“唐宋变革”论。[1]此论一出,即在日本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不久之后,“唐宋变革”论传入中国,并波及欧美汉学界。百年来,众多日本、中国史学家以及一些欧美学者深入研究唐宋变革,收获甚丰。这些成果,或补充或修正了内藤湖南的观点,使“唐宋变革”论更加成熟和完善。

在检索唐宋变革研究的成果时,笔者注意到,虽然研究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相当全面,但仍有薄弱环节乃至空白领域。以往的研究,实际集中于现实世界的“变革”,而对超现实的虚拟的神灵世界的情况则注意不够,所以朱维铮在《简说中世纪中国经学史——过程、特征与文献》一文中指出,“很少有人注意‘圣名变迁史,因此,误将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统治者重定的孔庙所供孔孟列圣的位号,当作历史传承的一贯事实。”[2]而实际上,唐宋时期的“变革”,既发生在现实世界中,也发生在超现实的神灵世界里。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三十三“古今神祠”条中提出如下一个极富哲理的问题:“岂鬼神之道,亦与时有代谢乎?”唐宋时期神灵世界的“变革”清楚地告诉我们,不仅“人间正道是沧桑”,鬼神世界同样也有“新陈代谢”。

唐宋时期神灵世界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儒教从准宗教演进为宗教

中国历史上是否有儒教,或者说“儒教”是否是宗教,当代学者看法不一,从人数上看,否定者似乎占多数。但有的研究者指出,“儒教非宗教”说由梁启超首倡,其时为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此说迅速流行。但在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和他的老师康有为都明白无疑地认为儒教为宗教,只不过他们认为,儒教存在一些不足,应借鉴基督教进行改革。研究者还强调指出:“儒教在历史上被视为和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同样性质的宗教,从来没有疑义。”[3]

儒教是在儒学或儒家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那么,儒教形成于何时呢?对此,学界有多种说法。以任继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已具有“宗教雏形”,到了宋代,儒教形成。[4]笔者赞同此说,并认为儒教由准宗教发展为规范性的宗教,是唐宋时期神灵世界“变革”的一个显著表现。

宋代形成的儒教的基本情况可概述如下——

儒教以上天为最重要的崇拜对象。儒教的“天”是理学化了的天。《程氏遗书》卷十一解释说:“天者,理也;神者,妙万物而为言者。”所以,“存天理,灭人欲”是儒教的基本教义。

儒教尊奉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立者孔丘为教主,这与道教尊奉老子为教主如出一辙。

儒教的最重要的经典应该是“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其地位、作用和影响,堪比基督教的《圣经》。

儒教的活动场所,以孔庙最为重要。孔庙设于县治及其以上级别的城市,数量有限。为弥补场所的不足,南宋朱熹创设祠堂。此后,祠堂成为“最基本的儒教单位”[5],具有祭祖、教化等多种功能。

儒教的礼仪以祭礼最为重要,包括祭天、祭孔、祭祖等。祭天是天子(皇帝)的特权,所以有学者说,若一定说儒学是宗教,那么天子就是“教皇”[6]。各地祭孔仪式由官方主办,所以儒教往往被视为“国教”。祭祖由族长主持。儒教礼仪活动排斥妇女,不准其入孔庙祭拜。以上情况表明,儒教竭力维护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

儒教的主要信徒是儒者,他们多从事行政、教育等事务。儒教没有专门的神职人员,这是儒教区别于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的地方,也是很多人否认儒教是宗教的重要理由。19世纪末康有为提出的“改教”办法之一就是培养儒教的专职人员。

二、孔子登上“文圣”宝座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孔子虽已成为素王,但在很长时间里,其地位一直不及周王朝开国元勋周公姬旦。本来,孔子是可以称为“圣人”的。但汉章帝(公元76年~88年在位)时期召开的白虎观会议提高了“圣人”标准,将其定义为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知情,与天地合德之人以后,“先圣”成为周公的专称,孔子只得屈居其后,充当教事谕德的“先师”。虽然魏文帝曹丕曾称孔子为“大圣”,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曾称孔子为“文圣尼父”,但均有不合规矩之嫌。从总体上看,从东汉至唐初,周公、孔子一直是圣、师分等。

唐朝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作出重大决定,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立孔子庙堂于国学。与此同时,诏停周公“先圣”谥号。因武则天关系,唐高宗一度恢复周公“先圣”、孔子“先师”身份,遭重臣强烈反对。两年后,重新执行唐太宗所定制度,孔子“先圣”(“文圣”)地位稳定下来。唐玄宗谥封孔子为“文宣王”,其地位进一步提高。

宋代重文轻武,科举制度发展,孔子的价值更被看重。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加谥孔子“玄圣”,三年后改谥“至圣”。

三、通过“升格”运动,孟子实际成为“亚圣”

在唐太宗谥封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时,孟子的地位不仅不及颜回,甚至很多时候不及荀子。但颜回一无独创性的思想,二无著述传世,三无杰出弟子传承,其“先师”地位基础不牢,很快遭到孟子的挑战。

挑战颜回的当然不可能是孟子本人,而是其崇奉者。代孟子挑战颜回地位的第一人是中唐韩愈。韩愈构建了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孟子的儒家“道统”谱系,实际上发动了以孟子升格、《孟子》升经为基本内容的儒学革新运动。在长期持续的升格运动中,孟子和《孟子》的地位步步攀升。

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孟子故乡兖州邹县(今属山东)建立全国第一所孟庙。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列入科举考试科目,确立官学地位。元丰六年(1083年),宋神宗谥封孟子“邹国公”,从祀孔庙。宣和年间(1119~1125年),《孟子》列入儒学《十三经》之中。

南宋时,理学家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结集在一起合称“四书”。朱熹编写《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从集注的《孟子序》中,我们可以知道,包括程颐、程颢、朱熹等在内的理学们已谈论过孟子是否是“圣人”的问题。他们的基本看法是,未敢称道孟子就是“圣人”,但他已学到“至处”(朱熹认为“至”恐当作“圣”),“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宋理宗下诏表彰朱熹的集注发挥了“圣贤蕴奥”。这说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已视孟子为“圣贤”了。南宋末年“孔孟”连称已很普遍,“孔孟之道”的说法已广为流行,在儒家学者序列中孟子实际上已坐上第二把交椅,[7]成为“亚圣”只等皇帝追谥了。

四、普通武将关羽跨入神界走向圣坛

在周公被尊奉为“先圣”(文圣)的年代里,与其匹配的“武圣”实际是姜尚(字望,一说字子牙)。姜尚是周武王的老师,周朝的开国功臣,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功成名就的大军师,周初封于齐。他不仅战功卓著,还享有军事谋略名著《六韬》作者的显赫名声(如《隋书·经籍志》认定《六韬》为其所著)。唐朝高宗、武则天时期,姜尚以昭烈武成王谥号在武成王庙中享受祭拜,“武圣”地位确立。但在周公“先圣”地位不保的情况下,姜尚的“武圣”地位要长期保持下去,已很困难。挑战姜尚“武圣”地位的是关羽。

关羽,初名长生,字云长,东汉三国之交刘备集团的重要武将(民间乃至史家常称其为“三国名将”)。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与孙权集团争夺荆州的斗争中,关羽败走麦城,死于临沮章乡(今湖北荆门西),葬于当阳。40年后,蜀后主追谥其为“壮缪侯”,可算盖棺定论。据后人解释,“壮缪”之意为“壮于出兵,缪于料放”,褒贬结合,评价并不高。陈寿撰《三国志·关羽传》,循着这一思路,在称关羽为“虎臣”、“万人之敌”的同时,又说他“刚而自矜”,“以短取败”。因既无显赫战功,又无军事思想可言,关羽死后,除当阳一带民间不时有其“显灵”的附会外,沉寂史海,长期默默无闻。谁知几百年后,这位历史上的普通武将却被人推进神灵世界去挑战“武圣”的权威。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年~679年),禅宗北派六世祖神秀在当阳玉泉山建寺传播佛教,出于外来宗教中土化的需要,便以关羽为护法伽蓝神。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奏请增加关羽等历代武将,配祀武成王。写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的《重修玉泉寺关庙记》中,已有“生为英贤,殁为神灵”之语。这些事实表明,关羽已被推入神灵世界。

进入宋代,已经成神的关羽在经历了退出、复进武成王庙陪祀的曲折后,崇宁元年(1102年),被追谥为“忠惠公”;接着,又被尊为道教的崇宁真君。此后,加谥不断:大观二年(1108年)为“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为义勇武安王,建炎二年(1128年)为壮缪义勇武安王,淳熙十五年(1188年)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至此,关羽的地位与“武圣”武成王姜尚已不相上下了。[8]

陈寿、司马光等述三国历史,以曹魏为正统。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反其道而行之,以蜀汉为正统。他不仅斥曹操为“汉贼”,还斥孙权为“汉贼”,杀害关羽成了孙权的一大罪过。从此之后,刘备君臣地位骤升,关羽获得越来越多的人的同情与赞颂。理学历史正统观为关羽在神灵世界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以上所述是唐宋时期神灵世界“变革”的基本情况。研究者指出,唐宋各领域各方面的“变革”,起点有先后,速度有疾徐,终点更不一致。[9]总的来说,超现实的神灵世界的“变革”晚于慢于现实世界的“变革”,所以,元明时期神灵世界的“变革”还在继续。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撤销姜尚的武成王谥号,废武成王庙。嘉靖九年(1530年),更定孔子祀典,诏谥孔子“至圣先师”、孟子“亚圣”。万历十八年(1590年),谥封关羽为“显灵护国忠义大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关羽成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至此,兴起于唐朝,定型于两宋,延续于元明的神灵世界的“变革”告一段落。满洲贵族入主中原后,虽然祭孔礼仪更加规范和隆重,关羽谥号继续叠加,但对已成文武至圣的孔子、关羽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唐宋时期,神灵世界为什么会发生“变革”?笔者认为,原因不在(至少主要不在)神灵世界,而在现实世界。宇宙本无神灵,神灵是人创造出来的,神灵世界的“变革”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促成的。现实世界的“变革”是因,神灵世界的“变革”是果。现实世界的“变革”影响和决定神灵世界的“变革”;当然,后者一旦发生,也会反作用于前者。就唐宋时期现实世界“变革”与神灵世界“变革”的关系而言,我们不难发现,贵族(门阀士族)及贵族政治的衰落,庶族及庶族政治(含科举等)的发展,就是平民出身的孔子、关羽取代典型的贵族人物周公、姜尚成为“文武”、“武圣”的深层次原因。又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职业结构变化,士、农、工、商,各行各业都需要偶像,都需要自己的“保护神”,“武圣”姜尚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吗?显然不能,于是新的“武圣”便被创造出来,所以普通武将关羽就由侯到公到王到帝再到圣。再如,唐宋以降,儒家倡导的“忠义”成为主流价值观的核心。[10]灌输和传播“忠义”需要“形象大使”,找来找去,关羽成为最适合的人选,于是一个又一个含有“忠义”的谥号就加在他的头上了。由此可知,是现实世界的“变革”促成了神灵世界的“变革”。而关羽一经成为“忠义”的化身和全民族崇拜的至尊之神,必然会影响万千崇拜者的信仰和言行,从而反作用于现实世界,对其发展变化以一定乃至巨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唐宋变革”既是现实世界的“变革”,又是神灵世界的“变革”,二者相辅相成,使这一时期的新陈代谢具有多样、全面、深刻的特性。

注释:

[1]参见牟发松:《文化接受视野中的唐宋变革述论》,《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1期。

[2]朱维铮:《中国经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3][5]李申:《儒教简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参见任继愈:《论儒教的形成》《中国儒教史序》,载《儒教问题争论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6]参见张锡勤:《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1页。

[7]参见冯一下:《孟子是怎样成为“亚圣”的?》,《文史杂志》2013年第2期。

[8]参见卢晓衡主编《关羽、关公、关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9][10]参见路遥主编,酒井中夫等著《民间信仰与社会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

猜你喜欢

儒教神灵关羽
“关羽”去世
图书易学与儒教建构:喻国人思想研究
“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
无声之声:明末清初政统与儒教中的女学
道统的宗教化:王启元儒教思想研究
闲话关羽护嫂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神灵迷宫
神灵冰龙呈现物魔双免神迹
新教与儒教的义利观对资本主义的作用——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