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瘟败毒颗粒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2014-01-20郭时金王艳萍付石军张志美杨丽梅徐倩倩沈志强

家畜生态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浸膏辅料黄连

郭时金,王艳萍,付石军,张志美,杨丽梅,张 颖,徐倩倩,沈志强*

(1.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滨州256600;2.山东绿都安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0)

清瘟败毒颗粒是一种新颗粒制剂,由石膏、黄连、黄芩、栀子、知母、玄参等14味中草药按一定比例组成。兽医临床主要治疗猪高热综合征、猪链球菌病、鸭传染性浆膜炎、猪附红细胞体病、牛流行性感冒和犬瘟热等[1]。为了探讨该制剂的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对清瘟败毒颗粒进行了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仪器设备 KDM 型调温电热套(山东鄄城华鲁电热仪器有限公司)RE-52AAA 旋转蒸发器(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SHB-B95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上海豫康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500L提取罐(浙江温兄机械阀协有限公司)多功能提取浓缩机组(浙江温兄机械阀协有限公司)YK-160摇摆式颗粒机(常州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槽型混合器(常州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热封循环烤箱(北京飞龙制药机械设备厂)薄层色谱展开缸(上海信宜仪器设备厂)ZF-2型三用紫外分析仪(天津市富兰斯电子科贸有限公司)301型电热恒温干燥箱(龙口市先科仪器公司)电热恒温培养箱(DH400)(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AL-210.3 型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BT·25S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1.1.2 试剂和药品 清瘟败毒颗粒各味药材均购自安国伊康药业有限公司。清瘟败毒颗粒由山东绿都安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研制,批号:20120207、20120210、20120213。相对湿度为75%的恒湿溶液的配制:30.14%硫酸、18.61%氢氧化钠及24.95%氯化钙(W/V)的混合水溶液。

1.2 试验方法

1.2.1 清瘟败毒颗粒的制备

1.2.1.1 处方 石膏、地黄、水牛角、黄连、栀子、牡丹皮、黄芩、赤芍、玄参、知母、连翘、桔梗、甘草、淡竹叶。

1.2.1.2 辅料 葡萄糖。

1.2.1.3 工艺优选 按照处方称取黄连1份,进行如下因素水平的正交试验筛选工艺:10 倍、9 倍、8倍量水,煎煮1.5h、1.5h、1h,提取次数1、2、3次,以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指标进行结果分析;取黄芩1份,10倍、10倍、10倍量水,煎煮时间2h、1h、1h,煎煮次数1、2、3次,以黄芩苷得率为指标进行正交优选工艺;除上述的黄连和黄芩两味药外,剩余的药味按处方量的1/10称取,加水温浸1h后,回流提取4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提取2h,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1h,第3次加水8倍量,提取1h,第4次加水8倍量,提取1h,分别滤过,每份样品浓缩并定容于100mL量瓶中,作为储备液,备用。精密吸取上述储备液各50mL,置干燥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然后放在105 ℃再干燥3h,放到干燥器中冷却0.5 h,快速称重,计算干膏得率。

1.2.1.4 药液与辅料用量的考察试验

(1)辅料及其用量的选择。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第二部[2]要求,辅料用量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考虑选用葡萄糖、乳糖和糊精三种辅料进行颗粒成型工艺的筛选,分别称取浸膏和三种辅料,分别混合均匀。考察浸膏与辅料混合后的吸湿性、流动性、以及制成颗粒后的成形性为指标,来选定成型辅料。同时也考虑到临床辅料用量以少为佳的原则,参照实际生产经验,最终确定浸膏与葡萄糖用量。

(2)选择润湿剂。由于本制剂浸膏为水煎煮剂,具有较强粘性,故乙醇被用作润湿剂,从而达到降低粘性和吸湿性的效果。本试验比较了分别添加50%、75%、95%和99%等几种不同浓度的乙醇时软材的情况,观察其对制粒的影响。

(3)制粒。按照各味药最佳提取工艺,合并所有稠膏和黄芩苷粉,加适量葡萄糖和润湿剂,制成软材,制粒,烘干,整粒。

(4)颗粒制备的验证试验。以最佳制备工艺重复制备颗粒3个批次,同样以颗粒性状、鉴别、粒度、水分含量等作为指标,考察该制备工艺的稳定性。

1.2.2 清瘟败毒颗粒稳定性研究 性状按本品质量标准草案性状描述进行考察,观察内容物色泽、气味等。按本品质量标准草案鉴别项下的方法考察。粒度检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81页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第二法中双筛分法测定,不能通过小号筛和能通过大号筛的颗粒及粉末,不得超过15%。水分检查按照文献[1]所示方法测定,不得超过6.0%。

溶化性检查:取本品10g,加热水200mL,搅拌5min,立即观察,允许有轻微混浊,但不得有焦屑等异物;微生物限度检查按文献[1]所示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

1.2.2.1 常温留样稳定性 取三批的供试品:20120207、20120210、20120213,在常温(25℃±2℃)、相对湿度60%±10%条件下放置,分别于l月、2月、3月、6月、12月对外观性状,鉴别、粒度、水分、溶化性、微生物限度进行考察,并将结果与初始0月相比较。

1.2.2.2 加速留样稳定性 取三批供试品:20120207、20120210、20120213,在干燥器下部放置恒湿溶液,上部放置供试品。将干燥器置于恒温箱中[3-6],在40 ℃±2 ℃,相对湿度为(75士5)%条件下分别于1月、2月、3月、6月对外观性状、定性鉴别、粒度、水分、溶化性、微生物限度进行考察,并将结果与初始0月相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清瘟败毒颗粒的制备

2.1.1 工艺优选结果

2.1.1.1 黄连提取工艺优化结果 黄连加10倍、8倍、8倍水,分别煎煮1.5h、1.5h、1h,将煎液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8~1.10的浓缩液。

2.1.1.2 黄芩提取工艺优化结果 取黄芩,加8倍水,煎煮三次,每次各为1h,将煎液合并,滤过,并浓缩至80 ℃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将pH 调节至1.0~2.0,保温约1h,静置12h,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 NaOH 溶液将pH 调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之溶解,滤过,滤液用2 mol/L盐酸调pH 至2.0,60℃保温30min,静置12h,滤过,沉淀加乙醇洗至pH 至7.0,挥尽乙醇,得黄芩提取物,备用;

2.1.1.3 其余12味药材提取工艺优化结果 其余12味药,加水温浸1h,煎煮2次,第一次10倍水煎煮2h,第二次加8倍水煎煮1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8~1.10;

2.1.2 润湿剂的确定和剂量 以50%和75%乙醇为润湿剂制备的软材黏度偏大、较软,95%和99%乙醇试用效果良好,究其生产成本考虑,确定以95%乙醇作为润湿剂。

2.1.3 辅料及其用量的选择 最终选择辅料为葡萄糖,其与药材总得膏量比例约为3∶1。

2.1.4 制粒 合并所有稠膏和黄芩苷粉,加辅料适量并以润湿剂调和制成软材,制粒,烘干,整粒,即得。

2.1.5 颗粒制备的验证结果 根据以上试验,筛选出清瘟败毒颗粒配比如表1所示。

2.2 清瘟败毒颗粒稳定性结果

2.2.1 加速稳定性试验 由表2、3、4 可知,在高湿、高热条件下,对清瘟败毒颗粒进行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兽药典规定,与0月相比较,无明显变化,表明颗粒稳定性不受影响。

表1 中试验证结果Table 1 The results of pilot test

表2 加速稳定性实验(批号:20120207)Table 2 Acceleration stability tests(batch number:20120207)

表3 加速稳定性实验(批号:20120210)Table 3 Acceleration stability tests(batch number:20120210)

2.2.2 长期稳定性试验 温条件下,三个批次的清瘟败毒颗粒性状均为棕黄色颗粒;气微,味苦,微甜。薄层鉴别时黄连中的盐酸小檗碱、连翘、栀子苷和菝葜皂苷元均斑点清晰。粒度分别在8.3%、8.5%和8.5%左右,符合规定,水分含量在3.2%、4.3%和4.0%左右,稍有浮动,但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在做溶化性检查时,全部溶化,均没有发现焦屑等各类异物。杂菌总数均小于1000个,约为650个、640个和630个左右,没有检出霉菌、致病菌和活螨。

表4 加速稳定性实验(批号:20120213)Table 4 Acceleration stability tests(batch number:20120213)

3 讨论

3.1 药材的提取

本方由石膏、黄连、黄芩、地黄、水牛角、栀子、牡丹皮等十四味药材组成,主要含有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等有效成分。《增订伤暑全书》中本方用法为先煮石膏数十沸,后下诸药,犀牛角磨汁和服,因石膏、地黄、水牛角、栀子、连翘、桔梗、赤芍、玄参、牡丹皮、知母和甘草等所含有效成分间不存在相互作用情况,同时提取,可缩短提取时间,节约成本。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666页“清瘟败毒散”及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量为因素,通过对各个指标的综合考察,优选最佳提取方法。

根据王志华等[3]以浸膏得率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指标,取黄连单味药材粗粉10g及复方药材240 g(其中黄连10g),分别加10、8、8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1.5、1.5、1h,合并提取液,浓缩,定容至200mL,测得浸膏得率和盐酸小檗碱含量。黄连单提和混提的浸膏得率分别为25.25g/100g生药和21.04g/100g生药,盐酸小檗碱含量分别为2.28%和0.47%,即黄连单提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远高于混提的含量,且黄连单提的浸膏得率与水提药材的浸膏得率也明显高于混提药材的浸膏得率。所以对黄连进行单提法进行提取。其余十二味药材用混合提取的方法,以出膏率及出膏百分比筛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待各药材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后,再对辅料、辅料用量及湿润剂进行研究,最终确定清瘟败毒颗粒的制备工艺[4]。

3.2 软材的制备

软材的制备是颗粒剂制备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因为软材品质的好坏是颗粒剂制剂是否成功的关键[5]。本试验考察了浸膏用量和辅料用量的配比关系对软材的影响,结果发现,浸膏与辅料之比为1∶2时,得到的软材湿度大太大,不能顺利制粒,浸膏与辅料之比为1∶3时,软材符合“握之成团,压之即散”的标准。本试验过程中,所选用制备颗粒的主要辅料为葡萄糖,故在考察浸膏与辅料配比时,仅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葡萄糖分子量较小,性质稳定,甜度较高,能较好地矫正中药的苦味,因此在兽药制备领域中多被选用为辅料。

3.3 中药稳定性影响因素

药品的稳定性除受光照、温度、湿度等主因素的影响外,像包装[7]、贮存及运输等条件也会影响药品的有效成分,进而影响药效;聚酯/铝/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材料性质稳定,密封性好,不会与药品及发料发生任何反应。

3.4 中药稳定性测定指标的选择

以往文献报道[6-9]的药物稳定性试验主要以药物含量等为考察依据,未涉及鉴别、微生物限度等考察方法,本试验则将性状、薄层鉴别、粒度、溶化性、杂菌总数、霉菌总数、致病菌和活螨均作为考察指标,对清瘟败毒颗粒进行全面的指标考察。

综上所述,本研究优化了清瘟败毒颗粒的制备条件,并发现制备的颗粒在聚酯/铝/聚工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包装下,药品稳定性良好。

[1]中国兽药典委员会.清瘟败毒散[M]∥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兽药使用指南中药卷.北京:农业出版社,2010.

[2]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M].北京:农业出版社,2011.

[3]王志华,陈 碧,陈新玉.黄连提取方法的试验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3):191-192.

[4]郭时金.清瘟败毒颗粒的制备及药理学研究[D].吉林长春:吉林大学,2012.

[5]李雪晴.扶正健血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的研究[D].湖北武汉:湖北中医学院,2007.

[6]徐倩倩.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组方筛选及制备[D].黑龙江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8.

[7]杨 璐,王 亮,李福杏,等.“加味白头翁”颗粒剂的制备及稳定性考察[J].中国畜牧兽医,2012,10(39):238-241.

[8]夏龙凤.中药降脂颗粒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9]木巴拉克.伊明江,贺冰,迪力努尔.艾合买提.不同包装材料对宣肺清热颗粒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9(32):1 240-1 246.

猜你喜欢

浸膏辅料黄连
黄连、黄连-生地配伍中5种生物碱在正常、抑郁大鼠中体内药动学的比较
热销面料及辅料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流行辅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流行辅料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暖宫孕子丸浸膏中黄芩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