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士端《齐鲁韩三家诗释》“稿本”管窥

2014-01-19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稿本石山抄本

刘 建 臻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2)

朱士端(1786—1872),字铨甫。原名效端,扬州宝应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后补右翼宗学教习主讲席。十五年(1835),以大挑二等补教谕。四年后,选授安徽广德州训导。不久以疾归里,专于著述。

宝应朱氏家学深厚,名流辈出[1]。朱士端父亲朱毓楷著有《读书解义》等书,伯父朱彬的《礼记训纂》为清人解经名著之一。朱士端自幼为学,在经学、文字学、金石学方面用力尤深,且与王念孙、王引之、俞正燮、汪喜孙、刘宝楠等人有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因此,研究清代特别是扬州区域学术文化,朱士端都是其中的重要人物。遗憾之处在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究其原因,或与朱士端著述大多未加刊刻有关。的确,朱士端的著作,已刊者仅《强识编》、《说文校定本》、《宜禄堂收藏金石记》和《吉金乐石山房文集》等少数几种,《尔雅本音》、《检身录》、《知退斋笔记》亡佚之外,《齐鲁韩三家诗释》、《三家诗源流》、《三家诗疑》、《尔雅考略》、《说文谐声举要》、《说文形声疏证》和《说文注》等稿抄本则散藏各地,难以查阅,故而导致研究者寥寥。

最近,《齐鲁韩三家诗释》一书引起学界的关注。令人欣喜的是,扬州市图书馆典藏《齐鲁韩三家诗释》两种,一题“稿本”,一题“抄本”,弥足珍贵。本文就“稿本”加以论述。

一、版本略述

全书共计四册,却有三种纸张。第一册,蓝框格,版心下方印有“吉金乐石山房”;第二册前三页为红丝格,之后与三、四册纸质一致,无框格。相比之下,二、三、四册开本比第一册略大。

观其内容,实含三部书:第一册,《齐鲁韩三家诗释》卷一至卷五;第二册,卷六至卷十四;第三册为《三家诗源流》一卷;第四册则为《三家诗疑》一卷。

在装订上,第一册偶尔有页次颠倒者。第二页之内容,从“是以《鹿鸣》、《伐木》、《采薇》、《杕杜》皆为刺诗”始,至“与《新序》合,《说苑·君道》”止,应为第三页,故有眉批“应列次页后”;而原第三页“(《关雎》)作讽。杨子周康王之时”至“此《杕杜》、《采薇》之所为作也”应为第二页之内容,故有“接前一页”之脚注。

检视全书,这样的校勘之文所在多见。譬如,第一册第五页:“‘北流活活’之括”,“括”,有朱笔标示,并有眉批“活”;卷二第二页“盖《韩诗》至唐世犹存,无应所见《韩诗》本作‘即嚏’”,“无”,眉批“元”;卷三第四页“《集韵》既引‘清扬兮’为《韩诗》”,“扬”字挖改而成,又有眉批“扬”。又如第二册卷七首页,“按:网佳为雠”,“网”旁朱校为“两”;卷九第四页“菿字字之讹”,后一“字”朱笔圈删。

如此校改及批注,在第三册《三家诗源流》中尤为多见。以第一页为例“黄生:汤武非受命乃弑也”,“生”后朱笔旁加“曰”字;“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屦虽新,必门于足”,“门”字朱笔点示,且有眉批“贯”字;“夫主有先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先”亦点示,眉批“失”。另如第七页“谢承《书》曰”一句,于“承”字后标示增文,眉批加“《后汉》”二字,第十五页“高(平原人)”,原“高”下缺一字,朱批添“嘉”字,又眉批:“据第八页《高翊传》,应是高嘉。”

细阅所校之文,大多精到有据。如“‘北流活活’之‘括’”,“北流活活”为《诗经·卫风·硕人》之语,书“活”为“括”,显然有误。有的则值得商榷。如“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屦虽新,必门于足。’”校出“门”字讹误是对的,但改为“贯”不尽正确。《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为“必关于足”[2],《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作“必贯于足”[3],尽管“关”、“贯”古字通,如《史记·报任安书》“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之“关”通“贯”。但是,与《三家诗源流》手稿比对,原文作“关”,故以《汉书》为据而校为“贯”,与原稿不合,当校改为“关”[4]。

二、并非“稿本”

扬州市图书馆以之为“稿本”。细加审核,实为抄本。

( 一) 与朱士端字体不合

朱士端之手稿,尽管散藏各地,但保存完好。如国家图书馆藏《春雨楼丛书》,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说文谐声举要》,上海图书馆藏《说文注》和南京图书馆藏《说文形声疏证》等。其字迹,行书圆润而灵动,楷书沉稳又厚重,特别是楷书直笔略粗而有力,捺笔略长而带有隶书韵味,有着明显的书写特征。

观察扬图“稿本”之字迹,与朱士端笔法大相径庭,字虽方正却绵软无力,显然出自他人之手。

( 二) 前后笔迹不一

该“稿本”除第一册与二、三、四册开本大小不同外,字体及章法也前后不一。第一册书写规整,大体上每半页十行,每行二十四字,出于一人之笔(见图1)。第二册之后则不同,有格、无格者每行均无固定字数,从二十六字到三十五字不等,从字体看,属另一人所写(见图2)。

由此可知,是书经前后两人抄录而成,根本不是“稿本”。

图1 第一册书影

图2 第二册书影

当然,“稿本”的概念,除本人亲笔书写称为手稿本而外,还有一种情况,即由他人抄写又经著者修改校定的可称为清稿本。也就是说,虽由他人清抄却经作者校订者亦可视为稿本。那么,扬州市图书馆所藏这部他人抄写又有不少校语之本是否为清稿本?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该校语不仅不是朱士端所为,而且是民国或以后之人所为。从“玄”之校订即可见其端倪。

在《齐鲁韩三家诗释》卷二中,就“无应所见《韩诗》本作‘即嚏’”一句,因“无”、“元”形近而误,故校“无”为“元”。实际上,应为“玄应”。释玄应,唐初高僧,所著《一切经音义》屡引《韩诗》。校勘者避康熙“玄”字讳,故书“玄”为“元”。由此,似可推校者为清人。

但是,第三册《三家诗源流》第十四页“郑文字康成”一句之校勘却透示出另一种信息。订误时,校者改“文”而直接为“玄”,既不缺笔,也不避“玄”讳。这又表明,校勘者当为民国及其以后之人。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校勘者必非朱士端本人。换言之,扬州市图书馆所藏“稿本”亦非清稿本。

三、是书价值

尽管这部题为“稿本”之《齐鲁韩三家诗释》实为抄本,却仍有着不可忽视的版本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一) 难得的抄本

关于《齐鲁韩三家诗释》一书的版本,《江苏艺文志》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罗列:上海图书馆藏“手稿本”十六卷,湖北省图书馆藏“稿本”四卷,国家图书馆藏郑振铎跋之“吉金乐石山房抄本”[5][6]。此前所知该书之版本仅此三种。

扬州市图书馆所藏的这部抄本,虽无名家题跋,二、三、四册还是抄补而成,但第一册版心有“吉金乐石山房”六字,且同样为蓝色框格,与国图“吉金乐石山房”郑氏跋本一致,故可称为吉金乐石山房无跋本。从版本学角度考量,新增这样一种抄本,其本身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 二) 或为其它抄本之“底本”

《齐鲁韩三家诗释》之抄本,就笔者所见,还有三种:扬州市图书馆藏两册本,南京图书馆和扬州大学图书馆分别藏有十二册本。前者为初学者所抄,后者则为扬州古旧书店所抄。

或许,吉金乐石山房无跋本就是古旧书店抄本之底本。一则扬州市图书馆之书为古旧书店专门抄录提供了便利条件;二则除“士端桉”另起一行外,其余格式特别是注文格式完全一致;三则吉金乐石山房无跋本中已校订之字,抄本均正确抄录;四则无跋本抄错之文,如卷一《逶迤逶迤公正貎》条中“汉磈亦多用三家诗”之“磈”字,误“碑”为“磈”,十二册本亦加沿袭,完全一样。

因此,以扬州市图书馆所藏无跋本为后来古旧书店十二册抄本之底本,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该无跋本在《齐鲁韩三家诗释》一书传播中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 三) 可推知定稿本之情形

这就又出现一个问题,吉金乐石山房无跋本又是以何为底本抄成的?很遗憾,目前还无法找到直接的线索。

由于湖北省图书馆典藏稿本为“初稿”,上海图书馆所藏稿本为“再易稿”(即《齐鲁韩三家诗释》第二稿)。比对“初稿”、“再易稿”和无跋本三者之间的文字就会发现:“再易稿”是对“初稿”之修饰和扩充,而无跋本却并非抄自“再易稿”。因为,无跋本之内容与“再易稿”存在很大差异:

其一,增加条目。如卷二,较之“再易稿”,无跋本增《愿言即嚏》、《寐焉不寤》、《我令不阅皇恤我后》、《能不我慉》、《静女其袾》、《归唁卫侯》、《控于大邦》、《弁如星》、《朱幩儦儦》、《葭菼》十条,卷三增《两服上骧》、《丰》,卷九增《既醉》等。

其二,减少条目。“再易稿”卷五中有《车有囿草》一条,卷九《大明·其襘如林》和《朋友攸摄摄以威仪摄助也》二浮签,无跋本中均未见到。

其三,增加内容。如卷一《不可休思》条,“再易稿”至“作‘休思’无疑”而止,抄本于“疑”字后有:“姜氏《诗序广义》亦云《韩诗》作‘思’。”“再易稿”中按语至“刘向述《韩诗》也”而止,抄本增“姜氏《诗序广义》”、“何氏楷云”及释说约六百字。

其四,改订文意。如卷一《关雎》末尾,“再易稿”为:“宋项安世《家说》亦以《列女传》所引为《鲁诗》,盖宋人皆主此说,而不知非《鲁诗》也。”抄本则改“而不知非《鲁诗》也”为:“考之《新序》、《说苑》、《韩诗外传》诸书,当以《经义述闻》云刘向述《韩诗》之说为允,今从之。”

这些差异表明,在“再易稿”和无跋本之间,至少存在第三稿或者说定稿本。尽管定稿本不得而知,但从吉金乐石山房无跋本和“再易稿”的比对中,可大体推知其脉胳,堪可称幸。而扬州市图书馆典藏《齐鲁韩三家诗释》抄本之学术价值,由此而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注:2008 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影印《上海图书馆未刊古籍稿本》中,收录朱士端《齐鲁韩三家诗释》。朱士端《齐鲁韩三家诗释》稿本分别藏于上海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抄本则藏于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扬州大学图书馆。

[1] 刘建臻. 清代扬州朱氏家学述论[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92 -96.

[2] 司马迁.史记:卷121《儒林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 班固.汉书:卷88《儒林传》[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虞万里.上海图书馆藏稿本《齐鲁韩三家诗释》初探[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4):60 -71.

[5] 中国古籍善本编委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 赵国璋. 江苏艺文志[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稿本石山抄本
朱祖謀手批稿本《蟄庵詞録》小札
石山木莲Manglietia calcarea X.H.Song
恋上云石山
我家就在云石山
天一阁藏三种目录稿本提要
爬三分石山
徐乃昌稿本《藏詞目錄》書影一
催稿本不易,且拖且珍惜
关于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
《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所收录抄本年代上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