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产型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以福州城市内河为例

2014-01-15邹芳芳胡敏杰

关键词:内河福州旅游

邹芳芳,胡敏杰

(1.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 安溪茶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0 引言

城市内河伴随着城市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内河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遗产再利用的重要形式.城市内河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和象征(如塞纳河、新加坡河、泰晤士河等),是城市形象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形态、环境和文化,也使其具有重要的游憩价值.从城市内河的发展历程来看,城市内河的功能大致经历了从运输功能、商务功能、生态功能到休闲旅游功能的演变[1].城市内河主要是以其“内在美”吸引着旅游者,即历史厚重感、美丽、宁静和冒险精神等[2].同时,城市内河往往是市民记忆和对城市意象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满足市民的休闲活动与精神需求.因此,城市内河的休闲旅游功能正逐渐成为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国外关于遗产型城市内河的休闲旅游开发研究起步早,成果显著[3,4,5],泰晤士河、新加坡河、塞纳河、莱茵河等都取得了巨大的转型和成功[6,7,8],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而我国城市内河虽然分布广泛,文化内涵深厚,但相关研究和开发实践多注重内河经济价值的实现路径,忽视了文化内涵的旅游吸引力[9,10],缺乏普适性,亟待深入研究.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内河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两岸遗产景观丰富,西方文化、本土文化集聚于此,是多元文化的融汇地,属典型的遗产型城市内河,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1 遗产型城市内河概念辨析

广义的城市内河是指内河流经城市区域,并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开放空间,是城市重要的功能空间.其特征是城市空间结构沿内河呈自然发展状态,积淀了丰富的城市肌理,具有运输、生态廊道、商务、旅游、游憩等功能.城市内河由于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的发生演变,并在这个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因此,大部分城市内河都属于文化型和遗产型河流.目前,对于遗产型城市内河的研究还很少,且多为附带性解释,暂无明确定义.如郑伯红等在研究中提及,城市河流往往是城市的发祥地,积累了不同时期和地域风格的城市文化景观,各类建筑群、街道、民俗风情等共同构成河流沿岸的城市文化景观带,是物化在城市景观中的历史遗产[11].沈虹等认为,城市内河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城市息息相关、孕育着城市发展的特殊城市功能空间,其所积淀的有形和无形的历史遗迹展现了该城市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特质[12].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遗产型城市内河往往是城市文明的发祥地,在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包含广泛的活动范围和文化空间.

2 实证分析——以福州城市内河为例

2.1 研究区域及休闲旅游发展概况

图1 福州城区内河水系分布图

福州市是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东部,是东南沿海重要城市.因闽江下游水域穿福州城而过,使城内河网密布,城区由南往北、由东往西被内河贯通,形成了交叉密布的内河景观,规模之大,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都属少见.福州内河主要是由晋安河、白马河、光明港、磨洋河、南台岛、新店区六大水系组成,共107条内河,河网平均密度达3 km/km2,形成独具特色和规模的闽都江南水乡景观(见图1).

福州内河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是起源于晋代都城的护城河,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

随着城市的向外扩展,护城河由“城外河”变成了“城内河”, 最终形成了现有的内河水系,由此也积淀了福州内河的历史厚重感和遗产型内河的属性定位.福州内河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的商业游憩带,商业繁荣、休闲文化发达,是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区域.如当时的安泰河畔就成了繁华的商业休闲地段,形成“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阴、榕叶中出”[13]的繁华商业景象,素有“小秦淮”之称.但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都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沿岸生态环境恶化、水体污染、河道淤积等问题成为福州内河的沉重负担.作为福州的一张名片,内河却一度成为城市发展之困.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福州市就开始了对内河的综合整治,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逐步实现福州内河由“生命之河-生病之河-生态之河”的文化转变.

经过长时间的内河河道整治和管理,福州城区一些主干河道的生态环境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河道景观也有了初步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白马河、晋安河、安泰河、达道河、光明港为轴线,以白马河公园、西湖公园、左海公园、晋安河公园、琴亭湖公园、光明港公园、江滨公园、温泉公园、乌山公园、于山公园等为节点,连接整个福州城市内河网络的城市休闲开放空间,成为社区居民和游客青睐的休闲游憩廊道.目前,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发展主要集中在白马河、晋安河、安泰河以及西湖等水域空间.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福州城市内河的历史、文化,并进行休闲旅游开发,对塑造城市形象,宣传内河文化,发展城市休闲旅游等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发展的游客认知与期望分析

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法,基于居民与游客认知,分析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索居民与游客预期.

2.2.1 调查过程与问卷设计

笔者于2012年10月2-15日分不同时段对福州城市内河进行了实地调查与访谈,调查的地点主要以白马河沿线、晋安河沿线、安泰河沿线、闽江沿岸、西湖周边等区域为主,调查对象包括本地休闲游憩者和外来旅游者.调查的方法以现场随机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访谈和观察.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53份,回收问卷237份,有效问卷208份,有效率为82.21%.此外,笔者还从福州市旅游局和福州内河管理处获取了一些关于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的相关资料,作为进一步分析的辅助资料.

笔者在参考了国内外关于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发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发展实际,将问卷设计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被调查者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工资收入、来源地等信息;第二部分是关于被调查者对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发展的认知,包括开发重点、形象定位、主题选择、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

2.2.2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如表1所示,在208名被调查者中,男性为113,女性为95,分别占样本总数的54.3%和45.7%,男女人数差别不大.从年龄分组来看,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25岁以下和26~40岁两个年龄段,分别占样本总数的48.1%和35.1%.从整体上看,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大专及以上者达到72.6%.在职业分布中,学生组所占比例最大,占样本总数的26.9%,其次是公司职员和事业单位员工,分别占样本总数的23.1%、16.3%,这可能与调查方式和调查者人员组成有关.被调查者的收入分配方面,主要集中在2 001~5 000元,占样本总数的46.2%,2 000元以下的游客占样本总数的35.6%,5 001~8 000元之间的游客占样本总数的14.9%,符合福州市收入分配的一般规律.在本文所划分的四个游客来源中,福建本省的比例最高,占样本总数的43.8%,其次是福州本市和其他所省份的游客,分布占样本总数的38.0%和18.3%,境外游客在本次调查中则没有发现.

表1 被调查者的人口学特征

2.2.3 问题诊断与分析

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虽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随着内河综合治理的开展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进一步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基于居民和游客对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发展状况感知的统计分析,认为应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集中在综合管理、内涵挖掘和形象定位等方面,这三项的比例分别占样本总数的57.9%、52.1%和51.7%(见表2).

表2 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发展游客感知的问题分析(多选题)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并结合访谈可知,目前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社区居民对于内河休闲旅游的认知度不高.社区居民作为城市发展的主体和内河旅游发展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他们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内河休闲旅游发展的成败.福州内河虽有千年历史,环绕着居民区,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通过调查发现,内河沿岸居民对于开发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并不持积极态度,在被问及“内河休闲旅游是否适合福州休闲旅游发展的主题”时,有占样本总数的46.10%的福州本市居民认为不适合(见表3).通过分析这类人群的年龄结构,发现作这种回答的主要是40岁以下的青年人,约占样本总数的45.4%(见表4).

表3 福州市居民对福州内河休闲旅游发展态度调查结果

表4 不同年龄段福州市居民对福州内河休闲旅游发展态度调查结果

表3和表4展示了:在被调查人群中,有占样本总数的46.10%的福州本地被调查者(来自福州本市),对于福州开发城市内河休闲旅游产品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福州不适宜开发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其中又以青年人(40岁以下)为主,占样本总数的45.4%.通过访谈,发现其原因要有二:一是由于福州内河环境治理还不彻底,污水、恶臭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他们在内心对内河产生了抵触心理,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对内河在历史上的环境和文化不是很了解,对内河的印象只是恶劣的环境,所以这部分人对内河旅游发展不认同;二是部分社区居民基于自身利益和生活环境的考虑,他们害怕由于内河休闲旅游的开发吸引的旅游者会打扰他们的生活环境,给他们的生活空间带来“嘈杂和垃圾”.他们只是希望政府能够彻底治理和改善内河生态环境,并独有这个环境空间,不愿旅游者介入并分享,甚至争夺内河环境资源.

(2)内河沿岸虽然资源众多,但大多数处于未开发或开发初期,有待进一步开发.福州内河沿岸资源众多,文化内涵深厚,但在目前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发展阶段,对内河沿岸资源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内河休闲旅游活动的开展主要还是对已有资源的展示和生态景观的构造,以观光为主,缺乏对历史文化资源和内涵的挖掘和解说.基于国外的成功经验,我们知道,将观光游览作为河流休闲旅游发展的主题虽然在初始阶段能够吸引旅游者,但难以维持河流休闲旅游的长久发展,只有将区域所独有的文化空间,以休闲旅游活动和产品的形式,并结合有效的休闲旅游解说系统展示给休闲者和旅游者,才能保证河流休闲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当前福州城市旅游的发展主要以三坊七巷和温泉为主题,对内河休闲旅游的开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内河休闲旅游形象定位不明确.谈及福州休闲旅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三坊七巷、温泉、榕树等,很少会想到福州的内河,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福州内河的历史文化不了解,加之其现有的恶劣环境和发展现状,很难让人们将其与旅游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就是政府对于内河休闲旅游的开发和宣传不到位,如福州市的旅游主题口号是“温泉古都,有福之州”,没有涉及到内河.又如最新确定的福州旅游宣传口号是“福山福水福州游”,福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这里就突出了福州的山水,但这里的“水”,主要还是指闽江,而不是网罗密布于福州城区的内河.因此福州要想发展内河休闲旅游产业,首先政府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河道治理、景观构造、设施建设、综合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时还要根据福州特色,准确定位内河休闲旅游形象.

(4)内河休闲旅游发展缺乏综合管理,河道及其沿岸生态环境有待更彻底的治理与保护.任何休闲旅游活动的开展都是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内河休闲旅游更是如此.福州内河环境虽在政府的积极治理下有了很好的改善,但还不够彻底,治理后的后续保护与管理欠缺,导致内河生态环境不能满足休闲旅游开发的需要.通过对河流沿岸游客和居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也验证了这一点.由表5可知,河道水体污染严重、内河管理不善、沿岸基础设施缺乏是被普遍认为的制约内河旅游发展的因素,分别占样本总数的82.2%、58.7%和48.1%.

居住在白马河附近社区的受调查者A先生也认为:福州内河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存在河水污染严重,气味难闻等一系列问题,内河周边环境有待改善.要在保护内河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内河文化.希望内河旅游的开发以保护原始生态环境为最根本,加强后期管理.内河环境做好本身就是对内河的宣传.

表5 被调查者对于福州内河休闲旅游发展制约因素的评价(多选题)

2.2.4 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发展的居民和游客期望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开发经验的借鉴,我们可以发现城市内河休闲旅游作为城市系统中的一部分,其对系统内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都有重要的影响[14],并且这些影响可以通过居民和游客的期望来体现.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的开发是否也具有这些方面的影响?这是我们开发内河旅游必须要首先了解的问题.为此,我们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也设计了相关问题.

从统计结果可以很直观的看出(见表6),社区居民和游客对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发展对城市社会文化、资源环境、商业经济的发展都有较大预期,其中尤以社会文化发展和资源环境改善最为期待.在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方面,居民和游客对内河休闲与旅游发展的作用预期主要体现在传播和延续内河文化、促进内城更新、复原历史文化风貌等方面,分布占样本总数的55.8%、37.0%、33.7%.在对资源环境改善方面,被调查者对于发展城市内河休闲旅游活动在构建城市生态廊道方面的预期给予较多肯定,认同者比例占样本总数的52.9%.在对商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旅游者对于内河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在促进福州旅游业全面发展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赞同者占样本总数的44.8%.

表6 被调查者对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开发作用的期望调查(多选题)

3 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发展的开发策略选择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开发经验的借鉴,结合对福州城市内河沿岸社区居民和到访游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可知,对福州城市内河的休闲旅游开发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 深入挖掘内河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合理开发

城市内河沿岸往往是当地传统文化积淀较为集中的地方,是展现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窗口.内河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能够增强公众对于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众文化[15].因此,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应该立足于城市文化空间,通过对古建筑、古遗迹、古文化的重塑和解说,打造真正属于福州的内河文化景观.并在深入挖掘内河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内河文化景观打造成城市的标志和象征,通过完善内河沿岸休闲设施,构造出新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使其成为城市休闲旅游新的吸引力.同时,内河休闲旅游要合理化开发,以保证内河始终成为传播和延续福州内河文化,复兴传统历史文化与民俗的载体,从而促进福州内城的更新,引导城市新的发展方向.

3.2 开展内河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内河及其腹地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也是城市社会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渠道,资源和环境是构成这个空间的主体.休闲和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良好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对内河休闲旅游活动而言更是如此.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活动的开展要以构建城市生态廊道为主线,综合保护和治理内河生态环境,以实现福州城市内河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在内河休闲旅游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内河沿岸景区的管理,以维持内河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3 打造内河休闲旅游产业链,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休闲旅游是一个产业链非常广的产业,内河休闲旅游的开发对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内河休闲旅游活动对外地游客吸引力的提升,可以增加城市的商务能力,从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其商务和游憩功能组合起来,充分协调好商务和休闲旅游的关系,建设属于城市滨水区的旅游商务区(Tourism Business District).如可以打造兼具餐厅、商店、咖啡厅、酒吧和休闲娱乐功能的复合地带,这样既可满足旅游者和本地居民的购物与休闲需求,又可促进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行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作为一种服务性行业,可以为城市提供新的工作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改善人民的生活.

3.4 积极引导社区参与,保障居民的休闲需求

社区居民的参与是城市内河休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休闲旅游过程的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城市内河流经社区,与居民的生活、休闲娱乐息息相关,许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只有社区居民以管理者的角色参与到内河的管理中来,才能真正实现内河旅游的持续发展.同时,在城市内河休闲旅游的开发与管理中要平衡内河的日常休闲功能和旅游功能,要重视和保障城市社区居民的休闲利益和休闲需求,防止出现居民与旅游者互相争夺休闲资源的情况,实现商业性旅游与公益性休闲空间的有机共存,以保证社区居民的休闲质量,提高他们参与与管理的积极性.

3.5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积极践行环境教育

城市内河休闲旅游的开发与管理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从业人员的素质不仅可以从其自身提高其对内河休闲旅游开发管理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其自身行为影响游客及居民的保护和管理意识.对于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尤其是是文化型、遗产型内河的休闲旅游开发与管理,一方面要根据史料记载复古历史人物形象(比如古时的船公船娘),重构历史文化空间,这既可体现专业性、文化性,又可成为宣传营销的亮点;另一方面要对内河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在岗以及转岗的培训,可委托专业的院校,聘请高级管理人员授课,形成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此外,教育是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宣传和解说,可以让旅游者、居民、从业者了解内河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内河的魅力,使他们在旅游和休闲过程中自觉的保护资源和环境.

4 结论

遗产型城市内河休闲旅游的开发对于内河文化景观资源的挖掘与管理,乃至整个城市休闲旅游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定性与定量研究出发,探讨遗产型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开发的策略,并选择可行性的路径进行实证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分析了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和游客预期,认为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发展应从资源整合、内涵挖掘、综合治理、社区参与等方面进行开发和管理.这也是遗产型城市内河开发的共性问题.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文化旅游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遗产型城市内河特有的资源,在文化空间意象下进行内河文化景观的旅游化开发,并注重可持续性的综合管理,是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吴必虎,贾 佳.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功能开发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2):99~102.

[2]徐永健,阎小培.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初探[J].经济地理,2000,20(1):99~102.

[3]胡敏杰,宋立中.国内外城市内河旅游研究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0):1399~1406.

[4]周胜林,宋立中,谭 申.河流旅游外文研究文献的评述与展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11(3):8~16.

[5]Josef S.River Related Tourism in Europe-An Overview [J].Geographical Journal,1995,35(4):443~458.

[6]舒肖明.国外著名滨水城市水上旅游开发的实践与经验[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1(3):94~96.

[7]邓 艳.基于历史文脉的滨水旧工业区改造和利用——新加坡河区域的更新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8,(8):25~32.

[8]陈玉娟.中外城市沿河地带功能开发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2000,24(9):23~26.

[9]傅 桦,赵丽娟,徐晓进.北京市昆玉河旅游与沿岸景观规划建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5):57~61.

[10]陈 伟.城市经营中的滨水区开发与经营[J].规划师,2000,20(8):10~12.

[11]郑伯红,汤建中.都市河流沿岸旅游文化景观带功能开发——以上海苏州河为例[J].旅游科学,2002(1):32~35.

[12]沈 虹,冯学钢.都市文化型河流旅游开发研究——以上海苏州河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5):542~545.

[13] [明]王应山.福建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整理:闽都记[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

[14]黄安民,韩光明.从旅游城市到休闲城市的思考:渗透、差异和途径[J].经济地理,2012,32(5):171~176.

[15]梁玥琳,张 捷,章锦河,等.城市滨水区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43~46.

[16]石 玉,袁书琪.福建旅游产业集群评价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2,33(1):130~134.

[17]杨诗源.海峡旅游视角下的对台宗教旅游产品开发[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2):92~95.

猜你喜欢

内河福州旅游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旅游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内河搜救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规则库和证据推理的内河通航风险评价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