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六西格玛的电池组自动焊合格率改善策略

2014-01-15汪冬华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六西格玛电芯电池组

何 庆,汪冬华,石 飞

(威泰能源(苏州)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215123)

某公司生产的电池组件,以前采用人工焊接,为了提高生产率,目前引进了自动电阻焊焊接设备,进行自动电阻焊焊接,但出现了以前没有出现过的焊接缺陷。为了分析焊接缺陷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显著程度,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基于六西格玛理论对各焊接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自动电阻焊缺陷的显著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

1 各工序良品状况分析

公司主要生产电池组件,根据扩产的需要,增加了10台自动电阻焊机进行电池组件的焊接,图1为采用自动电阻焊三个月后,电池组件出现的不良品柏拉图。由图1可见,采用自动电阻焊进行自动电池组件的焊接后,电阻焊工序的良品率跌至最低点,远低于其他工序。根据现场跟踪统计:导入自动焊接前的电阻焊工序平均良率可达到95%,导入自动焊接后良率迅速下降至70%,电阻焊工序的良率下降也导致了充放电工序良率的下降。

对此状态持续3个多月的跟踪分析,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总计412,117元。自动电阻焊缺陷已成为瓶颈,影响整个扩产效果,经济损失显著。同时电阻焊的缺陷越多,流入客户手中的风险就越高,会在客户中造成不良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6西格玛理论对自动电阻焊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找出最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为改进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图1 2008年下半年至今各工序不良品柏拉图

2 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电阻焊过程失效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2.1 六西格玛理论

六西格玛[1-2]是一种管理业务和部门的系统方法。它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利用事实和数据来驱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6西格玛项目主要有三个领域:a).提高顾客满意b).缩短工作周期c).减少缺陷。

六西格玛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的质量管理方法。从实质上讲,6西格玛管理法是一种从全面质量管理方法(TQM)演变而来的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6西格玛管理法的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六西格玛管理主要有两种类型:6Sigma改进和6Sigma设计。

2.2 电阻焊过程失效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电阻焊制程的自动化,是实现生产线自动化的第一步,该制程的成功转型,可以增强管理层对整条生产线成功改造的信心。通过对电阻焊样本进行失效(失效分析样本数3000)与报废分析(报废分析样本数70),现阶段电阻焊失效和报废主要源于:外观不良、焊接力不足(虚焊)、电性能失效(电芯极性反,短路),图2为电阻焊失效与报废统计分析图。由图可知,电阻焊失效的显著缺陷在于外观不良和虚焊,电阻焊报废的主要缺陷在于电芯极性相反。

图2 电池组电阻焊失效与报废原因分析柏拉图

3 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电池组电阻焊缺陷实验研究

3.1 电池组电阻焊实验

在进行电池组电阻焊缺陷实验中,进行了电焊后焊接结构的拉力实验[3],根据不同焊接缺陷的样本的拉力实验结果,基于六西格玛理论进行分析,得出最显著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本次实验中拉力测试系统测量误差占总变异的7.23%,收集最近1个月每天的电阻焊一次合格率,做时序图如图3。由图3可知:目前合格率平均值为72%,且不稳定,离98%的目标相差26%。图4为最近1个月每天的电阻焊拉力,进行正态性检验并做控制图。分析图4可知整个实验过程稳定,无系统异因存在。图5为现阶段电阻焊拉力的过程能力分析图,由图5可知现阶段过程能力仅为0.61,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图3 近一月样本的电阻焊一次合格率统计

图4 近一月的电阻焊正态检验控制图

图5 电阻焊拉力的过程能力分析图

进行实验样本的电阻焊拉力过程能力分析后,下一步用流程变量图进行分析,通过对流程输入因子逐一进行打分,从中筛选出了若干个分值最高的输入因子,将这些重要的输入因子再进行失效模式的分析,进一步找出最关键的输入因子。图6为电池组电阻焊缺陷流程变量图分析,表1为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图6 电池组电阻焊缺陷流程变量图

表1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FMEA)

3.2 实验过程中快赢措施实施

实验过程中,为了分析影响电池组电阻焊质量的最显著因素,需要对各相关关联因素采取改进措施,并分析改进后与改进前的影响效果[4]。表2为不同改善措施的改善前后对比,由表可知,通过影响电阻焊因素改善,电阻焊质量明显得到改善。

表2 对电池组件影响电阻焊缺陷的不同因素的改善对比

3.3 第2次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通过上述三种改善措施分析后,进行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见表3,针对X采取快赢措施后,通过对项目的持续关注,项目的指标近况见表4。

经过流程图,因果矩阵,FMEA及快赢措施,筛选出重要显著因素X(表5)。

表3 第2次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表4 项目的指标近况表 %

表5 被筛选出的重要显著因素X

电芯极性反是电阻焊过程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造成产品报废的第一原因。通过实验分析,焊接电流与焊穿有关,焊接电压也会造成电池组件的焊穿缺陷,焊接电流与焊接电压对焊接力都有影响(表6)。

表6 电池组焊接缺陷四维度分析

经过对电池组实验分析及验证,笔者判断对电池组电阻焊缺陷有影响的重要因子有:X1:电芯的极性检出能力 ;X2:焊接参数;X3:镍片与电芯对齐性。针对分析阶段得出的4个关键X因子,分别提出了改善思路,并按照实施时间由短及长、涉及范围由小到大、改进难度由易至难、改善效果明显至显著,按1、3、9的打分准则分别对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分数高表示容易改善,分数低表示难以改善,并根据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指导改善的优先序,由表6可知:因子改善及确保落实的优先顺序为X2-X1-X3。

4 结论

通过采用六西格玛进行电池组自动电阻焊缺陷的实验研究,分析出对自动电阻焊缺陷最显著影响因素为焊接参数,其次为电芯极性反,最不显著影响因素是镍片与电芯不对齐。团队根据上述分析的结果对焊接参数进行DOE,找到最优参数,从而提高电阻焊合格率。针对电芯极性反,后续新电芯的设计可采取一定的防错措施,以减少不良发生。电阻焊制程的改善分析过程,可同样应用于后续制程在手动转自动化过程中遇到的相同问题,在转换期充分采用六西格玛的方法进行测量、分析,找到最显著影响因素,最终采取适当的改善措施,达到顺利转换。

[1] 王灵玲,毛剑敏,陈宇晓.基于六西格玛的电子企业产品切换过程管理与改进[J].工业工程,2011,14(5):121-124.

[2] Thomas Pyzdek.六西格玛(6σ)手册[M].孙静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5.

[3] 马 聪,杨建东.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点焊工艺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3,12:27-30.

[4] 施亮星,何 祯.DMAIC流程在自动焊接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27(2):241-249.

猜你喜欢

六西格玛电芯电池组
星恒2系列电池介绍
锂电池不同连接方式下的针刺测试探究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方法缩短航天典型非金属物资供应周期的探究与实践
荣威混动e550高压电池组电芯压差过大
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在轨道电路状态修中的运用
六西格玛管理评价准则
2017年7月原电池及原电池组产量同比增长2.53%
利用六西格玛方法对造型线进行升级改造
基于LTC6802的电池组均衡电路设计
锂离子电芯和电池组被外物刺破后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