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人们的“快乐饥渴症”

2014-01-14

齐鲁周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仇富任志强盲童

梳理近30年的中国企业家历史,竟没有发现几个快乐的人:从80年代的周冠五、步鑫生、马胜利到90年代的宗庆后、吴氏父子等,纸面的财富令他们充满不安全感,“富二代”的标签又让汪小菲们在街头吃烤串也被偷拍。

在中国,“快乐英雄”寻之不得。富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尴尬:

他们既是商业进步的创造者、旧体制的破坏者,也是财富积累的主要分享者之一。于是乎,在一个人人渴望致富、却又对先富者充满莫名仇视的社会中,他们最容易成为遭到攻击和质疑的群体。

在巨额财富的积累后,富人们们愈来愈发觉自己的不快乐,并开始寻找宣泄负面情绪的出口。

段位低一些的跟身体较劲,万科现任总裁郁亮把慢跑提高到企业文化的角度,潘石屹将素食和果汁推广给身边任何一个有交集的人:他们希望通过生活方式的回归和调整找到本来的自己。

有人寻找更高端的表达方式:2007年开始,王石不断资助西藏一间盲童学校。有人问他帮助盲童高兴不高兴。他说“看到别人的不幸,有什么可高兴的。人总要做一些不一定高兴,但是值得去做的事情。”陈光标的逻辑更加简单粗暴:“你仇富我就慈善,你还仇富我就暴力慈善”。

而作为中国最容易不高兴的企业家,任志强先是将情绪宣之于口,让别人陪着不高兴,现在又诉诸笔端:去年底,任志强出版了自传,将自己的经历浓缩在书本里,还起了个特别有味道的名字《野心优雅》。

也许,人类终极的快乐是文化的快乐。

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大陆三大宗教信众加起来有两亿人口,加上8000万共产党员,近三亿人的心灵有了着落,但还有超过十亿的人,灵魂无处安放。问题或许很严峻,美国保守主义之父,思想家列奥·斯特劳斯说:“没有信仰,就没有道德基础。如果道德上采取相对主义,那么吃人就仅仅是口味的问题。”

中国曾短暂出现精神层面的真空,在主流意识形态塌方之后,民族主义曾成为填补这块空白的短暂材料之一,可是随着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攻城略地,人们就都浸入到挣钱弄权纵欲的狂欢中。可是,我们多少人明白,科技与物质的进步,并不足以保障人们的精神平衡。endprint

猜你喜欢

仇富任志强盲童
盲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我们的心声
浅析盲童生活化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工 资
仇富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