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星驰到黄渤:两种喜剧,一种武器

2014-01-14孤烟

齐鲁周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喜剧之王黄渤喜剧电影

孤烟

一个是港产“无厘头”风格的喜剧之王,一个是内地草根的幽默代表,周星驰和黄渤都以 “小人物”的代言人身份,统治了中国人的笑神经——他们的喜剧,更多的呈现出一种人文关怀。

周星驰:“无厘头”的小人物乌托邦

1991年,在影片《豪门夜宴》中,周星驰和许冠文有一段对手戏。后者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影坛的“冷面笑匠”,周星驰当时则以“无厘头”风格崭露头角。通过这段戏,两代喜剧明星完成了交接班。

从那时开始,周星驰开创了一派喜剧电影的风格,这种风格被评论家们标识为“无厘头”。

虽然和许冠文等前辈的喜剧电影一样,周星驰常以小人物作为故事的主角,但周星驰的夸张却有着更复杂的感情。“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珍惜……”这段《大话西游》中的对白,是周星驰在宁夏拍摄时看着车窗外的夕阳忽然想出来的。“有意削弱了喜剧元素,让人在发笑的同时体会一些人性的东西。”影评人顾小白认为周星驰的“无厘头”有种“间离”效果。

他的电影中,场景和人情都在制造一种乌托邦,宣泄或者替代观众完成一些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山贼至尊宝如此,宋世杰、包龙星如此,《少林足球》和《功夫》里的两版阿星依然如此,笑与被笑都无所谓,小丑最终会变成英雄。

作为港产喜剧的代表人物,把周星驰捧成“后现代”“超现代”“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大师的是内地著名高校的80后学生们。在公开放映10年后,《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这部曾经票房惨败的影片,却受到内地年轻一代的热捧。

星爷也通过这种方式打开了内地电影市场之门。之后的《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让他一时成为内地唯一能与冯小刚相抗衡的喜剧导演。

黄渤式喜剧的秘密:“人人都是草根”

2012年以来,黄渤一口气推出了七部电影、两部电视剧新作。有人说,在葛优统治了中国人笑神经10年之后,黄渤让观众们见识到了另一种幽默,他自己也成为商业片时代的“25亿先生”。

“小人物”是黄渤个人卖点的关键词:生活在社会底层,大城市外来者,外地口音,形象远不及帅,甚至略显卑微……种种演绎背后,是黄渤作为舞蹈老师、歌手、制鞋厂老板、演员等各种人生角色。

2006年是黄渤的幸运年,已过而立之年的他终于一炮走红,成为当年国产电影银幕上最耀眼的配角。《疯狂的石头》中,很多观影者会记得那个在下水道里用青岛话骂人的“黑皮”。

他仿佛附着在那些小人物身上,无论情节多么搞笑,那些生活的诸多不顺和艰辛坎坷还是会立即鲜活地呈现在你面前。

他演完《生存之民工》后有记者电话采访,都惊讶地说,你居然会说普通话!“我说不然呢?还有人打赌说你这人上哪找去?肯定就是到工地抓了个民工,挺灵性的。”《大电影数百亿》里,黄渤饰演一位过气歌星,在舞台上张口就说“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矮板凳都是木头……”在西安呆过的人就知道,这是非常地道而通俗的西安民曲。

在导演宁浩的眼里,黄渤是亲民、典型的底层人物的代表,此后的《疯狂的赛车》、《高兴》、《斗牛》、《杀生》、《西游降魔篇》等电影,他个人的卖点就在于“小人物”。

被过度消耗的“喜剧之王”:后喜剧时代的退化与妥协

一个时期,大陆喜剧更多的呈现出一种人文关怀,陈佩斯、葛优、梁天、谢园、马晓晴等观众公认的喜剧明星对小人物的尴尬处境的关注,保证了喜剧的“平民”色彩。

在2008年影片《长江7号》的片尾,周星驰演的父亲向孩子的老师讲了一个笑话,老师听后先是感到尴尬,然后更加尴尬的说了一句:“你说的好好笑哦。”整部影片刻意制造的笑料屈指可数,片尾周星驰先生这样别有用心的一笔,无异于向大家坦白,他对如今这样一个后喜剧时代已经宣布全面妥协。

自《疯狂的石头》一炮而红以来,与黄渤有关的喜剧电影无一不伴随着疯狂、犯罪、底层这些盖·里奇电影中被频繁运用的元素,他们被生拉硬扯地嫁接在经不起推敲的情节中,消费了一位颇有潜质的喜剧演员,也断送了小成本喜剧长存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幽默却以另一种方式悄悄转移:台湾导演赖声川带着《这一夜,WOMEN说相声》等相声剧在京沪等地演了又演,周立波以上海方言说得观众一晚上大笑600次,上海人的日常对话开始越来越多地引用“周氏幽默”……有专家认为,这种南方北方、舞台电视莫名的巧合,其实意味着“后喜剧时代”已经悄然来临。endprint

猜你喜欢

喜剧之王黄渤喜剧电影
张国伟:体育界的“喜剧之王”
黄渤:正道的光,来教你说话
喜剧之王沈腾的“佛系”人生
周星驰:草根就是未来
从《羞羞的铁拳》看国产喜剧电影的突破与革新
黄渤:“小人物”演成大明星
回眸2015中国电影:喜剧电影改朝换代
动作喜剧电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