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神圣的魅力》图书选编连载(十一)音乐与儿童智力的发展

2014-01-14俞慧耕

乐器 2014年9期
关键词:律动儿童家长

文/俞慧耕

编辑/柳 蕾 祁鑫林

(3)语言课——在语言课中,我们不是单纯教语言文字,而是突出语言本身存在的美感来诱导孩子。有时配合音乐让孩子们诵读甚至背诵儿歌、诗歌、民谣、顺口溜等等。用语言勾画出生动活泼的图像,让孩子们感到好像是看得见似的,在各自的脑子里勾画出一幅幅图像。

例如:《妈妈的喜欢》

小小时候有好多喜欢,喜欢问山是怎么绿的?

喜欢问海是怎么蓝的?还有那星星是谁家的流萤?

只有妈妈说傻娃娃,山是因为希望而绿了,

海是因为它的理想而深蓝,星星是夜神最美的眼睛。

长大后我才明白,妈妈只有一个喜欢,

喜欢她儿女能在爱中成长,有茁壮踏实的人生。

这样的喜欢是丰富的爱,远绿过青山深蓝过海。

小小时候有好多喜欢,喜欢听风是怎么笑的?

喜欢听雨是怎么哭的?还有那白云为何在天空流浪?

只有妈妈说傻娃娃,风是因你乖才笑的,

雨是因你爱闹才哭了,白云有蓝天作最美丽的家。

长大后我才明白,妈妈只有一个喜欢,

喜欢她儿女在困苦中坚强,喜乐、勇于面对人生。

这样的喜欢是完全的爱,比春雨滋润较春风暖。

这样的儿歌,在教师讲解过程中也是一幅很美丽的图画,有山、有海、有房子,有风、有雨、有白云,而且又从具体的事物升华到抽象的思考,山——希望,海——理想,房子——眼睛,最后结论归纳到妈妈的爱——茁壮踏实的人生。风——笑,雨——哭,白云——在天空流浪,第二节又归纳到妈妈的爱——在困苦中坚强,勇于面对人生。

这样的儿歌配上音乐伴奏朗诵,是真善美的享受。有时,教师就地取材,让孩子们观察教室周围的摆设或集体到校园里观察整个学院的环境,让他们各自描绘所看到的是什么?就这样从实物到语言的描述,让孩子们听到、看到,又在自己脑子里创造形象,发展到想象、思考,这是帮助智残儿童重建思维的最好教学方法。

另外,在语言课中,我们还运用童话作为生动的教材。因为童话是打开儿童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一把钥匙,优秀的童话故事能启蒙儿童的想象和智慧。例如《西游记》中美猴王为什么这样受儿童的喜爱,因为他是聪明、机智、勇敢、不畏艰险,敢于向邪恶作斗争的英雄;《白雪公主》中的主人公白雪公主是这样的美丽善良而又勤劳智慧。所有这一切,都会给孩子以美的享受,并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为孩子们指出人生的努力方向。

(4)英语课——英语是除了本国语言以外的第二语言课,它对孩子们大脑的刺激更为重要。我们不是为了应付一时的任务,或者说一时的“英语热”而去学习外语。我们是以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来刺激智残儿童的神经系统,使它更为活跃,每一种新刺激都能引起智残儿童的注意和维持其兴趣。英语对孩子们来讲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听觉(除少数在其他学校已经开设英语课的除外),这种新鲜刺激能提高儿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我们的英语教学不是从ABC等26个字母开始,而是从趣味的教育法入手。即从单词开始,从唱英语歌曲(即使孩子开始唱歌时并不理解歌词的意思)开始,完全是跟着老师模唱,并结合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事物配以音乐。如教师教唱“Are You Sleeping"时,孩子们一下子就学会了伴随着歌曲做睡眠状,这样孩子也就理解了其中意思。当孩子们在台上作表演时教师要求集体唱歌,先叫一位同学的名字,这样就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力,然后再唱这首歌,当全班所有同学的名字都被叫到后,歌曲已重复演唱了多遍。如果这个班共有12个同学,就唱了12遍,举一反三练习,强化了记忆。而且每唱一遍时孩子们并不觉得老是重复而没有兴趣,相反当叫到一位同学名字时,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不仅仅这位同学兴奋,其他同学也都感受到愉悦。因为“我的名字被叫到了”,“唉,你也被叫到了”,大家都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不仅如此,老师还教同学们上课的简单用语,同学们都用英语来对答。一个学期下来,有的同学能记住30几个单词,还会简单的会话。可能这些单词他们还不会拼,但从兴趣刺激开始,再进入拼音和课本阅读。

(5)律动课——我们设置的奥尔夫律动课,是当今国际上最先进音乐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在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大中小学,乃至幼儿园都逐渐在推广。这是一门新型的学科,不单是学习音乐,而且是每个学生都参与表演和创作。所以对智残儿童有特别作用,它的特点是以音乐和身体的活动来促进孩子们内在的反应。由于智残儿童有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缺陷,往往容易产生自卑感,不愿意也不敢去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语障儿童,由于智力不足,语言缺乏,往往言语又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和愿望,也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很容易消极、孤单和退缩。针对儿童这种情况,在律动课中我们就从“固定音型”开始,用打击乐器(比钢琴更易掌握的乐器)着手训练,引导孩子音乐入门,用简单的旋律和节奏让孩子共同参与表演,教会他们音乐演奏的技巧,又使用音响听着音乐,感觉律动,而孩子们的身体也会随着音乐做出反应及舞蹈动作来,激发起知觉。在班级的集体学习和集体演奏活动中,能逐渐培养孩子们注意力集中,甚至可以做到反应动作的逐渐敏捷,这就促进整个机体的协调作用。因为知觉、动作和情绪三者是有密切关系的。在律动课中以音乐律动的动作,引发积极愉快的情绪,这就能刺激知觉和大脑功能的改善,在孩子们的神经系统中建立起互动连接。经研究发现,对自闭症的孩子也可从动作和知觉着手,来引发其情感。开始与人建立关系和参加活动。所以在律动课进行教学时,它比钢琴课更自由更活跃,操作要求也比钢琴更简单一些。当孩子还不能熟练掌握时,我们往往用演奏简短乐句或仅敲打节奏开始,孩子们也就能积极参与,而且它不仅有视觉和触觉的刺激,同时对手臂肌肉运动的作用更明显。再加上整个身体的动作,可以说是手舞足蹈进行,在情绪、动作相互配合下,知觉也就更易被调动,这对孩子智能的启发作用也就显而易见。

(6)书法图画课——不是单纯的书写和画画。它同样是一门综合艺术课,包含有丰富的想象、设计、图形、几何、材料、色彩等艺术审美和形象思维。从我国文字固有特色“象形字”的结构开始,以故事式的讲解字意和字的来源。从对字的兴趣发展到画画。这过程不仅靠触觉的刺激,同样也是在视觉、听觉全面刺激下才能完成的,这对孩子形象思维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书法练习可以改善孩子们感知障碍——表现为不能用自己的感觉来支使自己的双手,特别是精细的动作。另一方面,书法练习还可以改善孩子们身体平衡以及手和眼睛协调的动作。我们要求孩子们天天练字,像练钢琴一样。每天提笔练习十分钟,期末以书画展览形式,来展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其它还有体育课和技术农工课程,由于教室及场地所限未能开设。目前,我们是每周六上午,孩子们来中央音乐学院上六节课,其它时间孩子们仍在普通中小学或特殊学校上课。如果有校舍,我们计划试办全日制音乐启智实验学校,使孩子们有更多的受到特殊艺术化教育的可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康复。

我们所设想的课程设置如下:

上午四节课,每周二十节。其中钢琴、视唱各三节,律动、语言、数学、英语、书法、体育、班级集体活动各两节,共二十节。

下午三节课,每周十五节,称为技术农工课。技术课开设修琴、调音、手工艺品等,农工课包括农业、蔬菜、花卉课等,让孩子们亲手创造未来。

幼儿班的教学原则和高班是一致的,但更要适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来进行。所以,在幼儿班的课程内容中,同样有钢琴、视唱、语言、英语,但都集中由两名专业教师按艺术教学的原则共同完成,更强调感性认识和课程的生动活泼。要让幼儿们在游戏中来学习,如洗盆子、盖房子等等,使孩子们感到集体的愉快和老师爱的温暖,用美和爱来启发他们的知觉,逐步引发思维,因为他们思维原本尚处在发展过程中,更何况智力有缺陷的幼儿。如:有的孩子到两岁半尚不能站立和行走,我们就配合中医针灸进行治疗,使他们逐渐康复。

在以上已开设的各门课程中,都是以“多元智能潜能”理论为指导来进行艺术化教育,用教师的爱和美,以及用各种课程丰富的内容,进一步为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提供丰富的感情基础,并在他们亲自参加艺术创造的过程中,逐渐唤醒孩子们沉睡的思维或有缺陷的思维,唤起孩子们对人、对事、对物,进而对自然、对社会的热爱。明白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把理想变为事实,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对教师和家长的要求

音乐启智实验学校,在经济和物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为孩子们创造一个非常宽敞、美好的学习环境和非常平等和睦、相互关怀的学习氛围。教师和家长,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我们要求老师不仅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以及高度的文化和道德修养,还要以最新的教育理论——多元智能潜能理论来深化自己的教育理念,并要以无限关爱智残儿童的心态来投入这一神圣而又艰巨的工作。要以最美好、最平和、最积极、最乐观的形象,出现在孩子们面前。作为老师,即使心中有千重事万重难,也不能表现出来,只能以美的仪表来面对孩子。所以从教学姿态、服饰、讲话的神情、语气等所有一切都要十分注意,因为这些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即使是短暂一瞬的感受,也将产生无限美的潜力,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在教学过程应以积极鼓励和正面教育为主,即使是从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好心出发批评,也要注意方式。因为他们是处于被社会遗弃的一群,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是常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到正面教育鼓励为主, 并要求教师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孩子的内心活动和他们的思维,要深入研究孩子们的进步和尚存的问题。在家长的共同配合下去发现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通过个别教学去挖掘他们的潜能,去发现“这个孩子在哪些方面聪明”,从而去引导协助他们发扬长处,弥补不足的方面,使智残儿童也能看到希望和自己的前途。这是我们智残儿童启智班教师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对家长来讲,我们非常理解家长的心理状态和同情家长们的处境。

我们作为父母的,常受“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传统思想影响,总是希望孩子比自己更有出息,而且这一代智残儿童的家长,大都在“文革”期间是小学或初中学生,本人求学受到很大影响,想由下一代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又未料到孩子竟在智力上有缺陷,所以心理很不平衡。在行动上就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一是过分宠爱,一是过分责备,这两种倾向都是不理智地面对客观实际,对孩子的成长是无益的。

在当前的社会价值观念中,对物质追求发展之迅速,竞争之剧烈,是史无前例的。在学校教育中一切以应试为标准来评定一个学校的优差、一个学生的优劣的倾向,发展到社会上等同于用考试来评定工资级别和奖金分配等。这种社会现象,对智残儿童成长是不利的,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其必然的结果是使智残儿童在学校受歧视,在社会上被抛弃、若在家庭中也受到冷落,那孩子们的任何情趣都将被扼杀,那还有什么立足之地?所以对智残儿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不管,也不能拔苗助长。家长们一定要以平常心,从孩子自我发展的客观现实出发,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去启迪孩子,切记不要受社会潮流和价值观的影响误入歧途。家长们要认识你的孩子,要想到孩子是你的亲骨肉,要信任你的孩子,耐心、细心、热心地和他沟通,他的潜能也是可以开发的,也是无穷的。希望家长能从当前社会价值观念中摆脱出来,坚定信心扶助孩子走自己的路,成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健康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规定智残儿童一定要有家长陪读,让家长亲临其境,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学习,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参与者,也是孩子们最好的家教,更是我们音乐启智班的共同事业创始人和见证人。

猜你喜欢

律动儿童家长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走进米兰设计周“自然的律动”展览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