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萧山农业高科技园区: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推进农业高科技产业化

2014-01-12

今日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园区科技农业

浙江萧山农业高科技园区: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推进农业高科技产业化

浙江萧山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成立于2000年3月,是传化集团在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道路上致力于打造“高产、优质、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实践区域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走出的一条企业运作、工业反哺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成功探索和实践。2010年12月国家科技部下发文件,批准浙江萧山农业高科技园区正式升格为第三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并命名浙江杭州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由民营企业投资运营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升格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后,园区持续激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活力,全面推进农业高科技的产业化——将发展重点从“高科技农业”(即高附加值品种、农用生物技术、智慧农业技术、创意农业技术、食品技术、新型农资、农业装备等),提升到发展“农业高科技”,着力打造技术转移服务、创业服务,大力支持院校与产业的对接,多层次、立体化地推动农业高科技产业化。

一、深层激发主体活力深化改革加快建设

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强化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和企业在市场运作方面的效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协调的原则完善科技城发展建设的体制机制。

2013年8月,中国·萧山科技城成立,园区也完成了“更名、扩面、提标”三项工作。组织体系方面,萧山区委、区政府建立由副书记任组长的科技城发展领导小组,专题协调科技城开发事宜;同时,科技城发展领导小组下设管委会,科技城管委会作为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实行实体化运作,负责园区统筹发展规划、土地开发利用、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公共平台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准入、督促考核、政策扶持等;管委会班子配备一正两副,主任为正处级,副主任为副处级,机构配备10名事业编制,由区编委办按相关规定办理;传化科技城公司作为核心区块的实施主体,负责3.3平方公里的项目开发、楼宇建设、招商运营、市场服务等。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原有科技城土地出让金和税收返还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推进科技创新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主要为:用地政策向科技创新园倾斜;明确返租租金补贴;实行税收贡献奖励;落实上级配套奖励;鼓励创新人才引进;鼓励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入驻科技创新园区,提供房租补助、纳税奖励、研发补助、投融资服务以及在科技项目上重点支持园区企业。

进一步完善园区资源配置。各级政府和部门根据园区建设需要,在资源配置上进行了大力度倾斜。萧山区住建局、交通运输局主要部门抓紧启动科技城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特别是主要道路骨架建设,目标为营造一流环境,招引一流企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由科技城管委会牵头落实。目前,园区内即将建成一座体量为4.28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器,预计今年年底结顶,明年投入使用。

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和创新载体建设。园区各项基础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已实现总投资4.32亿元。一是完成了基础设施投资2.1亿元,主要完成了园区首期建设区块涉及的滨江二路、B2路、纬九路、高新十一路、A22路、A23路、钱农东路、香樟路等条道路的土地征迁和建设,共3977米,电力设施、给排水、污水、弱电等同步完成了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改造800亩;二是完成了园区创新载体建设投资2.02亿元,主要完成了国际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平台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建设方案通过了政府部门评审,4.28万平方米的农业孵化器大楼即将完成地上主体工程;三是购置了0.2亿元实验平台所需的仪器设备,主要是围绕花卉产业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相关公共平台已经在展开建设,并同步开展了相关技术服务工作。

积极打造良性投融资环境。通过与基金、风投以及民营资本的合作并加强与杭州主城区金融服务业的衔接,建立起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与引导金融机构支持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加大政策性金融对高科技农业的投入,尤其是要扶持高科技农业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和发展,支持建立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对高科技农业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加强对高科技农业企业发展初期和成长期的支持。

重点体现“科技城”特色。园区已构建起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工厂化育苗和栽培体系,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商品种苗供应基地之一;建立了食品和药物检测分析等平台,以及生物高科技创业体系,在现代园艺、生物技术领域建立了行业领先优势和区域产业服务体系。园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围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按照“科技引领、产业带动、知识传播”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以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为特色的涉农制造与服务产业链,集聚创新创业要素资源,建设成为有“科技城”特色的现代科技园区。

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转化应用成效凸显

两年来,园区在科研环境建设和科技转化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自成为国家级园区以来,园区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累计投入已达到7995.75万元;创新平台特色突出,目前园区20家企业拥有各类研发平台已达11个,形成了以农业生物为特色的大规模研发平台的集聚效应;技术研发成果丰硕,两年内申请专利28项,授权专利6项,新产品21项,成功推广新品种4个,新技术15项,形成地方标准3项;项目集聚效应初现,共承担国家、省部科技项目8项,已完成3项;成果转化能力凸显,推广植物新品种新技术51项,为市场提供2000万株脱毒种苗。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13年之前,园区企业数量为8家,2013年新增入驻企业10家。目前,园区入驻企业总数已达20家,总注册资金32909万元。从入驻企业规模看,以中小型公司为主,多属于发展建设阶段,研发投入量有限,但进行R&D活动单位的越来越多,对高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增长幅度较大;从行业分布上以农业和生物技术型为主。在技术研究开发(R&D)方面,2013年总投资为5098.35万元。

创新平台特色突出。园区自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建设以来,致力于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推广和示范,各类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数量快速增加,通过建设,目前园区20家企业拥有各类研发中心11个。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平台包括:“浙江省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食品安全与环境毒理学分析检测平台”、“清华萧山生物工程中心”、“农业生物技术孵化器(市级孵化器)”;正在积极筹备的平台有: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浙江海洋生物技术中心”、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的“花卉研究所”、杭州传化科技城有限公司的“农业与生物科技交易平台”,包括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业科学公园等。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萧山生物工程中心作为首批入驻园区的单位,依托清华大学与研究院的人才与技术,致力于生物技术与医药、生物农业、生物技术服务、实用型人才培育及生物医疗仪器的开发,在生物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中心正在构建“乳酸菌活载体技术平台”,该平台研究方向为:构建乳酸菌活载体技术、新型生物酶制剂的开发及产业化;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中心已孵化包括杭州科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4家高科技企业。

目前,园区所有企业建立的研发中心通过实验室开放与设备共享,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生物技术为主的开放性研发平台,涉及检测仪器、实验动植物和生物技术药物等三大业务功能。在高效利用科研资源价值的同时,为应对园区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加和壮大,在科研共享平台的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平台服务成果分配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通过这些平台建设,核心区有望形成国内一流的农业和生物技术产学研合作基地。

技术研发成果丰硕。企业科技成果的快速生成,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两年来,园区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及专利、标准等自主研发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至2013年,园区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共取得各类研发成果67项,包括:专利28项,授权专利6项,其余申请专利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新产品21项,其中成功推广新品种4个;新技术15项,形成地方标准3项。主要农业科技成果如下:

(1)传化生物公司研发成果——自主开发花卉新品种11个,其中成功推广新品种4个,获得专利4项,形成地方标准3项,新技术4项。(2)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萧山生物工程中心研究成果——共有4个项目在研,已取得了新产品6项、新技术3项。新产品荧光酶标仪是基于普通荧光分光光度法专业开发的荧光酶标专用机,性能与欧美进口产品相比毫不逊色。已经取得了国家药监局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批准文号。(3)杭州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成果——目前环特生物公司掌握了斑马鱼养殖、食品安全评价、环境评价、斑马鱼抗体生产等全套技术,此项填补了国内空白和亚洲空白。2011至2013年间,共有7项技术发明,其中1项获得授权。

项目聚集效应初现。园区科研投入的持续增加,各研发平台的良性发展,以及大量科研成果的诞生,均为科研项目集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入驻企业以成长型中小企业为主,在研发能力上还不能完全符合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要求。目前园区承担国家、省部科技项目8个:

(1)浙江传化江南大地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项——其中浙江省科技厅“萧山省级农高园区及孵化器能力建设”项目,主要是开展农业科技服务业创新建设和孵化项目的国际化合作,并联合进行环境毒理实验室建设。(2)杭州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项——2012年度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花坛花卉优质种苗产业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前期已经开展了优质花坛花卉种苗工厂化培育新技术、新工艺研究、种子筛选技术、专用基质开发、种苗需肥性及营养诊断、工厂化育苗等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已经建立8种花坛花卉的工厂化育苗生产技术、开发花坛花卉种苗生产专用水车一套、育苗工具和催芽室一套、工厂化育苗专用基质和肥料各3组、建立一套花坛花卉工厂化育苗生产精准环控(光照、肥料、水分)技术集成体系。(3)杭州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承担有5个项目——其中省级项目2项,分别为:2012年度省级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抗血栓药物筛选中的应用研究”和“斑马鱼心脏毒性评价”;2012年创新基金“斑马鱼药物筛选及环境毒理学评价高技术平台”建设项目。以项目为依托,共发表论文14篇。

成果转化能力凸显。园区在不断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善园区组织管理体系的同时,着重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建设,强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推广辐射功能,发挥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和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作用。两年来,借助生产、示范、辐射、推广和服务体系,发挥科技创新、科技培训和科普教育等功能,持续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输出。目前园区核心区向各示范区和辐射区推广新品种46个,转化新技术10项。

大花蕙兰推广新品种15个——5个大花蕙兰优势品种,经过组培繁殖,已经在生产基地进行种植,总计推广种植户120余家,推广面积达600余亩,累计为市场提供200万株无毒健康种苗,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彩色马蹄莲推广新品种14个——10个品种建立了组培快繁体系,3个优势新品种进行了示范和推广。共计推广12家种植大户,推广种植面积30余亩,新增就业100余人。累计已为市场提供105.3万株健康种苗,提高了农民种植收效,为促进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铁皮石斛推广新品种8个——两年内,园区为浙江、云南及安徽等铁皮石斛主产区提供优质种苗560万株,直接带动设施种植面积60余亩,增加农业产值2400万元,增加农民收入600万元,带动就业200人。开办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种植户和农民200人次。蝴蝶兰新品种推广5个——均已建立组培快繁体系,并进行规模化生产与销售。为兰花生产企业和蝴蝶兰种植户提供110万株的蝴蝶兰优质成熟种苗,向市场提供蝴蝶兰优质开花株70万株,直接辐射面积6000亩以上,为农民增收1.2亿元以上。

三、服务合作推进创业人才宣传打响品牌

园区成立于2000年,2002年开园,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园初期,第二阶段是2008年以后,第三阶段是2013年起。现阶段萧山区委、区政府为打造创新驱动型城区,以园区为核心区组建了“中国·萧山科技城”,设立管委会,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体制机制,在进一步发展农业高科技的同时,融合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环保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重点是通过打造“三个中心”,加快落实和体现作为新型农业科技园区的特色。

农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中心。

通过建设两大平台来提供技术转移服务、科技创业服务和入园企业服务,形成较为完整的农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体系。一是“农科创新示范园”。已经动工建设,计划于2015年初开园。主要特点是:重点示范高附加值品种、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农用新材料与新装备等高新技术,并与“绿科网”建立紧密协作,成为绿科网推广农业高科技的线下实体窗口。二是“绿科网”。已进入开发后期,年内将上线运营。面向农业、食品、生物、健康、环保等绿色产业,形成站内技术链,促进不同技术领域的相互支撑,形成产业链,提高用户之间的交流交易机会;融合个人用户与机构用户,实现行业人士、院校、企业、地方和园区等多种力量互为资源,合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建立多种交互功能,行业人士可以分享科技创见,磋商解决技术疑难;专家团队可以推广科技成果,提供专业服务;高科技企业可以推广特色产品,整合经营资源;高科技创业者可以吸引专业投资,拓展业务合作;地方和产业园区可以融入产业群体,招引科研和产业资源;利用农业物联网手段连结其他园区、合作社,使之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园区招商、产品推广。

农业高科技产学研合作中心。园区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特色。已成功引进并积极帮扶清华长三院萧山生物工程中心,基本落实浙江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设立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正在积极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对接。这些科技平台有的以农业为主,有的兼顾农业,主要特色包括孵化高科技创业、与企业联合开展研发。下一步的主要工作:一是加强引进农业高科技方面的院校研发力量。二是推动现有院校平台加强农业高科技的转移和开发。三是做好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农业高科技企业中心。园区现已注册企业90家,拟注册的近百家,但其中涉农企业比例仍偏小。为确保农业高科技企业、其他涉农企业的数量,力争2015年实现较大突破,主要举措,一是大力推进绿色产业交流交易平台、绿科网、院校科技平台建设,利用产业服务、科技资源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二是充分挖掘示范平台、互联网平台的企业资源和大数据,形成扎实深厚的招商资源、精准定向的招商渠道,并充实农业招商专职团队,加大招商力度。

科技人才资源集聚。根据园区发展需要,已形成了包括外聘专家队伍、科技研发队伍、科技管理队伍等在内的科技人才资源,其中1名外籍首席科学家、1名教授级专家、4名博士、11名硕士、70余名本科人才,并提供人均50课时/年的培训,初步形成了结构完善、功能完备的人才队伍。从美国归国创业的李春启博士被列入浙江省“千人计划”,外籍首席科学家西村润先生由于业绩突出,被省政府授予“西湖友谊奖”。园区的科技培训队伍建设已为启动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新一轮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基础。至2013年12月,累计开办技术培训班18期,培训农民13000人次,开办就业培训班8期,培训1500人次,培训农民2000次,带动就业4000人,接待农户参观考察3200人次。

宣传交流打响品牌。在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方面,园区累计接待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来访达429批次,共计8956多人次,来宾区域覆盖36个国家、地区、省和直辖市,有效地对外推广了国家农业园区、传化科技城品牌。来宾包括国家农业部、科技部、交通部、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务院调研组、中央党校培训班等国家部委级领导,全国政协、工商联、总工会、农业产业商会、社科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央及省级媒体记者考察调研组等国家级机构;美国、荷兰、比利时、日本、韩国、苏丹、莫桑比克等外国友人。

猜你喜欢

园区科技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