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战斗文化怎么抓

2014-01-12周向荣

政工学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文化

●周向荣

新形势下战斗文化怎么抓

●周向荣

战场血与火、苦与累、生与死的考验,需要强大战斗精神支撑,需要战斗文化持续助推加力,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我们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战斗文化建设的特点规律,充分发挥“隐形翅膀”的特殊作用,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雄师劲旅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要瞄打赢正方向。习主席指出,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了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战斗文化必须聚力强军目标,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牢牢锁定正确方向,在强军兴军实践中吹响集结号、发出最强音。要坚守主旋律。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体现全军、各级以及本单位战斗文化内涵,紧贴使命任务,渗透作战训练,服务打赢要求,坚持“从军事斗争准备中来,到军事斗争准备中去”,始终把准政治化、军事化、方向化要求。要鲜明主色调。突出“军味”“战味”,突出“敢打”“善打”“打赢”这个主基调,旗帜鲜明地为能打胜仗服务,擦亮战斗底色、培塑血性基因,置身其中能持续唤起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打赢豪情,自觉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战斗姿态。要普及主元素。战斗文化理应成为军营文化主元素。要坚持“去生活化”“去休闲化”,对战斗文化进行改进充实,增加战斗元素比重,不仅要凸显在训练场、演习场、战位、阵地、主干道、军史馆等场所,还要向军营生活区、边角区渗透,使战斗元素成为最醒目、最大量的文化元素。

二要成体系抓规划。战斗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体系建设、综合施策,绝不仅仅是拉几条横幅、树几块牌子、搞几项活动那么简单,它需要精心设计、科学规划,打出漂亮有力的“组合拳”。体系建设,从内容上分,有硬件规划,主要是场所、装备、载体等,像军史馆、荣誉室、战斗路、训练场、誓师台、雕塑、石刻等;有软件规划,主要是愿景、内核、支撑、元素、活动、队伍、机制等,每一项还可以细分,如元素可分为歌曲、影视、图片、漫画、文字等,活动可分为读书演讲、歌咏演唱、文艺创演、影视欣赏等。从状态上分,平时,静态条件下军营文化软硬件怎么建;战时,动态条件下野战文化软硬件怎么建,都要谋划考虑,如帐篷文化、阵地文化、车厢文化、仪式文化等野战文化,硬件要简便,利于携带和使用,软件要快捷,方便吃“快餐”,突出“小快灵”,适应战场需要。从阶段上分,有熏陶感染阶段,怎样进入思想,成为官兵共识;有训练养成阶段,怎样进入实践,成为官兵行为;有气质形成阶段,怎样进入习惯,深打烙印、融入血脉、凝成气场。系统工程需要体系建设,那种简单化形式化做法是很难产生持久深入效应的。

三要重品位挖内涵。战斗文化是一种图腾、一种智慧、一种品位,能化育人的思想、情感和灵魂。俗话说,把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是最难的事情。文化实际就是“装脑袋”的过程,“装得进脑袋”说明有深度有品位,“装不进脑袋”说明内涵品位欠缺,只能算“伪文化”“亚文化”。要提气。就是让人看了、听了后很带劲,“胸中有股力量往上窜”。“亮剑”精神就是这样的文化,它像一团火,瞬间就能点燃激情,让李云龙的部队总能“逢敌必亮剑”。南空导弹某团凡是新员上岗,都要以连排为单位在导弹发射架下组织仪式文化活动,连排长围绕使命职责反复提问新员,新员洪亮、振奋、准确的回答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让官兵倍感震撼、备受鼓舞。要攻心。就拿战斗训练标语来说,如果不“打人”、不“抓心”,就很难有认同感和归宿感。要提炼出精神内核,才能唤起内在认同。比如“平时花拳绣腿,战时断臂折腿”“训练不拼命,战时就丢命”“忘战必危,怠战必败”“练兵先练胆,强军先强心”“昨天的战法打不赢明天的战争”等标语,就能激起内心强大的感召力。要激情。能激发情感、引领情感、驾驭情感。比如,电视剧《长征》中很多关于战场上苦乐观、生死观等情感片段描写,《亮剑》中赵刚政委在昏迷不醒的李云龙师长身边哭求他醒来的独白,都是对情感深处和精神厚度的深层掘进,看了不禁潸然泪下;像标语“随时准备去战斗”,飞行员床头格言“党啊,我用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为你歌唱”,南空“十大感动人物”颁奖晚会颁奖词,都是精心思考的产物,才有“大家都说好”的效果。要益智。毛主席“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战术就是充满智慧的战斗文化,包括战争年代我军摸索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战法。空军高技术军种文化更要彰显战斗智慧,把说着顺口、听着提劲、记着容易、照着能做的智战文化发掘打造完美。

四要浓氛围强功能。一支战斗力强的部队,战斗文化氛围必然厚重、功能必然强大。平时,要浓厚战斗氛围,将“讲战斗故事、唱战斗歌曲、挂战斗标语、喊战斗口号、征战斗格言、看红色影视、吟军旅诗词”等文化工作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将历史荣誉、经典战例、任务点滴、英模典型等内容制成展板、谱成歌曲、编成故事、写成快板、拍成视频、做成动画,持续熏陶激励官兵。训时,要和训练任务一起部署实施,充分运用训练小间隙、野外小场地、班排小队伍,把广阔天地当舞台、当赛场、当课堂,坚持把拉好小标语、出好小板报、拍好小视频、搞好小演出、播好小广播、亮好小展评、比好小竞赛、树好小典型作为训练中常态工作,助推精武强能。战时,重大任务前召开誓师动员、战前动员大会,开展读誓词、授队旗、表决心、挑应战等活动;任务中开展火线入党、评“岗位之星”等活动,用好流动文体器材箱、流动音乐设备箱、流动图书杂志箱等装备,激发精神动力;任务后举办总结表彰、事迹报告和慰问演出等活动,营造练兵光荣、打赢有功的鲜明导向。

五要凝共识求发展。当前,各部队战斗文化建设总体上不缺思想、不缺经费,欠缺更多的还是认识、自觉和自信。解决这个问题,要拓宽眼界。要看到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是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是由文化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根也是魂,打仗打的是文化。有了这个视野,就能看清“文化优势是最持久的发展优势”“文化力就是战斗力”“抓文化是大势所趋、职责所系”,就能开阔胸襟、敞开胸怀,带头以积极姿态抓战斗文化建设。要加大投入。文化建设需要投入,这种投入短期内可能很难见效,但长期坚持就是稳赚不赔的“投资”,会给单位和群体带来根本变化。近期,我们在一些单位调研,看到战斗文化建得好的单位尝到了甜头,官兵士气、斗志、战术、气质等“精气神”明显优于其他单位,由内而外地流露出一种自信。各级决不能把“软实力”当成“软指标”,要从“边缘化”拉向“潮流化”,所需的人、财、物、时等资源,要舍得投入,真正以“投入一分钱,能收十分利”“早投早见效、早建早主动”的先进理念建文化用文化。要健全机制。战斗文化建设要纳入团以上单位发展规划,纳入战斗力体系建设,纳入党委议事日程,纳入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每年对战斗文化进行统筹安排,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军师以上单位要履行好指导、检查、评估等职责。通过硬化考评标准、完善考评体系,使文化软实力硬起来,让“隐形翅膀”强起来,真正为实现强军目标持续助推加力。

【作者系南空政治部干事】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